墨家思想的核心和精華

2021-02-19 臺灣諮詢網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兼愛:人人平等互助互愛。

非攻:反對侵略戰爭。

尚賢: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尚同: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興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規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

非命: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

非樂: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鐘製造和演奏。

節用:節約以擴大生產。

節葬:不把社會財富浪費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學代表人物即為墨子,其重要思想觀點包括在下列內容之中: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賢非命非樂節用節葬。充分反映出其素樸的自然宗教觀,並把一切政治的,社會的,道德倫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紗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學精神,他不但對科學哲學中的概念定義有所主張,對於科學方法的建立,科學教材的撰寫與科學思想的傳授使得中國科學研究和應用很早就展現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後,後期墨家分裂成許多派別,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以《墨經》為研讀與發展思想的主要依據,基本上成兩派 一是從自然科學,邏輯思辨的法則與認識論問題著手,主張人的認識能力是獲得知識的工具,但必須透過感官與思維作用始得,而邏輯的真偽的標準,只有透過客觀的自然世界或人類社會現況的檢證,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發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們試圖在現實政治權力無法取得或予以保護的情況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愛的社會理想,因而發展成劫富濟貧的遊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戰國時代十分盛行,門人弟子遍布天下,影響層面很大。墨子以其務實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 豐富的思想內容,完善的教材設計,形成了一個極其嚴密而充滿宗教精神的團體,深深吸引了無數百姓與和識分子。也因為這個團體的切實踐履態度,參加各小國反戰保衛的活動,協助農耕及軍事防禦建設,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國的施政措施,在在顯示出墨家勢力的龐大。

但在墨子死後,墨家團體無法出現德望,學識真正有領袖之風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與音主政者的權力與利益有所牴觸,受到政治勢力的排擠,而其在哲學理論的建構上也不乏矛盾之處,更遭遇其他學派的嚴格挑戰,後期墨家各學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漢武獨尊儒術以後,墨學便失去了學術上的傳承。

在這樣一種頹勢中,墨學重名實辨的思考與科學研究的熱情,在一片強調倫理道德,法治武功的學術市場上便失去了一席之地。值得安慰的是墨子精神在民間的發展,遊俠的俠義作風與方士的煉丹,不可不謂多少受到墨子學說的啟發。

墨家思想的精華是:尚同尚賢、天志明鬼、節用節葬、兼愛非攻;具體介紹如下:

一:尚同尚賢

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為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

二:天志明鬼

宣揚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只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墨子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墨子宗教哲學中的天賦人權與制約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學中的一大亮點。

三:節用節葬

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象古代大禹一樣,過著清廉儉樸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四:兼愛非攻

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墨家思想的核心
  • 墨家的哲學思想
    墨家在科學上的成就為眾多學者所稱讚,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歷史學家楊向奎稱「中國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於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2.墨家思想原理。①哲學思維。墨家思想貫穿著A型人因果思維,但得出這個結論卻並不容易。
  • 墨家是最早的反戰組織,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繼承了中國墨家思想
    先秦時期的墨家思想流派,主張「兼愛」、「非攻」,「墨子救宋」就是墨家非攻思想的一次體現。墨家反對戰爭,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反戰組織,現在有一個諾貝爾和平獎,如果可以,墨子絕對可以獲得諾一個貝爾和平獎。也展現了墨子不畏艱難,不畏生死,全力幫助梁城抵禦敵軍的博愛精神和無畏的勇氣。現代軍事戰爭中,非常重視沙盤演練,在兩軍對峙,還沒開展進攻之前,敵我雙方會針對彼此軍力布局、戰術戰略、武器裝備等特點,對作戰過程進行可行性的推演,以此來對戰爭中的各種變化瞭若指掌,更好地控制戰爭的局面與走勢。
  • 墨家和儒家都講仁愛,但是區別卻很大,你認同哪家思想?
    墨翟,姓墨名翟,史稱墨子,是墨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墨家思想學說曾經盛極一時,先秦時期士人學子「非儒即墨」,就是說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不是儒家的門徒就是墨家的門徒,是很有影響力的一家思想學派,與儒家一樣是那個時期的顯學。
  • 墨子思想的核心——「兼愛」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墨子》一書是其弟子根據其言論記錄而成,作為其思想的主要記載。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 論中國的民間的俠義精神與墨家
    明 唐順之 《廷試策》:「蓋雖天心仁愛,欲以助陛下宵旰之憂,而隆 嘉靖 之治,意者民之危苦無聊,所以感傷和氣者,亦容有之乎!」墨家影響現代社會的另一種價值觀中國主流的文化思想當屬黃老、孔孟、甚至是後世所認如天下大同一樣的馬克思主義。
  • 漫談墨家
    墨家講生不歌,死無服,這違背人倫。我們共產黨人有同志犧牲,雖然會從簡,但不會生不歌,死無服。我們有對其的追悼會,有紀念。曹小旦:昨天說了半天六經皆史,不去學習和反思,又出來講這沒譜的,你懂啥墨學。一剪閒愁:墨家以奉獻為樂。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34墨家精神寓成語
    圍繞著以墨子為核心的墨家及其著作,產生了一系列的成語,字字如璣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精華,也彰顯著墨家的治學精神、和平精神、工匠精神和任俠精神等等。對於與墨子有關的成語,大眾最熟悉的莫過於「墨守陳規」了。此外,「快馬加鞭」這個成語也出自墨子,彰顯了其教育治學思想和對優秀弟子的殷切期望。墨子的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
  • 儒家思想的「仁愛」與墨家思想的「兼愛」,哪個愛更合理?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愛是「仁愛」,是愛人有先有後,先愛父母,其次親朋好友,然後普通人,逐漸疏遠。而墨家的「兼愛」是不分先後,一視同仁。
  • 傳統文化:儒家的「仁愛」與墨家的「兼愛」有什麼不同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經過了不同時期的發展,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有影響力思想家,創建了不同的學派,這一時期百家爭鳴,群星閃耀,對中國後期文明的發展起了主導性的作用。據《漢書· 藝文志》記載,有影響力的一共有189家,著有4324篇著作。
  • 看疫情如虎,讀墨家《明鬼》,痛人類之愚!
    墨家十大主張中有一個主張是「明鬼」。墨家所謂「明鬼」,其實是「明鬼神」。一是明鬼神的有與無,二是明鬼神能否賞賢罰暴。很多無神論者讀後,不以為然,覺得此篇是《墨子》一書不合時宜的部分。這是中國思想界驚人大躍進。但奇怪的是,諸子百家中最富有科學精神的墨家卻逆向而行,堅持提出「明鬼」主張,與無鬼論者進行針鋒相對的論戰。 墨家指出,天下大亂,是因為「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如果「天下之人,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天下豈會亂」?這些言論,直接把當時的天下大亂歸咎於人們不再相信鬼神,不再敬畏鬼神。
  • 劉清平:墨家兼愛觀的現代意義
    摘要:墨家兼愛觀在強調「不可坑人害人,應該愛人助人」的正當原則、主張「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的平等觀念、提倡「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的民主意識等方面,具有儒家仁愛觀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同時也有助於我們克服當代西方權利、平等觀念的某些缺陷。因
  • 敘拉古之惑:最後的墨家(增訂版)
    把所有人置於一個君主統治之下,只有這樣和有著一統天下的人,才能實現我墨門的理想。實現天下的大利。小說主人公項少龍作為墨家的鉅子,最後一力成就了秦朝的建立的情節,倒是和近年來出土文獻和先秦思想史的爭論有相當的契合之處。所以本文試圖對墨家仕秦這一歷史事件做一個簡單的討論。
  • 劉清平 | 墨家兼愛觀的現代意義
    因此,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展開中國現代文化理念的創造性研究的時候,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從作為「民間小宗教」的墨家那裡汲取這些積極的資源。「兼愛」是墨家最獨特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墨家能夠成為先秦「顯學」的主要原因。
  • 一個千古之謎:墨家為什麼會消亡?
    而墨家的消亡,也是突然就神秘消失了。並且在消亡之後,再也沒有登上過歷史的舞臺。這樣一個曾經盛行天下的學派,突然神秘的消失了,並且後世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於是,墨家就變得更加神秘了。墨家的興起和消亡,也變成了一樁歷史懸案。正是因為這種神秘感,讓後人對墨家充滿了很多遐想。比如,墨家思想,怎麼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呢?再比如,如果皇帝使用墨家思想治國的話,中國會如何如何。
  • 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主張,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核心主張。「兼愛」指的是愛所有人,是指不分親疏、不分遠近的普遍的愛,強調「愛無差等」。「非攻」指的是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說白了,就是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愛,才能實現和平共處,社會才能處於一種最好的狀態。
  • 以墨家為例,透過國漫《秦時明月》,領略諸子百家文化之美!
    諸子百家,是先秦時期各思想學術流派的統稱,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是思想的碰撞,也是時代的綻放。下面以墨家為例,讓我們通過《秦時明月》,感受墨家文化之美。墨家現狀墨家,是《秦時明月》裡登場較早的門派之一,是諸子百家裡被詳細展示的第一個流派,也是貫穿目前已完結的五部的重要線索。
  • 楊朱「一毛不拔」的思想學說,為何能抗衡儒家墨家,被世人所尊崇
    大禹楊朱的理念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損一毫利天下,也不拿天下的一絲一毫,和世界不產生太大的交集,這樣天下就能太平了。與老子的主張「身重物輕,無為而治」類似,楊朱發展了老子的這個思想觀點,形成了"貴己"、"為我"的學術主張。楊朱的思想與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惡」論不同,他認為人性的道德只是外物,人性本是如水,至清至純,無善無惡,土扣之則濁。道德是習慣風俗強加於人身上的習慣。
  • 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墨子核心思想「兼愛」原來並非「博愛」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社會制度由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變,生產力不斷提高,文化思想百家爭鳴。墨子的學說是在此背景下誕生,他把道德問題視為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以及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關鍵。墨子墨子的學說,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平民階層立場的思想家。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漢民族三大哲學體系。
  • 墨家為何都是勇士俠客,選擇殺身以利天下?
    墨子曾經學習儒學,但不滿於儒家思想,自創墨家學派。墨家最敬佩的地方在於自我犧牲精神,他們推崇大禹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恪盡職守,不畏艱辛的治水精神更是與墨家精神如出一轍,墨子以他犧牲奉獻精神的獨特魅力,吸引著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成為他的弟子,過著禁慾自苦的生活。與佛家思想相反,墨家的禁慾及苦思想並不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利世;進入政治舞臺,藉此來德化天下,回到三皇五帝之治。大道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