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客單價200塊、2人撐起1家店,這個臺灣茶品牌如何高效吸引年輕人?

2021-12-25 咖門

京盛宇,臺灣紫砂手衝茶代表品牌。

10年,開了7家店。相比內地市場的百家、千家,這樣的成績「不值一提」。

但在70平米的京盛宇店內,日常只需要4名員工,客單價近200元。

如此高的人效和客單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專程採訪了京盛宇創始人林昱丞。

作者國君

京盛宇創始人林昱丞

-01-

法律系高材生開茶飲店,2年賠200萬

18年前,就讀於臺灣大學法律系的林昱丞,接到了表哥的一個電話,邀請他去喝茶。翹課到表哥家喝的這杯茶,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杯茶。

「這杯茶有蘭花的香氣,有自然的甘甜,而且口腔不會不舒服,喝完後茶香會殘存在口腔。」近20年過去,林昱丞仍對這次喝茶的體驗記憶猶新。 

他深刻感覺到臺灣茶口感的美好,但喝茶方式卻十分繁瑣、老派。在喝遍臺灣各大茶行之後,這個矛盾在他的心中更為沉重。

傳統的喝茶方式年輕人已難以接受,圖片源自unsplash

如何讓喝茶這件事變得簡單時尚、貼近⽣活?是林昱丞思考了5年的事情。

2009年9月,在臺北市東區 216巷,林昱丞聯合幾個好友一起開了第一家京盛宇門店。這家店200平米的面積,售賣20種紫砂手衝的臺灣茶,以及一些甜品小吃,客單價50元。

這是林昱丞第一次嘗試,通過商業的方式來實現臺灣茶的年輕化。

在產品呈現上,他選擇使用宜興的紫砂手衝,以冰鎮冷卻的方式出品,希望讓年輕人快速喝到一杯冷泡茶;在商業模式上,選擇了茶飲+輕食的形式來支撐坪效。

以紫砂手衝的方式出品

在門店的視覺呈現上,摒棄了傳統茶館的復古方式,採用現代簡約的風格。

現代簡約的門店風格,圖片源自深圳美食部落

讓臺灣茶的美好更貼近每個人的⽣活,是京盛宇的初心,是林昱丞的執念。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初出茅廬的林昱丞,第一次嘗到了商業的冰冷與殘酷。

由於選址失誤,這個地區屬於美食街,來吃正餐的人很多,休閒喝茶的卻很少。其次是,茶是主業,輕食是搭售,所以輕食沒有核心競爭力,復購率很差,反而拉低了整體門店的品質。

從開業第一個月就開始賠錢,出於對夢想的執拗,京盛宇24個月整整賠了200萬。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門店位置好生意差,臺灣7-Eleven看上了這個鋪位,和房東談判後,林昱丞關閉了第一家店。

但探索臺灣茶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他從未止步。

-02-

2個人撐起一家店,平均客單價200塊

在第一家店時期,帶有空間的京盛宇想盡辦法提升客單價,以支撐坪效,但並沒有成功。

關店後稍作調整,2012年12月31日,敦南誠品書店的樓下,京盛宇第二家檔口店正式開業。這個店只有20平米,一個吧檯兩名員工。

但在這20平米的方寸之間,京盛宇摸索出了自己的門路。

京盛宇敦南誠品店

產品線:茶飲是副業,禮盒才是主業

茶包、禮盒等商品茶是在這個時期上市的。

「只要喝了我們手衝茶的顧客,買同款茶包、禮盒回去的人達到30%。」林昱丞坦言。

京盛宇的手衝茶客單價在20-30元,但茶商品的價格在50-400元之間。而在京盛宇20多款原葉手衝茶中,大部分的堂食產品都有茶包、茶罐、禮盒、隨行包等商品。

不僅類型齊全,充分滿足自喝/送禮需求;而且設計感簡約時尚,極具生活美學,符合年輕人的主流審美。 

紫砂手衝的形式給了年輕人喝茶的初體驗,為後續商品銷售做了鋪墊。「目前,京盛宇的茶飲和商品的銷售比例是4:6,7家店的整體客單價保持在200塊。」林昱丞說。

把顧客吸引到茶產品上,助推客單價

理念:重建茶風味劃分,讓年輕人喝懂原葉茶

「我曾經也是一個消費者,當有人給我講茶的口感時,我的內心很自卑,因為我喝不出來所謂的回甘、喉韻、氣貫天靈是一種什麼體驗。

後來當我成為品牌經營者的時候,我發現,事實上大部分人的味覺差異很小,但年輕人心裡對茶有一種莫名的恐懼,認為自己喝不懂很丟人,乾脆就不去嘗試,所以茶文化在臺灣就出現了斷層。」林昱丞說。

於是,他摒棄了原有的產地、山頭、海拔等茶的劃分方式,也不再用複雜的形容詞去標榜茶的神秘口感。而是將20個茶品種按照從北到南、低海拔到⾼海拔、不同製作工藝,分成「清香、熟香、特殊、窖藏」四個系列。

並且在點單介紹時,為每一種茶找到了一種具象化的味道,比如不知春是梔子花香,金萱是奶糖香、梨山是蘭花香,讓消費者一秒get到茶的重點,降低決策成本。

把茶風味用消費者能接受的方式劃分

在品飲階段,林昱丞參考了香水的前調中調後調,把整個品飲過程拆解為前中後味的概念品茶,可感受茶湯風味的層次變化,讓品茶變得簡單易懂。

參考香水的前中後調,讓品茶變得簡單

「這時候,消費者就會很勇敢,不會抗拒原葉茶了。」林昱丞總結。

運營:極致人效,2個人撐起一家門店

線下茶飲店除了空間之外,居高不下的人員成本也讓品牌叫苦不迭。很多行業人士感嘆新茶飲目前還處於勞動密集型階段,什麼時候通過機械化、標準化擺脫了人力成本,才會真的做大做強。

在2年的運營摸索中,京盛宇的產品從稱茶燙壺手衝到出杯,一個人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

閒時,花3分鐘既能增加產品的儀式感,還能提升店員與顧客的交互;但在顧客排隊的時候,3分鐘就顯得太長了。

「我們把手衝的流程拆解為4步,忙時四個人組成一個流水線,一個人只幹一件事,這樣能把出杯時間控制在1分鐘。」林昱丞說。

衝泡流程

據林昱丞透露,在京盛宇的門店,20平左右的檔口店,日常運營2個人足夠。1個人衝茶1個人負責商品銷售,節假日增加為4人。在70㎡左右帶座位的門店,日常4個人,節假日8個人。

設計:產品包裝先好用再好看

產品呈現上,京盛宇獨家設計了一款時尚的隨身瓶,手衝茶冰鎮之後直接放入瓶子內帶走,即買即走,符合當代人的喝茶習慣:快速、便利、有質感。

這個瓶子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驚豔,但在7年前,用這種方式喝原葉茶,獨樹一幟。

隨身瓶,圖片源自咩咩咩

在商品茶包裝設計上,不僅設計感出眾,更重要的是盒子的實用性。

首先是茶盒紙盒內側印有沖泡說明;中間圓圈可以用來計量茶葉每次的用量。利⽤商品包裝,同時解決環保、智慧、便利三個問題。四款分味組,容量輕巧,推薦給想多款嘗試的沖泡新⼿。 

重設計更重實用性

客群:摒棄奶茶,瞄準25~45歲精準人群

京盛宇的門店,從第一家店開始,就有4款奶茶作為輔助產品,豐富產品線。2017年上半年,林昱丞考慮再三把這4款奶茶下線了。

「雖然會暫時輸掉一部分奶茶客戶,但能讓我們更加聚焦, 品牌認知更加清晰。」林昱丞分析。

目前,京盛宇的客戶集中在25-45歲的人群。相比於新茶飲18—32歲的目標客群,年齡偏大。

「這一屆的年輕人,經過口感豐富的產品洗禮之後,慢慢會回歸到茶的本身,在5年或者10年沉澱之後,他們不再年輕,不再追求花樣多的口感,更關注健康,懂得欣賞食物最本質的味道,那時候原葉茶的市場和空間才會真正的爆發。」樸茶創始人林茗娟曾說。

「我一定要活的久一點,才能等到原葉茶的時代」林昱丞笑談。

營銷:講故事,造IP

林昱丞很擅長講故事,講自己與臺灣茶十幾年的牽絆。

在京盛宇成立的近10年,他受邀到⼤學、企業論壇演講近百場,受邀雜誌、媒體採訪近百次,一個「如何將好茶送到年輕人手上?如何通過紫砂壺⼿沖茶開啟年輕人喝茶初體驗」的故事講了10年,不厭其煩,津津樂道。

林昱丞出過的兩本書

同時林昱丞還在做文化輸出,通過書籍出版的形式輸出茶文化,沉澱京盛宇的IP價值。

-03-

結語

「京盛宇的名字你有沒有覺得,無論是放在臺灣、大陸、還是日本都不違和,因為在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思考了很久。我希望這個名字具有東方感覺,但一定要國際化,開在哪裡都不出戲,不要地域化太濃厚」。林昱丞說。

目前京盛宇採取區域合作的方式已經在深圳開了3家店,日本的合作門店正在洽談中。問及今年的開店計劃,林昱丞很佛系,「對於合適的地區和夥伴,我樂見其成,但並沒有一年非要開多少家的計劃。」

而未來,「我希望降低泡茶的門檻,讓更多人因為來了京盛宇而愛上喝茶,希望更多人在生活中學會品嘗一杯茶的樂趣。」

6月18~24日,咖門飲力學院開啟臺灣飲品探尋之旅。京盛宇作為參訪品牌之一,將和創始人林昱丞面對面對話、沙龍。

除京盛宇外,還將參訪CoCo都可、春水堂,探訪臺灣最大四季春茶園、阿里山高山烏龍核心產區。

看下圖了解臺灣遊學詳情,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品牌專訪:

春水堂劉漢介  謝謝茶馬東  Tims盧永臣

奈雪の茶彭心 快樂檸檬吳伯超  Seesaw宗心曠

喜茶聶雲宸 鷹集咖啡王駿桃 蜜雪冰城張紅甫

古茗王雲安 逅唐韓剛 汴京茶寮藏北 

關茶明珠  精品咖啡之神甜口護  Teavana  

Teasoon江佳道 嫩綠茶廖韋佳 因味茶繆欽

 雕刻時光莊崧冽 參差咖啡王森

有茶吳磊  樂樂茶郭楠 小罐茶杜國楹

政雨  編輯若雲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新茶飲研發必修課第5期:

咖門2019飲力學院全國巡迴課:

咖門飲力學院培訓平臺:

— 商務諮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諮詢 —

18637102212(同微信)| 13253329903(同微信)

相關焦點

  • 喜茶背後的真相:一年新增2萬多家奶茶店,90%都虧損
    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 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費水平、店面規模,會導致奶茶店淨利潤的巨大差異。但可供參考的是,奈雪的茶曾公開表示,在早期的深圳店鋪,客單價在40-50元之間,月營業額接近300萬。
  • 喜茶背後的奶茶店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Logo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Coco,2010年就開出500多家門店。奶茶店也開始從街邊走入商場,並由單一奶茶連鎖店轉變為複合式店鋪,除了主營飲品外,還加入了甜品、漢堡等小吃。
  • 這家餐飲巨頭要關200家店,價格太高沒人去?創始人回應:客單價保持在60元以內
    因此,呷哺呷哺決定關閉200家虧損門店。要關閉200家門店,客單價將保持在60元以內今年5月,由於呷哺呷哺集團的一系列管理層的變動,讓呷哺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重新上任CEO。8月19日,賀光啟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
  • 喜茶、奈雪的茶、快樂檸檬、蜜雪冰城......這屆茶飲品牌為什麼紛紛做副牌?
    1、喜茶 「喜茶熱麥」是喜茶旗下的烘焙品牌,除了茶飲之外,還銷售軟歐包,並且歐包的製作全部在店裡完成。 2017年3月,第一家「喜茶熱麥」店於廣州惠福東店亮相,隨後陸續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開設新店。目前在全國擁有16家門店。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 2 萬多家,90% 都虧損
    隨後,臺灣出現了一大批面向年輕人的奶茶品牌,並開始走進大陸街頭。1996 年,仙蹤林和快可立先後在上海開出直營店,將珍珠奶茶、泡沫紅茶等茶飲帶進了大陸。90 年代後期,Coco、避風塘、大卡司、50 嵐等奶茶品牌,很快開進了上海、廣州、蘇州等城市。
  • 喜茶的「騙局」,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隨後,臺灣出現了一大批面向年輕人的奶茶品牌,並開始走進大陸街頭。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費水平、店面規模,會導致奶茶店淨利潤的巨大差異。但可供參考的是,奈雪的茶曾公開表示,在早期的深圳店鋪,客單價在40-50元之間,月營業額接近300萬。
  • 喜茶、奈雪的茶、快樂檸檬...這些茶飲品牌為什麼紛紛做副牌?
    1、喜茶「喜茶熱麥」是喜茶旗下的烘焙品牌,除了茶飲之外,還銷售軟歐包,並且歐包的製作全部在店裡完成。臺蓋的客群是15—20歲的年輕人,產品糖度更高,主打奶蓋茶,沒有軟歐包,客單價在25元左右。2018年9月5號,臺蓋先於奈雪的茶進入新加坡,在Nex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分店。2018年4月,奈雪の茶的兄弟品牌「梨山」落地深圳海岸城,主打「名優茶+鮮切水果」,客單價在30元左右.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Logo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Coco,2010年就開出500多家門店。奶茶店也開始從街邊走入商場,並由單一奶茶連鎖店轉變為複合式店鋪,除了主營飲品外,還加入了甜品、漢堡等小吃。
  • 8大知名茶飲品牌PK:CoCo最優,1點點中等,悸動墊底
    從2018年開始,CoCo開始推200平米以上的大店;2019年,出現了各種概念店和主題店。在門店設計方面,CoCo比同定位的其他品牌顯得要更會玩。在產品方面,除了賣奶茶,還增加了咖啡、鬆餅等產品線。3、1點點1點點,最早源於臺灣50嵐,因商標問題,到了內地就改為了1點點,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個比較知名的茶飲品牌。自進入上海以後,1點點就迎來了高速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大批山寨門店。
  • 火了幾年的喜茶,是如何讀懂年輕人的?
    喜茶成功的原因,在於讀懂了年輕人當代大學生周末活動人手一杯喜茶已是常態,喜茶店面裡每天都會排起長隊,即使手機點單往往前面也需要等待幾十甚至幾百單,朋友圈裡經常能看見喜茶的身影。不管是微博、大眾點評還是小紅書,喜茶都擁有高人氣。
  • 探店縣城飲品市場:開店40多家,一半在「陪跑」
    餐飲品牌裡,全國連鎖的只有1家肯德基、3家正新雞排,吃頓火鍋的人均價格在35~40元;逛街沒有萬達、國貿,能看電影的奧斯卡影城入駐剛滿2年。可以說,小城青年的業餘生活很豐富,但總體消費水平並不算高。跑遍整個縣城,細數了一下飲品品牌,有接近40家。要知道,2年前看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是不到20家,甚至僅有2家蜜雪冰城。
  • 探店縣城飲品市場:開店40多家,一半在「陪跑」?
    餐飲品牌裡,全國連鎖的只有1家肯德基、3家正新雞排,吃頓火鍋的人均價格在35~40元;逛街沒有萬達、國貿,能看電影的奧斯卡影城入駐剛滿2年。可以說,小城青年的業餘生活很豐富,但總體消費水平並不算高。跑遍整個縣城,細數了一下飲品品牌,有接近40家。要知道,2年前看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是不到20家,甚至僅有2家蜜雪冰城。
  • 喜茶、星巴克開始「下沉」,新品牌還能靠出奇制勝嗎?
    狂飆突進之後,一二線城市有喜茶、奈雪、樂樂茶這樣的品牌強勢吸引流量,而幾乎每個二線市場,都有強勢本土品牌駐守,三四線城市,更有蜜雪冰城、古茗、益禾堂等品牌生猛擴張。這樣的市場還有縫隙,給新品牌生長的機會嗎?我找到3個剛剛「萌芽」的新品牌聊了聊。
  • 喜茶漲價背後:一杯新茶飲的純利只有10%?
    因為成本原因,喜茶上調了5款飲品的價格,分別是豆豆波波茶、多肉芒芒甘露、芋泥波波鮮奶、流心奶黃波波冰、奶茶波波冰,上調範圍在1~2元。 奈雪的茶也被網友質疑漲價。但其實也是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例如產品「霸氣草莓」的價格,由2019年的28元漲至29元。也有飲品品牌做出不同的選擇。
  • 喜茶:價值160億的奶茶店營銷用的就這5個套路,一點點:我也在用
    從最早幾塊錢一杯的街客、茶風暴,到後來十塊左右的快樂檸檬、Coco奶茶,再到十幾塊一杯的一點點,以及今天二十多一杯的喜茶,奶茶不再是從年前那種低質、不健康的代名詞,隨著消費升級,奶茶的品種也不斷改進不斷推陳出新,並且越來越健康化、高端化。
  • 奶茶店品牌店鋪介紹:奶茶店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哪些?
    奶茶店品牌店鋪介紹:奶茶店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哪些?奶茶店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喜茶、茶顏悅色、CoCo都可、爽洋洋、一點點、避風塘、益禾堂、奈雪の茶、蜜雪冰城、DAKASI大卡司。2、茶顏悅色在長沙主流商業圈,基本上走10米左右就有一家茶顏悅色,這個在2013年成立的長沙本土茶飲品牌,因為主打中式茶飲風,一下子就席捲了茶飲市場。靠著穩紮穩打,僅在長沙就開了140餘家線下直營店,並與長沙臭豆腐齊名,成為長沙美食新地標。多次登上熱搜,C位出道,吸引無數消費者前去長沙打卡。
  • 濟南奶茶市場江湖:這個品牌300米內開3家,這個新品牌創始人是「老...
    很多人想不到,疫情後回暖最快的,是一個看似體量不大卻充滿治癒感小確幸的行業。疫情過後,喜茶等頭部奶茶品牌步入「30元時代」,經過去年的猛力突擊,它們在濟南的布局已基本成型。而與此同時,8-15元區間的中端茶飲市場卻鏖戰正酣,除了外來戶蜜雪冰城、土著阿水大杯茶等,十幾年前將奶茶概念引入濟南的旺客團隊也重出江湖,帶著新品牌加入這個組別的「廝殺」中。
  • 吸引你駐足的臺灣品牌們,為什麼閃閃惹人愛?
    這個堅守20多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2015年,誠品書店將於蘇州設立中國大陸第一家旗艦店,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同時上海分店也在緊密的籌建中,至此,誠品書店經營的業務遍步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
  • 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為你還原開茶飲店殘酷真相
    目前,一點點全國有2000家店,其中上海有400多家店,杭州240多家,成都200家店。大多門庭若市,排長隊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為什麼一點點發展如此迅速且頗受歡迎呢?蛋解創業在北京實地探訪和蹲守了3家店,店鋪面積平均都在15-20平方米,在店員工6人左右,我們發現了其中原因。
  • 開茶飲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為你...
    目前,一點點全國有2000家店,其中上海有400多家店,杭州240多家,成都200家店。大多門庭若市,排長隊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為什麼一點點發展如此迅速且頗受歡迎呢? 蛋解創業在北京實地探訪和蹲守了3家店,店鋪面積平均都在15-20平方米,在店員工6人左右,我們發現了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