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做的詞能將一個又一個令人壓抑的現實娓娓道來。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歌曲是《三個傻瓜》。
歌曲塑造了三個傻瓜,第一個是小時候想要快上學的傻瓜,第二個是相信愛情和青春都在未來卻丟棄了純真的傻瓜,第三個是忘記了最初的夢想的傻瓜。
「想要快上學,可不可以啊媽媽?」想要很多老師同學、新書包書本,還有第一條手帕。但是卻沒有想到,長大不是玩耍、不是畫畫、不能夠玩沙,長大是學文法、是學書法、加法和減法。「大人告訴他,別怕別怕,愛情和青春,會在未來等著他。」所以他丟了詩和天真,寒假和暑假,籃球漫畫和吉他,只是埋頭於別人口中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十九年後換來五張證書和半邊天涯。」當我們的年齡不斷增長,我們逐漸的認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不需要大人的逼迫便開始努力,只求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卻與當初的夢想漸行漸遠。
這三個傻瓜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為了在這個並不平行的世界中不被掉下而努力向上爬。
教育的變質,這不僅是我們這個世代存在的問題。教育的初衷是想要塑造人,但僵化了的教育會變成模型塑造。我們一直在讀書,想要讓自己之後的人生變得順暢一點,但是,沒有什麼公式能讓我們找到殘缺的解答,沒有什麼句型能讓我們說出悲傷的文法。
似乎已經忘記,什麼時候開始丟掉背上新書包時滿滿的欣喜,什麼時候再也不會認認真真的把鉛筆削好再擺到文具盒裡,什麼時候再也不把書本細緻的擺在背包裡。書包慢慢變鼓,慢慢變鼓,最後,都沉得背不動了。小時候牆上的刻度一年一年的升高,好像還依然有個孩子在那裡問媽媽,自己是不是又長高了?而現在的我們,彎著脊背,低著頭顱,度過一天又一天。最壞的情況,就是用儘自己的生命來完成別人的規劃和理想。十九年,只留下五張證書和半邊天涯。
歌曲裡唱道,世界如果是平的為何人們都要向上爬。這或許有些殘酷,但也很現實。沒有不存在差異和差距的世界,人們也有上下之分。被走過無數次的相同的道路,正是讓我們不做人下之人的方法,儘管這條路枯燥無趣,甚至讓我們拋棄了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
這首歌的用意,不在於過分批判這個世代的教育,它更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想啟發人們:教育固然必不可少,但在努力朝著前方邁進的時候,不要忘記啟程時的初衷。
圖文來源:張凱
圖片排版:張雨婷
責任編輯:許寧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