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王的棋局》拍中國版

2021-02-13 瞎爺爺

01

有句話叫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網絡上有網友給出了最近大熱的美劇《女王的棋局》如果拍中國版的方案:

68年上海老三屆知青李淑芬來四川援建,被當地貧下中農改造得最徹底的是學會了成麻,她迅速展露慧根,人稱蜀中麻仙。

然後靠全國各地的地下雀友護送,李偷渡到馬來西亞雲頂參加1969年的World Mahjong Championship,一路過關斬將先後擊敗泰國、美國、俄羅斯選手,最後決賽與臺南高雄名將蚵仔哥會師。

賽前,家鄉傳來話,如果她願意在獲勝後發表一段講話,強調組織的培養讓她獨自挑落帝國主義兩大陣營種子選手和臺灣地區xx反動派。

李淑芬:「我不懂政治,麻將就是麻將,是一種純粹的信仰」 《女王的棋局:后翼棄兵》就叫《李麻仙的單吊九筒》。

淑芬胡了之後,蚵仔哥把紅中塞到淑芬手裡:「我們始終是一家人。」

最後一幕淑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老人打麻將,老人看到淑芬紛紛圍上來說,我打的是四川麻將,我打的是廣東麻將……最後淑芬坐下拿起一個 說:「我們打的都是中國麻將」。

在蜀中精練麻將技藝時期深得各路麻將大師點撥調教及指點,後來漸漸發現好傢夥每個最後都是想睡她,原來每個指點背後都暗暗標好了價格。

我看後哈哈大笑。群眾嬉笑怒罵,毫無芥蒂,令人莞爾。

02

我倒是想起來中國其實是有過棋王的,也拍成過電影,就是阿城的小說《棋王》,電影導演滕文驥將它拍成電影,棋王王一生的扮演者是前不久去世的謝園。

謝園還以此獲得1989年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編劇是女作家張辛欣。

電影裡的王一生,人稱「棋呆子」,出身卑微,家境貧寒,少年迷棋,得到異人授書指點,棋道精悍。

在一次地區象棋比賽中,王一生以一對九進行了一場「車輪大戰」,結果大獲全勝,全場譁然,王一生卻像入定老僧一般,似無所見似無所聞。

王一生是一個具有道禪精神的人物。比如,對下鄉他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去的是有飯吃的地方,鬧得這麼哭哭啼啼的。」在他看來,民以食為天,反襯之下,亂紛紛的文革政治風雲又有多少重要性呢?

他對同伴阿鍾說:「你講的邦斯舅舅不好,那是個饞的故事,不是吃的故事,不如傑什麼倫敦(註:傑克倫敦)。」在他看來,能吃飽飯就知足了,阿鍾們想看書、看電影的需求被他稱為是奢侈,是超出基準線以上的要求,是讒。這種安貧樂道、清心寡欲的人生態度正是道家哲學的體現。

而王一生在鄉下不愁一日三餐時,便請假外出尋找「異人」、高手與之下棋。無論是家境貧寒、下鄉插隊還是政治運動,都不能割斷王一生和象棋的關係。「何以解憂,惟有象棋」,他以「呆在棋裡舒服」來躲避紛擾的外部世界,對現實的名利沒有絲毫熱情,比如當知青「腳卵」用祖傳的烏木棋為他換來參賽資格時,他卻拒絕去比賽,說:「那是他父親的棋,東西好壞不說,是個信物,反正我是不賽了,被人做了交易倒好像自己佔了便宜,下不下得贏那是我自個的事,可這麼下讓別人戳脊梁骨。」

「棋」和「吃」一樣,在王一生面前沒有絲毫的功利色彩。王一生這種平凡而實際的人生態度、平靜而淡泊的生命體驗所蘊含的道家哲學,正是影片企圖找尋的精神支柱。

影片雖然名為「棋王」,但講述的卻不是一個關於英雄的故事,主人公王一生矮小瘦弱,吃相兇惡,始終是一副衣衫襤褸、灰頭土臉的不修邊幅的流浪漢模樣,在與人賽棋前也會考慮萬一出了事就跑,可見也會膽小害怕。雖然王一生在受到高人點化後棋藝大進,最終在一對九的車輪大戰中大獲全勝,全鎮的人都擎著火把簇擁著他,為他歡呼,那一刻王一生暗淡的人生達到頂峰,變得光芒四射。然而,第二天早上,王一生獨自一人出現在狼藉的大街上,灰頭土臉,衣衫襤褸,尋找昨夜被騷動的人群擠掉的一顆棋子——他的當妓女的母親為他用牙刷柄磨的無字棋。

影片開始於王一生與其他知青隨大流下鄉,結束於王一生在棋戰後獨自尋找失落的棋子,開端與結尾並無什麼變化,一切照舊,並沒有變成什麼好事,過程也不見得有什麼意義。用阿城的話來說是「普通人在被迫的狀態下煥發出一定光彩後又回到普通人」、「從零開始最終又復歸於零」,描述的是從平常人到平常人之間的一個過程。王一生便是這樣一個復歸為普通人的「王者」。
 

在阿城的筆下,棋是王一生救贖的工具,就像一隻船,但真正救贖他的,是吃,是神異的下棋老人。換句話說是道。

都是講救贖,《女王的棋局》的救贖,是讓貝絲回歸為普通人,這一點,和阿城筆下的王一生是相似的。

但不同的是,女王的棋局開篇,是她出身高貴,但生來卑賤。而且飽受苦難。西洋棋救贖了她,讓她一天天人格完善,最後成為普通人。

而王一生不是,王一生的母親是妓女,棋,只是術,而不是道。那個教他下棋的老人,則代表著道。

如果還有不同,就是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貝絲可以正大光明地追求金錢和性。而王一生,則只能追求吃。

阿城的這部棋王,還有一個版本,香港版,把臺灣作家張系國的《棋王》結合起來,梁家輝演王一生。不過,電影的主題,就變了。有興趣的,可以對照一下。

03

王一生的故事,很容易讓人想起《史記》裡的韓信和張良的故事。

韓信和漂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不說了。

張良月下遇黃石公的故事,則和王一生的象棋老師很像:

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是這樣記載張良的奇遇的:

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

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

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翁走出裡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嘆道:「孺子可教矣。」並約張良五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說罷離去。

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老者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

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圯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這好像是東方文化裡才有的東西。

所以到了女王的棋局裡,貝絲的西洋棋老師,只能是學校地下室裡的老校工。

04

去年今日,寫了一篇《像風一樣的男子》,裡面寫到:

還是想重複一遍《百年孤獨》裡那段話:「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 

就如魯迅所說:「我打一呵欠,點起一支紙菸,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 (《秋夜》)

相關焦點

  • 國產版《棋魂》已超《女王的棋局》
    如果不是因為國產版的《棋魂》出現,Sara對於《女王的棋局》評價起碼高了0.5分,然而,這部國產版的漫改劇拍得太好了,對比之下的話,我認為《棋魂》完全稱得上是國產之光。肯定會有玩家覺得「國產版的這是什麼鬼」,但《棋魂》真的是一部被低估的國產劇,絕對稱得上良心之作。
  •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 《女王的棋局》結局是什麼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這部劇叫《女王的棋局》,導演斯科特弗蘭克,他曾執導的《無神》《無恥之徒》等劇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分。女主安雅泰勒—喬伊,她在2015年出演的《女巫》這部劇廣受好評,在《女王的棋局》中,她那一雙深邃的眼睛,仿佛就是那一個孤獨的天才少女。
  • 《女王的棋局》才是真正的時代劇
    ;s Gambit,別名《后翼棄兵》)為什麼能在中國時尚產業從業者和愛好者之間受到熱烈歡迎,甚至成為朋友圈刷屏話題?而這整整十年的精神都在《女王的棋局》裡濃縮於主人公 Beth Harman 身上。她是一個年輕的孤兒,在很小時就失去了父母,在一個非常保守和嚴格的孤兒院長大,後來又被收養到一個保守的家庭,在那裡,女性的角色仍然被降低成一個漂亮的家庭主婦。
  • 女王的棋局解釋:貝絲發生了什麼?
    Netflix的西洋棋劇《女王的棋局》以完美而微妙的敘事結尾。 貝絲一直因為母親的自殺而困擾,從小就對鎮靜劑上癮,在女王的棋局結束時,她終於能夠在自我意識中找到平靜,並實現自己的終身抱負,成為一名特級大師。
  • 女王的棋局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女王的棋局影視原聲bgm...
    在《女王的棋局》裡面的歌曲BGM都非常好聽,在第六集中餐廳女歌手唱的歌非常讓人喜歡,但據悉還沒有正式發布,那麼,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女王的棋局》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I Can't Remember Love - Anna Hauss。  據悉這首歌是為本劇寫的,還沒有正式發布。
  • 圍棋女神黑嘉嘉火了,被譽為千年一遇的美少女,現實版女王的棋局
    最近這段時間美劇《女王的棋局》火了,這部電視劇江蘇的就是一位下西洋棋的美少女,在西洋棋比賽上大殺四方的故事。然而在中國卻真有這樣一位棋局上的女王,她就是被譽為千年一遇圍棋美少女的黑嘉嘉。黑嘉嘉是中澳混血,她擁有著混血兒的先天優勢,那就是顏值非常高。
  • 話題 | 撲克可以從《女王的棋局》中學到什麼?
    我希望《女王的棋局》的成功能夠激勵作家們嘗試圍繞遊戲進行更多的內容創作。"在Shahade眼裡,撲克版要想做好,最重要的是獲得對遊戲有深入了解的人的意見,她說《女王的棋局》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你要做一個撲克版,你需要從偉大的撲克玩家那裡獲得諮詢,他們也明白如何講述一個偉大的故事。"
  • 《女王的棋局》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劇《女王的棋局》,這部劇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女主是一個從小就被送到福利院的孩子,媽媽是位藥物成癮的數學教授,爸爸和媽媽離婚後便組建了新的家庭,女主媽媽自殺後女主便被送往福利院。 但期間女主有6年沒有碰過西洋棋,本來女主所在福利院會給小孩子鎮靜劑的藥片以便管理,但女主卻就此上癮,因為她在服用藥物後能在天花板上幻想出去棋局,並走棋。憑藉這個開掛的技能,女主打敗了師傅,還有師傅好友高中部教練,以及同時與多人下棋,大家都不敵她,但最終因為藥物在當時法律被禁,福利院再也不發這種藥物,她只好去偷藥,最後被院長禁止觸碰象棋。
  • 劇迷最關心的問題:《女王的棋局》會開拍第二季嗎?
    相信不少觀眾已一口氣追完《女王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七集迷你劇雖然看得十分痛快,但又捨不得劇集這麼快完結。劇情講述孤女 Beth Harmon,憑著下西洋棋的天賦,與一眾男性選手較量,更步入 1960 年代的國際舞臺。
  • 《女王的棋局》除了女主外,劇中這兩位男士也是不能忽視的亮點
    雖然《艾米麗闖巴黎》的走勢很強,但 Netflix 的新劇《女王的棋局劇中的女主角 Anya Taylor-Joy 更加馬上成為焦點,只有 24 歲的她被譽為「明日新星」,劇照也日夜在社交平臺上洗版,可見她的亮眼程度有多高。其實,《女王的棋局》除了女主角吸睛外,兩位男主角也是觀眾們不能忽視的重點,而且兩位都是觀眾們必定已經看過的演員呢!
  • 現實版《女王的棋局》,她們都靠什麼出圈?!
    《女王的棋局》大家都追起來了嗎?劇中的女主Beth憑藉高超棋藝逆轉人生,其實現實中也有這麼一位真人Beth,來自臺灣的26歲混血女棋手,最近因美貌驚豔出圈! 黑嘉嘉
  • 熱播美劇《女王的棋局》你看了嗎?
    《女王的棋局》《女王的棋局》是根據沃爾特·特維斯小說改編的美劇。先看看女主(安雅·泰勒-喬伊)的神仙顏值。有一說一,真的 太好看了,像櫥窗裡的布娃娃有沒有!一開始大爺並不想教她,但女主憑藉超強的記憶力和鎮定劑憑空在天花板上構建棋局以及堅持不懈想讓大爺教她下棋的決心。大爺大爺也開始正式教貝絲在棋局裡、各種必殺局的玩法,戰術,以及遊戲的規則。之後女主常白天下棋晚上開掛的技能很快就超過了大爺以及大爺的好友一名學校西洋棋老師。介於其驚人的天賦及優秀的水平。
  • 你們已經陷入了《女王的棋局》的安娜·泰勒·喬伊的魅力了嗎?
    如果看著她的眼睛,就感覺這雙眼睛好有魅力,她什麼妙招都沒有用,你可能就會被她打敗。當然也不要小瞧她,她就是扮演天才西洋棋選手貝斯·哈曼的演員就是安雅·泰勒·喬伊。觀看nanpriks原創系列《女王的棋局》的人都陷入了白·哈蒙和安雅·泰勒·喬伊的魅力之中。即使你不懂西洋棋,也很難從這個魅力的陷阱中掙脫出來。換句話說,即使不知道西洋棋的基本規則,看《女王的棋局》》也沒有任何問題。
  • 美劇資源▎又一部口碑爆棚的美劇《女王的棋局》,資源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首播: 2020-10-23(美國) 集數: 7 單集片長: 50分鐘 又名: 女王的棋局 /
  • 《女王的棋局》:當把男性成功者的故事換成女性
    網飛(Netflix)出品的一部「大女主」劇《女王的棋局》(但《女王的棋局》是個例外,在敘事上對女主的家庭著墨非常少。存在 > 本質《女王的棋局家庭-工作的平衡是女主劇繞不開的話題,也正因如此,看《女王的棋局》的「爽感」在於女主對西洋棋的渴望,也是我們每個人對勇敢追求自己的愛好、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嚮往,與性別無關。
  • 《女王的棋局》|Dior「擊敗」Chanel?這比爽劇還刺激!
    被網友們封為「年度爽劇」,一開播就因為太好看成功衝上熱搜的新劇《女王的棋局》(又叫《后翼棄兵》)你們都看了嗎?它可以算是Netflix今年的「重磅炸彈」了,最初我就是衝著豆瓣評分9.2去看的,一口氣刷完7集的真實感受就是,實至名歸!這部劇的故事線其實很簡單,就是講一個象棋天才少女的成長之路。既然是「爽劇」,最後女孩自然是拿下了冠軍,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寵兒。
  • 【美劇推薦】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
    點擊上方藍字「TheCrzayCrystal」可以訂閱哦The Queen's Gambit 被翻譯為《女王的棋局
  • 豆瓣9.2女性必看《女王的棋局》
    最近有一部全網爆紅的美劇《后翼棄兵》,也叫《女王的棋局》。豆瓣的評分高達到9.2分。貝斯的任何進攻防禦都在博爾戈夫計算之中,似乎博爾戈夫的腦子裡有成千上萬條棋局。最後貝絲認輸。貝絲發現,原來蘇聯選手是共同來破解她的棋局,共同合作。而她自己只是單打獨鬥。貝絲,有點沮喪,第二天從遙遠的美國打了一通電話,原來是貝絲曾經的對手。他們組成了一個團隊,一起幫貝絲分析蘇聯團隊的棋局。貝絲感覺到了溫暖。在電話中,一起和他們研究到了晚上。終於,與博爾戈夫對決的時刻到來了。貝斯放棄了吃鎮靜劑。
  • 女王的棋局,女王的時裝
    要知道,西洋棋中的後一般為白色,而它是實力最強的一種棋子,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毫無疑問,這個形象不僅傳達了她就是棋局中的女王,也是自己世界的女王。
  • 《女王的棋局》——這部美劇我吹爆!
    文章最後有資源哦最近終於戀戀不捨的肝完了這部美劇,它就是Netflix(網飛)於2020的新劇《The Queen's Gambit》,中文譯名為《后翼棄兵》而並非《女王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后翼棄兵)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術語,劇中女主在最後決戰中使用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