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組除了窮沒有缺點!國產版《棋魂》已超《女王的棋局》

2020-12-23 騰訊網

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Sara今年看的美劇不算多,畢竟,美劇按季製作的周期,就註定今年的製作難度大幅上升,大家進入了劇荒時期。基本上,下半年除了《曼達洛人》和《黑袍糾察隊》,也就只有《女王的棋局》能看了。封面海報拍得很好,天才美女的設定十分吸引人,基本上看完第一集後,Sara就可以肯定這部美劇可以大火,哪怕是西洋棋這種沒啥粉絲基礎的題材。因為劇集本質是孤獨少女逆襲的傳奇,還請了世界冠軍助陣,精心編排了女主的成長曆程,勵志的女性故事容易引起共鳴,每一集都有美美的服飾搭配。

《女王的棋局》自從播出以來,最近一個月B站熱搜已經有N個相關解說了,基本上知名UP全部來蹭了一次熱度。這部美劇可以火有很多原因,Anya雖然算不上是絕色美女,但卻演出了天真無邪和聰明絕頂的女主形象,顏值方面足以吸引很多觀眾。其次,《女王的棋局》在拍攝、鏡頭、燈光、音樂和剪輯方面無可挑剔,這是用接近電影的製作水準來完成一部迷你劇,製作方投入的資源足以製作幾部國產電視劇了。最後,《女王的棋局》其實沒有在對弈方面花費很多筆墨,就算你完全沒有西洋棋的基礎,也能夠看得很爽,劇中的氣氛渲染得很好。

是的,《女王的棋局》其實是一部大女主劇,說白一點,就是女性龍傲天題材,天才美女所向披靡,在國內和國際賽事中大殺四方。這種起點爽文風格的美劇,在國內受到更多觀眾的青睞,又強又美的女主角誰不喜歡呢,我們根本不需要去思考是否合理,高昂的製作成本已經將你代入其中。在看完第二集後,Sara對《女王的棋局》其實是有些失望的,後面幾集的質量明顯下滑,人物塑造能力大幅下滑,可能是因為導演Scott此前的主要從業經驗是編劇,執導的次數非常少,也是近年才負責製片人工作。

而且,Sara也是一個看了十幾年美劇和電影的老影迷了,體育類的作品看了很多,就西洋棋的影視作品而言,我在這裡推薦一下《出棋制勝》。這是2014年上映的電影,男主角是第一任蜘蛛俠託比·馬奎爾,並非是說這部電影拍得十分出色,作為人物傳記電影而言只是說過得去,但裡面對於這種病態天才的描述卻是非常出色。《出棋制勝》講述的是世界冠軍鮑比·費舍爾,他的人生經歷非常傳奇而令人惋惜,典型的「有才無德,大痴化瘋」,他同樣有很多人格缺陷,甚至比起美劇中貝絲這個角色更加誇張。

至於《女王的棋局》則是改編自1983年Walter Tevis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純粹的虛構故事,是他離世前一年創作的。Walter在小說發布後明確表示,他希望藉此機會探索天才女性的內心世界,因此加入了當時流行的女權主義、領養、嗑藥和酗酒等元素,當時有一個很流行的小說類型叫做「Bildungsroman」,簡單來說就是探討青少年成長曆程。Walter本人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棋手,他除了作家以外的工作是俄亥俄州大學的教授,在執教期間他發現很多學生的文學素質下滑了,而他本人遭遇了酗酒和離婚的問題,最終在大學辭職後成為專職作家,《女王的棋局》就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本質上是面向年輕人的爽文。

《女王的棋局》在影視化方面做得很好,是今年值得一看的美劇,這部作品說起來也是一波三折。1983年小說出版後,《紐約時報》的一個記者買下了劇本版權,第二年Walter去世後,電影版權賣給了製片廠,然而公司由於財務原因取消了項目。在1992年時,一個英國編劇買下了版權,但由於很忙一直沒有拍。直到2007年,他找到剛完成處女導的希斯·萊傑合作,也就是諾蘭版本《黑暗騎士》的小丑,當時打算讓艾倫·佩姬擔任女主角,但希斯在2008年1月離世了,所以這個項目暫停至今。直到2019年3月,財大氣粗的網飛接受了這個項目。

如果不是因為國產版的《棋魂》出現,Sara對於《女王的棋局》評價起碼高了0.5分,然而,這部國產版的漫改劇拍得太好了,對比之下的話,我認為《棋魂》完全稱得上是國產之光。肯定會有玩家覺得「國產版的這是什麼鬼」,但《棋魂》真的是一部被低估的國產劇,絕對稱得上良心之作。《女王的棋局》有很多地方優於《棋魂》,比如我們上述提到的燈光、攝影之類,基本上是完爆了國產絕大部分的電視劇,而這些是建立在好萊塢的工業化和網飛超有錢的基礎上。《女王的棋局》是一部質量上乘的流水線作品,你將西洋棋換成體操或者花樣滑冰的話,其實並沒有太多影響,西洋棋在這部作品中的定義比較模糊。

事實上,《女王的棋局》這個翻譯名為美劇加分了不少,原文「The Queen's Gambit」其實是西洋棋的術語「后翼棄兵」,這個名字就能勸退不少國內觀眾了。同樣,童年經典的《棋魂》也是一個二次創作的翻譯,原文是「ヒカルの碁」,「ヒカル」就是主人公近藤光,因此,「光之棋」才是正確的譯名。儘管大部分漫迷和年輕時的Sara一樣,認為酷酷的佐為才是男主角,事實上,這本漫畫講述的是小光的圍棋人生。正如佐為消失時的感慨,他存在於世上千年,就是為了引導小光喜歡上圍棋,這就是「神之一手」。儘管不少人並不喜歡佐為消失後的漫畫內容,但在Sara看來,那其實是《棋魂》的精髓,因為那是阿光的成長和轉變,在佐為沒有消失之前,他更像是一個工具人和入門生。

一般來說,Sara不會在劇集完整內容放出之前評價一部作品,但在第30集放出後,心情澎湃激動了兩天,忍不住寫點相關的東西。第30集內容就是漫畫高潮的「神之一手」,千年之魂對決最強名人,看《棋魂》是我初中時候的事情了,現在想起來也有十五年了。當時看漫畫的時候,心裡只覺得真的酷,畢竟Sara是棋類白痴,只是略懂規則無法感受到對弈之美,但小畑健的作畫太牛逼,我只能喊666了。如今這一幕以真人影視的方式呈現出來,Sara完全沒有覺得尷尬,導演將這場對決的氣氛渲染得很好,這點甚至做得比《女王的棋局》還要好,畢竟你拍得不好,分分鐘就被各種自媒體批評「毀童年」、「國產辣雞」。

這也是Sara稱讚《棋魂》的原因,作為一個二十年的老二次元,大部分漫改的真人影視作品都看了,除了《浪客劍心》、《深夜食堂》這種佳作,大部分的漫改作品都像是劣勢版本的COSPLAY。其實原因可以理解,日本的漫改作品非常尊嚴原作,這導致他們將臺詞、造型和劇情方面儘可能還原,但真人版演繹出來的感覺,就是儀式感過強的舞臺劇,很多原作裡的東西看漫畫或者小說並沒有覺得非常尷尬,但真人化完全復刻後就過於中二。這種風格在日本人看起來可能沒有太大感覺,但在中國人看起來就是浮誇的表演感,文化差異起到了很大的原因。當然,很多漫改作品的投資方確實沒啥錢,沒辦法做特效就只能往尬劇方向發展了。

再說回《棋魂》的創作背景,原作在當年有極大的影響力,帶動了亞洲範圍的圍棋火熱,本質上就是為了推廣圍棋運動而創作的。畢竟原著作者堀田由美就是一個喜歡下棋的家庭主婦,漫畫作者小畑健在此之前也沒有什麼知名作品,Jump對於熱血運動系向來不會拒絕。國產版在將近二十年後購買影視版權後,時至今日就不是以推廣圍棋作為初衷,更多是作為一部青春成長劇,當然,圍棋氛圍也沒有弱化太多。日版漫畫在前面四分之一的劇情,都是停留在近藤光小時候的內容,作者嘗試描繪出圍棋的現實環境,這固然合理詮釋了小光的成長,卻花費了過多的筆墨。

國產版則是快速讓時光成長到青少年階段,更加強調人物成長曆程,尤其是日常生活和情感衝突,而且非常注重配角塑造。這個本土化是合理的,如果前十集都是小學生虐菜劇情,你只會覺得這就是劣化版的《女王的棋局》,時光裝逼就足夠了還需要什麼成長。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國產版的《棋魂》是二次創作,不是日本漫改作品那樣照搬原著,甚至連臺詞都不改動。從背景設定變成中國,從佐為變成褚嬴,國產版就面臨著調整故事線、捨棄部分內容、增添人物細節的大幅變動,這個改編無疑是能打80分以上,不只是流暢的本土化,更是讓普羅大眾看得舒服,是少數同時照顧了路人和粉絲的好劇。

對於Sara而言,國產版《棋魂》在漫改作品中如此出色,最重要的是在儘可能貼合原著精神之餘,拍出了中國背景的煙火和人情。畢竟,在這個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當道的社交遊戲時代,如果強行保留二十年前的思想和精神,那麼就很容易和年輕人發生衝突,也無法討好收視主力群體的中年人,純粹淪為一部粉絲向漫改劇。Sara很喜歡劇集裡一些角色的人物刻畫,國產版讓我們看到更多職業棋手的現實人生,比如性格更為現實的方緒、天賦非常平凡的沈一郎,這些眾生相讓劇集更有質感。而且,關於圍棋職業體系的介紹和鋪墊也做得比原著更好,畢竟時代在不斷的變化。

再說回到國產版對於「神之一手」的處理,看過原著的觀眾都很清楚,褚嬴將會戰勝俞曉暘,而時光發現了翻盤的契機。第一次看漫畫的時候,Sara認為這是因為小光天賦異稟,看出了兩個大師級棋手都沒有看出的破局之道,這就是「神之一手」。多年後我長大了再次看的時候,才明白是佐為解開了心結,他過於執著於追求神之一手,在最後才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引導小光走上圍棋之路,心願已了化身為佛。原著中很多人不喜歡小光,覺得他前半段非常自私,不讓佐為有更多下棋的機會,最後就後悔莫及。不過,在國產版中就很少這種矛盾,時光長大後和褚嬴的關係早就變成親人和密友,而非原著的導師和朋友。

在國產版對於神之一手的解讀中,則是理想化和溫情的處理,褚嬴終於明白,過於執著於對局的勝負,就會忽略了一些東西。在國產版的劇情推動中,不只是時光在成長,褚嬴也在成長,他甚至能夠說出只要能夠繼續和時光下棋,就不在乎神之一手,這個性格不像原著佐為那樣有超強的對勝利渴望。是的,國產版沒有原著那樣有濃烈的職業棋手「好勝心」,劇中有很多棋藝非常一般但依然熱愛這個運動的凡人。這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我們比較注重精神傳承,雖然也有不低的求勝欲,但除了國際賽事以外對榮譽的爭奪不至於如此殘酷。

日本原著的圍棋世界十分激烈,只有勝負的執念,而國產劇版的圍棋世界更有人情味,沒有那麼執著。兩種處理並無高下之分,國產版接地氣照顧了中國觀眾,很多方面比較感性,對應全劇的輕鬆氛圍,自然是得到Sara的喜愛。畢竟,在這個年代追求神之一手的話,可能只有李世石對陣初代阿爾法狗的那局了,就連我這種門外漢都看得熱血沸騰。從網友的討論來看,國產版對於大結局可能進行了很多處理,褚嬴或許有個善終的處理,如果導演和編劇敢這樣改的話,這份勇氣就已經可嘉了。此外,Sara是在開播前兩天才知道這部劇集,官方真的窮到沒辦法大肆宣傳,只能靠自來水了。

整體來說,《棋魂》絕對是Sara今年的強推作品,讓我對國產劇再次刮目相看了,疫情期間在家裡刷了不下二十部的國產劇,大部分都是「就這?」,2.0倍速都沒能看下去,需要不斷快進拖動進度條。但《棋魂》從第一集開始,Sara就沒有用過快進功能。這部電視劇除了窮就沒有什麼缺點,攝影、音樂真的太一般了,看到第30集也就神之一手的那一分鐘讓人回味無窮,錢都在花在這個特效上了。而圍棋在現實中的競爭力日漸下滑,活躍人數還沒一個二線手機遊戲多,確實也是有些悲哀,《棋魂》的火熱可能會帶來短暫的復興,但更多是三分鐘熱情,最終只剩下CP粉。柯潔最近常常在B站發布vlog,能夠看出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名聲吸引更多新人入坑,但正如Sara喜歡桌遊一樣,圍棋也是桌遊的一種,總有一些孤獨堅守的人。

相關焦點

  • 「女王的棋局」不夠爽!網劇《棋魂》裡「衝段少年的棋局」更上頭
    但是在看劇的過程中,Beth的成長曆程,包括最後一戰在天花板構思棋局,拒絕和解、席捲殘局的帥氣,彈幕上刷起的「神之一手」,都不免讓人聯想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棋魂》!一個懵懂調皮的男孩意外召喚出盤踞在古棋盤上的「南梁第一棋士」的意識,受棋魂指點在童年時期獲譽「圍棋神童」,卻因與棋魂的爭執放棄圍棋六年之久「泯然眾人」,但是在身邊眾人的激勵下重拾圍棋,並堅定理想考進道場努力衝段。而這些講述的正是網劇《棋魂》的故事!
  • 漫改電視劇《棋魂》火了,美劇《女王的棋局》更火
    這部劇裡面開頭的男主角小時候的劇情很好的抓住了觀眾的興趣,雖然整部劇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下圍棋而進行的,但並沒有因為全程都在講述下圍棋,更沒有像是一部科普劇一樣全程講述圍棋的走法和招式。導演非常聰明,知道如果真的認認真真下圍棋一定很少有人會喜歡,於是選擇了更加吸引人的成長路線。
  • 《棋魂》翻拍的得與失:國產劇的狗血與佐為的扇子
    棋魂中最燃的一局,佐為/褚嬴對小亮的爸爸說完了優點,現在來說缺點。《棋魂》是成也導演,敗也導演。導演把本劇拍得太青春、太現實,可也太現實。職業考試在中日同樣難過,但原作拍得是溯洄從之,中國版拍得就是道阻且長。一個在日本讓那麼多人踏入圍棋世界的燃劇,到中國變成了圍棋(或其他一起的特長)勸退劇。如果說這還有情可原,導演為什麼要白白加那麼多白瀟瀟和沈一郎的愛情戲?有那時間,拍點蘭因寺的前因後果,把褚贏穿越的故事圓一圓不好嗎?再不濟,拍個光送亮的圍棋書的結局也可以啊!觀眾都替劇組腦補出來了,編劇自己沒想到?
  • 國產版《棋魂》,把那份熱血拍出來了嗎?
    畢竟,人氣漫畫魔幻改編曾是大部分國產翻拍劇的最終宿命。為什麼《棋魂》會獲得如此多人的喜愛,風靡亞洲?當然是因為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對於圍棋的堅持和熱愛。可以說沒有圍棋,就沒有這個故事,圍棋不是作為道具出現的背景,而是核心。首先是主角時光。劇版的時光自私又油滑,經常耍些小聰明。
  • 《棋魂》國產真人網劇開播,合格的青春劇,但不是合格的漫改劇
    而在近日,改編自動漫《棋魂》的國產真人版同名網劇也正式上線了,不過在網劇上線之後,這部作品的口碑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在豆瓣評分網上,雖然評分還沒出來,但裡面的評論要麼是一星,要麼就是四星五星,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 原創《棋魂》國產真人網劇開播,合格的青春劇,但不是合格的漫改劇
    關於咱們中國的觀眾來說,《棋魂》也是非常多人童年期間的經典回首,固然其時分咱們看不懂圍棋,但或是會對這部作品出神。而在即日,改編主動漫《棋魂》的國產真人版同名網劇也正式上線了,不過在網劇上線以後,這部作品的口碑卻發現了南北極分解的趨向。在豆瓣評分網上,固然評分還沒出來,但內部的批評要麼是一星,要麼即是四星五星,南北極分解非常緊張。
  •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 《女王的棋局》結局是什麼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這部劇叫《女王的棋局》,導演斯科特弗蘭克,他曾執導的《無神》《無恥之徒》等劇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分。女主安雅泰勒—喬伊,她在2015年出演的《女巫》這部劇廣受好評,在《女王的棋局》中,她那一雙深邃的眼睛,仿佛就是那一個孤獨的天才少女。
  • 如果《女王的棋局》拍中國版
    網絡上有網友給出了最近大熱的美劇《女王的棋局》如果拍中國版的方案:68年上海老三屆知青李淑芬來四川援建,被當地貧下中農改造得最徹底的是學會了成麻,她迅速展露慧根,人稱蜀中麻仙。李淑芬:「我不懂政治,麻將就是麻將,是一種純粹的信仰」 《女王的棋局:后翼棄兵》就叫《李麻仙的單吊九筒》。淑芬胡了之後,蚵仔哥把紅中塞到淑芬手裡:「我們始終是一家人。」最後一幕淑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老人打麻將,老人看到淑芬紛紛圍上來說,我打的是四川麻將,我打的是廣東麻將……最後淑芬坐下拿起一個 說:「我們打的都是中國麻將」。
  • 為什麼說國產動畫《圍棋少年》與小畑健《棋魂》其實沒有可比性?
    國產動畫《圍棋少年》的編劇是孫曉松、導演是馬風清,雖然小畑健的漫畫《棋魂》也在幾乎同一時間出現,不少人用這兩部作品做對比,但是,我覺得這兩部作品其實並沒有可比性,用《圍棋少年》和《棋魂》來對比的人,我沒辦法直接對他們做出評價,怎麼說呢,還是先說說我的看法。
  • 《棋魂》神之一手乍現!餘曉暘決意隱退,褚嬴又該何去何從?
    況且,劇版《棋魂》與動漫在諸多設定上有著較大出入,所以很多原著黨都對這部劇提出了質疑。可沒想到劇版《棋魂》僅上線三天就改變了大家的看法,不僅成功扭轉了口碑,還一舉成為近期熱播國產劇中的黑馬。慘遭打臉的網友紛紛表示本以為經過編劇的魔改,《棋魂》會成為一部雷劇,沒想到本土化處理成了該劇的最大亮點。
  • 《棋魂》,這部真香國產劇差點就錯過了
    《棋魂》改編自崛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畫的日本漫畫《棋魂》,已有動畫版珠玉在前。國產《棋魂》的故事框架和線索基本與原著保持一致,男主角時光在小學時在爺爺家發現一個古老的棋盤,棋盤中「封存」著南梁圍棋第一人——褚嬴,他因被人陷害而自盡,魂魄一直附著在棋盤上,隨著「格澤耀日」穿越到清代和現代,他曾經指導過清代棋士白子虯,又在現代和時光相遇。時光並在他的薰陶下逐漸對圍棋產生興趣,和一生的對手俞亮互相追趕,最終成為職業圍棋手。
  • 中國版《棋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版《棋魂》電視劇裡,「座子制」這個細節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比如褚嬴與楊玄保在皇宮的對局,還有9歲的時光和俞亮在黑白問道棋館所下的第二盤棋。日本原著裡,佐為在小光與小亮的第二局棋中,開局下的是「小目」和「尖」。在中國版電視劇裡,褚嬴開局下的是兩個對角的星位。俞亮也非常配合,下的是另外兩個對角的星位。這樣一來,就和座子沒有區別了。
  • 7.3到8.3,國產《棋魂》霸榜熱搜,還沒出海就已徵服日本網友?
    我們必須承認國產《棋魂》作為一部36集的長篇連續劇,過程中肯定少不了所謂的「劇情注水」的可能性(也就是為了延長時長需要加入一些本可以沒有的戲碼,而這些戲碼往往也會讓劇情的節奏變得拖沓以及有點兒不可理喻
  • 《女王的棋局》:當把男性成功者的故事換成女性
    網飛(Netflix)出品的一部「大女主」劇《女王的棋局》(但《女王的棋局》是個例外,在敘事上對女主的家庭著墨非常少。對象棋的熱愛讓貝絲走出養母離世的陰影,也克服了必須服用鎮靜藥物才能更專注下棋的缺點,最終在俄羅斯打敗西洋棋大師,成為一代象棋女王。
  • 劇迷最關心的問題:《女王的棋局》會開拍第二季嗎?
    相信不少觀眾已一口氣追完《女王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七集迷你劇雖然看得十分痛快,但又捨不得劇集這麼快完結。劇情講述孤女 Beth Harmon,憑著下西洋棋的天賦,與一眾男性選手較量,更步入 1960 年代的國際舞臺。
  • 這部漫改國產網劇,已經讓網友「垂直入坑」
    這部國產《棋魂》當然也是對經典日漫的改編,而一般來說「漫改必爛」已是廣大網友的基礎認識,尤其對國產電視劇就更是如此。或許下面這個微博話題已經能夠給出完美的回答了--- 「棋魂垂直入坑」
  • 《女王的棋局》除了女主外,劇中這兩位男士也是不能忽視的亮點
    雖然《艾米麗闖巴黎》的走勢很強,但 Netflix 的新劇《女王的棋局劇中的女主角 Anya Taylor-Joy 更加馬上成為焦點,只有 24 歲的她被譽為「明日新星」,劇照也日夜在社交平臺上洗版,可見她的亮眼程度有多高。其實,《女王的棋局》除了女主角吸睛外,兩位男主角也是觀眾們不能忽視的重點,而且兩位都是觀眾們必定已經看過的演員呢!
  • 《棋魂》:這部劇,我看給個滿分比較適合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國產劇,走到了如今這種除了會用注水、磨嘰、無腦、瑪麗蘇、金手指……等等等等「招式」之外,就再也容不下其它高質量「招式」的地步。國產劇除了注水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極其令人切齒的弊病,那就是無論什麼劇,最終都成了狗血的愛情劇。
  • 女王的棋局解釋:貝絲發生了什麼?
    Netflix的西洋棋劇《女王的棋局》以完美而微妙的敘事結尾。 貝絲一直因為母親的自殺而困擾,從小就對鎮靜劑上癮,在女王的棋局結束時,她終於能夠在自我意識中找到平靜,並實現自己的終身抱負,成為一名特級大師。
  • 《棋魂》神之一手已現,褚嬴即將離開,月亮終會消失嗎?
    漫改劇《棋魂》正在熱播中,相信大家對於漫改劇都是不抱希望的,《棋魂》這部劇就改編自日本的同名漫畫《棋魂》。大家一直以來不看好的漫改劇,怎麼也沒想到,《棋盤》這部漫改劇會打破大家對以往漫改劇的看法,僅僅上線三天就成功扭轉了大眾的口碑,而且還成為了近期熱播的國產劇。 褚贏當初就是為了「神之一手」,所以才在棋盤中呆了一千年,可是後來遇到了時光,儲贏才漸漸的發現,原來畢生追逐的「神之一手」並沒有那麼重要了,他發現只要能和小光下棋就是最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