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徐志摩曾經寫過一首非常美的現代詩《偶然》,是要送給當時的傾慕對象才女林徽因。這樣美好的一首詩,被另一名才女陳秋霞譜上曲子,傳唱成大家都喜歡的經典情歌。
很多人不知道陳秋霞,這位在香港樂壇留下神話的金馬影后,越來越少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了。
陳秋霞1957年11月12日出生於香港,從小致力於對音樂的學習之中。七歲便自發性找老師學鋼琴,中學時代就開始展露自己嫻熟的鋼琴技藝。
1972年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民生書院讀書,主修鋼琴。此外,通過努力鑽研她的鋼琴技藝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鋼琴八級資格認證。
1975年,參加了香港音樂比賽,憑自己作曲兼主唱的英文歌《Dark Side of Your Mind》參加無線電視主辦的流行歌曲創作邀請賽,獲得了鋼琴組和作曲組的雙料冠軍,更代表香港赴日參加世界流行歌曲創作比賽,從此成為著名歌星兼作曲人。
1976年,臺灣導演宋存壽發掘了她的表演天賦,演出根據自己的故事改編拍攝的《秋霞》,是出道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使她獲得第14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創下了影齡最短的影后紀錄。
不過,陳秋霞只成為1970年代後橫跨影壇、歌壇的一顆彗星。5年後,紅遍東南亞的她嫁給馬來西亞華裔商人鍾廷森,轉入平淡的家庭生活,只留下她譜寫的一首徐志摩詩作《偶然》為詞的同名插曲。
最近露面是在譚詠麟的演唱會上。一頭銀白短髮的陳秋霞,造型有型很搶眼。原來陳秋霞於2016年被診斷患乳腺癌,接受手術與藥物治療。她在藥物影響下脫掉頭髮,現在新長出來的頭髮是銀白髮。早前陳秋霞接受訪問,分享抗癌經歷,她說:「我還有明天!」在訪問中她說被確診患乳腺癌,有些病人可能會措手不及,但她記得有句話「癌症不是末日宣判」,最重要是保持冷靜理智,有智慧地對待整個抗癌過程。
陳秋霞樂觀面對癌症,說從病發開始,沒有害怕也沒有問:「為什麼是我?」她認為在60歲之際面對這個健康關卡,至少自己仍有力氣去闖關,還有時間去改變自己迎向未來。陳秋霞稱能安然走過這一關,她對兩位主診醫生很有信心,其中一位是她的姨甥女鄺靄慧醫生。鄺靄慧是香港養和醫院乳腺外科名譽顧問醫生。
陳秋霞憶述手術的情況,她坦言有點兒怕,因此心裡唱著一首她作曲鼓勵朋友抗病的歌。她進入手術室前,她問醫生手術要花多少時間,知道要做3至5小時手術時,她擔心的竟是皮膚很乾。在醫生的允許下,她敷上透明面膜,在手術期間也能處於水潤狀態。她笑言起碼讓自己覺得,是進美容室做美容,不是什麼大手術,手術後她仍容光煥發。
手術後,在抗癌的治療路上除了藥物,生活與心態也改變。她表示現在脾氣好得多了,不會為一些事情耿耿於懷,家中添置了室內健身單車。她提前吃晚飯,以前凌晨3時才睡覺,現在提早了兩小時。這個病也令陳秋霞醒悟很多事沒做,很多書沒讀,以前她愛逛珠寶店,現在只逛書店,可以省很多錢。
陳秋霞知道患癌病後並沒有覺得絕望,她繼續寫作抒發感情。陳秋霞的姨甥女鄺靄慧早前曾接受訪問,談及跟阿姨陳秋霞一起對抗癌病。當時是她親自告訴阿姨患乳腺癌的,初時最擔心是阿姨難接受化療會導致脫髮,但阿姨的正能量超乎她想像。鄺靄慧又說在治療過程中哭得最多的是她媽媽(陳秋霞家姐),因她看到妹妹脫髮。
陳秋霞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經歷,以及她在樂壇上的成就,不僅使她成為音樂界的明星和搖錢樹,電影圈中的人也視其為一遇難求的明星。她的不少歌曲至今仍舊為歌迷所傳唱,如今在網上我們也能找到她的相關歌曲欣賞,這對於一位離開娛樂圈已經二十多年的女歌手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榮耀,而她的抗癌經歷也激勵乳腺癌病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