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譜】陳秋霞:我們的檢測關係到病人生命,必須做到一絲不苟
金羊網 作者:餘燕紅 2020-03-11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粵疾控
圖/受訪者提供
陳秋霞,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化驗所副所長、主任醫師
陳秋霞是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化驗所副所長,衛生化驗所黨支部宣傳委員,主任醫師,還是省疾控中心赴湖北宜昌應急檢驗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和隊長。她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位「抗疫老兵」,曾參加過SARS、禽流感、廣東首次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等應急檢測。曾獲得抗擊非典二等功,先後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三八紅旗手。今年3月7日獲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陳秋霞出徵支援湖北
她發揮專家的「頭雁」作用
面對湖北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統一部署,經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同意,廣東省疾控中心發出選派幹部支援湖北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工作的號召,陳秋霞積極響應,主動請戰。作為應急檢驗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和隊長,在湖北第一線奮戰的日日夜夜,她「巾幗不讓鬚眉」衝鋒在疫情防控的前沿,她堅定扛起了帶領隊伍的責任。
陳秋霞作為隊裡唯一的「60後」,私下裡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她霞姐。她帶領團隊夜以繼日,默默奉獻,每天在實驗室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0點之後,她們檢測經驗豐富,操作流程熟悉,即便如此,每天數百個樣本的檢測工作量,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實驗室裡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不能喝水、上廁所,對體力和意志都是極大的考驗,每天做實驗,脫下防護服,衣服都會溼透。
在湖北,僅用了3天就基本完成了宜昌市核酸檢測「清樣本存量」的艱巨任務。為了給疫情防控搶得更多時間,確保「當日送樣,當日檢測,當日報告」的目標,陳秋霞和宜昌疾控就實驗室布局、檢測流程等進行優化,修改制定了一套組織嚴密、可操作性強的工作流程標準,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中的陳秋霞
她對待疑似樣本科學嚴謹
科學嚴謹的檢測技術把關人。站在新冠肺炎確診的最後一道關口,陳秋霞知道每一道程序都容不得絲毫紕漏,她總是叮囑同事:「我們的檢測關係到病人的生命,必須做到一絲不苟、科學嚴謹。」
有一次某地送檢的十幾份樣本檢測結果全部顯示陰性,她通過觀察擴增曲線,與之前的送檢數據比對,發現部分樣本有微弱的曲線擴增,有著豐富檢測經驗的陳隊長,敏感覺察到可能有問題,堅持要求醫療機構隔天對病人重新採樣,果然再次檢測發現了其中幾例樣本為陽性,及時避免了攜帶病毒的患者造成更多傳播。
後來陳秋霞解釋為什麼這樣做,她說到一定要本著對國家和病人負責的態度進行樣本檢測,因為病情有一個發展期,個別病人在病程早期,病毒含量較低還不能檢測出來,導致檢測結果呈「假陰性」,所以在分析結果時既要看 ct值,也要注意觀察擴增曲線。對於曲線有擴增但信號弱的結果一定要特別注意。可以通過再次採樣以確保結果準確,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她是個樂觀積極幸福的人
病毒性傳染病的檢測工作,陳秋霞在休息之餘的聊天中,經常會甜蜜的提起自己的愛人,她親切的稱為老徐。
她口中老徐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非常愛好書法和素描,經常以筆傳情、以畫抒情,在應急檢驗隊到達宜昌後數次通過書法寫詩和素描作畫的方式表達對她在「抗疫」一線工作的支持。
陳秋霞經常說單位的支持是她堅持在「抗疫」一線的最大後盾,而家庭的溫暖則是她無悔付出的不竭動力。她每天會給父母、愛人留言報平安。她說:「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