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0: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宜蘭園三區地處新發地市場周邊,居民有2000餘人,其中約三分之二是花鄉黃土崗村民。6月13日凌晨3點,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宜蘭園三區開始封閉管控。
一夜之間,整個社區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居民不能再外出上班、購物。但同時,很多社區工作人員因去過新發地市場,都在接受集中或居家隔離,防控力量極度緊缺,柴米油鹽、看病拿藥這些平日裡再平常不過的小事,此時都成為擺在社區面前的巨大難題。
但疫情防控不容暫停,居民生活更不能暫停。危急時刻,臨危不懼、逆向而行的支援力量不斷湧來。下沉幹部、志願者們紛紛走上防控崗位,他們幫助居民轉接快遞和生活物資、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定時定點做好消殺工作,承擔起「宣傳員」「安全員」「管理員」「快遞員」的職責,匯聚成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強大力量。
//宜蘭園三區全體疫情防控人員
01
因負責社區總體防控工作的村領導需要隔離觀察,小區的防疫工作一時間面臨「群龍無首」的窘境。但疫情防控刻不容緩,恰好鄉集體經濟組織分公司總經理李翠蘭就住在宜蘭園三區,便第一時間被鄉黨委指派下沉,負責指揮封閉管控期間防疫工作。
李翠蘭正協調相關部門整治倒買倒賣問題
雖臨危受命,李翠蘭卻臨危不懼,她來到社區的第一件事就是聯繫鄉裡企業,為居民們拉來新鮮的蔬菜、米麵,保障好 「菜籃子」「米袋子」。緊接著,她又主動聯繫附近的大型超市,為居民提供衛生紙、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確保封閉期間物資不短缺、物價不上漲。為了杜絕倒買倒賣現象的發生,李翠蘭每天天不亮就在小區周圍騎車巡查,查找可能存在的防控漏洞。正是李翠蘭恪盡職守、以身作則的態度,讓大家有了主心骨,社區防疫工作逐漸恢復正軌,居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妥善保障。
02
劉菲是黃土崗村黨總支委員,防疫期間負責全村的防疫物資保障。作為全村抗疫的「大管家」,大到社區十幾個點位的抗疫物資,小到工作人員的每一隻口罩,都需要他一一落實,任務十分繁重。但在得知宜蘭園三區大量工作人員需要隔離後,他主動向村黨總支提出申請,前往一線支援防疫工作。
劉菲(右一)在朋友圈中寫到:
「全家分工不同!抗疫出力,其利斷金!北京必勝」
社區解除封閉管控後,劉菲(右二)連夜為居民製作出入證
作為社區的「老熟人」, 劉菲積極動員身邊的居民朋友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他說:「能力不分大小,只要願意『向前一步』,就都是好樣的!」而第一個被他動員的,正是他的妻子。妻子每天都會準備好自製的綠豆湯、銀耳羹,送給堅守在烈日下的一線工作人員。劉菲也發揮本職,盡心盡力做好工作餐、常用藥等後勤保障。由於任務繁重,下沉幹部、志願者們經常需要晚上搬運物資,貼心的劉菲還為大家準備了花露水。事無巨細的後勤保障,讓工作人員們更加無後顧之憂。
03
劉傑是區房屋徵收事務中心的「85後」年輕幹部,也是黃土崗村的「姑爺」。自疫情爆發以來,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他在春節疫情、武漢等地區人員返京、新發地疫情爆發三個危險時段,主動請纓,三次下沉宜蘭園三區參加防疫工作。新發地疫情初期人手不足、任務繁重,他曾連續奮戰48小時不合眼,與區防疫工作組入戶摸清了轄區居民的準確情況。
社區封閉管控步入正軌後,劉傑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主動與居民協調溝通,處理各類突發情況。他堅持給自己「加碼」,每天堅守在社區卡口至少12個小時,此外,他還牽頭承擔起社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每天騎著自行車、三輪車,為居民運送食物、快遞、生活用品等。幾次暴雨,他都是寧可自己淋溼,也要在第一時間運回居民的物資,不讓居民的利益受損。
劉傑在暴雨中為群眾搶送快遞
04
蘆振彪和劉巧燕,他們既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又是並肩作戰的抗疫戰友。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們攜手「逆行」,以志願者的身份共同站在了防疫工作的前線。劉巧燕被任命為宜蘭園小區的總樓門長,負責向三個小區的所有樓門長傳達上級防疫政策,同時收集居民的各項生活訴求並及時向防控工作組反饋。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較多,居民們生活中遇到的棘手情況又層出不窮,對於她來說,半夜兩三點鐘還在回復微信已是常事。
而丈夫蘆振彪,今年2月份疫情期間就向村裡捐贈了1萬元人民幣,封閉管控期間,他更是選擇走出家門,做一名社區志願者,人員調配、快遞運輸、場地布置、宣傳引導,在宜蘭園三區每天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夫妻二人作為志願者都忙碌在社區防疫的不同崗位上,平時只是匆匆見上一面,連孩子也只能送到爺爺奶奶處代為看管,疫情期間他們拍的唯一的一張合照,就是在核酸檢測現場,一起身穿防護服的照片。
蘆振彪、劉巧燕夫婦在社區核酸檢測現場的合照
這場疫情「阻擊戰」
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抗戰
而是一群人的休戚與共
平凡中見偉大
樸實中顯崇高、細微中現真情
即便是未被記錄的時刻
背後都是一段段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
即便是未被提及的名字
也是最勇敢的英雄!
志願者們幫助居民運送物資
來 源:豐臺組工
編 輯:王蕾蕾
美 編:趙文瑋
監 制:盧 劼
原標題:《花鄉宜蘭園三區的戰「疫」群英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