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方戲臺,萬種人生,10月12日,首屆「上海•海上匯微劇節」頒獎會暨部分獲獎作品匯報演出在上海梅隴文化館三樓影劇院舉辦,觀眾們在原創戲劇的海洋裡,共同享受戲劇「微」體驗。
「上海•海上匯微劇節」是由上戲編劇學研究中心與上海校園戲劇文本孵化中心擔任藝術指導,徐匯區文旅局、凌雲街道辦事處主辦,區文化館、梅隴文化館承辦,上海校園戲劇文本孵化中心協辦的集群眾性文藝創作、演出為一體的文化盛事,旨在為廣大戲劇愛好者搭建溝通、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發現和扶持一批呼應時代主題、反映現實生活、富於藝術感染力的優秀原創微劇劇本。該項盛事也榮列「上海市文教結合支持項目」。首屆活動從去年七月開始,在為期2個月的時間裡,面向全國廣泛徵集小型舞臺劇劇本,共徵集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各類劇本726篇,包含小品、音樂劇、戲曲等多種形式,刊登於新華網的一則微劇節徵稿啟事,點擊量超過103萬,充分展現了群眾文化的蓬勃活力。經過專家評定,此次全國徵集活動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特別獎1組。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作為徐匯總分館制示範館的一枚文化標籤,上海梅隴文化館(凌雲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以戲劇為輻射力營造出了全區域微劇共享空間,引領新時代微劇藝術繁榮,進一步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進一步鼓勵藝術表現和作品風格的多樣性,讓優秀的文藝作品浸潤到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持續譜寫好上海文化繁榮的新篇章。
匯報演出作品
越劇《初心如一》
上海如意越劇團
小品《大家一起來》
凌雲街道辦事處
音樂劇《看見自己》
徐匯區文化館
小品《那一夜》
上海校園戲劇文本孵化中心
發源於市民身邊、貼近百姓生活的微劇,不斷地創新活動載體,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主題展現了人生的百般姿態。通過政府引導,合理規劃,聯動公共文化資源,微劇節為廣大戲劇愛好者搭建起了溝通、交流的展演和展示平臺,發現和扶持一批呼應時代主題、反映現實生活、富於藝術感染力的優秀原創微劇劇本。
在頒獎會現場,幾部獲獎作品與觀眾們見面。上海校園戲劇文本孵化中心帶來的小品《那一夜》講述一個不問自家拆遷補償事,一心只為鄰裡同胞情的人民調解員的正能量故事,讓全場觀眾動容,淚灑當場;特別獎作品《大家一起來》創作於去年上海施行垃圾分類倒計時三十天時,凌雲街道積極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辦法,突破分類難點堵點,表現出居民小區社區幹部、志願者、普通居民白領職工、小學生等不同年齡階層群體全民總動員的群像;上海如意越劇團演繹的獲獎作品《初心如一》,用越劇的藝術語言對徐匯歷史文化名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徐光啟一生的豐功偉績做出了提煉。佳作揭曉,為社區居民呈現了眾多高水準的演出。活動還同時通過「凌雲有約」等平臺進行了線上直播。
記者:耿潔玉
綜合:凌雲街道
原標題:《全國徵集、佳作頻現,首屆「上海•海上匯微劇節」亮相徐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