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日前表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託管理地方可投資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來自於投保人的階段性結餘,配置股票的比例很低,「投資不可能『只賺不賠』,只能說在多大概率下不賠」。樓繼偉說,對於受託管理的養老基金,我們要求95%以上的概率當年不發生虧損。
自「養老金入市」消息傳出以來,公眾最大的擔心是投資安全,因為一旦投資虧損,有可能會影響養老保險基金安全,繼而影響老百姓「活命錢」的正常發放。在此語境下,樓繼偉公開表示「投資不可能『只賺不賠』」,認為養老金入市也有賠錢的可能,這一表態與人們的期待似乎有一定的距離。
但是,樓繼偉說的是一句大實話,因為任何一種投資行為都會存在風險。在投資市場,似乎還沒有隻賺不賠的投資者,就連「股神」沃倫·巴菲特也有不少投資失敗的案例。可見,各國投資市場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風險。所以,「投資有風險」這句話是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
記得人社部一名司長在2014年曾表示,養老金是人們的養老保障,只有做到只賺不賠,才能向委託人做一個合格的交待。相較之下,很多人恐怕難以接受養老金入市不可能「只賺不賠」的現實,在他們看來,要麼養老金入市穩賺不賠;要麼以安全為重,不進入高風險領域。筆者認為,應當正確理解樓繼偉關於「投資不可能『只賺不賠』」的表述,不應因為有投資風險,就對養老金入市提心弔膽,而是要看到不賠的概率以及投資安全保障措施。
在投資市場,沒有百分之百的概率不賠錢,樓繼偉給出95%以上的概率,其實已經很高了。儘管還有5%的賠錢概率,但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一者,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操作會比較謹慎和保守,在風險較大的股市,配置股票的比例比較低,即使賠錢,損失也會很小。
其二,投資安全有制度保障。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對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相關事項進行了明確規定,而且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這意味著養老金對高風險領域的投資有硬約束。
其三,已經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2012年,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委託,投資運營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2015年初,山東也委託了總額達1000億元的基本養老金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從投資效果來看,之前似乎都是只賺不賠,而且收益情況很可觀。
以廣東養老金委託投資為例,2012年、2013年該投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73%和6%,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分別增值34.09億元(實際運營時間約半年)和60億元。這既讓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積累了成熟的投資經驗,同時也給了其他地方政府和公眾以信心。所以,目前已有7個省份委託投資。
因此,即便「投資不可能『只賺不賠』」,我們也要對養老金入市充滿信心。因為入市的養老金很少,5%的賠錢概率較小,而且有制度保障,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也有一定投資經驗。我們還要意識到,即使養老金入市賠一點錢,但相比總的收益來說,基本可以忽略賠錢。這也比養老金躺在銀行吃利息好很多。
當然,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不能只給公眾或者地方政府打「預防針」,還要以更多有效措施確保養老金投資安全,別讓公眾為養老金入市風險操心。(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