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前輩在「射鵰三部曲」中,主角結局都是開放性,也為了下一部作品留了空白,《倚天屠龍記》的結局也同樣,張無忌沒提及準確的結局是如何?
由於沒有了第四部作品,這樣一來,張無忌的結局,讓人有了許多遐想的空間。
雖然金老多次修改了該部作品,但是張無忌的結局都是接近,這樣一來張無忌在什麼情況下死去的故事,就牽動了許多讀者的心。
不過人總歸要變成黃土,所以張無忌如何武藝高強,最終如果無法達到張三丰達的境界,無法成仙,也必定是要撒手歸西。
而他的結局我整理了一下,以下幾個故事結局,大家是最認同。
最美麗的結局:和趙敏一起浪跡天涯,當然最後是找一個世外田園之地,在那裡兩人白頭偕老,最後雙雙蝶變,這或者是許多讀者喜歡的一個結局。
但是這個結局,對於江湖人物來說,是不是普通和平凡了一點
所以大家更喜歡另外一個結局:最殘酷的結局
由於張無忌的不管事,和趙敏浪跡天涯,風花雪月,最後朱元璋得到了江山後,派人除去了楊逍,再後來藉故找機會,約張無忌出來伏擊或者毒殺,這也是歷史上小明王,韓林兒的結局,而這個更結局,對於張無忌來說,更真實和殘酷。
不過在金老的後面小說中,我們還是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證明這個結局或者可能發生,因為在後來的《笑傲江湖》中,為明朝打下江山的明教,卻成了江湖人人得兒誅之的魔教,無奈變成了日月神教,而這裡也證明了張無忌應該是被朱元璋合理的「安排」了
,所以作為下屬的朱元璋才敢打壓明教,如果張無忌在,他敢這樣做嗎?
當然除了這兩個結局,是否還有第三個不同的故事呢?
肯定有,因為本來就是留了各種可能,第三種就是蕩舟海外,眼見大勢已定,或者中原已經不再需要自己了,他或者就去了一個生他養他的地方,那座島,對他父母殷素素和張翠山認識和他義父在那裡住了很久的島。
而他和趙敏去這島上住,再正常不過了,這樣也很多解釋了朱棣後來為何要鄭和七下西洋等舉動。而當時這種情況發生,確實會有,而且機率非常大,比較張無忌有這個條件和知道島嶼的位置,其他人知道的不多。
但是說到了出去海外,那麼還有一個地方張無忌可以去,當然這裡拖著趙敏過去,就不大方便了,那裡呢?就是明教的總壇波斯,因為他既然是中土的明教教主,而且還和小詔有著感情,當然紫衫龍王的地位,他們去波斯,朱元璋都可以說鞭長莫及。當然考慮到波斯路途遙遠,要去波斯,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一種彩蛋型結局,就是和《笑傲江湖》對接,這樣我們看到了一個能夠連接起來的金庸江湖,而九陰真經或者能夠和葵花寶典掛鈎,明教和日月神教,那麼很可能葵花寶典的創作者就是張無忌,又或者是他的傳人。而這樣的張無忌或者就躲入了民間,這或者才是一個更符合金庸定位的結局。
個人看來,我覺得金庸前輩這裡缺少了一部作品,把他們銜接起來,不過以上都是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大家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中說一下。
給你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知識,點擊關注,靜心匠道將為您提供有知識增量、有趣味的延伸閱讀。
作者:靜心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