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明教起家,率領大軍歷經數十年浴血奮戰,終於攻破大都,將蒙元趕出了中原,漢家衣冠從此復,朱元璋功莫大焉!
朱元璋當了皇帝,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明教中,朱元璋的地位並不高,僅僅是一個壇主。對於此前明教的高層,朱元璋要如何對待呢?
實際上,《倚天屠龍記》中有一道暗線,這就是朱元璋崛起之後的明教大分裂!
明教最大的隱憂
明教最大的隱憂,不是教主不知所蹤,也不是成為武林公敵,而是明教高層與中低層的撕裂和對立。
張無忌九陽神功初成來到明教總壇,正值中原武林攻打光明頂。明教的教眾們與中原武林高手打得捨生忘死、死傷慘重,明教的高層在幹什麼呢?
明教的高層為了教主之位,話不投機正在大打出手,結果被成昆趁虛而入。如果不是張無忌機緣巧合驚走成昆,明教僅剩的高層必然團滅,今後有沒有明教都難說。
教眾們正在浴血奮戰,高層卻在爭權奪利?教眾如何心服口服?高層憑什麼樹立威望?明教兄弟打下的江山,能心甘情願地交給高層嗎?
朱元璋與明教高層必然發生衝突
朱元璋是個有雄心有抱負的漢子,可他面臨的局面卻是個稀爛的攤子。
明教高層中,除楊逍在光明頂獨立支撐外,紫衫龍王結婚後失蹤,謝遜為了報仇大殺無辜,殷天正自立門戶,韋一笑屁事不管行蹤不定,五散人遊山玩水不務正業。
靠這些人,如何驅逐蒙元?朱元璋與兄弟們只得憑藉明教的旗號,四處傳教、收攏百姓,不斷壯大明教的軍隊,最終完成了抗元大業!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皇帝誰來當?論身份,朱元璋只是區區一個壇主,論功勞,朱元璋卻是明教軍隊的一把手!論人心向背,明教數十萬兄弟只認朱元璋!
這時候的明教,實際上已經分成了由朱元璋為首的中下層教眾,和以楊逍為首的高層這兩個集團。朱元璋與明教高層的衝突猶如箭在弦上,危機四伏!
朱元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
朱元璋最大的幸運,是碰到了不貪戀富貴的張無忌,如果張無忌想當皇帝,朱元璋根本沒法阻止。以張無忌的武功,殺朱元璋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張無忌既然不願意當皇帝,朱元璋最大的障礙已經掃除了!至於楊逍,書中說他年老德薄,無法跟朱元璋爭!什麼是「年老德薄」?不就是說他沒幹什麼事嘛!
楊逍雖然是明教教主,最終並沒有太大的權力,很有可能被架空!最終明教被迫轉入地下。
韋一笑無心天下,對權力也沒有什麼追求,退隱江湖,偶爾找張無忌喝兩杯,或者上武當山跟張三丰聊聊天。
五行旗主,在血戰連場的抗元戰場上,有的壯烈犧牲、長眠中原大地,有的歸順朱元璋,成為明教的棟梁之才!不一而足!
這天下誰來作主?終究還是實力說了算!
所謂刀把子裡出政權就是這個道理。朱元璋羽翼已成,明教高層如何與其爭鋒?張無忌對此事又毫不關心,最終只得隱忍江湖。
朱元璋在傳教的過程中,認識到了這種信仰的可怕,所以他登基後對明教進行了限制。卻也不敢做得太絕,畢竟還有倚天劍在嘛!
故而朱元璋以明為國號,以示不忘明教!算是給了明教兄弟一個交代!倒是武當在明朝發展得相當快,想必也是念及張無忌的香火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