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汪勇出自傳:「生命擺渡人」轉型「愛心擺渡人」

2021-01-18 廈門網

  「只要醫護人員召喚,我們隨時都在!」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因疫情期間的突出表現,被《人民日報》評價為「生命擺渡人」。昨日,長江日報記者收到汪勇剛剛出版的自傳《生命擺渡人》。這本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是國內首部以一個快遞員和抗疫志願者雙重身份、展示武漢戰疫故事的口述自傳。

  汪勇向記者透露,他目前正在聚合志願者團隊的力量,從事公益事業,要做一個「愛心擺渡人」。

  最艱難的快遞——

  開著私家車「快遞」醫護人員

  在《生命擺渡人》這本書裡,汪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在武漢抗疫期間的故事,更多的篇幅,他留給了志願者夥伴們,留給了這座他所熱愛的城市。

  書中記錄了他的第一次逆行: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後,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急需車輛接送上下班。這是武漢市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很多人敬而遠之。

  汪勇當時的護具,只有一個N95口罩。就是在這種近乎「裸奔」的狀態下,大年初一,他開著私家車,來到金銀潭醫院,開始接送一個年輕小護士。他印象很深的一個細節是,從坐上汪勇的車後,那個小護士就不停流淚,「是那種沒有任何表情的流淚」。那一刻,他的心被刺痛。他深深理解了,面對病毒,醫護人員也會害怕,情緒也會崩潰。而他自己,內心也同樣緊張與糾結,「從接第一個女護士,到後面接送其他人,我一直抖,抖了一天」。

  這之後,他逐漸克服了恐懼,召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志願者,組織起一支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通勤車隊;並整合共享單車、網約車的公益資源,解決大家近、中、遠的通勤需求。

  「快遞」醫護人員的故事,被全國媒體爭相報導,汪勇榮獲「生命擺渡人」的讚譽。

  最複雜的快遞——

  建起一支民間志願團隊

  「我好想吃大米飯啊!」汪勇說,疫情期間,一個護士小妹發的這條朋友圈,讓他心痛。

  疫情期間,他與夥伴們多方聯繫,對接多家飯店、肉菜供應商以及其他愛心資源,讓7800名醫護人員和一線志願者吃上了熱乎乎的中、晚餐。

  汪勇說,當時最難的,是在「戰時狀態」下,協調各方關係、尋求政府幫助、找到各種資源,從配供幾百人份的餐食,到逐步擴大規模,建立一支民間的「戰時」餐食配供體系,箇中充滿艱辛,但汪勇心存感激:艱難時刻,總有人頂著巨大的風險幫助他。

  「面對困難,一定努力不放棄。再堅持一下,也許目標就能達到。」汪勇緊握拳頭,堅定地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隨著「戰線」拉長,醫療隊員有了更多生活需求:換洗衣物帶少了,鞋子沒有更換的,「手機屏摔碎了」「眼鏡腿斷了」……但凡有了這些瑣事,大家都相信「勇哥」能幫他們搞定。

  「只要醫護人員召喚,我們隨時都在!」汪勇和他的志願者團隊,四處尋找、採購羽絨服、羽絨坎肩、秋衣秋褲等物資,又送來洗衣機、烘乾機,甚至找來眼鏡修理師傅、理髮師。

  「聚攏溫暖,守護英雄。」汪勇和夥伴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白衣戰士。隨後,更多愛心資源也找到他,委託他將一批批募捐物資,轉交、配送給相關醫療機構。

  事情多了,汪勇把自己定位為「組局者」,每當醫護人員有需求,汪勇就會想辦法聯繫供應商,建立供應網,並轉交給一位志願者來管理,他再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

  周圍的朋友驚訝地發現,原來汪勇骨子裡潛藏著良好的與人溝通、善於統籌、勤於協調的「指揮官」特質。

  最持久的快遞——

  將愛心「快遞」給更多人

  因疫情期間的突出貢獻,汪勇先後榮獲國家郵政局「最美快遞員」特別獎、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發布的「全球青年抗疫榜樣」等榮譽。

  「目前看來,你已經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網紅』了。未來,你會不會利用你的人氣和『流量』,繼續做公益?」「肯定的!一個是希望我對接的志願者團隊不要散了,要繼續聚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做一些公益事情。」汪勇說,「另一個,順豐湖北『同心守護』困境老人關愛包公益計劃啟動,我也參與進來,為省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老人提供幫助;另外,我們已幫扶羅田、蘄春、通山等地的4370個孩子,按每人3200元標準,資助他們一筆抗疫助學金。」

  「還有一個事情,就是很多學校、社會組織都邀請我參加一些線上講座、講學。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2萬人公開課,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小孩子心目中最崇拜的人,不是科學家,而是網路遊戲中的一些遊戲主播,覺得他們又能玩、收入又高。這一下,我又被刺痛了。所以,我希望更持久地做一些與教育、助學有關的公益活動。」汪勇對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和期待。

  目前,汪勇和夥伴們正在著手在恩施州的巴東縣進行調研,籌劃將籃球場、足球場配套建設在村子裡,用於幫助那些貧困山村的打不上球、用不上電腦的孩子。他打算做一個「愛心擺渡人」,並帶著妻子女兒一起參與到這件有意思的事情裡。(記者 金文兵 通訊員 何向軍)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生命擺渡人」汪勇出自傳,想做「愛心擺渡人」
    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因疫情防控期間的突出表現,被《人民日報》評價為「生命擺渡人」。昨日,長江網記者收到汪勇剛剛出版的自傳《生命擺渡人》。這本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是國內首部以一位快遞員和抗疫志願者雙重身份、展示武漢戰疫故事的口述自傳。汪勇向記者透露,他目前正在聚合志願者團隊的力量,從事公益事業,要做一個「愛心擺渡人」。
  • 抗疫平民英雄事跡:「生命擺渡人」順豐小哥汪勇事件網絡輿論分析
    致敬抗疫逆行者,順豐快遞小哥汪勇被譽為寒冬中的「生命擺渡人」,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網友討論。從大年三十獨自一人接送金銀潭醫院職工上下班,到帶領其他志願者共同保障金銀潭醫院職工就餐,出行問題,疫情難關時刻,汪勇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帶給無數網友感動。
  • 疫情風暴中心的「生命擺渡人」:快遞小哥汪勇的逆襲之路
    35歲的武漢快遞小哥汪勇突然「紅了」——  《人民日報》稱讚他是抗疫時期的「生命擺渡人」,《新聞聯播》評價他「聚攏溫暖、守護英雄」,有媒體開始稱呼他「平民英雄」,還有人尊他「義士」或者「大俠」。
  • 一城好人丨生命擺渡人——順豐小哥汪勇連升三級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最近,武漢的一個順豐小哥「汪勇」被順豐總部連升三級,從一名普通的快遞員火線提拔為順豐分公司的經理。
  • 《生命擺渡人》讀後感 武漢快遞小哥汪勇抗疫事跡
    大年三十,武漢的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像平時一樣刷著朋友圈抱著通過看群內聊天來判斷自己家庭是否有危險的心態,汪勇掃碼進群了。可是群內沒有人聊天,只有醫護人員發的一遍遍的是否有人來接的信息,他感覺到這個形勢的嚴峻性。
  • 汪勇:穿梭在生死線上的「生命擺渡人」
    他是醫護人員的「哆啦A夢」,被國家郵政局授予「最美快遞員」,也被大家比作「生命擺渡人」。每日在生死線上穿梭,但汪勇卻愈戰越勇、從不退縮。「她上車的一瞬間,我是很害怕的」,汪勇說,在那個特殊時期,當醫護人員坐上車,身體的本能就會提醒自己,後面有危險。但是,身體本能的恐懼還不是令汪勇最害怕的事。最讓汪勇害怕的是,他從乘客的眼神中感受到,醫護人員承受的壓力,比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我每天接三十個人左右,但所有人給我反饋的表情是一模一樣的。
  • 湖北快遞哥講述戰「疫」故事:擺渡生命 守護英雄
    快遞哥汪勇,為白衣天使築牢後勤保障線;醫生彭志勇,探索人工心肺救治技術,給危重症患者以生的希望;環衛工人潘斌伏,主動請纓參與定點救治醫院保潔;翁江夫婦,強忍父母去世悲痛,當志願者、捐獻血漿……他們,都普通平凡,但正是他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展現出了武漢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湧現出無數平凡又偉大的身影。
  • 《生命擺渡人》出版:為什麼汪勇會成為英雄?
    近日,由汪勇口述、沈嘉柯著的《生命擺渡人》一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武漢抗疫一線快遞小哥汪勇的故事,也是疫情期間千千萬萬個平民英雄的故事。該書以汪勇的故事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真實的武漢,講述了武漢在疫情最嚴重時期經歷的苦難、付出的代價和做出的英勇抗爭的全貌。書中描繪了疫情之下一個個普通人共克時艱、守望相助的動人場景,並通過講述汪勇的個人成長經歷,刻畫了一個原本平凡的人,如何在關鍵時刻勇敢站出來成為一位平民英雄。書中還收錄了部分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日記手稿,以最樸素的文字,展現武漢抗疫一線情況,講述白衣戰士的心路歷程。
  • 劉強東破格提拔:可歌可泣的快遞突擊隊,是時代獎勵擺渡人的縮影
    團中央嘉獎、京東破格提拔擺渡人這個時代,永遠在獎勵大江大河裡的擺渡人。在抗疫前線連續奮鬥3個月後,4月20日京東一支「火線突擊隊」被共青團中央篩選出來,成為今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熱門候選團隊。「亞一」城配車隊司機陳細偉就是菜籃子的搬運工,每天早上6點多,武漢的天還沒開始亮透,他就起床出發送菜。早上8點,他到達蔬菜基地,裝滿一車菜後,就要將它們送到市內的各個小區。為了將新鮮蔬菜儘快送上餐桌,他上午送完5個小區,下午還要再送5個小區,當把一車菜送完後,武漢已經燈火闌珊。
  • 太原擺渡人!
    太原擺渡人!他們身份不同他們運輸著城市的人、物、食他們滲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見證著太原原生百樣的故事他們被叫做「城市擺渡人」快遞小哥他們是城市行走活地圖如果你是城市擺渡人快來抖音上傳你的太原故事吧!如果你不是城市擺渡人也快來抖音上傳你的太原故事吧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戰疫「擺渡人」託起生命之光
    抗疫,需要人與人的空間隔離;溫暖,需要心與心的無限靠近。人心換人心,心暖見真情。這場疫情,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無數人在後面默默抵擋,無論是醫生、護士、警察、軍人……抑或是外賣小哥、超市員工、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彼岸春天,是這群戰疫「擺渡人」託起生命之光。
  • 他們是「擺渡人」
    海澱區知春路,社區工作人員推車為居民送貨,快遞小哥騎著摩託車為用戶送快遞。本報記者 郭俊鋒攝/光明圖片2月15日,江蘇省東海縣西雙湖一號居住小區,黨員突擊隊員對過往行人檢查登記。邵光明攝/光明圖片2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稅務系統的黨員志願者在邊遠小區值守。
  • 《生命擺渡人》致敬抗疫中的平凡英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桂傑)近日,由快遞小哥汪勇口述、沈嘉柯著的《生命擺渡人》一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說,謹以此書,致敬「生命擺渡人」汪勇,致敬每一位英雄的中國人民。
  • 生命的意義—《擺渡人》讀後感
    書的名字是「擺渡人」,指的是崔斯坦這一類為靈魂擺渡的人,他們不斷重複著自己的工作,把一個個靈魂從荒原護送到另外一個世界。但是迪倫因為愛,離開被稱為「家」的地方重返荒原去尋找崔斯坦,這時其實迪倫就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她成功將他從荒原擺渡到了人間,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也是小說的高潮部分。
  • 戰「疫」一線的生命「擺渡人」
    「擺渡人」日夜在醫院與醫院之間,留觀點與醫院之間穿梭不停,轉運新冠肺炎患者。他們工作強度大,職業暴露風險高。他們堅守一線,是勇敢的逆行者和生命的守護人,是戰「疫」一線的生命「擺渡人」。由9人組成的雲南援助湖北患者轉運醫療隊就是其中一支「擺渡人」小分隊。
  • 為什麼會是汪勇?
    汪勇,武漢快遞小哥。新冠疫情之後,他被人們稱為「生命擺渡人」「組局者」和「凡人英雄」。2020年,他獲得了國家郵政局授予的「最美快遞員」稱號,共青團中央頒發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接受先進個人表彰。汪勇。
  • 身著白衣的 生命「擺渡人」
    當整個城市按下「暫停鍵」,王海濤帶領的救護轉運隊卻開啟「快進鍵」,與時間賽跑,與病魔鬥爭,出色完成危重症患者轉運任務,以實際行動忠實履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交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滿意答卷。 「擺渡人」,敬畏生命的逆風英雄。衝鋒在抗疫一線的生命「擺渡人」,發出了不破疫情誓不還的錚錚誓言,守望著生命,擺渡著希望。
  • 最美「擺渡人」:用愛心鋪就求學路
    302名學生有時要擺渡十多趟,開船是五點半到七點結束,我們這麼多年都習慣了,我們感覺到都是很普通的一件事,站好自己一班崗是應該的。」一隻小小的渡船,每天划過河水,連接起了兩岸,也連接起學生艱難的求學路。
  • 「連升三級」的快遞小哥,感恩而平靜
    年末總結自己的2020年時,武漢快遞小哥汪勇又一次翻出手機相冊裡,一張他向許多人展示過的照片。那是1月25日,大年初一的清晨5點多,汪勇走出家門後,轉身回頭拍下的自家房門。那天很冷,一門之隔,父母、妻子和沒滿3周歲的女兒都還在睡夢中。
  • 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 生命擺渡人快遞員汪勇的「抗疫戰車」車牌被...
    快遞生態圈主要目標群:(投資人 私募基金 券商機構 各地方政府決策者 快遞監管部門 快遞經營者 媒體從業者 快遞上下遊經營者 加盟網點老闆 年薪30萬以上快遞物流從業者 ) 添加公眾號之前請閱讀提示,是否屬於該目標群 摘要|因為戰疫期間駕駛的「抗疫戰車」車牌將被湖北省檔案館永久保存,「抗疫超人」汪勇本人需重新申領新號牌,6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