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理由》:融入公益和古典音樂元素的原創現實題材,聚焦無聲世界

2021-02-27 新劇觀察

作者 / 喬苗兒

近年來的國產劇市場類型較為集中,且呈現同質化趨向。古裝、IP、偶像粉墨登場,長此以往,受眾難免審美疲勞。而《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義》等優質現實題材劇目在播出後受到觀眾歡迎,引發強烈反響的現象,則反映出觀眾對植根生活,反映現實劇目的渴望,在受眾層面推動著現實題材劇的復歸。

作為一部原創的現代都市音樂治癒系暖情劇,《幸福的理由》在享有題材紅利的同時,不忘傳遞積極向上正能量的責任擔當。該劇將目光對準聽障群體,以治癒系的影像表達,傳遞出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的關照。

 

 

《幸福的理由》由青春你好傳媒、海潤影視、芒果娛樂傳媒、完美世界影視、花花草草傳媒聯合出品,鍾漢良擔任總監製,張博昱導演,鍾漢良、喬振宇、王曉晨、陳燃、寧心、冉旭、陳向熙、古斌等共同主演。講述了音樂天才方浩聲(鍾漢良飾)因為失聰遭遇人生「滑鐵盧」,與語言治療師韓涵(王曉晨飾)攜手走過人生坎坷終於成就音樂之夢的故事,在講故事之餘不忘關注公益,傳遞溫情。

 

現實題材的深度:自愈+愈人

國內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聽障人群數量高達2780萬,居五大殘疾之首,佔中國人口總數的1.67%,每年仍有2-3萬新增聽障兒童。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後,隨著新生兒出生率增高,加之高齡產婦增多,環境汙染等各方面因素影響,這個數字將會出現更大幅度的增長。

《幸福的理由》日前曝光的首款「愈心」片花,就將主人公方浩聲(鍾漢良飾)置於即將失聰的人生困境。

對於音樂家而言,發達的聽覺和對旋律敏銳的感知是立身之本。失聰的音樂家意味著他的藝術生命即將走向終點,乃至人生的希望都將面臨破裂,他向自己連環發問「我是不是就要失去最愛的音樂」,「我是不是要告別這一切了」,無形間透露出他當下境遇的困頓和對未來的迷惘。該劇正是以極致的人物形象,引起觀眾對聽障群體的高度關注,並將聽障兒童群體面臨的求醫、生活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問題引入後續劇情發展,相信能取得有相似經歷的兒童家庭共鳴。

劇中,在方浩聲的人生低谷,語言治療師韓涵(王曉晨飾)的出現令他重新找到未來方向,「真心愛你的人,就是要成就你的夢想,完成它。」

韓涵在溫暖陽光的外表下,同樣背負著一段難以釋懷的童年經歷,她與方浩聲之間除了愛情,還有從對方身上汲取能量和希望,互相治癒的經歷。

 

現實題材的寬度:職業+生活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韓涵的語言治療師這一職業設定,在近年來的現實題材劇中也是一大突破。在國內,語言治療師還是新生行業,在國外卻已經是較為完善的職業類型。語言治療師這一職業群體意在幫助講話遲、有多動傾向的兒童、或者自閉症患者乃至智障人士恢復或重建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幸福的理由》 中韓涵在與方浩聲的相處和在不斷治癒聽障兒童、交流障礙兒童的過程中,也完成了與自己童年經歷的和解,是自身成長和治癒的過程。

除此之外,劇中關於愛情和夢想之間的探討、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距離同樣值得關注。告別「撒糖至上」的情感先行敘事模式,《幸福的理由》所傳遞的愛情觀念有辯證和哲思意味。愛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卻不會是人生的全部,而能夠產生愛情的人,也同樣是在追求人生夢想,克服困難途中的精神伴侶。

方浩聲與兄弟許東安(喬振宇飾)從親密無間到反目成仇,利益糾葛和人倫情感的制衡同樣令人反思在快節奏的當代社會日趨冷漠的人際關係,「城市孤獨症」並非刻意為之的話題噱頭,而是真正值得深思的公共議題。作為影視作品,需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以劇中人的行動元為坐標系,折射現實生活的同時,給觀眾帶來有益思索。如果在觀看作品之後,觀眾能夠與人物情感同頻共振,引發強烈共鳴,那麼便可以說,這部《幸福的理由》完成了影視作品的文化擔當和社會擔當。

 從片花來看,《幸福的理由》在拋出尖銳的社會議題之後,基調仍舊是溫暖治癒的。人物的成長過程,也是其達成自我和解以及與他人的和解的過程。「治癒系」的源動力來自生活,對於當下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現狀具有燭照意義。

 

現實題材的溫度和力度:公益+行動

據悉,《幸福的理由》是一部原創的公益劇本。總監製及主演鍾漢良第一時間被劇本內容所吸引,「因為喜愛所以偏愛」。

將古典音樂、社會公益等元素融入故事構架之中,方浩聲、韓涵、許東安等人的經歷是當代城市青年人群的剖面縮影,同時也證明了,身體的病痛容易被治癒,如何令受到傷害的心靈得到慰藉更值得關注。他們積極面對命運的缺口,坦蕩迎接生活的磨難,在跌宕起伏的命運面前,依舊傾聽內心的聲音,對微小的善意心存敬重,對所從事的職業熱情不減,從而完成對命運的逆襲的過程也是治癒當下年輕人「頹」「喪」等消極情緒的一劑良藥。

 

更為難得的是,《幸福的理由》承擔起了藝術作品的社會責任。現實題材取材於當代生活,是時代的寫照,而藝術作品的生命力不僅在於脫胎現實,更體現在反作用於現實。

通過影視作品為弱勢群體發聲,是現實題材的題中應有之義,於小螢屏中,《幸福的理由》在做著努力與嘗試。不論是劇中關注聽障的兒童群體,展現他們的生活現狀和生活困境,還是在戲外主創團隊都將公益做到了實處。拍攝過程中,鍾漢良關注偏遠地區兒童的閱讀情況,建立了「向陽」圖書館,將劇中傳遞的「公益思想」落實為「公益行動」,對於演員個人或者主創團隊而言,是邁出的一小步,而影視作品的感染力將會把這一小步放大,引領更多人關注聽障群體、聚力公益事業。



近期熱文


深度調查|《法醫秦明2》編劇署名權

對話馬筱楠| 優酷的投購制電視劇之路

2018中國電視劇出品人TOP100權力榜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15757106106

1028627745   649778177

zsh762079852

相關焦點

  • 《幸福的理由》:音樂治癒成獨特視角,立足公益傳遞社會正能量
    前幾年一度興起很多都市劇、職場劇、創業劇,看上去都打出現實生活題材的紅招牌,實則很難撐得起「現實主義力作」的大旗。當下懸浮劇太多,能劍指一處給社會帶來集體反思的卻太少。公益題材無疑是能引人反思的一塊敲門磚。但就目前而言,更多創作者會選擇在廣告片和紀錄片中使用公益題材進行創作,在影視劇中的表現往往卻很匱乏。其實,只要善於抓住細節,生活中點點滴滴皆能引人反思。
  • 《幸福的理由》殺青 中國電視劇首次徵戰維也納金色大廳
    原創劇本打造精緻故事 專注公益毫不含糊 面對當前「大IP熱」的現象,《幸福的理由》以「愛」作為核心,以「音樂治癒」為獨特的視角貫穿主題,打造純原創故事,值得尊敬。《幸福的理由》原創故事源於對聽障兒童的關注,讓人們的目光更多聚焦到關愛「失聰人群」的主旨上,帶來正面的教育意義,給觀眾傳達深刻的思考,給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將情感的投入上升到一種全新的精神高度,用出世之心,來修煉入世之身,去傳達出善念於心、體己體人的情懷。
  • 《幸福的理由》:對這個失聰音樂天才的故事,鍾漢良投入了難以想像的熱情
    「故事的題材其實是鍾漢良自己選定的,劇本也是他的團隊和編劇團隊一起溝通、聯繫的」,項目負責人說,「其實從5、6年前起,他就想做一個與社會關懷有關的題材,所以對《幸福的理由》很重視。這個劇本是完全原創的,打磨了許久。」
  • 《逆流而上的你》張衍:現實題材需要喜劇元素去化解痛點和尖銳
    作為潘粵明「事業第二春」後再戰一線衛視、馬麗繼電影話劇之後開闢的全新戰地,再加上國內首部聚焦職場孕媽的現實題材,《逆流而上的你》自籌備之初便備受關注,而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四十分鐘的交談裡,張衍言語輕快但看法獨到,一如作品中用喜劇去化解現實的尖銳,有一種獨特的「溫柔」。
  • 歌曲《中國大漢》獲2019年世界華人音樂經典「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獎」
    (由石光明、傅勝龍、張孝勇作詞,鄧東源作曲的湖南原創歌曲《中國大漢》,在世界華人文化藝術交流總會組織的「2019年世界華人音樂經典」評選中入選「世界華人音樂經典」曲目,並獲得「年度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獎。)
  • 上音安棟教授作品《滬儂江南》入選新華社「中國韻2020」公益音樂...
    娓娓道來女高音唱出滬儂江南的瑰麗與俊美展現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所獨有的氣質與韻味11月19日,由新華社「聲在中國」欄目聯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共同打造的《中國韻2020》公益音樂專輯,在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平臺同步上線,我音選送的安棟教授作品
  • 《與愛同行》李舒玉原創音樂公益演唱會
    正像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由國內著名歌手、青年藝術家李舒玉發起的《與愛同行》原創音樂公益演唱會今天在大寧劇場正式舉行,讓我們表示熱烈祝賀,並預祝演唱會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李舒玉2021年度舉辦的首場演唱會,演唱會給了眾多粉絲以很大的期待。
  • 「高調少年」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以音樂打破「無聲世界」
    近日,抖音攜手大學生音樂大賽選手方志軒等4位參賽學子,共同參與公益機構「愛的分貝」聽障兒童幫扶項目。在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參賽選手們通過多樣有趣的互動活動,幫助聽障兒童接觸聲音、感受音樂,為他們帶來陪伴與幫助,並帶動社會圈層積極關注聽障兒童群體,助力這些兒童早日回歸有聲世界。
  • 「抗疫」題材公益原創歌曲徵集大獎賽開始啦!
    「抗疫」題材公益原創歌曲徵集大獎賽開始啦! 抗疫路上·你我同行「抗疫」題材公益原創歌曲徵集大獎賽
  • 藝術大講堂——現實題材中國芭蕾作品創作
    其次,是緊緊圍繞著現實題材做文章,通過積累創作素材展開想像,找到不同元素的結合點。今年創作的芭蕾舞劇《花一樣開放》也運用了與《鶴魂》較為相似的創作方式。在創作初期,我們廣泛收集小康題材創作資料,最終我們選定了將苗族文化與芭蕾舞相結合。
  • 「圓夢小康 幸福有緣」原創微視頻徵集公益活動
    」主題原創微視頻徵集公益活動。「圓夢小康 幸福有緣」主題原創微視頻徵集公益活動旨在繁榮網絡文化、鼓勵廣大網民積極創作題材多樣、內容向善、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民間視頻精品,用鏡頭講述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結緣「夢想」和砥礪奮進的美好故事,以百花盛開的微視頻藝術表達方式,傳承與發展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出讓觀眾認可、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展現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鍾漢良變身音樂才子與喬振宇相愛相殺,《幸福的理由》這部劇竟然給人這麼多感動!
    音樂治癒系暖情劇電視劇《幸福的理由》終於又曝光劇照了!
  • 淺析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
    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民族音樂依然屹立不倒,不僅沒有被時代所拋棄,還在歷史長河的衝刷下顯得更加璀璨耀眼。而我國流行音樂要想具有一定的特色,融入一些民族音樂元素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將二者相結合,做到「推陳出新」,一定會給觀眾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這其中,首先就是對傳統民族音樂的改編和結合。
  • 《你的愛》《想對你說》|「我們在一起 音樂傳遞愛」原創公益音樂作品徵集活動推介
    「我們在一起 音樂傳遞愛」抗擊新冠肺炎公益音樂作品出版徵集活動火熱進行中本次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地作者的積極響應
  • 中國風盛行,中國古典元素令世界驚嘆
    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願意學習中華文化,充滿中國古典氣息的元素深受國際時尚設計師的喜愛。國風在中國盛行,更在世界盛行,中華五千年積澱的古典服飾文化令世界驚嘆。一帶一路—瓷器文化融入國際時尚圈。
  • 「同心戰疫」公益歌曲展播《以愛的名義》《無聲的奉獻》——春上...
    「同心戰疫」山東教育衛視抗擊疫情公益原創歌曲、詩詞徵集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了全社會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來自國內外的投稿仍在繼續,部分優秀作品將通過電視媒體和新媒體進行展播。櫛風沐雨,不畏浮雲,同風雨,共戰「疫」,相信我們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穩致遠,就讓我們一起用歌聲致敬英雄,用詩詞為武漢加油,向逆行者致敬!
  • 秋交會項目:現實題材主攻「三個重大「四個聚焦」
    受即將到來的2021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2022北京冬奧,2023抗美援朝勝利結束70周年、「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2024新中國成立75周年,2025抗戰勝利80周年等重大歷史節點影響,「三個重大」「四個聚焦」成為本屆交易會上現實題材作品主攻方向。
  • 現實題材|推進現實題材創作,助力網文IP精品力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要求: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黨和國家第一次將「現實主義題材」作為網絡文學產業創作與生產的方向和重點,這預示著中國網絡文學正在進入「現實題材」新時代。
  • 《BBC音樂雜誌》聚焦指揮家餘隆:中國古典音樂的C位擔當
    去年三月,創刊於1923年的權威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封面首次出現一位中國指揮家的面孔,而近日,另一本權威古典音樂雜誌《BBC音樂雜誌》,又一次聚焦中國,聚焦過去十年將中國古典音樂屆的重要人物——餘隆。《BBC音樂雜誌》的報導題為《中國製造》。
  • 《BBC音樂雜誌》聚焦指揮家餘隆:中國古典音樂的C位擔當!
    去年三月,創刊於1923年的權威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封面首次出現一位中國指揮家的面孔,而近日,另一本權威古典音樂雜誌《BBC音樂雜誌》,又一次聚焦中國,聚焦過去十年將中國古典音樂屆的重要人物——餘隆。《BBC音樂雜誌》的報導題為《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