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母后吳謝宇活動於福州、北京等地,偽造母親辭職信,騙取巨額款項——吳謝宇舅舅出借近80萬元,父親朋友借款60萬元左右。
吳謝宇弒母案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和評論。有人痛恨他,有人同情他,還有專家稱吳謝宇遭受了巨大心理創傷,不少人談到家庭教育問題。
他弒母后把所學活性炭知識用於包裹母親的屍體,就是防止屍體散發氣味。屍體一旦散發出氣味,他的罪行就會很快暴露。
弒母之後,學霸吳謝宇為啥如此冷靜、冷酷(冷淡苛刻,殘酷無情,毫無同情心)?如果這是一道閱讀理解題,我們該怎樣答題?
庭審時吳謝宇說「想過自殺」,「父親去世後母親很苦」,弒母是想「幫助母親解脫」,想過「自己和母親一起死」。他的這些說法,難以讓人相信。
世上沒有以殺死母親的方式讓母親解脫的事情。從正常的思維角度說,如果某個人覺得母親過得苦,他應該怎麼做?
答案是,應該努力學好本領,報答母親養育之恩,想辦法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陪母親度過晚年。
吳謝宇弒母時並非精神錯亂,而是一直都很清醒。讓很多人難以想像的是,一個思維清醒的成年人,怎會做出違背常理、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的清醒還在於,他是有計劃地為殺死他的母親做了準備的,而且他的預謀嚴密,邏輯思維並不混亂。
如果他真的想讓母親解脫,他就不會選擇逃跑,而是去陪他的母親。他逃跑其實更像是他的計劃裡的一部分內容,是他弒母之前早就想好了的。
他騙取他的舅舅以及親朋的140萬巨款,他身上有30多張身份證(假身份證),逃亡時間長達3年。這些均表現出其高智商特點。
根據法庭上吳謝宇的個人陳述看,他的表現似乎將「人活臉,樹活皮」變成了「樹活臉,人活皮」。他的所作所為,顛倒了生活的法則。
假若吳謝宇是精神病患者,思維混亂不清,其行為就不會引起網友的憤怒和譴責。問題是,無論是讀書期間,還是弒母、逃亡期間,吳謝宇始終是神志正常的人。
有精神心理學家分析稱,吳謝宇在某些程度上其實也是受害者,很大程度上是他媽媽謝天琴教育的失敗。希望最終能判他死緩,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這位精神心理學家分析認為,吳謝宇至少遭受了三方面的「巨大」心理創傷——來自他母親、弒母行為、媒體報導。
你同意上述專家的分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