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孕媽肚臍凸起為男胎,凹陷為女胎。」
懷孕後,如果留心的話,會發現不同的孕媽,
她們的肚臍狀態是不同,比如有些是凸起向外翻,有些是凹陷往裡藏。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跟胎兒性別有關?
孕媽肚臍凸起,婆婆堅信是男胎,結果慘遭打臉
小麗孕媽懷孕後,婆婆非常的高興,並主動承擔了照顧她孕期的責任。隨著胎兒一天天的發育,小麗的肚子也被撐得圓圓的、鼓鼓的。
婆婆看到她的孕肚後,樂的合不攏嘴的對小麗說:
「俗話說肚臍凸為男寶,肚臍凹為女寶,你看你肚臍眼這麼往外凸,這胎絕對是男寶。
胎兒是男是女無所謂,只要順利出生就行
,所以並不是很在意婆婆說了什麼。
就這樣在婆婆細心的照顧下,到了小麗生產的這一天,結果出生的卻是一個女寶寶。
婆婆看著自己懷裡抱的女寶寶,直接傻眼。
孕媽肚臍凸凹與胎兒性別有關?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即使孕媽懷孕時候肚臍是向外凸的,但是生出的也不一定是男孩。
「醫學上也已經嚴謹表明,孕媽肚臍的凹凸,跟胎兒的性別完全無關。」
因此,關於孕媽肚臍的凹凸跟胎兒性別的關係,
人們應該保持一個科學清醒的認知。
同樣是懷孕,為啥孕媽的「肚臍」有凸出有凹陷?
總體來說,孕媽肚臍是凸起還是凹陷,受到以下五種因素的影響:
1)孕媽自身的皮膚狀態
「孕媽皮膚是緊緻還是鬆弛,影響肚臍的凹凸。」
一般情況下,緊緻的皮膚相較於鬆弛的皮膚,更富有彈性張力。
如果孕媽皮膚比較緊緻,那麼面對胎兒對腹部造成的壓力,腹部皮膚會自動調整到適應這種壓力的「放鬆狀態」,
肚臍作為腹部的中心部位,自然也就會不會因壓力向外翻。
相反,如果孕媽皮膚比較鬆弛,腹部皮膚因沒有張力,只能對胎兒對腹部施加的壓力「束手無策」,在這個過程中,
肚臍也會受到影響,不得不向外凸。
「胎盤在子宮壁前後的位置,會對孕媽的肚臍凹凸造成影響。」
有些孕媽的胎盤位置在子宮壁的後側,
對腹部造成的壓力會比較小,肚臍作為腹部的一部分,自然也就不會向外凸,
相反,如果胎盤的位置在子宮壁的前側,這時候腹部需要承受的壓力會更多,所以肚臍會在這種壓力下被迫往外凸。
3)孕媽們是否勞累辛苦
孕期孕媽的勞累程度會對胎兒、身體、精神等造成壓力,
從而可能會導致肚臍向外凸。
比如有些孕媽孕後不注意休息,身體比較勞累,有可能會引起胎位的緊急變化,從而導致肚臍的間接性隆起等。
4)孕媽自身的肚臍先天狀況
有些孕媽的肚臍先天情況不好,比如有臍疝,那麼懷孕後肚子被胎兒撐大後,
肚臍在相同的壓力下,也會往外凸起外翻。
懷孕後,有些胎兒因孕期營養補充充足或者受到遺傳體質等的影響,相較於其他胎兒來說,發育的會比較大。
所以會把孕媽的肚皮撐的又大又圓,肚臍受到影響也會向外凸。
而有些胎兒可能相對來說發育的比較小,即使到了孕晚期,也不會對腹部造成太大的壓力,肚臍自然就不會向外凸。
因此,綜合上述觀點,可以得出孕媽肚臍是突出還是凹陷,跟胎兒的性別沒有關係,
更多的是跟孕媽自身因素和胎盤位置、胎兒的大小有關。
但是肚臍的狀況,卻會對孕媽和胎兒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所以,孕媽們需要對肚臍進行科學的護理。
孕媽肚臍護理應遵循「三禁一潔」原則
1. 三禁——禁擠、禁壓、禁摳
生活中,有的孕媽看到肚臍比較髒,會下意識的用手把裡面的髒東西摳出來,最後因沒有掌握好摳的力度,導致肚臍內的皮膚被摳破,從而引發了感染問題。
肚臍不僅是孕媽的身體組成部分,更是跟母體和胎兒的臍帶連接有關。
因此一旦發生感染,輕則引發孕媽肚臍皮膚的炎症,重則會導致胎兒的流產。
另一方面,肚臍畢竟是腹部的一部分,如果遭到擠壓,會對整個腹部施加壓力,從而胎兒也會受到影響。
不論肚臍是外凸還是內凹,孕媽們都不要去摳、去擠壓。
2. 一潔——保持肚臍清潔
清潔肚臍的時候,需要注意三點:
不要用手直接清洗,可以使用棉籤和毛巾,減少細菌的感染;
可以用清水加中性沐浴液的方式對肚臍眼周圍和臍眼清洗,
在清洗的過程中,不要太大力;
清洗的目的是清除汙垢,防止細菌滋生,因此不需要時常清洗。
懷孕後,你的肚臍是凹還是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