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限消令」事件的思考:失敗是常態,刮骨療毒是根本

2020-09-10 莉婭liyass101

本月 「國民老公」王思聰可謂是穩居熱搜榜,小王先森怎麼了?

王思聰

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顯示:

王思聰於11月4日被北京法院列為被執行人,並於11月19日向其下達限制高消費令,於11月20日取消限制。11月22日再次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下達限消令,同時對其名下財產進行了調查。

王思聰限消令

一時間,各大新聞頭條都是思聰王,很多人比關心自己家財產還要關心 「老公」家財產,網友集體「離婚」、「復婚」,有網友調侃「有錢你是我老公,沒錢你是王思聰」,除了調侃更多的是冷嘲熱諷,網絡上吃瓜群眾好不熱鬧!

網友討論

思聰王兩次限消事件都歸因於「熊貓互娛」這家公司,一則是熊貓直播平臺籤約主播關於違約金的合同糾紛,一則是熊貓直播平臺倒閉引發的投資糾紛。就這兩起事件來看,思聰王是栽了跟頭,當然這與思聰王做事風格有一定的關係。

投資,有時候就是投機,風險可想而知。況且沒有人能打一輩子的勝仗,再牛X的人也有失意的時候。就像姚晨前不久的演講中說的:成功只是偶發事件,失敗才是人生常態。

姚晨演講

縱觀思聰王的投資歷程,當然拿著老王給的5個億成立了普思資本,在短短幾年裡,普思資本投資的優質項目包括:網魚網咖、人人車、英雄互娛等,也是為其攬收了不少資金。就目前普思資本仍有不少優質項目在手中。據不完全統計,思聰王目前仍有108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王思聰投資

熊貓互娛對於思聰王來說,不僅僅是投資項目這麼簡單,可以說是他直接的創業項目,一手捧起,當然他精心培育的「熊貓」卻沒能給他帶來任何效益,反而為他招致不少的麻煩。看客們紛紛為其不值。

然而,這難道不是創業的常態嗎?

創業也好、投資也好,本來就是九死一生。有研究數據表明,中國創業的成功率不到3%,90%的創業公司活不過三年。早在2016年就有媒體報導, 2014年一項統計調查中曾獲得融資的846家創業公司,兩年後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失敗才是常態,成功只是偶然。

當然,我們承認失敗是常態並不是以此來推卸責任,恰恰是為了更理性地面對失敗。

我們回到思聰王事件,網絡上的一致呼聲是:還錢!而事件本身真的是「還錢」這麼簡單嗎?

網友討論2

思聰王難道沒錢還?當然不是,我們前面分析過他的投資歷程,顯然他有這個能力,然而為什麼寧願頂著這頂「老賴」的帽子?因為,不還錢的背後是更為複雜的矛盾。

普思資本日前發聲明:我們不是在逃避責任,而是會用法律的方式解決,只是需要時間。當然,處理問題需要的就是「時間」,時間是一切病症的診斷器。

思聰的這幾起糾紛,在外界看來無非是「還錢」,然而對於其本人及相關的利益單位來說,解決問題還得從根本入手,當然也希望他們所說的解決方案抓到了根本。

抓問題的根本,這裡引用幾千年前的孔夫子的故事:

孔子當年就對「衛國君位之爭」給出了根本性的定論,即「名不正則言不順」,孔子認為你們的問題根本在於一開始就錯了,所以要提當政正名,而正名的第一步就是當政者要引咎下臺,這當然做不到,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毀譽得失」就是生命的全部,衛國當政也不例外。衛國當政沒有採納孔子的建議,然而卻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所以解決問題不直達根本,那就是諱疾忌醫!有些事情一開始錯了,後面怎麼努力都是錯上加錯,唯有「刮骨療毒」,才能去除根本的「毒」。

思聰「限消令」事件的熱度不斷在網絡升華的現象下,我們應該看到更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 面對失敗,我們首先要面對,然後是接受現實,並且去積極處理問題,當然對於那些處理不了的,我們也要學會放下和順從。

  • 問題的發生很多都是一開始就錯了,所以我們處理問題要直追根本,用「刮骨療毒」的決心去除病根,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毀譽得失」只是處理表面矛盾。

以上觀點系作者個人觀點,與君共勉。

作者簡介:

「王陽明心學與生活」專欄作者姝麒,心學重度信仰者,願你活成你喜歡的樣子,也喜歡你活成的樣子。

相關焦點

  • 關羽刮骨療毒的事件到底是否存在,那麼又是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呢
    三國當中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讓眾多人對關羽崇拜至極,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細節,這段情景只是出現在了三國演義當中,而在三國當中並沒有詳盡的描寫,這麼一個大事件在正史當中會沒有具體的描寫嗎?這一點是讓人們感到十分詫異的。那麼關羽刮骨療毒的事件到底是否存在,那麼又是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呢!
  • 三國歷史: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其實根本不存在的,你信嗎
    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肯定都知道《刮骨療毒》的故事,講述的是關羽在攻打樊城之時被龐德的毒箭射中了左臂,疼痛難忍,找到了當時的名醫華佗為其刮骨療毒,治癒手臂!你知道嗎?其實這個《刮骨療毒》故事是《三國演義》中杜撰的,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根本沒有刮骨療毒這回事,你信嗎?為什麼這麼說呢?
  • 關羽的「刮骨療毒」是怎麼一回事?
    神醫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這件事雖然不是小說家完全杜撰出來的,但歷史真相與傳說故事卻有很多出入,真實的「刮骨療毒」是怎樣的呢?有人提出湖北省荊州市是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地方,無論按照《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這一說法均不成立,荊州市在漢末三國稱江陵,是荊州刺史部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但卻不是劉備在荊州的大本營,劉備留關羽守荊州,大本營是公安,即今湖北省公安縣。
  •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時間:2020-12-30 18:38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在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許多 的經典橋段,關雲長刮骨療毒就是其中一個。
  • 《三國演義》中,關羽刮骨療毒時跟馬良下棋,這盤棋最後誰會贏?
    這件事是記載在史書中的真實事件,從這件事裡,我們能夠看到關羽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雖然有些人對關羽的這番作為有些微詞,感到他有炒作自己之嫌。但是如同金聖歎先生所說的,雖然我也想像關羽那樣來做,可是我確實做不到啊。一、歷史上關羽刮骨療毒的經過。由於關羽的刮骨療毒確實驚世駭俗,所以陳壽專門將這件事鄭重其事的寫進了《三國志關羽傳》中。對於這件事,在《關羽傳》上是這樣記載的。
  • 關羽「刮骨療毒」情節,放在古代靠譜嗎?
    掩上書卷,凝神細思,我們不禁會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刮骨療毒」這事兒果真靠譜麼?首先一點便是事件的時間問題:華佗去世時乃是建安十三年,死因也並非演義中所描述的要斧劈曹操腦袋,被曹操誤認為刺客,而是由於撒謊妻子生病,拒絕赴許昌為曹操治病,因而被殺。到了關羽圍攻樊城的建安二十四年,華佗已經故去十年,總不可能從土裡蹦出來為關公刮骨。
  •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其實不是他,小說中只是虛構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國演義》中,名醫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這一節故事。但歷史上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真的是名醫華佗嗎?原文是這樣寫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聲大震,在攻打樊城時被曹仁弓弩手所傷,右臂中箭,翻身落馬。
  • 關羽「刮骨療毒」中的是什麼毒?骨科醫生解釋全過程!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刮骨療毒講的是神醫華佗為武聖關羽治療胳膊箭傷的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體現了關羽勇敢無畏和堅強的意志,同時也說明了三國時期醫術高明。
  • 《三國演義》的漏洞:華佗已死數年,為何還會為關羽刮骨療毒?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所描寫的關羽的勇武絕倫不僅表現在戰場上,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其中,「刮骨療毒」一段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小說第七十五章《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中,關羽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一支毒箭,毒性攻入骨內,右臂青腫,不能運動,眾將四處尋訪名醫,神醫華佗聽聞關將軍乃是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前來醫治。
  • 刮骨療毒背後的真相:神醫不是華佗,羅貫中留下善意的謊言
    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後世流傳很廣的故事:曹軍毒箭射中關羽,「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可是關羽眼見奪取攀城在即,不肯撤兵回荊州修養。眾將只得四處尋找良醫,神醫華佗聞訊。
  •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刮骨療毒和周瑜火燒赤壁是假的,真相是什麼呢?
    關羽刮骨療毒關羽在大家心目當中的形象,除了武藝超群之外,意志力也是非常強,談笑間刮骨療毒,這個典故大家都應該知道講的是關羽率軍攻打樊城,不小心中了龐德的毒箭,箭毒一發作,眼看著關羽就要性命難保,幸好神醫華佗正好從附近路過
  • 替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你知道嗎
    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 對於「刮骨療毒」這個橋段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應該是真的。因為這個橋段在史書《三國志》中有記載,大意是關羽被箭矢所傷,導致手臂每逢陰雨就疼痛難忍。
  • 刮骨療毒的決心比政策更重要
    以上事件不禁讓人為2021年的「籤字事件」擔憂,在2020賽季結束之後,新政之下的中國足壇依舊處於動蕩之中,儘管足協的限薪令使不少投資人看到了喘息的機會,可多年來的不良生存狀況與現實壓力令2021年的各家俱樂部面臨著更加沉重的壓力。在這一背景下,偽造籤字、逼迫籤字的劇情會不會再次重演?足協規定的截止期限會不會一次又一次拖延,最終迎來第二波退出潮?這都是目前不能迴避的問題。
  • 史上四大「刮骨療毒」猛將,關羽只能排老二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形容意志堅強,經過《三國演義》小說和電視劇的渲染,更是早已家喻戶曉。正史裡面記載的「刮骨療毒」有四次。一、時代:東漢末年人物:關羽時任職務:蕩寇將軍醫療工具:刀關羽「刮骨療毒」並非小說家虛構,而是史書有明確記載。
  • 華佗真的為關羽「刮骨療毒」了嗎?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太意外
    除了戰場上的奇謀外,蘊含於《三國演義》中的科技文化元素也可謂琳琅滿目,而就醫學而言,書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刮骨療毒」這一節了。 用刀刮骨,悉悉有聲,血流滿盆。華佗刮盡其毒後,敷上藥,用線縫合,此臂伸縮如故,不再痛楚。關公因此稱華佗為神醫,華佗則稱關公為天神。詩曰「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可謂醫患之間的千古佳話了。 掩上書卷,凝神細思,我們不禁會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刮骨療毒」這事兒果真靠譜麼?
  • 《三國演義》中,替關羽「刮骨療毒」的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
    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對於「刮骨療毒」這個橋段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應該是真的。因為這個橋段在史書《三國志》中有記載,大意是關羽被箭矢所傷,導致手臂每逢陰雨就疼痛難忍。
  • 關羽中毒箭時,華佗已去世11年,刮骨療毒的真人是誰?
    「刮骨療毒」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關公率兵向樊城進發,卻中了敵人的毒箭。他的右臂疼痛難忍。但為了不擾亂軍心,他拔出毒箭,繼續指揮戰鬥。然而,毒藥很快蔓延開來,傷口正在腐爛。戰士們前去詢問治療方法。最後一位神醫叫華佗,主動上門為關羽治病。關羽喝了點酒,然後採用最原始的方法刮骨療毒,從而讓體內的毒氣很快消散,恢復。
  • 閒話三國:從兩者的表現看關羽刮骨療毒和夏侯淳拔矢啖睛誰更狠
    夏侯惇在戰場上有拔矢啖睛的狠人舉動,同樣關羽也有刮骨療毒的過人魄力,要比較兩人哪個更狠,確實不太好比較,要說哪個更疼?我個人覺得是夏侯惇,要說哪個表現得更加從容和魄力,我覺得是關羽。先說夏侯惇拔矢啖睛夏侯惇拔矢啖睛是在呂布攻打小沛劉備的時候發生的。
  • 抗美援朝:信仰的力量,邱少雲烈火焚身,比關羽刮骨療毒痛千萬倍
    三國時的關羽有一段刮骨療毒的故事,千古傳誦。一說起這,人們的腦海裡馬上浮現出這麼一幅場景:關羽任由神醫華佗在自己的手臂上切割,割開皮,割開肉,然後只聽見刀子刮骨頭的聲音。伴隨著這切骨之痛的聲音的,就是關羽談笑風生的開懷大笑。他泰然自若地與別人下棋,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般。這種風度、風採當屬三國武功之神——關羽!
  • 王思聰參與創辦萬達產業投資,限消1年後,要老實回萬達上班了?
    有豆瓣網友曾對王思聰發布微博數量和內容進行的統計,2010年10月後的8年內,其共發出1474條微博,但截至2019年11月,這位「國民老公」彼時已有半年沒發出過任何一條微博,且其隨後還將自己的微博清空,並設置為僅半年可見。王健林曾在接受採訪時稱,允許王思聰失敗兩次,第三次再失敗就老老實實回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