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30米
相當於10層樓的高度
重量達103.5噸!
新機場又有「重量級」節點誕生——3月25日上午9點,隨著兩臺吊車「協同作戰」將一片長30米、重達103.5噸的預製箱梁平穩準確地架設在空港大道高架橋臺支座上,中建八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配套市政工程四標段項目首片預製箱梁架設成功,此舉標誌著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正式拉開序幕。
最複雜標段 項目內容多
416片單件超過100噸的「重量級」構件
據悉,中建八局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四標段是該區域結構形式最複雜的標段。「項目包括空港大道橋梁、東一路、西一路、北一路、東西幹道下穿隧道及管廊工程,計劃架設預製箱梁416片。」項目負責人表示。
雖然單位為「片」,其實預製箱梁可一點不輕,是重量逾百噸的「重量級」構件。
為確保梁板架設順利進行,項目部對梁板預製的各個工序進行嚴格控制,做好了相關預案。「我們通過智能張拉壓漿設備、數控彎箍機、不鏽鋼模板、定型胎架等設備的準入,以設備保工藝,以工藝保品質;多次組織項目技術人員及施工班組認真研究預製箱梁安裝施工方案,加強對現場搬、提、運、架人員的培訓和交底工作,邀請專家對預製箱梁安裝方案、作業指導書等進行了細緻評審與現場指導;反覆演練各環節工序,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做到施工人員技術熟練、機械設備安全可靠、架設過程順利進行。」該負責人說。
兩個大吊車上陣 轉彎三次
「大傢伙」終於穩穩落地
雖然做了很多準備,但因為「大傢伙」身子實在太長了,在實際運輸和吊裝過程中,大家還是格外小心。「路線探勘、清障,還預先進行了多次運輸演練。」項目經理林嵩告訴記者。
「運輸路程只有1公裡,但兩次穿越道路——一次是社會道路簡三路,一次是施工區道路;途徑三次轉彎。」林嵩介紹說,穿越道路還好,事先讓交通指揮員進行指揮,請來往車輛暫停;但轉彎就比較難了——因為「大傢伙」身長30米,轉彎半徑要求非常大:「必須小心翼翼,才能轉好彎。」而在行進過程中,因為「大傢伙」是倒梯形放置在板車上的,比較容易發生傾覆,所以路面要求一定要平整無顛簸,緩慢行進。
第一片梁從早上5點啟程,經過一個多小時,終於順利抵達吊裝現場。
所有工人全部到位
三月產值預計將超額完成
據記者了解,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配套市政工程四標段項目在2月17日就順利復工,成為配套區首個復工項目。
為確保防疫安全,項目設置了消毒通道、體溫測量點、防疫隔離室,採取分時就餐制,成立動態健康管理臺帳,並設置專員進行防疫工作監督,為安全復工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項目已進場500多名工人,已經實現了全面復工,」經理林嵩表示,「今年是項目建設的決勝之年,道橋施工也將進入高峰,我們將科學統籌,全面協調,把因疫情損失的工期給搶回來!依據目前進展情況,我們預計三月份的產值將有望超額完成。」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袁弘
編輯 何凡
校對 凌晨
審核 張婷婷 李影 莊偉偉
監製 沈山
圖據中建八局西南公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