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一次國家賽全區聯賽時,筆者隨寧夏自治區裁判組前往靈武冠軍鴿主家驗掤驗鴿,鴿主叫王兆兵,他告訴我他飼養的鴿子是他弟弟王兆貴培養的血統鴿,從那個時候,我就有了採訪王兆貴的想法,但一直沒有如願。前不久當聽說他拿了2020年秋季內蒙古威業公棚決賽冠軍。要說鴿會冠軍有人給幫忙的痕跡,可是公棚的冠軍那可是全靠鴿子自身的能力飛出來的,鴿子不好是很難奪冠的。出於好奇,筆者專程前往鴿舍採訪了王兆貴。
王兆貴今年49歲,紅光滿面,熱情開朗,為人誠實隨和,性格豪爽健談。筆者的來訪受到他的熱情接待。通過採訪了解到,王兆貴童年時就喜歡養鴿,真正養鴿賽鴿時間也已逾30多年,由於鴿棚被拆遷,他的新鴿棚建在靈武市城鎮果園村鴿友、靈豐賽鴿俱樂部經理姚立佳的平房屋頂上,面積大約個50多個平米,養有種鴿60多羽,賽鴿最多時有50羽,種鴿品種主要有:「凡龍」、「紅狐」、「詹森」、「飛戈」等。這次獲得冠軍的鴿子是一羽雨點雌鴿,骨架硬朗,肌肉飽滿,眼砂乾淨清爽。冠軍鴿的血統為:凡龍血系,是他引進的凡龍鴿血系第4代,自身成績是2019年500公裡7583羽冠軍,特比環總冠軍,獲得獎金數十萬,冠軍鴿的母親是凡龍對「完生紅狐」所出,自身的賽績在鴿會飛過三百季軍、500公裡15名。
筆者在談話中還了解到,他93年就開始打比賽了,第二年即獲得手持四名的好成績,進一步提升了他對飼養信鴿打比賽的興趣。從那之後開始了他引好種、育好鴿的養鴿路程。新世紀初,他引進了靈武第一座賽鴿公棚經理、吳忠市養鴿名家安國榮先生的優秀種鴿凡龍系,使他的賽績進一步提高,獲得06年秋季500公裡決賽前十進七羽,最好名次亞軍,他從此認定了凡龍系鴿,並飼養至今。近年除鴿會獲得過鴿王冠軍、特比環團體冠軍、2019年500公裡7583羽冠軍、特比環總冠軍,獲得獎金數十萬等優異成績外,還在區內外公棚比賽中取得過許多好的優異成績,先後獲得內蒙威業公棚決賽冠軍、內蒙古亞飛公棚決賽亞軍、內蒙銀河公棚加站賽63名、寧夏森翔公棚500公裡決賽470名、內蒙中歐公棚決賽307名、內蒙北國之春公棚決賽414名、寧夏璽恆翔公棚決賽351名、加站賽121名等。支援他人成績也非常好,靈武鴿友馬伏祥獲寧國力公棚37名、三關鴿王八名、大團體亞軍,內蒙古銀河公棚371名,國力公棚121名,中衛公棚278名,獲獎金28萬等許多好成績。總之,參加公棚十多年還從來沒有輸過。
比利時名家凡龍鴿系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最早使用此系的人是霍夫肯,他用凡龍鴿系與自己的鴿子相配,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培育出了自己的中距離精英。再就是荷蘭的愛亞卡普父子,用凡龍鴿系和愛亞卡普詹森鴿系相配,非常發揮,成功地繁育出鴿界都熟知的愛亞卡普凡龍鴿系,飛出了無數的各種大賽的冠軍,直到二十一世紀這路鴿子一直都在世界各地創造著奇蹟。凡龍鴿子有著硬朗的骨架、修長的身材、強勁的活力、優良的羽質、溫順的性格、良好的定向能力、極強的戀巢性、惡劣天氣下堅韌不拔的毅力、聰明的頭腦、穩定的發揮、超強的溶血性,是一路很醜的鴿系,經常出現雄鴿較大、雌鴿較小的差異,但這路鴿子是速度與耐力兼得的鴿系,血統純正,遺傳力強,親和力好,適應各種惡劣氣侯,如使用得當,會經常在200-700公裡的比賽中給你一份驚喜。
王兆貴的凡龍血統鴿已經發揮了5代,這次獲得冠軍的是他棚中凡龍的5代鴿,其上代和平輩鴿獲得過許多好成績。從冠軍鴿的父母和自身平輩的成績看,該鴿系是一系可適應不同氣候,非常有價值的穩中有速度的好鴿系。當然好鴿還需好管理,否則要想取得好成績也是相當困難的。在管理方面王兆貴非常謙虛,說得很少,談得不多。筆者前往他的鴿舍,參觀了他的飼餵過程以及養鴿環境,除了有一個寬敞的鴿舍,空氣清新,沒有汙染的農村環境之外,其飼養管理的方式方法與大多數鴿舍沒有大的區別,總結起來一句話,養鴿一棚,不如飼好一系,可見好的基礎種鴿才是他獲得成功的基石,缺了這一點,無論你養多少名家鴿系,都沒有自己的品系特點。也就是說沒有基礎種鴿,會走入年年引種、年年無種的惡性循環不能自拔,王兆貴在這方面把握的很好。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其大意是說「在賽鴿的運動上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擁有最好的鴿子,其他都是扯淡。」但是有了好鴿,還得有自己的主見,不能被別人的言論,被別人的養鴿方法左右你的養鴿思路,只有那些對自己養鴿有幫助的高手,才是自己命中貴人,否則,你將會有養不完的鴿子,成功之夢將會變得遙遙無期。這位網友也在最後總結到,在交對鴿友之後,最關鍵的是守住自己的鴿子,特將這位網友的話抄錄如下:
「世界大名鴿有上千羽之多,賽鴿品種也有幾十個,你能擁有幾羽呢?如果你有一路自己的超級種鴿,無論是什麼血統,無論是哪一羽超級賽鴿的後代,只要它在你棚裡有過很好的名次,那就一定要記住:不管你從哪裡引進了多好的賽鴿,都要讓它圍繞著你的主血延續下去!如果你圍繞著新來的一羽信鴿,那很『榮幸』地告訴你:在不久的將來,你很難再超越你以前的成績。一定要記住:永遠不要有超出自己掌控範圍的賽鴿。種鴿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貴在於精!」
這位鴿友說得多好,簡直就是對王兆貴養鴿經歷的翻版總結。縱觀鴿界,成功者總是少數,太多的人不是他們沒有成功的機會,而是他們耐不住賽鴿場上巨額獎金的誘惑,就想一蹴而就,耐不住寂寞,引進的鴿子一年不出成績就成糟粕,對別人成功的經驗不研究是否付合自己的養鴿實際,就囫圇吞棗,全盤接受,結果養鴿多年沒有自己的主見,甚至於成了不會養鴿的新手。
至於王兆貴在具體飼養管理方面的經驗,在這裡就不多敘述了。王兆貴的養鴿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每一個成功的養鴿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養鴿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對他人也許有用,對你可能有害無利,所以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採訪結束,筆者預祝他在2012年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