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開篇
相信很多鴿友都聽說過這些例子:花大價錢買好成績鴿子,但它的下代卻鮮有好成績;或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從外國引進好血統的鴿子,可配了幾代以後就面目全非。如果玩鴿子這麼簡單,就不會吸引無數鴿友廢寢忘食;就不會出現鴿子比媳婦先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回家;甚至很多代代相傳玩鴿,雖然信心不減但戰績平平的普遍現象。沒辦法,拆房子抓蛐蛐,就是為了玩!
我是個老北京人,我認為公棚賽打得好壞與資金是否雄厚沒有直接關係。玩鴿子不是件簡單的事,一定要有系統的思想,沒錢玩不了,但有錢也不一定玩得好,關鍵在人!看著血統書配鴿子的,有可能成為養鴿家;只看鴿子成績配鴿子的,只能是賽鴿手。
經過幾十年的養鴿子,近十年來參加公棚賽,與眾多國內外鴿友接觸,我發現國內鴿友間基本不交流,自己玩自己的。一方面大家心氣都高,誰也不服誰,另外也不想讓別人偷學了好方法,但這也勢必造成大家重複走彎路的情況,導致外國鴿友嘲笑中國沒有真正的養鴿家。因此,我願意與諸位鴿友交流分享我所有的經驗與心得,為弘揚我國賽鴿事業做出微薄貢獻。
第二篇:分類
公棚賽與散賽有很大區別,主要是不確定因素太多。大家都在同一起點,小鴿子們在公棚裡是否能吃飽、不得病、佔得好位置、比賽時天氣好壞等,我們誰說了都不算,完全靠血統。因此我們只能,也必須要玩好一滴血,而這滴血是否能強勢持久地遺傳下去,則非常關鍵。
首先要確立分類的思想,每隻鴿子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要了解它們的特點,並按照用途分類,確立合理的棚內結構,這是最基礎的觀念。你家的鴿子應該分為三類:原鴿、種鴿和賽鴿,各有所長、各有用途,準確分類並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才能取得好成績。
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原鴿、種鴿和賽鴿,看看它們分別幹什麼用、有什麼區別。
一、原鴿。只用於繁育種鴿,不放飛,主要是為了保住純正的血統,能夠持續地出種鴿。原鴿的遺傳基因非常強,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窩底」。
二、種鴿。與原鴿相配有可能再出原鴿,與賽鴿相配出好成績的賽鴿。種鴿的遺傳基因較強,但持續向下遺傳的穩定性不夠。
三、賽鴿。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打比賽、出成績,優勢的顯性基因明顯,如聰明、歸巢性好、身體結構好,但這些特點不一定能遺傳給下代。
我們一直說的都是公棚賽,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績、獲得獎金,因此要分析公棚賽的賽制。現代公棚賽多選擇500-600公裡為決賽,因為這樣的距離既考查鴿子的速度和耐力,又能保證當天歸巢,有效避免了有的鴿子飛著回來、有的鴿子坐車回來的情況,因此兼顧了公平性、觀賞性和競技性。
由賽制決定,擅長這樣距離的鴿子在荷蘭、比利時,雖然我國也有很多好鴿子,但更適合長時間、長距離的比賽。可以說,原鴿往往多來自於荷蘭和比利時的品種。但荷蘭、比利時的鴿子也不一定就能成為原鴿、種鴿、賽鴿,好鴿子沒用好,照樣不出好結果。哪些鴿子有可能取得好成績?誰能作為種鴿?誰能達到原鴿的級別?這需要仔細鑑別、準確判斷,下面的篇幅我將重點講解我總結的方法。 第三篇:原鴿的認定方法
一、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的上代一定要有冠軍,平輩有成績鴿,下代有高位入賞;
二、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一定抗病能力強,且此品系壽命長,往往在12年以上;
三、如果它是原鴿,對飼料的要求並不高;
四、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的羽色、眼砂、骨架結構等顯性基因一定遺傳明顯,基本穩定。
如果同時具備上述四方面特點,那麼它一定是一羽珍貴的原鴿。當你找到它時,往往它已經5歲以上了,因為要經過無數的嘗試、細心的觀察、反覆的論證才能作出判斷。因此,一羽好原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為什麼對原鴿的要求這麼嚴呢,是因為只有這樣的它,下代才能出好的種鴿。要有三到四路未雜交且品系純正的原鴿,才能培育好種鴿;要依據雜交出優勢、無限雜交出劣勢,提純復壯,保住血統的原理去培育。
解釋說明一下,上面提到的「壽命長」和「對飼料要求不高」這兩點。
首先說,壽命短的鴿子就一定品種不好麼?不是!還是要強調我們的目標,針對擅長300-500公裡公棚賽的鴿子,壽命就應該在十幾年,往往都在十二年以上。我認為擅長短公裡的鴿子壽命短,擅長長公裡的鴿子壽命應該長。我的鴿苑裡也有擅長200-300公裡的鴿子,基本上活不到八年,但是500-700公裡的鴿子就能活到十二年到十五年左右,這是我的鴿子規律。
另外,對飼料要求不高這一點,也是因為公棚賽與在家打散賽截然不同。因為在家裡打散賽可以通過食物調整它的狀態,而在公棚我們是做不到的,完全靠賽鴿自己來調節。
順便說一下,對養鴿人的要求,因為玩鴿子的關鍵其實在人。我認為養鴿家跟賽鴿手的區別,就是養鴿家應該有自己鴿子十年以上的血統書,能夠認認真真地記錄這羽鴿子,往上能推出三代四代、四代五代的記錄。而賽鴿手呢,只是看骨架結構、眼砂來配對,出鴿子,打比賽。也就是說,養鴿家更看重血統,賽鴿手只注重表象。
雖然這些事幹起來不是立竿見影,有些複雜,但我相信再複雜的事物都一定有其規律,成功的人則是那些掌握了規律並熟練運用的人。 第四篇:種鴿 信鴿是一個公平的領域,任何人想玩出好成績必須靠時間和精力的付出,最終成為一個懂鴿子的人。在賽鴿界,有錢人往往成為大家解氣的對象,因為給荷蘭、比利時增加GDP的鴿友沒有不輸錢的,花幾百萬買一羽成績鴿,其實都是雜交鴿子,拿回家回不上血,肯定不出成績,於是就免費送給鴿友了,再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鴿子」。而便宜接過來的沒錢鴿友,十分珍惜它,通過認真研究血統,找到提純復壯的渠道,反而能取得好成績,但這一過程可能要花費三四年的時間,不斷研究血統、不斷試配。這也是玩信鴿的樂趣之一:窮人碎(cei三聲)富人,有錢沒有用;富人不信邪,堅持這次不行下次一定行!其實這也是合乎情理的,有的人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鴿子上,有的人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賺錢上,所以各有所長,通過信鴿讓資源流動起來,重新配置嘛。像玩蛐蛐兒一樣,鬥蟲兒鬥的就是一口氣兒,樂趣也在此!
這也是荷蘭、比利時的養鴿家們玩的竄兒,人家的純血原鴿和高輩回血的種鴿是永遠不會賣給你的,只會賣有成績的雜交賽鴿,買回去回不上血也沒有用,這樣他們就永遠有生意做!要想打破他們的局,只有認真研究配種的規律,自己培育原鴿、種鴿和賽鴿,才能真正地保留住好品種,穩定地賽出好成績。
現在我們還是繼續心態平和地,說說我通過實踐驗證過的,關於種鴿的理論吧,當然說到種鴿就不得不說賽鴿和配鴿。
種鴿是原鴿與原鴿相配而得,不一定是純血,但必須是你自己家棚裡原鴿的後代,如果用別人家的原鴿配種是回不上血的。繁育種鴿一定要目的明確,因為種鴿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與同一品系原鴿相配,可以再次獲得原鴿,以保住此品系;如果與不同品系原鴿相配,則可出賽鴿,可以體現出兩個品系各自的優勢,如果取得好成績,與原鴿相配還可作為種鴿繼續使用。大家注意原鴿和種鴿都需要通過比賽驗證才能最終確定身份。
因此有兩個方法可以獲得種鴿:一、回血;二,不同品系的雜交再回血。回血分以下幾種情況:
1、隔輩回血(也叫高輩回血)
2、平輩回血
3、遠親近血
(1)父系回血,突出父系血統優勢;
(2)母系回血,突出母系血統優勢。
在配鴿子方面我的核心理論是:雜交出優勢,無限雜交出劣勢,提純復壯。
為了能讓大家更加直觀地理解我想說的意思,我舉個例子並配圖,希望能夠便於理解。
根據溯源說的理論(具體內容以後分享),不同外貌特點的鴿子各有所長,我將其主要特點無限放大用於舉例。
現有三路原鴿,分別為灰鴿,它的特點是聰明、歸巢率高;絳鴿,特點是體力好;雨點,特點是抗病力強。將灰鴿與絳鴿相配,產生一代雜交產物作為賽鴿,其繼承了兩路原鴿各自的特點,我們暫將比例設定為50%與50%(雜交出優勢)。在一代雜交鴿中挑選取得好成績的鴿子再次與灰鴿相配(即為回血),產生二代雜交產物,可作為種鴿使用,因其通過提純復壯將灰鴿聰明的特點放大,比例可佔到75%(此數字只是幫助理解,並不是準確數字)。同理,若想提出絳鴿體力好的優勢,則應將好成績的一代雜交鴿與絳鴿相配。但如果用一代雜交鴿與另一路原鴿雨點相配,則會產生優勢基因分散從而失去優勢的情況,用比例來看就是抗病力強的特點佔50%、聰明佔25%、體力好佔25%。因此切記:無限雜交出劣勢!
《賽鴿競翔與疾病診療彩色圖譜》書,198元/本,免運費,全彩圖精裝版,仲學峰(著)!
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直接進入賽鴿商城微店購買!
目前,賽鴿疾病逐漸趨於複雜化和多樣化。《賽鴿競翔與疾病診療彩色圖譜》由中國著名鴿病專家、執業獸醫師仲學峰老師歷時多年編寫完成,圖文並茂,系統介紹了賽鴿生理特點、生物學特性、免疫技術、營養學、飼料配方以及常見傳染病、寄生蟲病、營養代謝病、中毒病、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點、症狀、剖檢變化、診斷及綜合性防治措施。全書具有圖像清晰、直觀易懂、內容翔實、系統性與科學性強、理論聯繫實際等特點,可讓讀者「看圖識病,識病能治」,以達到快速掌握各種疾病診斷與防治的目的。最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收錄了大量彩色圖譜,並專門單列章節介紹混合感染症,一舉填補了國內鴿病著作中的資料空白。本書是廣大鴿友、公棚技術人員、教練人員的必備工具書,也是大專院校動物醫學、畜牧獸醫專業、專業教練學院的重要參考書。點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