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樂壇很久沒有令人為之一振的女性聲音了,特別是在我們仍然『執著』地等待田震並同時眷戀著永遠不會『回來』的羅琦的時候,我們總會不免有些失落……正在這時,筠子來了。」
2000年3月,專輯《春分·立秋·冬至》發行,對於人們,筠子這個名字還是陌生的。
可當你看到參與製作的人員名單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張專輯意味著什麼。
製作人:小柯、高曉松、阿希;創作人:樸樹、沈慶、巒樹、汪峰、李小龍等,吉他手李延亮、鼓手王瀾、貝司王笑。
於是,一個唱著「來看那春天,它只有一次啊」,「總要有些隨風,有些如夢,有些長留在心中」的歌手誕生了。
而在《冬至》中,她更是用高亢的聲音追問:
「為什麼天上有月亮?為什麼地上有遠方?為什麼四季要歌唱?為什麼我們要成長?」
但是,總是但是。
2000年9月10日下午,23歲的筠子在家上吊身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時距離她發布第一張專輯僅僅過去六個月。
筠子走時,毫無徵兆,也很平靜,只留下了幾句簡單的遺言。我不怎麼記得她生前和逝去的那些紛紜報導,只獨獨記得她遺書裡的一句話:
「我其實是一個憂鬱的人。」
有人說,真正憂鬱的人是不會一直悶悶不樂的,而是在一群人中永遠充當讓人歡樂的角色。
我們不知道23歲的她經歷了什麼,不過,主角當然離不開她的兩任男朋友:
高曉松與汪峰。
他們倆是相似的,他們倆除了都給她寫過歌之外,當然也都劈過腿。
當然,十八年過去了,什麼都不重要了。
我們不用再去繼續追問,不用再去渴望真相,也不用再去相信那個下午。
有人問,筠子唱了春,秋,冬,為什麼卻唯獨沒有夏?
鐵渣男矮大緊原話是這樣解釋的:
夏天留給了小樸(樸樹),於是有了《生如夏花》。
筠子是2000年9月10號過完夏天走的,也許那是個無所留戀的夏天,夏天沒留住筠子,筠子也沒留下夏天。
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我們就這樣抱著笑著還流著淚我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痴迷流連人間我為她而狂野
知筠時,筠已逝。
汪峰對於筠子的離去一直保持緘默,此後,汪峰解散了他的鮑家街43號,也甚少談及這段往事。
我喜歡汪峰的歌,也喜歡皮褲這個人,《美麗世界的孤兒》是汪峰在筠子死後寫給她的歌。
我想,汪峰心裡應該是愧疚的吧。
別哭我親愛的人我想我們會一起死去別哭夏日的玫瑰一切已經過去你看車輛穿梭
筠子曾在生前的採訪中提及「希望能夠找到許巍,能讓他幫我寫歌,希望下一張專輯能夠很快出現轉機」。
許巍得知筠子輕生的消息後說:「我將儘快譜寫一首歌,我還會把曲譜焚燒在她的墓前。」
很快,有了《那一年》。
那一年 你正年輕總覺得明天肯定會很美那理想世界就像一道光芒在你心裡閃耀著
誰去蹦迪了,誰去做頭髮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不過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去思考,不過是在教我們如何過好眼前的生活。
不願在情啊愛啊上說廢話,不是因為愛情多殘酷諷刺不靠譜,恰恰相反,我心中永遠相信愛情,永遠相信愛情簡單純真,也希望大家相信。
青春、愛情、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為誰哭過,為誰笑過,愛上過誰,給不了誰陪伴,人生啊,不就是如此。
像《立秋》裡唱的:
總要有些隨風,有些入夢,有些長留在心中。
有愛的人,好好珍惜眼前人。
沒有呢,那就繼續瘋狂,繼續迷惘,繼續唱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