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籃協都在北京,如果都搬出來,中國足球和籃球會進步更快嗎?

2020-12-23 騰訊網

CBA是職業聯賽,籃協是國家體育總局下屬單位,位於北京。雖然提倡管辦分離,但執行起來還的看總局的風向,有點象聯合國一樣,處在美國的國土上,美國在聯合國的話語權就比較強硬,舉一例子其它國家把聯會國會費都交了,美國拖欠最多,就是不交,CBA公司開出哪麼多的罰單,但是對於北京首鋼的違規球員,確實存在爭議現象。

而足協也是在北京,中國足協要求俱樂部改名字,但是北京國安對這件事情持反對意見,北京市足協也施加了壓力。國安也把體育局搬出來調和了,但是不知道足協陳主席能給面子嗎?

那麼足協籃協如果搬出來,不在北京了,中國足球和籃球會進步更快嗎?先說中國足球,中國足協推行新政中限薪去泡沫還是不錯的,把虛胖的中超變成強有力的國足輸送者,這應該點讚。對於整個中超球隊都要改中性名稱這點感覺沒有必要一刀切,至少在企業贊助商的投入上不能太絕。

比如山東魯能、上海申花、北京國安泰等用了好多年,球迷記憶太深刻了,根本抹不掉去不了。足協的強硬態度已經讓很多球隊已經開啟更名程序。但是足協似乎有些避重就輕了,在俱樂部名字上實行強硬政策,而在青訓方面卻不願意沉下心裡慢慢打造,有些急功近利,歸化了一批球員衝擊世界盃。如果還是衝擊世界盃失敗呢?足協顯然是不願意思考這個方面的問題。很顯然,搬出北京,中國足球也不會進步更快。

而籃協如果搬出北京,客觀上會更公正公平,起碼少了一層人情關係。現在球迷對北京首鋼隊意見特別大,而且確實在處罰北京首鋼的球員是存在著「雙標」。理論上來說籃協搬遷到任何地方都對CBA聯賽沒有直接的影響。

籃協在北京有很多便於協調的優勢,CBA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常盈利,很多球隊還處於虧損狀態。之所以好多省市沒有CBA球隊,一方面是當地籃球氛圍不好,一方面也缺少捨得花錢的財團來投資職業球隊。像重慶、湖北、陝西、雲南等地方是有CBA球隊的,後來各自因為自身原因導致退出了CBA。CBA現在成立自己公司,球隊的老闆都是股東,籃協已經沒有股份了,現在沒有CBA球隊城市的職業球隊如果想加入CBA,並不是籃協說了算。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前進道路上的十字路口
    基於此案,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在「中國足球前進道路上的十字路口」(第2篇)--《取消各級足協的商業賽事審批權,誰開心?誰不開心?這是另一場中美貿易戰嗎?》,分析了是否應當取消各級足協的商業賽事審批權,今天繼續看下一個十字路口。」
  • 「中國足球不如泰國」是怎麼得出來的?
    而正是在他丟掉工作的6月國際比賽日,三場熱身賽分別放在了呼和浩特、北京和合肥。看似是主場,反而打出了客場的效果。 中國隊在10天之內的三場熱身賽,要從呼和浩特轉戰北京,然後再南下合肥,這個路程在中國不算遠,但是如果在歐洲,比如卡馬喬的老家西班牙,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三連客。 在《7年前國足恥辱夜,究竟是誰的鍋?》
  • 足協2天鬧3笑話,連紅頭文件都寫錯!
    足協和籃協幾乎同時間向體育總局提出恢復聯賽的申請,但籃協複賽方案被接納了。而足協從今年四月份就鬧著要開賽,可是至今方案都沒通過。於是有球迷就調侃道:足協花了很大力氣都辦不到的事兒,姚明一下就做到了。而足協這邊呢,複賽申請還沒下來就把開始把自己的方案做改變。把剛剛升超的青島黃海俱樂部從B組調換到A組,原因是申花不能留在上海賽區。
  • 足協主席只探班不督軍 網友評論亮瞎
    要說網友的智慧聚集地會在哪,那當然就是每篇新聞熱點後面的評論區了~大家好,精彩神評論又和大家見面啦~一起來看看,對於下面的熱點話題【足協主席只探班不督軍】,網友們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神評論呢~如果你有更獨到的見解,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吧~國足衝擊卡達世界盃過程中,足協將充分放權以裡皮為首的教練組以及以老領隊劉殿秋為代表的國足管理團隊,就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支持來確保國足心無旁騖地備戰
  • 中國大、中體協與中國籃協籤署諒解備忘錄 姚明看好體教融合前景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馬邦傑 王鏡宇)19日,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主席薛彥青與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白喜林在北京大學共同籤署《促進體教融合發展諒解備忘錄》。圖為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白喜林(前右)與中國大學生體協副主席、中學生體協主席薛彥青在籤字後握手。新華社記者孟永民攝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在籤約現場表示,相信此次戰略合作一定可以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體教融合之路,推動中國籃球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 足球俱樂部「中性名」規則不明,足協糊塗帳幾時休
    陳戌源在「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講話中明確地說:各級國家隊已經15-20年沒進入世界大賽,中國各級投入是日本J聯賽3倍,是韓國K聯賽10倍,我們中國俱樂部一線球員工資是日本J聯賽的5.8倍,是韓國的11.6倍,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難道還不覺醒?我們難道良心已死嗎?我們難道還要繼續生存在這樣的足球環境中嗎?
  • 中國足協展開「足球外交」 布局40強賽
    力拼亞冠,亦為國足「護航」  中國足協展開「足球外交」布局40強賽  11月15日深夜,廣州恆大隊戰術核心保利尼奧確認自己傷重無法隨隊奔赴卡達徵戰亞冠聯賽。今年以來,我飽受左腿股直肌傷病影響,時常缺席球隊的訓練課,同時要服用止痛藥才能堅持比賽,這讓我非常沮喪和懊惱。現在,球隊隊醫以及我的私人醫生都告訴我,如果不立刻進行系統治療,這一傷病將嚴重影響我之後的職業生涯。」
  • 北京國安保衛戰,全國球迷一起聲援國安,足協聽到憤怒的吶喊了嗎
    二十八年的國安,二十六年的建業,二十四年的亞泰,二十二年的泰達,都必須成為歷史了。國安對於北京,建業對於河南,亞泰對於長春,泰達對於天津,這傳承難道不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嗎?北京國安足球那會兒,隊服還寫著RYOBI呢,日本良明工具贊助的。
  • 日本足球教父川淵三郎:從無到有,逆風翻盤
    總之,說起日本隊,總能讓我們聯想到「強大」之類的詞彙冠於其身,我們不能否定,如今的日本隊是亞洲最強的隊伍之一,中國隊與日本隊之間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人會說:「中日足球就像龜兔賽跑,日本是一心一意的兔子,而中國是三心二意的烏龜。」[1]
  • 體育營銷Top10|361°攜手《三體》 籃協收回中國之隊商務運營權
    歷屆奧運會的體育圖標都體現了舉辦國與舉辦地獨具匠心的創意設計、理念與文化背景。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體育圖標包括24個冬奧會體育圖標和6個冬帕運會體育圖標。 2.中國籃協官宣:收回中國籃球之隊商務運營權,改由自己運營
  • 中國足球日日被揶揄 中國足協夜夜很辛勞
    ,備受關注的中國職業聯賽聯盟千呼萬喚之中終於逐步成型:據傳未來會負責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富力俱樂部的黃盛華將擔任職業聯盟副主席。中國足協此前已明確表示,2021新賽季的中超聯賽相關事務將由職業聯盟主導。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籌備工作也在加緊籌備。據傳管理團隊人員班子已與中超公司員工見面,中超公司總經理董錚向團隊介紹了劉潔等人。隨著職業聯盟的成立,以往負責聯賽運營的中超公司就會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不過也有一種換湯不換藥的說法——絕大多數中超公司員工都會到職業聯盟工作。
  • 足協展開「足球外交」:為國足布局,申請在中國辦40強賽
    但亞冠聯賽不能不去,亦不能應付了事——對於在足球外交層面屢屢吃虧的中國足球而言更是如此,因此4支中超球隊仍然全主力出戰,力爭在這個特殊的賽季展現出中國足球難得的好形象。「俱樂部都在反映打亞冠聯賽非常困難,但我跟俱樂部講,去(卡達打亞冠)困難很大,但不去的話,後果很嚴重,會影響我們和亞足聯的良好合作關係,會給中國足球帶來後遺症。」
  • 更換隊名真有必要嗎?中超再起風波,足協舉措惹爭議
    ,御林軍在向足協申報新賽季球隊冠名時,依然將「北京國安」四個字作為報送的唯一隊名。 足協之所以會出臺這樣的政策,想必是坐在辦公室裡的老幾位拍腦袋想出來的與」國際接軌「,畢竟國際足壇的各家豪門,無論是西甲的皇家馬德裡、巴塞隆納,英超的曼城、曼聯、切爾西、利物浦,意甲的尤文圖斯、米蘭雙雄,德甲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還是法甲的巴黎聖日耳曼,都沒有以贊助商冠名的情況,於是乎始終在競技層面無法取得突破的足協就另闢蹊徑,想從球隊名稱上來一次全國領先,畢竟在
  • 中國籃協:邀請陳林堅等6名球員參加三人籃球國家隊試訓
    虎撲8月14日訊 今日,中國籃協官方發布公告,由於三人籃球首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男、女籃已雙雙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經綜合考慮與分析,現邀請姜宇星、胡金秋、陳林堅、陳培東、賈誠和焦海龍參加三人籃球國家隊短期試訓,時間從8月23日至9月23日。
  • 高校足球氛圍解密 | 北京理工大學
    足協成立北京理工大學足球協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2018年起,校足協成為直屬於共青團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的學生組織,並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足球協會。在校團委、體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校足協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優秀體育社團榮譽稱號。作為北理足球發展的中流砥柱,足協長期主辦著「延河杯」足球賽等大型校級比賽,並不斷創新。
  • 中超所有球隊都改名字真的能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嗎?還不如這樣
    中國足協官員還有些球隊因為所改的名字不能夠讓家鄉球迷們所滿意,導致球隊失去了大量的球迷。可以說為了改名字這都已經成為鬧劇啦!那麼我們不禁就有一個疑問了,中超所有球隊都改名字真的可以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嗎?
  • 籃協邀請趙率舟參加三人籃球國家集訓隊
    網易體育8月27日報導:今天上午,中國籃協在官網發布了邀請江蘇隊趙率舟參加三人籃球國家集訓隊的通知。
  • 中國足協發文催促各支球隊上報改名,北京球迷做出抵制措施
    12月25日20:15,中國足協在其官方微博發文稱:中國足協已經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俱樂部中性名進行審查,審查團隊由法律、工商、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所構成。
  • 中國足協中性化改名為何遭質疑?歐洲主流聯賽其實也有特殊條款
    首先就是,中國足協此舉罔顧現實。 如果說中國足協要求俱樂部更名,是為了俱樂部以後能夠形成獨立品牌,獨立經營,形成穩定的足球文化,這個初衷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從目前實際情況看,目前中超任何一家俱樂部都不可能實現獨立經營。
  • 中國足球的荒誕2019,都印刻在一張PPT上
    如果總是以一副審醜的姿態去看待足協的每一個決策,那中國足球永遠是暗無天日的。只是,很遺憾,當我們很努力以一種客觀、平和的心態去看待足協時,它又一次讓我們看了笑料。 如果是在其他沒有那麼受矚目的行業協會,這事可能真的就那麼過去了。但是,這可是被億萬雙目光盯著的中國足協啊!現場面對著全國幾十號投資人、媒體,現場外更有不計其數的人關注著的大事件,足協就真的可以這麼不care細節嗎? 歸根結底,中國足協依舊沒有把專業態度、專業精神紮根到信念中。專業這個詞,對於中國足球而言,依然是那麼虛無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