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曹加蘭|責編:文娟|核稿:謝坤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2016年,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上說了這樣的話。時光白駒過隙,這句話所蘊含的價值卻永不過時。2021年的時鐘早已敲響,在新年伊始,我們不妨再度思索:對我們青年一代而言,「初心」究竟意味著什麼?
聽到這個話題,可能有人會啞然失笑:階層固化、社會板結,現在來談「使命初心」還有什麼意義?是的,朋友,它不能給你帶來即時利益。可能有人會為之一振:初心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是的,朋友,但這只是初心的一個方面。還有人會暗啞沉默:哎呀,你別來問我這個問題,你有房貸車貸嗎?是的,朋友,這似乎不是一個讓你焦慮且不得不去解決的現實話題。
也許當城市樓房的鋼筋水泥到了一定的高度,當人們在生活壓力的洪流中像陀螺一樣不得停歇,當你的頭腦被手機裡紛繁冗雜的信息攪和的無法寧靜時,這個問題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佔據著遠比我們想像中更重要的意義。
在東莞的圖書館留下一行話準備返鄉的農民工吳桂春,他的初心是什麼?他說:「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農民工!」他可能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恢弘的人生理想,從未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可能未曾考慮過讀書能不能變現、能夠給他帶來什麼樣的物質利益。他就像一隻蜂鳥,在生活慣性的裹挾下被時代洪流推著往前飛,在家鄉與務工的城市中間茫茫然然地來回穿梭。但就是熱愛讀書,不像吃飯不像睡覺。在他身體內非常隱蔽的角落,藏著他的初心。讓他在無數個孤獨彷徨的時刻得到了精神寄託,鮮為人知卻更令人動容。
從19歲開始就在邊遠山區擔任教師37餘載的城市青年支月英,她的初心是什麼?在如花的年齡不顧家人反對,隻身一人去往山區支教。37年前,她是支姐姐,37年後,她是支媽媽。13,500餘天的日日夜夜,在時間的長河裡成就了她歲月的芳華,就像她的初心一樣,用行動書寫「一生一世」。白洋山的層巒疊嶂,村裡的雞鳴犬吠,泥洋小學的一草一木,都是最忠誠的記錄者,定格了支月英一生中最值得珍藏,最寶貴的時光。你問問她究竟後悔嗎?「人生或許只有幾頁不斷在修改與謄抄的詩稿,從青絲改到白髮,有人還在燈下。」席慕容的這幾句詩恰好可以來回答。
「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粟,我的精準扶貧工作結束了。再見,我的2020。」對中國千千萬萬個駐村扶貧幹部而言,他們的初心是什麼?深夜一邊錄數據一邊哭,5+2、白加黑,半夜一個電話爬起來往辦公室跑,算產業、算收入、跑的貧困戶都快被煩死。這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這佔據了他們絕大部分的生活。「脫貧攻堅」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集合,而是一個個具體而頑強的個體匯聚成的強大合力。在最基層、最平凡的工作崗位裡做著最偉大的事,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恪守了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千千萬萬個他們,在無數的人生坐標中謀劃中國的歷史,創造中國的未來。
有一個小眾紀錄片很有意思,叫做《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每一期都採訪一個人物,探尋他們為何能對某件事情保留初心,不知疲倦。這些人物有著不一樣的年齡、身處不一樣的國家、來自不一樣的家庭、堅持做著不一樣的事。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飽含熱愛、信念、激情,活的痛痛快快。我想,如果你要重新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可能就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漢濱區大河鎮大河小學 曹樂)
人民絲路網-「一帶一路」門戶網站(m.peopleilk.cn、thecover.net.cn) ;中國網新聞稿發布執行單位-陝西封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面向社會招募平臺編輯和通訊員,如您文字清新喜好拍攝,如您熱愛文化酷愛網絡,如您善友善遊粉絲攀升……那麼,請您來信附上個人簡介(包括您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聯繫電話等)至平臺主編郵箱:shanxinews@163.com,我們虛位以待,誠邀您的加盟合作。
--《等·你的故事》徵文欄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