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故事,願你走遍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2021-01-09 首聯智能

人們常說,建築是活著的城市歷史,因此,總有人主張修復時恢復歷史原貌。但盲目修復的結果往往是造就了一個個『死亡的建築』,與原來的想法背道而馳。裝潢復古,但內部的靈魂早已不知所歸何處,建築中蘊藏著的歷史氣息微弱,何談活著的歷史這一說?

外灘,通常是指從延安東路向北到外白渡橋的一條濱江大道,一般也把沿外灘的建築包括在外灘的範圍之內。這條路上,和所有曾經成為過租界的地方一樣,外國的石頭建築宏偉輝煌,現在懸掛的牌子不是某某銀行,就是一個高檔酒店抑或是奢侈品店,這讓外灘成為遊人如織的景點的同時,又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面紗。這些建築見證了上海外灘從泥地變成金融中心的全部過程,如果去了外灘卻沒有讀到故事,外灘的趣味就大大減少了。

外灘十八號,位於外灘南京路口。它是世界聞名的時尚品牌旗艦店匯聚之地,富麗堂皇、紙醉金迷。它集國際著名餐廳、酒吧以及藝術展館於一身,奢華卻不庸俗,帶著高雅的品味與不俗的情調。

一群又一群的人路過外灘氣派森嚴的老房子,大家抬頭看看雄偉的大門,合了影,然後去往下一棟建築。江邊的人不斷地在推銷跟江對岸東方明珠的合照和廉價的玫瑰花,這邊高大的建築群兀自聳立,然而歷史卻鮮有人知。

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建於1923年。麥加利銀行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英國皇家特許開展殖民地業務的銀行。該行在香港設立分行時,被譯作「渣打銀行」。1857年11月在上海設立分行,因第一任總經理的名字叫「麥加利」,被叫作「麥加利銀行」。

大樓由公和洋行設計,英商德羅·考爾洋行承建。佔地面積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1025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呈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外牆為三段式立面,底層以齊整的花崗石作貼面,中央是雕花大鐵門。中段2-4層立面處理較簡單,中間用2根巨大的愛奧尼克立柱作支撐和裝飾。5層以上形成第三段,其中部每扇窗前都用2根小石柱作裝飾,與下面的2根大柱形成呼應。屋頂上設有平臺。麥加利銀行上海分行解放後併入香港分行,上海市房管部門於1955年接管此樓,改名為「春江大樓」。使用單位先後有:上海家用紡織品公司,中波輪船公司、上海水產局與水產協會等。

修復後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謎一般地來自二百年前義大利的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

這棟建於1923年的歷史保護建築在2004年盛裝重啟後被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更可說是遊人造訪上海的必到景點之一。

如果說陸家嘴是上海的眼睛,那外灘十八號就是上海的眉梢。眼睛讓一個人變得神氣活現,但是只有眉梢恰到好處的濃淡和優雅細緻的弧度才讓一個人風情萬種。

當你站在黃浦江的左岸,最吸引你的一定不是上海灘的眼睛,而是她的眉梢。絢麗的東方明珠太過於耀眼,那些一棟一棟的摩天大樓流光溢彩,讓人想起穿著摩登打扮入時的美女拋著媚眼的樣子,讓人感覺有種似曾相識的乏味——讓人無端端聯想起香港的維多利亞灣的南岸也是這樣一番繁華景象。是的,上海的陸家嘴和香港島的舊維多利亞城,這兩顆美人的眼眸是這麼相似,各顯千秋不分伯仲。

但是維多利亞港就沒有上海灘這麼美麗的眉梢,香港藝術館和星光大道,與外灘十八號一對比,立馬黯然失色。陳列藝術的場館和記錄明星手印招攬遊客的大道,就好像用眉筆畫出來的眉毛,刻意地強調自己的美感,但是外灘十八號是素雅天成的藝術,雖然裡面駐紮的大多為銀行和企業,但這更彰顯其不刻意的真實。

▲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
▲外灘十八號露臺酒吧

外灘十八號優雅古典的西式建築,在上海灘彎出一個美麗的弧度,向世人訴說著那段中西交匯風雲突變的歷史。這些建築矗立在此迎來送往,經歷了那麼多的名人政要、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販夫走卒,讓人看到它們就想了解背後的許多故事。

夜裡,這一排建築上泛起紅光,敲響《東方紅》的鐘聲,伴隨著這鐘聲並沿著黃浦江向入海口方向望過去,左岸是過去而右岸是現代,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仿佛那個屬於黃包車和洋大人的過去觸手可及。在那個殖民地時期的上海灘,中國人拉著小車頑強而自信地生存了下來,他們奔奔忙忙勞勞碌碌地拉著小車跑來跑去,一年又一年,跑出了一個繁華的上海。今天他們再也不用拉黃包車了,上海也成為了中國的一顆明珠。

洋大人走了,外灘十八號留了下來,看著陸家嘴的風雲變幻,仿佛看盡了一個民族的近代史奮鬥歷程。

在它們美麗優雅的身姿背後,是一個關於中國人一個世紀以來的辛勞、自強、開放和包容的故事。

從前的歷史,建築風格的變遷,生活在建築群裡面的人的故事,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觸及到老上海人共同的記憶,外灘的風格演變實則就是一段微縮的上海城市發展史。

進入到外灘十八號裡面聽故事,不難,但是要讓普通人做到真正敲開它的大門,卻需要的不止是一本書。聽故事,卻不僅僅局限在聽了故事,得到我們到底能從中體會到的、感悟到的,才是不虛此行。外灘精神,是堅毅,是自強,是開放,是包容,更是對歷史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敬畏。

人臉識別供紙機能夠進駐外灘十八號,讓環保黑科技之風與外灘的繽紛炫彩相互交融。讓有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能夠通過眼前所見到的一事一物,有所感受,有所思考。

我們為什麼要環保?

大浪淘沙,千百年來的人、事、物,都只不過是歷史長河裡的過眼雲煙。

既然如此,試圖保護些什麼,試圖挽留些什麼,這樣的想法,又是不是很蠢呢?

的確,歷史的長河,永不停留,向前奔湧,我們難以阻擋。

可是!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去抓住物質與喧譁,而是思考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最本質的精神力量是什麼,我們前行的方向是什麼,我們要如何留存著珍貴的精神力量,讓它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一路走來,我們歷經萬水千山。

萬水千山走遍,沒有人類的歷史,沒有人類的足跡,沒有人類的精氣神在,萬水千山,都沒有了意義。

而保護地球,就是在保護我們的歷史,保護我們的來時路,保護我們的存在的意義。

從喧譁和物慾中抽離,境界才會變得更加澄澈。

相關焦點

  • 景文故事|呂正貴:萬水千山總是情
    在貴州,他們曾捐贈一所希望小學,出席儀式時根本進不去,「當地特別為我們修了條機耕路,許多當地人一輩子沒出過村子,許多年紀大的人甚至沒見過汽車。」鳳垟大橋70米高空作業混凝土通宵澆築,58歲的他也旁站到天明……景文6標鳳垟大橋3萬水千山走遍,一縷柔情在心建一條長路,交一方朋友。讓呂正貴倍感珍貴的,更是這些萍水相逢、因路而生的緣份。文成一位70多歲的老人,有一天經過6標項目部,呂正貴和他打招呼:「你普通話不錯。」他說我當過兵。
  • 「等·你的故事」徵文欄目|一切向前走,不忘來時的路
    編輯:曹加蘭|責編:文娟|核稿:謝坤「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2016年,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上說了這樣的話。時光白駒過隙,這句話所蘊含的價值卻永不過時。
  • 清心明志,不忘來時路
    飲水思源,做不忘來時路的黨員。我們現在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作為從小就生長在紅旗下的「90後」,我們承襲了黨員敢於創新、勇於革命的精神,老一輩革命者的「紅色基因」在年輕一代人中會得以繼續的傳承與發揚光大。
  • 你的萬水千山,海來阿木深情而歌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從一而終,認真地喜歡一個人,願人世間,所有的喜歡都不被辜負。願你我都能以時間識人,以真心待人,不負生命中的每一場遇見。祝福我們這些善良的人吧,因為善良,因為責任心,因為有擔當,因為不考慮自己,只考慮別人才會累。 你的萬水千山..
  • 走遍萬水千山,心中只住一人,推薦這本有著太多愛恨情仇的小說
    但隨著情節慢慢展開,這故事讓我欲罷不能,深深地吸引著我。小說講述的是十二世紀的英國,貧困的建築匠湯姆·比爾德,一心只想建造一座美麗的大教堂。可是當時各方勢力的角逐,謀生並不容易,他與妻子兒女過得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的生活。難產奪走了他的靈魂伴侶——他的妻子,更讓這個建築匠陷入絕境,連剛出生的嬰兒,他都因為無法養活而拋棄!
  • 【婦聯主席話初心】曾慧華: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
    【婦聯主席話初心】曾慧華: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 2019-08-3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的萬水千山》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我曾經等過你因為我也相信你說的萬水千山細水長流如今不能再愛你讓暖陽護你周全若再次的邂逅於人海也還愛你最終還是一別兩寬海來阿木的《你的萬水千山》,聽著聽著就被唱歌人的情緒感染了,沙啞磁性的聲音,深沉的歌詞,聽出了淡淡的感傷。我想他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在愛情裡,大家都差不多,圓滿者少,遺憾者多……也許失去的更讓人刻骨銘心吧,否則為什麼人們都在懷念?
  • 謝佳卿《不忘來時路》 廖建中 詞 江 暉 曲
    無怨無悔付出 為愛而守護 不忘初心 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奉獻 鋪展夢的藍圖《不忘來時路》是由著名青年詞作家廖建中作詞、著名作曲家江暉作曲,著名音樂人向琛子編曲,由著名演奏家黃立傑領銜的亞洲愛樂國際樂團演奏錄音,由著名音樂製作人許剛、著名錄音師鄒暢和謝衛華錄音後期製作而成。
  • 這是一個男人為了追另一個男人,萬水千山走遍的故事
    這一份萬水千山的執著為大家獻上了108分鐘的爽戲總之,李政宰要跟黃政民發生故事第二類:黃政民和李政宰的真愛粉如果你看過很多電影,你會發現,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到《飆風營救》+《
  • 最可怕的不是忘記,是滲透,是從萬水千山世間萬物中都能想起你
    三、最可怕的不是忘記,是滲透,是從萬水千山世間萬物中都能想起你。四、在兩個人的世界裡,管他的風雨雷電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夠了。五、真心等你的人,他總會真心等下去,不願意等你的人,總是一轉身就牽了別人的手。六、向前走,相信夢想並堅持。只有這樣,你才有機會自我證明,找到你想要的尊嚴和榮譽。
  • 手翻書--飛躍萬水千山
    ▲手翻書小動畫這是一段美好的故事異地是萬水千山是手機:文字、語音、視頻是世界兩端無盡的思念飛躍那萬水千山、崇山峻岭超過了南歸的大雁穿過了無跡的雲海因為你,無所畏懼相逢是地圖上不斷靠近的距離是一捧鮮花的幽香是唇角間的溫度          祝福遠方的你們。
  • 百聽不厭10首粵語金曲:萬水千山總是情 我卻偏偏喜歡你
    當年Beyond樂隊剛成立時非常困難,黃家駒的父親不希望他搞音樂,而母親一直以來都非常尊重兒子的想法,認為「興趣是人生最好的導師」,她還經常偷偷給黃家駒存錢,家駒對母親非常感激。據後來黃家強回憶,當年演唱會恰逢母親節,黃家駒演唱《真的愛你》時,母親也在現場,她被兒子深情的演唱打動,多次流下眼淚。
  • 九部紀錄片,帶你走遍世界近百家博物館
    想像一下,跨越萬水千山,來到了夢想中的博物館朝聖,卻因為各種看不懂而哈欠連連?像故宮、大英博物館等抓不到重點,只能走馬觀花?那怎麼行?如果這個假期,你也去了新的地方,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不妨留一些時間好好回顧一下~(文末附觀看連結)01《如果國寶會說話》朵朵推薦:文物是活的,它們在講故事如果說《國家寶藏》讓你見到了明星演繹的國寶魅力,那麼《如果國寶會說話》則讓我們直接聽見國寶的
  • 上海外灘1-15號那些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據說1995年陳逸飛拍《人約黃昏》時就用過那個電梯。一身黑衣的「女鬼」張錦秋點著Era煙,和梁家輝扮演的報館記者在陰風森森中戀了一回。講故事的陳逸飛走了。於是,故事裡外的憂傷聚集在一個空空的紙菸盒中,被風一卷,就遠得瞧不見了。  王家衛為了拍《2046》也曾來過此地。2003年秋,王家衛從威斯汀大酒店出來,和攝像杜可風先後進入東風飯店。
  • 天津旅遊地圖:解放北路號稱東方華爾街,為何不如上海外灘有名?
    但就是坐著公共汽車拍了拍外面,建築的立面都沒拍全,也沒有任何解說,唯一能引發這麼多評論的其實就是把解放北路和上海外灘相提並論的標題——都是西洋建築,為啥解放北路默默無聞而外灘婦孺皆知?視頻當然沒有給出答案,底下的評論也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那麼天津的解放北路到底哪裡不如上海外灘?
  • 那家傳奇泰式茶餐廳,來外灘了!
    ▲行政總廚曾廚「坐在辦公室裡拍腦袋,永遠做不出最地道的泰國菜。」魔都首店落戶在了外灘源,整體以墨綠和深棕為主色調,美式復古的風格與外灘的「十裡洋場」相映成趣。· 老店行政主廚親自坐鎮 ·· 復刻當地做法的蝦料理 ·他們家真的是把蝦做出花兒來,各種泰國當地有名的蝦料理,這裡都能找到。
  • 《外灘鐘聲》背後的故事,聽李雲良娓娓道來
    《外灘鐘聲》今天播完最後一集,圓滿收官。「廣電獨家」採訪了《外灘鐘聲》的製片人、編劇李雲良,聽他講講這部劇背後的故事。 原本《外灘鐘聲》是一個反映改革開放的電影劇本,叫《外灘后街》,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拍成電影。李雲良覺得這麼一個好題材不拍可惜了,便將其擴展,改成電視劇劇本,最終得以上馬製作。
  • 一首唱哭薛之謙的歌,你聽懂了嗎?
    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可是五環的路已蒙住了雙眼;讓我嘗一口秋天的酒,在城市懷念你,當你再也回不來;那個抱著盒子的姑娘已去了遠方,那些勉為其難的夢想已隨青春擱淺。聽一首《安和橋》,宋冬野蒼涼清遠的聲音,伴著馬頭琴、鋼琴與大鼓交織點綴的旋律傳來,從南到北,總會讓人想起那些被擱淺的往昔歲月。
  • 外灘漫步
    只要有空,天氣好,我常會在周末早晨六點多來到外灘。外灘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獨特。從大年初二到今天八天,我來外灘六次。
  • 《琅琊榜》藺晨,你為什麼要講一個悲傷的故事?
    很顯然,並不能,即便你是流浪,也是逃避現實後的,自以為的風平浪靜。今天,喵主和你聊一部國產經典電視劇《琅琊榜》。一部諸多本可以自由自在的達官貴人們與本應該自由自在江湖俠士們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說的挺拗口,說的簡單些,就是本來可以每天泡妹開跑車的一群人,卻要參軍報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