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鐘聲》背後的故事,聽李雲良娓娓道來

2021-02-11 廣電獨家

|「廣電獨家」記者 蘭之馨

把握有年代跨度的影視劇,真實也是最關鍵的。它包含人物、環境、情感、心理、服化道等全方位的真實。這種真實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外灘鐘聲》今天播完最後一集,圓滿收官。「廣電獨家」採訪了《外灘鐘聲》的製片人、編劇李雲良,聽他講講這部劇背後的故事。

 

原本《外灘鐘聲》是一個反映改革開放的電影劇本,叫《外灘后街》,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拍成電影。李雲良覺得這麼一個好題材不拍可惜了,便將其擴展,改成電視劇劇本,最終得以上馬製作。

 

李雲良同樣從事編劇工作的女兒李洋子也參與了這部劇的創作,父女合作,在劇本上打磨了兩年多時間。

 

作為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李雲良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電視劇《兒女情長》《兒女情更長》《最後的棚戶人家》,電影《青春》《海之戀》《海之魂》等均出自他之手。

製片人、編劇 李雲良


在創作《兒女情長》時,李雲良就已經開始兼做製片人,以儘可能實現創作最初的想法。

 

「編劇寫好就交給別人,別人可能把這個東西弄的不是我想的那個樣子,甚至弄壞。自己做製片人至少可以告訴導演和投資方我要什麼東西,重點段落可以要求原汁原味拍出來,該拍成獅子的不會拍成老虎。」他說。

 

 ▍懷念80年代的純粹和淳樸

 

李雲良在部隊待了30年,曾擔任海軍東海艦隊政治部創作室主任。20世紀80年代,他把家搬到了上海虹口區。他了解當年的上海,也熟悉那時候普通百姓的生活。

 

據他介紹,虹口區早年是日租界,東面和產業工人聚集的楊浦區接壤,另一邊過了蘇州河便是商業繁華的黃浦區。所以,虹口區有一半工人一半商業,窮人也比較多。

 

虹口區多倫路一帶是文化街,當年的左聯便位於此,再往外有一片棚戶區,是蘇北人逃難到這裡建的,解放以後這一大片都成了棚戶房子。20多年前,李雲良寫電視劇《最後的棚戶人家》時,曾採訪過典型的虹鎮老街這片棚戶區,拍了千張照片。

電視劇《最後的棚戶人家》

 

「有些弄堂只能走過一個人,房子挨著房子,你的前門可以到我後門拿東西,鄰裡之間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李雲良說。

 

在李雲良和很多他們那一代人看來,20世紀80年代是非常美好的時代,他們這些過來人都十分懷念那時候的純粹和淳樸。

 

因為改革開放,80年代人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變化,但思想上還保留著50年代留下來的大公無私和友愛,沒有滑坡。所以在《外灘鐘聲》中,即便梧桐裡弄堂中還生活著當年的文革小組長,鄰裡間的感情依然非常親厚。

 

「弄堂裡有一位船長老婆,她率先買了個日本冰箱,瞬間成為弄堂裡的傳奇,鄰居們都會把食物放進去大家一起用。如果哪家買了黑白電視機,也是全弄堂的人一起來看。」李雲良說。

 

 ▍「老炮兒」管虎絕不湊合

 

令人意外的是,《外灘鐘聲》的導演是「老炮兒」管虎。

導演 管虎


當年找導演時,朋友們給李雲良推薦了三個適合這部戲的導演,分別是孔笙、毛衛寧和管虎。

 

當時孔笙正在拍攝《溫州三家人》,拍完之後緊接著還要拍正午陽光的戲,騰不出多餘時間。毛衛寧也要拍完手上的三部戲後才能拍《外灘鐘聲》。而這時的管虎剛拍完電影《老炮兒》,正好有個空檔,並且下一部電影《八佰》的籌備地就在上海。更妙的是,管虎個人非常喜歡80年代的上海,很想呈現80年代的上海。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備,管虎很爽快就接下了這部戲。他當時就對李雲良說:「我很喜歡《外灘鐘聲》,很多人找我拍戲,出的價碼比你這個高多了,我都沒有拍。」

 

管虎加入後,《外灘鐘聲》的製作班底也變成了實打實的電影班底,從攝影、錄音到剪輯,都是跟隨管虎拍攝電影《老炮兒》的原班人馬。

 《外灘鐘聲》劇照

全劇40集,光拍攝就用了近半年時間,可以說是投入了相當大的時間成本,這與導演管虎的高要求密不可分。

半年來,劇組輾轉多地取景,除了上海、深圳,還去了東北伊春的森林拍攝下鄉戲,甚至專門跑到老撫順拍攝下鄉時乘坐的綠皮火車的火車頭。

 

在用光上,管虎和拍電影一樣,要求燈光師尊重現實生活。「現在很多劇演員臉上沒有陰影,為了臉蛋好看不講究光的來源,但實際生活中是有陰影的。」李雲良笑說,「電影導演就是這個樣子,不湊合,改不了的。」其他方面,管虎也用電影的標準來做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將成為上海裡弄的絕唱。

 

劇組選主場景時,找到了上海老北站地區的一排石庫門房子,是上海僅剩的幾處老式裡弄房子。這排房子即將被拆除,只剩下最後五六家「釘子戶」。在劇組溝通下,房子多保留了三個月時間,戲一拍完立馬就被拆掉了。

 

找到的這排老房子和弄堂,完全符合《外灘鐘聲》中的場景要求。「老房子一共有三層,外加一個老虎窗,每層住兩戶,六戶人家共用一個公共廚房,上海人叫作灶披間。灶披間一共有六個灶臺,每家各有一個煤氣灶,各有一盞電燈,很還原那個年代的景象。」李雲良說。

 

劇組還搜集了很多舊家具,甚至租了個七八十年代的公共汽車,在弄堂口外面的馬路上行駛。劇中還用到了三五牌座鐘、紅燈牌收音機、大白兔奶糖等很多當年上海的名牌產品。

 

 ▍後期做了整一年

 

因為有100分鐘的特效鏡頭,《外灘鐘聲》後期耗時整整一年。

 

上世紀80年代,上海人居住面積還很小,年輕人談戀愛都跑到外灘去,防波堤上排著一對一對的情侶,非常壯觀經典。《外灘鐘聲》要再現這個場面,但昔日場景已經不再,經過考察,發現蘇州河還比較接近當年景象,劇組便在蘇州河拍攝實景,再通過後期合成80年代的黃浦江景象。

 

另外,這部劇也涉及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由於城市發展翻天覆地,主創們只好找到當年深圳的影像,再通過特效合成到劇中。所有這些,都十分耗時耗力。

 

 ▍「管虎選演員很有一套」

 

「管虎選演員很有一套,當時我們還覺得演員知名度不夠,沒想到劇拍完還沒播出,幾位主要演員就都火了。」李雲良說。

 

杜心生的扮演者俞灝明在演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貝勒府奴才杜明禮一角後,不僅人氣回升,演技也受到諸多肯定。三妹妹杜心美的飾演者,是《延禧攻略》女主角的飾演者吳謹言。此外,該劇還集結了謝園、張芝華、陳瑾、牛犇等優秀演員。

 

那個年代不是每家都燒開水,弄堂裡有專門負責燒開水的人,一分錢一壺。劇中有一個關鍵角色,就是燒了50多年開水的老虎灶爺爺。管虎看到這個角色時,就說非牛犇莫屬。為了請到牛犇出演,管虎動用了父親管宗祥的關係。管宗祥跟牛犇是同一代的熟人,親自來上海邀請牛犇出演。管宗祥本人也客串了劇中角色。

 

 ▍「是枝裕和的舉重若輕值得我們學習」

 

《外灘鐘聲》描寫普通弄堂裡最底層老百姓的夢想,而不是高官、知識分子、資本家的夢想。如何從普通生活中找到觀眾喜歡看的戲劇情節,成為李雲良在創作中的難點。「不能編造殺人、強姦這樣爆款的情節,在那個年代,這種事情很少很少。」李雲良說。

 

不光在生活當中找到這種真實的戲點很難,找到了還要有合適的表達方式。李雲良認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舉重若輕的處理方式是值得學習的:「他的舉重若輕比我們的舉重若重還要好看。心裡最柔軟的地方一定不是重拳打上去的,而是輕輕摸上去的。重拳會打昏,不會感動。」

 

李雲良認為,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中國一直有拍攝現實主義影視作品的傳統,《馬路天使》《十字街頭》《高山下的花環》《紅高粱》《城南舊事》等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然而,好萊塢電影進來以後,這種創作傳統就逐漸開始丟失了,創作越來越脫離真實。

 

在他看來,把握有年代跨度的影視劇,真實也是最關鍵的。它包含人物、環境、情感、心理、服化道等全方位的真實。這種真實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

相關焦點

  • 《外灘鐘聲》:鐘聲敲響的是我們對於國產劇的期待
    就即將過去的2018年來說,許多號稱大製作的國產劇也都出現了高開低走的情況,就在劇sir對於2018年的國產劇已經不抱希望時,竟意外地收穫了一個驚喜——《外灘鐘聲》!《外灘鐘聲》於今晚正式收官,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上海「梧桐裡」弄堂的幾家百姓在改革開放前後的生活變遷。自開播以來,就好評不斷,徹底解救了劇sir的劇荒。
  • 終評|《外灘鐘聲》:工筆細描的海派情感生活總匯
    五大衛視都是連播三部獻禮劇的節奏,眼下浙江衛視和安徽衛視聯播的是《外灘鐘聲》。 這部劇比其他劇倒鉤的年代更久遠一些。別人基本上都是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一路上溯至今,或者中間某個節點。但《外灘鐘聲》一竿子把故事支回了1966年。
  • 《外灘鐘聲》才是屬於絕大多數中國百姓的《請回答1978》啊
    家長裡短中,見時代激浪故事從時代之殤講起。杜心生一家為了幫俞佩佩救下一把大提琴,挺身而出。不料,杜家爸爸為了護琴,在外灘鐘樓被推下樓梯,不幸離世。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杜家四個孩子一夜長大。不管多麼傷心、憤懣、不甘,生活還要繼續。
  • 電視劇《外灘鐘聲》:寫出了人生的況味、紅塵的滋味、人性的堅韌和善良
    由管虎任總導演,俞灝明、吳謹言、陳瑾等主演的電視劇《外灘鐘聲》於12月10日登陸浙江衛視和安徽衛視,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該劇講述了上海弄堂裡的幾戶普通人家,自1966年至1992年二十餘年間經歷的時代變遷和命運沉浮。正值該劇熱播期間,由中國視協主辦的《外灘鐘聲》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 【外灘鐘聲·群像】人生的煙火,都是身邊人點燃的
    實際上,這也是《外灘鐘聲》的關鍵詞。 細化到杜家一家人,便是歷經30年依舊不變的互相扶持。當然,鄰裡間的幫扶,同樣充斥著小弄堂裡屋簷下的溫情。 也因為如此,這部劇才能擁有最完美的結局,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愛人,或是金錢。
  • 【外灘鐘聲·上海印象】這座煙火氣十足的城市,並不冰冷
    今日起,是於今晚收官的獻禮劇《外灘鐘聲》。無論這部劇的故事和播出效果如何,其內裡的上海元素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弄堂裡的煙火氣息。以下,第一劇集(diyijuji)對《外灘鐘聲》中的上海印象進行了分析。
  • 外灘鐘聲第1~36集全集分集劇情外灘鐘聲大結局心生招娣破鏡重圓
    外灘鐘聲1-36集全集分集劇情第1集:十年浩劫,杜父去世上 海,位於外灘的海關鐘樓,見證了多少滄桑巨變,多少悲歡離合。時間回到1966年夏天的上海梧桐裡,文革的風暴已經席捲了整條街道。街道文革小組長家的二 兒子郭阿盛帶著紅衛兵闖進了俞佩佩的家。
  • 外灘故事,願你走遍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外灘,通常是指從延安東路向北到外白渡橋的一條濱江大道,一般也把沿外灘的建築包括在外灘的範圍之內。這條路上,和所有曾經成為過租界的地方一樣,外國的石頭建築宏偉輝煌,現在懸掛的牌子不是某某銀行,就是一個高檔酒店抑或是奢侈品店,這讓外灘成為遊人如織的景點的同時,又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面紗。這些建築見證了上海外灘從泥地變成金融中心的全部過程,如果去了外灘卻沒有讀到故事,外灘的趣味就大大減少了。
  • 《外灘鐘聲》都結局了!你還沒有認出陳昊宇演了誰嗎?
    改革春風吹滿地 ,《外灘鐘聲》真給力!
  • 從魏瓔珞到《外灘鐘聲》吳謹言一直都是這種身份和性格,尷尬嗎?
    吳謹言和俞灝明等眾多實力演員一起出演的《外灘鐘聲》一開播就受到很大的關注。只是吳謹言的出場讓人很驚訝,依然在縫縫補補做衣服。很多網友開玩笑覺得自己走錯片場了,難道「令妃」又來了嗎?和《延禧攻略》一樣,吳謹言這次又演了一個「裁縫」。而讓人更加意外的是,不但身份還是「裁縫」連性格也大致和魏瓔珞十分相像。
  • 同時出演《大江大河》和《外灘鐘聲》,12歲的趙蘊卓是什麼來頭?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追俞灝明和吳謹言主演的《外灘鐘聲》和王凱,楊爍等人主演的《大江大河》,除了劇中的實力派演員
  • 12歲的趙蘊卓有什麼秘密,竟同時出演《大江大河》和《外灘鐘聲》
    她既是《大江大河》中的梁思申,也是《外灘鐘聲》中的小安安。在李易峰、金晨主演的年代劇《隱秘而偉大》中飾演楊福朵。滿屏都是大長腿,再加上大大的萌態眼睛,英氣的眉毛,乾淨陽光的笑容,不少網友直呼她是未來的國民閨女。翻看趙蘊卓的微博,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長得漂亮有很努力刻苦的姑娘,認真起來的模樣特別迷人。
  • 上海外灘1-15號那些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解放後,外灘的不少歷史建築大多為辦公之用,20年前,上海市政府著手計劃對外灘的歷史建築,通過功能性修繕,逐步恢復其經濟功能。  外灘,她是上海的象徵,也是歷史的見證。百年滄桑,百年歷史!  外灘1號(麥克倍恩大樓)  1# 麥克倍恩大樓→ 亞細亞大樓→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亞細亞大樓位於上海市延安東路外灘,此樓建成於1916年,高7層,是當時外灘最高的一幢建築,且又取得中山東路1號的門牌,故當時也有人稱它為「外灘第一樓」。
  • 外灘漫步
    顧大爺家住第一人民醫院附近,每天背著幾隻風箏走到外灘來放。他眼不花耳不聾,吃飯睡覺都很好,每天聽新聞,看娛樂節目。他說,人就要多接觸新的東西,想得通,開開心心。女兒聽了,大叫「哇塞」!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我給兩個女兒唱這首歌,講歌裡面的故事----
  • 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將如期舉行!門票明天正式開售!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距離一年一度的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僅剩14天,今天下午,在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召開了媒體通氣會,從會上獲悉,12月31日,第四十二屆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將在蘇州如期舉辦。今年是第四十二屆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和合鐘聲 幸福啟程」。會上,有關單位詳細介紹了此次活動的具體內容。
  • 聽第四十二屆蘇州寒山寺新年鐘聲?票價100元人!全攻略在此!
    記者在會上獲悉,12月31日,第四十二屆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將在蘇州如期舉辦。(資料圖)今年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主題是「和合鐘聲·幸福啟程」,除了大雄寶殿祈福法會、108辭舊迎新鐘聲等傳統活動以外,精彩節目也是應接不暇。
  • 入住和平飯店,走進老上海的風雲故事,看盡外灘繁華與滄桑!
    這裡曾經是公共租界,外灘邊上矗立著幾十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將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風情書寫得栩栩如生,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多少個電影場景中的華麗轉身,多少個午夜夢迴蕩氣迴腸的故事,落在了這個傳奇的都市之中,一直在演繹著經典,從未被超越。
  • 杜氏電影《奪命金》,故事娓娓道來,值得品味
    杜琪峯的電影沒有劇情的不斷反轉,沒有炫目特效的加持,沒有刺激場面的刺激他就像一個說書人,將一個故事娓娓道來,看懂的人嘖嘖稱讚,不懂的人昏昏欲睡。 《奪命金》就是一部杜琪峯專長的低層小人物命運的弔詭和出人意料的結局的故事。
  • 【祝福】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範雅琳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整個夜晚都充滿了歡笑。聽,震天的爆竹衝入雲霄,五光十色的焰火劃破夜空,猶如白晝。映紅了單元樓門口懸掛的那兩隻大紅的燈籠和院子裡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護耳的小毛線帽、正興奮地看著爸爸點爆竹的小傢伙。兩隻小手捂著耳朵,紅撲撲的小臉蛋兒閃著動人的光芒。
  • 聽歌曲《成都》感受背後的故事
    每首歌的背後都會有它的故事,每次聽到《成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成都》背後創作靈感來源於在2007年趙雷第一次去成都這座城,在成都停留了兩周,到成都的有名的小酒館認識了創始人唐蕾,小酒館是當時成都一家以原創歌曲聞名的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