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英語!

2021-02-09 語研社國際教育

一部片子最近票房high到爆,裡面的女孩吉塔跟男孩子摔來摔去,最後摔出來首個印度摔跤冠軍。

於是機智的小語突然間想到,我的舌頭和英語似乎也摔了很多年。

當年上大學的的時候,我就和家鄉的口音摔來摔去,別人憑藉我的英語演講就可以準確判斷出我的老家到底住在哪個屯。

經過冬練三九,夏練三暑的讓舌頭不斷和英語摔跤,我基本上可以拿英語蒙蒙外行了。

可以直到有一天,我被一個人的英語徹底摔倒,那個人就是原中國足球國家隊教練--米盧。他第一次把中國摔向了世界。當時他在CCTV上接受採訪,激動地能感覺到他的舌頭在摔來摔去。我當時想這個南斯拉夫語還真難懂,聽到一半,我突然一愣:這廝原來講的是英語!英語!我豎起耳朵去聽,還真的是英語!天啊,米盧的英語,南斯拉夫曠野上的烤香腸的味道,至今縈繞耳邊。

經受這次打擊之後,我開始對英語口音有了好奇。我聽到過一個愛爾蘭人把three念成tree,一個人手舞足蹈教小孩「one,two, tree」「one ,two ,tree」,當時我看著底下學生家長們疑惑的目光,心裡不斷的再想如何準備話術,迎接公開課結束後家長的挑戰。

還有一個我的好朋友,是英格蘭博爾頓人,發音重的簡直提不動。有一次他問學生「what’s your father and  mother’s name?」學生直接脫口而出:King Kong!(金剛,那個大猩猩)原來這學生完全聽成了「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s name?」!


那就不提我遇到的那個非洲兄弟們的發音了,感覺他們的舌頭更有韌性,可以在嘴裡拐上個山路十八彎再發出來。所以你聽這些人講英語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想著他們的舌頭在和英語摔跤。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影片,印度人英語口音重、語速快,說起話來滿嘴裡跑舌頭,輔音發顫音,乍聽起來很難懂。玩笑歸玩笑,實際上印度英語可是英語大家族最重要的成員。早在15世紀英語就隨著英國商人進入了印度,到現在保留了許多現代英語已經很少使用的詞彙。最不習慣的是印度人什麼情況下都使用現在進行時,比如I am understanding it (我明白),She is knowing the answer(她知道答案). 這可不是古蘇格蘭的語法,而是受了印地語的影響的變味英語。受印地語影響的常用印度英語還有Your good name please"(請問您的芳名?)問人家歲數的時候可以用這樣委婉的說法:What's your good number?(敢問您的芳齡?)甚至可以問:When is your happy birthday(什麼時候是你快樂的生日)?他們在問年齡的時候,最普通的說法是「What's your age?"而絕對不說"How old are you?"我問過一個印度人,他幽默地說,「如果說How old are you?,聽上去有點象How old you are!(您多麼老啊!)」

 

我知道國內單位接待印度客人,往往是幾個本單位的英語高手一起上陣,豎著耳朵聆聽,有時候聽完了還要在互相之間熱烈討論一番才敢翻譯。印度式英語發音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標準英語中本應該咬舌送氣的音th簡化為t音sh簡化為s。而且印度人發的t的音,又接近d的音,g和k也是分不開的。當他們說「我30了」 (I am thirty),聽上去就是「我有點髒」(I am dirty),因為thirty(三十)的發音和dirty(骯髒)混淆了。單個的詞語還比較容易區分,最怕整句都是這樣的詞語連接起來的,我在第一次到加爾各答的時候,在機場就通過海關的時候就挨了一悶棍,一個胖女人要求我:Pls sow me the ticket.我聽了半天才知道她的意思是「pls show me the ticket」.

摔跤很難,讓舌頭摔跤更難。


但是只有不斷地摔,才有可能把舌頭捋直,從而走向國際舞臺。就像吉塔一樣。世界上有多少國家,就有多少種英語的口音。何況在我大中華,每個省也許都有幾種口音。

如果你覺摔的有點累,技巧遇到了瓶頸,那也可以像吉塔一樣,進入到國家隊集訓,接受頂級教練的指導。小語所在的地方,就有很多的優秀教練,他們中間大部分都去過不同的國家留學,舌頭都是歷經磨練,絕對可以令你的舌頭儘快上路,口語節節提升。

成都語研社---小語的地盤,一個讓你舌頭摔跤英語的摔跤場。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裡說的既不是英語,也不是「印度語」丨語言學午餐
    最近一段時間,你的朋友圈肯定已被一部電影刷屏,它就是現象級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有多牛?
  • 《摔跤吧!爸爸》這個譯名是腦子進水還是神來之筆?
    事實上Dangal並不是一個英語詞彙而只是一個用英語字母書寫的Hindi English Word(印地英語詞彙)如果你很困惑什麼是Hindi English Words上表左欄是英語詞彙中欄是印度書寫右欄就是Hindi Words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繼《摔跤吧爸爸》後,又一部以摔跤為主題的電影即將上映!
    2017年五月,一部火熱程度極高,豆瓣評分高達9.6分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內地上映。
  • 《摔跤吧!爸爸》15句超燃中英文臺詞!
    這就是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爾米•主演的《摔跤吧!爸爸》。豆瓣高到令人咋舌的9.2分↓↓↓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故事中的「爸爸」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連生了四個女兒。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正在熱映】《摔跤吧!爸爸》《異星覺醒》《當怪物來敲門》《搶紅》《守護者:世紀戰元》《銀河護衛隊2 》《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真實故事吉塔原型 摔跤吧爸爸原型事件
    大女兒吉塔·佛加已經拿到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曾獲得過世界錦標賽獎牌,參加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成為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 電影《摔跤吧爸爸》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有一個兒子來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但命運弄人,上天給了他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破滅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摔跤天賦,他心動了,他想要把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於是與妻子約定,一年之內按照摔跤手的標準來訓練兩個女兒。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2017年5月,由印度著名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一名摔跤運動員夢想,為國爭光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馬叔曾是一位專業的摔跤運動員。身強力壯,技巧高超的他曾獲得過全國摔跤冠軍。他的夢想就是贏得世界金牌,為國爭光。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加上爸爸阻撓,無奈的馬叔只好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道路。
  • 摔跤吧 校長!
    學校已累計為省市級體校輸送優秀摔跤運動員144人,向國家隊輸送1人,成了小有名氣的「摔跤學校」。「一個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的概率非常小,我更希望從這裡出去的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健康合格的公民。」朱志輝說,「體育治校」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比賽和訓練,讓農村的孩子也能有健康昂揚的姿態。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文/石晶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自從公映以來,憑藉爆棚的口碑和燃爆的觀影體驗成為該檔期內的現象級大片。該片票房突破12億大關,創非好萊塢進口片最高紀錄。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到了9.2。就連一向愛吐槽的導演馮小剛,也在微博裡直接稱讚說「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 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麼火,摔跤運動和四川摔跤的信息都在這裡!
    最近大熱的電影非 5 月 5 日上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莫屬,此部影片其實不只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電影通過體育,通過摔跤運動重述了女性地位的重要性和女權主義及性別歧視。更重要的是通過主人公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跌宕起伏的摔跤路,向世人展現了什麼是體育精神及摔跤這項充滿魅力的體育項目!
  • 《摔跤吧!爸爸》翻滾吧!女兒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支持影片資料:中文名: 摔跤吧!
  • 主稿-《摔跤吧!爸爸》霸屏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一個有關夢想和女權的勵志故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電影巨星阿米爾-汗的最新力作,該片根據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事跡改編,是一部講述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印度摔跤手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後,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的捉弄讓他連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授女兒摔跤,最終讓女兒實現夢想。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34;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神秘巨星》與《摔跤吧爸爸》的比較
    許多以印度為背景的影片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等都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神秘巨星》等影片也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與《神秘巨星》先後在中國上映。《摔跤吧,爸爸》給出了「現象級」票房表現,《神秘巨星》雖然沒有前者票房好,成績也不錯。
  • 我對你狠還不是因為我愛你——《摔跤吧!爸爸》觀後
    Dangal在印地語中就是摔跤的意思。雖然《摔跤吧!爸爸》這個譯名一直都不喜歡,且觀看之前已經被劇透,影片本身的精彩程度絲毫不受影響。故事脈絡非常簡單,就是一位民間摔跤高手珀尕把兩位女兒培養成摔跤高手,並為印度在國際大賽中奪取金牌的故事。這樣簡單的故事,卻被阿米爾汗的製作公司拍攝得讓觀眾看得血脈僨張,激動不已。電影中展現出的父女、母女深情更是讓很多人感動,並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