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2021-01-09 兩袖清風心無掛礙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但是我們的米叔是一個有思想有文化有見地的人,在揭露社會的黑暗面上絕不淺嘗輒止。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印度亟待解決卻無人問津的女權問題,於是《摔跤吧!爸爸》這部偉大而又平凡的作品——誕生了。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原名為《Dangal》,「Dangal」在印地語中是「摔跤」的意思。引入中國後卻被翻譯為《摔跤吧!爸爸》,原本氣勢恢宏的名兒頓時萎靡了不少,這種通過片名檔次從而降低印度電影關注度的做法著實有些不恥。好在群眾的眼光都是雪亮的,而《摔跤吧!爸爸》也不負眾望,在一幹影片中脫穎而出,秒殺同期上映的各部大片小片。豆瓣上更是以9.2的高分壓倒了一片經典。

故事的背景很平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

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芭比塔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期間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宗教等社會話題的事件,儘管有極大的困難,最終吉塔還是進入大英國協摔跤比賽,並且以一個漂亮的「彩虹摔」,拿下了印度女子摔跤界的第一塊世界級金牌。

相比起國內某些無病呻吟、看了半天還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所謂的「大片」,這部片子卻以最平凡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話題——「勵志」以及「女權」而取勝於觀眾。

其實想想,我們多久沒關注這些看似平凡卻時刻彰顯著不平凡力量的話題了呢?國內的電影總是以一些莫名其妙的噱頭拉動票房,甚至請一些空有其表的明星撐場子,如果非要將中國電影市場不景氣這筆帳算在廣電總局的頭上的話,我覺得是不公平的。若是某位導演有心拍一部如《摔跤吧!爸爸》這樣溫情脈脈卻又不失犀利的片子,我想廣電也會欣然應允吧?

最令人欽佩的是米叔和其他演員的敬業態度。米叔為了演好三個年齡段,不惜減肥、增肥、再減肥,把自己當橡皮人似的整來整去。飾演吉塔和芭比塔的演員也是十分敬業,不僅在進行了長達九個月、每周六日的魔鬼訓練,還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角色。這種發自內心的對電影的崇敬,恐怕國內那些演個言情劇還要替身和摳圖的演員這輩子都望塵莫及。

電影最有意思的一點,莫過於取材於真實。這部片子除了某些細節問題上稍作改動,連人物名字都是照搬。大女兒吉塔,已於去年的年底與印度97公斤級摔跤運動員撒亞瓦特步入婚姻的殿堂,據說米叔親自參與了他們的婚禮。

在這裡,我要為《摔跤吧!爸爸》正名。許多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後宛如發現金礦一般叫囂著對「父權至上」的不滿,甚至上升到對米叔的人身攻擊。對此,我想平心靜氣、溫和無害地對那些人說:

你們瞎了嗎?僅僅是父親一開始將女兒作為實現夢想的工具就代表「父權至上」了嗎?難道你們沒有注意到辛格和妻子約定一年的期限嗎?後面的訓練完全是女兒們自願好嗎?

試想,若是吉塔和芭比塔當初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安安分分地做一名主婦,和印度絕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到了適婚年齡就被潑水一樣迫不及待地潑出去,從此相夫教子,終日與鍋碗瓢盆為伍。

正如吉塔芭比塔那個早早被家裡人嫁出去的朋友所說,「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仿佛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和爐灶相依為命的生活。」

在印度,種姓制度是無可撼動的。高種姓和低種姓的生活待遇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另外,印度社會弊端叢生,如重男輕女、強暴、搶劫、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但若是一概而論,也是有失偏頗的。總的來說,城市好於農村,南方好於北方。

有些人可能會說,父親剝奪了女兒的夢想。拜託,請注意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好嗎?故事發生在北部哈裡亞納邦的一個村莊,哈裡亞納邦臨近新德裡,是印度著名的「男性霸權區」。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區域,幾乎都由男性所組成的村委掌握著村裡的制度,甚至時代相傳阻礙男女平等、進步制度的相關禁令。

在一些嚴重性格歧視的地區,甚至會用「名譽殺人」的名義進行選擇性的人工流產(留男不留女)。女性是完全沒有主權的。如果非要拿西方世界那套「人人平等」的觀念來壓制這部影片,我只能說:任何不從實際情況出發的評論都是耍流氓。一來是當時的環境不允許女性自由發展,二來是辛格家的環境無法支撐女兒們的夢想。

除此之外,有些人甚至拿被刪減掉的29分鐘說事。事實上,這29分鐘包括印度電影院常規10分鐘的中場休息,剩下的19分鐘不但對劇情主線沒有任何影響,甚至能夠使劇中人物情感更加充沛。

最後說說米叔本人。米叔被譽為「印度劉德華」(也不知道誰取得這名兒)。我倒是覺得,劉德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米叔的成就不僅僅在於他拍過的電影,更在於他對印度社會做出的卓絕貢獻。米叔有一個訪談節目叫《真相訪談》,每一期將印度社會的黑暗面赤裸裸地揭露出來。也許只有像米叔這樣見識多廣且大無畏的人,才能真正推動社會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在《摔跤吧爸爸》這部體育傳記類影片中,人物傳記的性質必然不可缺少順敘的時間安排,因為順敘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組織的結構。 在影片中,主要是通過順序的時間安排來發展情節,首先交代了女主吉塔作為一個女孩子為何要去訓練摔跤運動的原因,然後再按照吉塔從最終懵懵懂懂進行摔跤訓練,到奮起反抗父親,再到自主進行訓練,最終獲得成功。
  • 《摔跤吧!爸爸》一名摔跤運動員夢想,為國爭光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馬叔曾是一位專業的摔跤運動員。身強力壯,技巧高超的他曾獲得過全國摔跤冠軍。他的夢想就是贏得世界金牌,為國爭光。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加上爸爸阻撓,無奈的馬叔只好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道路。
  • 主稿-《摔跤吧!爸爸》霸屏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一個有關夢想和女權的勵志故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爸爸》公映以來,更是好評如潮,譽滿天下。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電影巨星阿米爾-汗的最新力作,該片根據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事跡改編,是一部講述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印度摔跤手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後,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
  • 電影《摔跤吧爸爸》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有一個兒子來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但命運弄人,上天給了他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破滅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摔跤天賦,他心動了,他想要把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於是與妻子約定,一年之內按照摔跤手的標準來訓練兩個女兒。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文/石晶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自從公映以來,憑藉爆棚的口碑和燃爆的觀影體驗成為該檔期內的現象級大片。該片票房突破12億大關,創非好萊塢進口片最高紀錄。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到了9.2。就連一向愛吐槽的導演馮小剛,也在微博裡直接稱讚說「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 摔跤吧爸爸真實故事吉塔原型 摔跤吧爸爸原型事件
    大女兒吉塔·佛加已經拿到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曾獲得過世界錦標賽獎牌,參加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成為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 《摔跤吧爸爸》被刪情節曝光!
    由印度「國寶」阿米爾·汗主演的口碑大片《摔跤吧!
  • 電影 摔跤吧!爸爸 在線看
    [2017] [印度] [劇情] [摔跤吧!
  • 你看過電影《摔跤吧爸爸》嗎?
    今天繼續來推米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該片2017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為什麼《摔跤吧!爸爸》爭議這麼大?
    阿米爾汗被稱作關心社會問題的「印度良心」,而他的《摔跤吧!爸爸》也在國內上映,講述了一個摔跤手把女兒培養成世界級摔跤冠軍的故事,豆瓣上的評分也很高。但是有一些人對這部電影提出了尖銳的批判「我發自內心不喜歡這部電影,甚至討厭」然後也有一些人在反駁批判「駁——某位論《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令人噁心的作品」為什麼爭議會這麼大?這部片子的價值觀真的存在問題嗎?
  • 《神秘巨星》與《摔跤吧爸爸》的比較
    許多以印度為背景的影片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等都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神秘巨星》等影片也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與《神秘巨星》先後在中國上映。《摔跤吧,爸爸》給出了「現象級」票房表現,《神秘巨星》雖然沒有前者票房好,成績也不錯。
  • 《摔跤吧,爸爸》:打破世俗觀念,女孩也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由阿米爾·汗執導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 1 世俗觀念的改變,女孩也能摔跤 男孩才是一個家的繼承人,這是很多人一貫的觀念,重男輕女的現象一直存在於社會中,在印度更為嚴重。 女孩生下來的命運就被安排好了,到了一定的年齡便嫁給陌生的男人,為他生兒育女,過著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的一生。
  • 偉大的父親《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擁有摔跤冠軍夢的父親,訓練女兒最後為印度拿世界冠軍的故事。從影片剛開始,覺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練摔跤,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沒有問過女兒是否願意,就自己做主讓她們完成自己的夢想。直到她們去參加印度的一個婚禮,一場盛大的婚禮上,新娘悶悶不樂,新郎也不尊重新娘,與旁人的歡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貧苦人家,女孩生下來就被當作家庭的負擔,而在印度,女孩子出嫁是要嫁妝的,年紀越大,嫁妝越重。
  • 《摔跤吧!爸爸》: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
    ——瑪哈維爾辛格 普蓋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
  • 從《摔跤吧!爸爸》看印度社會
    《摔跤吧!爸爸》海報。電影原名Dangal,其實只是印地語的「摔跤比賽」(Wrestling competition)一詞《摔跤吧!爸爸》實在是太火,以至於在我看這片之前,我就已經聽到了許多關於它的議論——很多人不如說是被打動了,尤其是在那樣一個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尊嚴與奮鬥。誰說主旋律就一定是說教乏味的故事?
  • 《摔跤吧!爸爸》翻滾吧!女兒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支持影片資料:中文名: 摔跤吧!
  • 【家庭教育】《摔跤吧,爸爸》給了我們最好的啟示!
    從國內親子互動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到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每當有好爸爸出現的時候,收視率、票房就是最好的回應。對於孩子來說,過節最重要的是快樂。怎樣讓孩子快樂呢?這是問題有點哲學終極思考的意味。確實,精美的禮物能夠帶來一時的快樂,而有些禮物短期是痛苦的,長期卻是快樂的。比如,時下最火的這個印度父親,他給兩個女兒的禮物。
  • 印度好片《摔跤吧!爸爸》-為什麼這麼火?
    《摔跤吧!爸爸》是由著名印度導演尼特什·提瓦瑞執導、著名演員導演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首先,最有影響、最有感染力的還是電影中的這位爸爸-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他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