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居士·蓮山之緣

2020-12-27 教師考試苑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熙寧七年(1074)秋調往密州任知州,於熙寧九年(1076)冬,接旨離任密州。在知密州兩年的時間,曾多次在詩詞中贊九仙山、五蓮山、大青山及馬耳山,並為九仙山題寫「白鶴樓」「留月」,題刻在丁家樓子西南山峰石壁上,吸引了歷代喜好山水的許多文人雅士慕名而來,九仙山名氣也日益俱增。蘇軾與九仙山結下不解之緣。

雁蕩山圖 指點先憑採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看雄陝右,九仙今已壓京東。  此生的有尋山分,已覺溫、臺落手中。  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

奇秀不減雁蕩也。

這首題畫詩通過尋訪名山勝景的描繪,抒發無限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此詩寫詩人在大自然懷抱中遊覽觀望,興致淋漓,想到自己平生確有尋山的情分,在遠避塵器的山林環境中生活遊息,與大山名勝結下不解之緣,仿佛雁蕩山、天台山的美景已緊緊攥入自己手中。這種誇張手法的結尾,既透出詩人飽覽山中美景的欣喜之情,也稱揚了畫家筆補造化的藝術創造。

蘇軾赴密州之前,已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享有文壇領袖之譽。他是四川名山眉山人,曾遊歷諸多名勝,又從號稱「人間天堂」杭州通判任上來密州,對於所歷勝跡,自有評贊尺度,為何對九仙山獨有鍾情?這在他的注釋中作了明確回答:「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諸城),奇秀不滅雁蕩也」。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六:「(諸城)縣南八十裡為九仙山,山有九峰,高松摩空,奇秀不減雁蕩山。西北有潭水與東海相通,久雨將晴。井中有聲如雷,旱則以石擊井,必雨。其他石峰十有一,盤石十有八,俱巍而麗。」據專家稱,九仙山石主要是中生時代和遠古時代形成。景區內的斷裂構造經億萬年大自然的造化,山勢峭拔,怪石突兀,形態各具,惟妙惟肖,潭泉洞池相間,自然景觀多而集中。明萬曆年間,蜀僧明開,遍遊大江南北,尋欲駐之地,一見九仙山「蒼碧插空,雲嵐出沒繚白繞青,峰之悠悠,泉之活活」的雄偉氣勢和秀麗風光,便毅然決定卓錫於此。

蘇軾曾縱遊江湖的明代禮部(後為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翁正春盛讚九仙山:「千崖萬壑,競秀爭流,真齊魯間最聖地也」。曾遊覽殆盡齊魯之間山水、應邀與顧炎武編修《山東通志》的著名學者李煥章則將原屬九仙山的五蓮山與泰山、嶗山相提並論:「岱以崇隆顯,嶗以幽顯,五蓮以峭削顯」。明清兩代,其他文人雅士盛讚九仙山的詩文還有很多,僅清初以張侗兄弟四人(張氏四逸)為核心的遺民團,就有百餘「同心」,其中聞名全國的就有二十多人,常往來於此,詩文唱和,其主題多為讚頌九仙山、五蓮山之奇秀,致使此山有「文章之府」「詩詞盛地」之稱。今九仙山已屬五蓮山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這些更充分證明,蘇軾的贊語並不誇張。

蘇軾將與九仙山媲美的雁蕩山,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部海濱,當年為樂清縣境內,即好友周邠治下,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此山處於古火山頻繁活動地帶,素以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飛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勝門和凝翠碧潭揚名海內外,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史稱「東南第一山」。雁蕩山的靈峰夜景,靈巖飛渡是其兩大特別景觀。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從唐宋以來,行旅不絕,山中摩崖累累,古剎遍布,詩文、畫卷、故事、傳說俯拾皆是,堪稱是一座「文史寶庫」。已享有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等稱號。正是雁蕩山以奇秀聞名,與九仙山有許多類同之處,蘇軾覽雁蕩山圖後,立即聯想到九仙山,將九仙山與減雁蕩比擬,可見九仙山在名山中的地位。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傳統的五蓮文化。我們感動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知於詩人的坦蕩豪放,更感恩於天地間的無私饋贈!

來源:小嫚遊五蓮

相關焦點

  • 蘇東坡居士悟道因緣
    此後,東坡居士每至一地,都要隨身帶上這幅阿彌陀佛像,並且告訴人說:「吾往生公據也。  在貶居黃州期間,東坡居士也是一有空兒就去附近寺院遊觀,以遣心中之失意。  一天,東坡居士往城南安國寺焚香默坐,克已悔過。從了一會兒之後,他突然覺得身心皆空,當即便領悟到罪垢之性了不可得。
  • 《蘇東坡傳》樂天派東坡居士
    昨天我們介紹了蘇東坡在處世方面的原則態度,今天我們繼續和各位朋友聊一聊逆境中的樂觀豁達,看看東坡先生在一生大大小小的的磨難中,是如何保持他那幽默樂觀,豁達開朗的心境的。好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位「樂天派」帶給我們關於樂觀豁達的啟示吧。 北宋後期政壇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黨爭——新黨和舊黨之爭。
  • 妙蓮老和尚拜佛時遇到的不可思議境界
    ……前略     1997年,我和一誠老和尚等八個師傅到臺灣去傳戒,妙蓮老和尚請我們到日月潭去看看。妙蓮老和尚就住在日月潭邊上,是南投區,他的道場也叫靈巖山。他原先在香港沒地方住,有居士給他搭了一個茅棚。他總共閉了二十一年的關,三年一個關,那就是七個關啊。當他閉關閉到十年以後,他打了一個般舟七,所謂般舟七,就是不坐不睡,只是站、拜、行、繞。那天我們兩人聊天,我說:「老和尚啊,你鄉音蠻重的啊,你是哪裡人啊?」他說:「我是安徽巢湖人,你的鄉音和我的差不多,你是哪裡人?」
  • 特色菜名趣談-東坡肉
    東坡肉這個菜名一聽以為是以地名命名,其實不然。這個菜名源於人名,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 一壺濁酒盡餘歡:東坡居士的十首飲酒詩
    江南的酒: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陶淵明愛酒,留下了不朽的飲酒詩,「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詩仙李白愛酒,鬥酒詩百篇,「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杜甫也有少年酒豪的美譽,「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女詞人李清照無論是明快的少女時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那年的東坡雪堂,月白滿山
    東坡和米芾並肩站立於黃州東坡雪堂門口,東坡高些,米芾略矮,二人均是神採奕奕,目光堅定。風吹來,深冬的風,依然是凜冽的、刀割一般的,春天還沒有來。兄弟幾人在雪堂內飲酒談天,喝得渾身燥熱;不飲酒的米芾,亦是醉了一般,眉飛色舞,講到高興處,竟然忘了自己有潔癖,端起東坡的粗陶大缸子,「咕咚咕咚」灌下一缸苦茶水。幾人又走出屋外「涼快涼快」。
  • 夏蓮居居士之母潘太夫人
  • 東坡先生,生日快樂!
    佛印完全不講究這個,上來就把東坡懟了一頓。而這效果也是立竿見影,蘇東坡如當頭棒喝,了悟到自己身上很多的缺陷。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講話技巧的。除了在修行上相互提攜之外,日常生活中倆人也懟個不停,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遊覽瘦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提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裡,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當時蘇軾愣了一下,但很快笑指著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 東坡赤壁詩詞微刊(19)
    閒看江南雨(哈爾濱)冰城趣(新韻)似刀寒氣嘯成風,攪碎白綾舞滿穹。璧葉瓊枝迎遠客,五湖四海會冰城。小街盡處觀冰景,大道窮時看雪宮。詩贈書法家郭文志兄一常懷雅興紫毫揮,逸鶴虯龍伴墨飛。丕振書壇酬夢願,臨池洗硯不思歸。二餐風沐雨練揮毫,隸草楷行著意描。柳骨顏筋神韻在,心花喜共墨花飄。
  • 蓮師薈供日 | 只要念一遍這個祈禱文,蓮師必定加持你!
    身頂禮:蓮師八變語念誦:蓮師金剛七句意祈禱:(蓮花生大士<造頌>  索達吉堪布<譯>)祈禱加持我等之相續,祈禱加持內心趨正法,祈禱加持正法趨入道,祈禱加持修法無違緣,祈禱加持修行得究竟。
  • 家裡掛一張蓮師像,功德不可思議!
    建議在家學佛居士在佛堂上也都放置蓮花生大師佛像,也可掛一張蓮師唐卡或蓮師聖像,除障開運,功德不可思議。諸佛菩薩度化眾生的願力不同,顯現也會有所不同。佛菩薩的境界沒有區別,但他們的發願有區別。釋迦牟尼佛發願在末法年代化現為蓮花生大師度化眾生,末法年代是佛用意來度化眾生的時代,蓮花生大師就是諸佛意的化現。
  • 東坡為伴,元氣淋漓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泛舟赤壁,他會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春遊回來,他打個「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偶爾給你手繪個修竹怪石,還可以收穫價值連城的墨寶之光。離家久了,他會陪你一起思家思鄉思人。東坡號稱「閒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餘上者」。日給酒三升,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在醉長醒,孰是狂人之藥?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只要不是喝大酒,絕對越喝越年輕。最需要跟老同志學的,還是心態。
  • 詩歌裡的橋梁之東坡精神
    蘇東坡,作為中國文化精神之象徵,千百年來,受到世人之敬仰與垂愛。橋,亦作為一國文化之象徵,自然與東坡先生結下不解之緣。
  • 【念佛感應錄】魂飛靈厝,佛引蓮邦
    由於兒女的懇切念佛,在五月二十七日念佛超薦法會圓滿後的隔天晚上,發生了不可思議的瑞相──生前一向照顧老居士的印度尼西亞外傭,親眼看見老居士含笑坐在蓮花上向她揮手並向西方緩緩升空而去。法師得知之後唯恐外傭不懂或看不清楚,一再詢問外傭幾個問題:  ⒈蓮花是什麼樣子呢?   外傭答:「就像在靈堂上看到的佛像,佛腳下站的蓮花啊!」  ⒉老居士有沒有放光?
  • 佛教正覺同修會 蓮友往生助念開示文
    佛教正覺同修會 蓮友往生助念開示文 一、主者率眾對亡者一問訊後,向亡者開示: 「○○○居士!
  •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麼意思?
    對於和尚、尼姑、居士這三種名稱,大家雖然都很熟悉,但對這三種名稱的本意,恐怕了解的不會太多,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這幾個名稱的由來。一,和尚。是梵語音譯,在印度的原意是「親教師」,是指導我修學的老師,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人才能稱為和尚。
  • 《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王軍居士地獄現前尚可往生
    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王軍居士,二十七歲,天津市人。自從一九九八年以來身患絕症,並多次接受手術治療,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在此期間,他的母親和一些蓮友多次為他開示三世因果和六道輪迴的真相,並勸導他念佛,他欣然接受,歸依三寶成為一名居士。
  • 六角蓮、八角金盤、 山荷葉、鬼臼 、獨腳蓮、一把傘
    六角蓮、八角蓮、八角金盤、 山荷葉、鬼臼 、獨腳蓮、一把傘、一碗水 、葉下花  六角蓮、八角蓮、八角金盤、 山荷葉、鬼臼 、獨腳蓮、一把傘、一碗水 、葉下花  六角蓮、八角蓮、八角金盤、 山荷葉、鬼臼 、獨腳蓮、一把傘、一碗水 、葉下花
  •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可見,"東坡"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可是,當後人去稱呼他時,好像更愛把他叫做「蘇東坡」,而不是叫他本來的名字。例如,林語堂為蘇軾寫傳記,就將書名定為了《蘇東坡傳》,而不是《蘇軾傳》。今天的我們非常熟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菜等等美食,也都與「東坡」有關。那麼,「東坡」之名到底起源於何處?
  • 雪峰山中的八角蓮及其故事 山姜 瑞尖山香圓 杜鵑
    八角蓮喜生高山陰溼之處,野生資源比較稀少,現在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入藥能清熱解毒,祛痰消腫散結,用於癰腫疔瘡、瘰癧、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所以對這個青綠別致的八角蓮,還是要有點敬畏之心。最早《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它,並給它取了一個比較恐怖的名字「鬼臼」:「味辛溫。主殺蠱毒鬼注,精物,闢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生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