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給車主帶來方便的6年免檢「驗車新政」正式實施。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3點,全市60處網點共核發機動車檢驗合格標2026個。
市車管所副所長劉寶森提醒車主,免檢車輛只是免去上線檢測,但依然需要如期帶齊車輛手續領取「檢字」。另外,新政的兩大變化是,今後「麵包車」將正式出現在行駛證上,取代以前的「小型或微型普通客車」;今後購買二手車的車主一定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過戶手續,逾期因系統原因將無法再辦法。
王先生是全市驗車新政實施後領取檢字的第一位車主。昨天早上8點40分左右,他在豐臺車管站為他的愛車領到了檢字,用時也不過兩分鐘,他當場表示這一措施極大地方便了車主。
與王先生有同樣感受的是葛先生。昨天下午,葛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在市車管所給自己的雪佛蘭車領取檢字。「從交車輛手續到領到檢字,也就兩分鐘。」葛先生說,「這個政策真的方便了車主,我以前驗車快的話都要耗時半天,慢的話可能就要一天,而且現在還不用花錢。」
市車管所副所長劉寶森昨天表示,為保障驗車新政實施,交管部門提前完成了全市各車管分所、車管站、執法站、機動車檢測場、舊車交易市場等網點業務培訓、系統升級和相關技術保障等工作。「驗車新政」實施首日,全市60處辦公網點業務平穩,截至下午3點,核發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2026個。
變化
1
行駛證登記多了「麵包車」
「新政帶來的一個變化是行駛證籤注車輛的類型有所不同,其中包括麵包車。」劉寶森表示,對於2014年9月1日(含)起註冊登記的「麵包車」,行駛證記載車輛類型為「麵包車」。
他解釋說,以往行駛
證上沒有麵包車這一車型,而是寫著「小型普通客車」或者「微型普通客車」,但是今後將標註「小型麵包車」或者「微型麵包車」。
劉寶森特別提醒,9月1日前已註冊且符合「麵包車」定義的車輛,以及其他車輛類型發生變化的車輛,在參加定期檢驗或辦理車務手續時,車主可換領新行駛證,重新籤注車輛類型,確保行駛證記載的車輛類型與登記系統中記載的車輛類型一致,無需專門前往辦理車輛的「轉型」手續。
變化2二手車需在一個月內過戶完
新政實施後,二手車的過戶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購買二手車且已在車輛原籍辦理轉出手續的車主,要在30日內及時辦理轉入登記,如逾期系統將限制車主辦理新車註冊登記和轉移登記業務。」劉寶森舉例說,比如購買了一輛二手車,一定要在30日內辦完過戶手續,把車輛落到自己的名下。相同的道理,如果是賣出二手車,也一定要在一個月內辦完過戶手續,把車輛落到對方的名下。「這一點,辦理轉入轉出車輛的車主一定要注意。」劉寶森說。
■影響檢測場業務減少一至三成
新政的實施對車主來說,不用前往檢測場上線檢測驗車,省時又省錢,可這對檢測場來說,意味著業務量的減少。記者了解到,檢測場的業務量減少了一至三成。以盛華檢測場為例,昨天8點至10點,業務量同比減少了一成,而有些受影響更多的檢測場則減少了三成,尤其是一些不能接貨車驗車「單子」的城區檢測場,受影響非常大。
■驗車背景連結
1.首家檢測場半自動檢測
據統計,1978年,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7.7萬輛。80年代初,由交警進行人工檢測,項目包括雨刷、燈光、外觀等。其中檢測剎車性能時,交警會在馬路上臨時斷一段路,由司機駕車然後查驗車輛剎車性能。
1988年,本市第一家檢測場——北京7453檢測場在黃寺附近誕生,僅有一條半自動的檢測線,所以還需要加上人工操作才能完成機動車驗車過程。
2.車暴增「車蟲」應運而生
1995年前後,隨著平谷、懷柔等郊區縣開建自己的檢測場,本市檢測場數量再次增加,並打破劃片驗車的制度。當時,投建一個檢測場的費用為四五百萬元。檢測場數量增加的最初,出現了「吃不飽」現象。但隨後,機動車數量大為增長,從1995年的82.5萬輛增加到了2004年的近230萬輛,每年平均增加10多萬輛機動車,檢測場由「吃不飽」變成忙得不可開交,車主們驗車需要排隊。於是,「車蟲」應運而生,並成為日後檢測場行業飽受詬病的一大弊端。
3.新車前6年變身隔年檢
驗車制度實行以來,驗車項目沒有出現過變化,但驗車制度曾於2000年改變過一次,由最開始的新車一年一驗,變化為新車前6年內兩年驗一次。(記者錢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