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是中國內地女演員,在1998年,搭檔李亞鵬參演了內地第一部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
靈動青澀的文慧,至今還被一代人視為「校花」的典範。2002年,她又憑藉《開往春天的地鐵》,成為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然後,他去做了導演。在執導了《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夢想照進現實》之後,她去拍起了女性職場電影——《杜拉拉升職記》,讓她一躍成為大陸首個票房破億的女導演。
演員和導演之外,徐靜蕾還有多重身份。
她是眾人眼中的才女,寫得一手好字。根據她的手寫體,量身定做的「方正靜蕾簡體」是我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書法計算機字庫產品。
她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新浪博客僅開通一百一十二天,點擊量就突破千萬。
她還是雜誌主編,是手工達人,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代表。
這些不同凡響的各種身份,讓她成為當今社會當之無愧的斜槓x青年。
徐靜蕾的多重身份和不同領域的資深造詣,讓我們都羨慕不已。
她怎麼那麼優秀,我能不能像她一樣,也做一個優秀的「斜槓青年」?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成為斜槓青年。
什麼是斜槓青年?
「斜槓」(「/」),是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
「斜槓」概念進入中國便與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風靡社交網絡。
《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騎手擁有「多重身份」:26%的騎手同時是小微創業者,4%為兼職自媒體博主,騎手們還有可能是司機、白領等。
來自「時代數據」的調查顯示,渴望成為「斜槓青年」的三大原因是尋求額外收入、出於興趣、自我投資與提升。
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已司空見慣。而且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
西安小夥兒車虎是一名自由攝影師,他每個月有一半時間在拍攝,每個月平均下來能有2萬元左右的收入。疫情期間,車虎的攝影訂單受到影響,他選擇加入斜槓一族,註冊成為外賣騎手增加自己的收入。
廣東女孩曉娜,是一名公司職員。朝九晚五地上班之餘,利用閒暇時間,她學習起了自媒體的運營。每天學習運營技巧,打磨專業優美的文筆,在公眾號上撰寫優質文章。為自己增加了不菲的額外收入。
常徠是湖南農業大學的一名青年輔導員,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他也是一名戲劇導演、編劇。他在湖南農業大學發起成立了虹劇社,2011年曾帶著學生參加在摩洛哥舉行的丹吉爾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斬獲三項大獎。常徠還自學了吉他,在音樂平臺註冊成為一名獨家籤約音樂人。
「詩和遠方可以與眼前的生活並存。」常徠認為多重職業的生活不是出於對自己本職工作的逃避,而是做加法,甚至做乘法。
在我們平常人看來,「斜槓青年」事業有成,名利金錢雙豐收,讓人心生羨慕。但是,加入「斜槓青年」真的有這麼容易成功嗎?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小伍是一位具有十餘年工作經驗的地方電臺主播,收入穩定,但現實的工作狀況傳遞給他一個令自己很無奈的信息——自己上升空間有限。
面對不明朗的職業前景,他不願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於是他整合電臺工作經驗,發展了播音主持藝考教師一職。他說:「在臺裡的工作難有突破,得給自己多找路子。
藝考老師,是把專業和事業融合的最好應對方式,緩解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壓力。」
研究指出,斜槓青年通過嵌入、表達、認同三種途徑完成了自我實現:
未來,以個人為主體的職業會越來越普遍,個人的影響力和超級流量將拉動更大的經濟增長。
「斜槓」人生,看起來是魚與熊掌可兼得,但不斷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給年輕人敲警鐘。
知名撰稿人龐金玲說,很多自稱為『斜槓青年』的人,這個學一下,那個看一下,表面上是在追求多元化的生活,其實是在盲目膚淺地通過急速變現獲得成功。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斜槓青年」身上令人羨慕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卻忽視了他們背後在個人品牌和技能上的鑽研。
有的人「斜槓」,是在了解自我之後,多維度精進成長的結果,而有的人的「斜槓」,是顧不好本職工作之外的身兼數職。
不少人持相似的觀點,認為「斜槓青年」容易淪為「兼職接活兒」,分散本該專注精進本職的時間,在工作8小時外也忙得半死、卻事倍功半。
事實上,「斜槓」作為對多重身份和職業者的代稱,其本義是中性的。零工、兼職,都是「斜槓」的不同表現形式。「斜槓」與兼職無區別,而在「專注」與「兼顧」這兩方面有矛盾。
「斜槓」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深耕的基礎上,適當地做一些周邊工作的延伸,以求達到價值的增長和最大化。注重質量和專業的力量。
而「兼職」是在工作時間以外,為了追求更高的額外收入,兼顧其他的工作,其本質是利用更多的時間來賺取佣金,對工作本身的質量就不得而知了。
斜槓青年」往往被賦予精英化、理想化的形象。但不該忽略的是,人的時間是有限的,選擇經營多元身份,註定承擔多種壓力,並伴隨「樣樣都會、樣樣不精」的風險。
「斜槓」是一類青年的價值觀,但不是青年成功、成才的方法論。「『斜槓青年』的內核是積極探索多元的人生,讓人生有更多選擇。
不論是不是『斜槓』,都要慎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居安思危。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斜槓」青年要怎麼做呢,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1、精進自己的主業
想要做斜槓青年,先要做橫槓青年。
我們至少要在一個領域做到精通和專業。如果在每個領域,都表現平平,做再多的努力,都將毫無意義。
現在的信息爆發量實在太多,更新迭代也很快,很害怕一不小心就這個世界拋在身後。
2、打通主業「任督二脈」後,拓展相關的周邊行業
最好選擇自己主業周邊的、有聯繫的行業來進行斜槓。這樣會更加得心應手,而且一直積累的經驗也能快速地幫助你的副業,而且運營起來你也不會太困難。
3、工作+技能型斜槓
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特殊技能。比如:你是做公眾號編輯工作的。那麼,你就可以多精練自己修圖或排版的技巧。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兼職,如果堅持做,說不定也有不菲的成績哦!
媒體人艾菲說,不論你想成為一名『斜槓青年』,還是一名超級專業人士,你都應該首先成為一名『內核青年』——以內在驅動、自我比較以及內在評價為核心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忠於內心的抉擇,過上更加富足與幸福的人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