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2020-12-23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什麼是斜槓青年?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 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 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

  原標題: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什麼是斜槓青年?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

 

  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

 

  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是:銷售/自媒體編輯,中間那條斜槓就是這個詞彙的來源。

 

  通常來說,會成為斜槓青年分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因為興趣而成為斜槓青年的,一種是為了擴展和正職相輔的技術成為斜槓青年的。下面,就和360常識網具體看下,斜槓青年的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的職業理想

 

  斜槓青年的流行原因

 

  「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斜槓青年的人群組成

 

  斜槓青年的職業特點

 

  斜槓青年的價值取向

 

  斜槓青年的成功要點

 

  「斜槓青年」容易淪為「兼職接活兒」?

 

  斜槓青年的社會評價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作家。

  例子:工作時間是IDC行業的程式設計師,休息的時候就變成了筆耕不輟的作家,周末還能化身成變出一桌美味菜餚的營養師……這「程序猿/作家/營養師」的多重身份,就是對「斜槓青年」的詮釋。

  「斜槓」(「/」),是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斜槓」概念進入中國便與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風靡社交網絡。

  斜槓青年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

  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斜槓青年的職業理想

 

  自主、多元又有趣的職業,在經濟獨立的前提下,享受自己理想的生活。與枯燥單一的職業相比更為自由隨性。

 

  斜槓青年的流行原因

 

  後工業時代

 

  在後工業時代,服務業成為最大的產業,服務業不涉及生產,交換的大多為個人技能、知識和時間,不存在大規模生產,沒有很長的產業鏈,不需大規模合作。個人就成為了獨立的服務提供商,網際網路的發展又為此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幫助供需方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讓大量技能擁有者擺脫機構的束縛,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

 

  人才時代

 

  人類已跨入知識和創造力的時代,人才成為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資金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時期已一去不復返,矽谷的崛起使老牌的全球500強企業黯然失色,世界的聚光燈迅速轉移到了充滿活力和激情的科技公司。當網際網路的基礎搭建完成,所有點都被連接在一起,拼內容的時代來臨,最終的價值創造需依靠能產出高品質內容,創造出有真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人。

 

  經濟組織方式

 

  經濟組織方式發生了變革,集中在固定時間和場所的傳統工作逐漸被鬆散,被合作式的方式取代。

 

  資本經濟時代的管理理念是,僱員們需被嚴格管理,在固定的時間和場所做無聊的重複勞動。這在知識和創造力時代已行不通,因為人只有在自主和自我驅動的狀態下才能擁有最大的創造力。事實上,組織創新已在矽谷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那裡,員工有著極大的自由選擇與誰工作,參與什麼項目,在哪裡工作以及何時工作。僱傭與合作最大的區別就是利潤分配。資本強勢時,企業產生的大部分利潤必然歸資本方,然而當人才成為關鍵資源,其稀缺性會推動價格上漲,利潤也將會從資本方轉移到人才方,直到達到合理分配,即合作狀態下的利潤分配。

  「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斜槓青年』是社會開放、進步、變革的必然產物。現在我們良好的、開放的社會環境,使得青年人思想越來越開放,興趣越來越廣泛,選擇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一種說法是,「斜槓青年」是新興業態急速發展的產物。隨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美妝達人、付費諮詢師、數位化管理師等新興職業強勢崛起,為多重職業者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時,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大大改變了生產組織形態,也解放了對工作場景的束縛。當一個人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商時,「斜槓青年」便有了「生長的土壤」。

  斜槓青年的人群組成

  自由職業者

  2016年,在美國,自由職業者的人數已超過了5300萬人,希拉蕊在演講時說,美國自由職業者佔職場數量的三分之一,並有望在2020年達到二分之一。據統計,美國在2014-2015年間,遠程工作數量就增長了27%,每5個人中就有2個是在線上完成了工作。

  有機構預測,未來全球自由職業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萬億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職場中,員工可能大部分都成為自由職業者,而非受僱於單一一家組織,而這一現象如今已並不鮮見。在網際網路發展突飛猛進的現代,由於技術幫助供需雙方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得人們的角色變化更為便利。

  在國內興起了諸如旅遊服務、教育、運動健身、美食等平臺,使得很多擁有相關技能的人擺脫機構的束縛,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他們是多種屬性的擁有者,可以被多家企業所僱傭,甚至可能在一家大公司做技術的同時,也在為多家小公司做產品、做運營、做行政、做HR等。

  85後為主

  斜槓青年的出現,顛覆了單一僱傭制的勞動模式,讓人力資源流動起來,達到了充分、可重複的利用。也帶來了對現有組織運作方式、組織吸引人才的手段乃至社保體系的顛覆。

  網際網路時代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命運,年輕人不用靠拼家庭背景、拼財力和人脈,完全憑藉自身的實力和才華就能取得成功。而要想獲得這種實力,需要有紮實的知識功底和多重的技能儲備,這就需要對自己進行「自我投資」。

  斜槓青年的職業特點

  多重職業釋放天性

  「斜槓青年」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

  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環境危險多變,必須訓練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全面的生存技能,發展和運用不同技能。生存環境決定了人類天性喜歡多元生活,喜歡用不同技能來應對新挑戰。

  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把人類限制在固定的土地和工作場所,從事不具挑戰性的重複勞動。專業化成了這個時代的理所當然。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職業發展,人們都努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專業,以便成為產業鏈中的「螺絲釘」。

  自我投資過上多元生活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整個社會對知識的渴望和崇拜將極度高漲,這給知識型人才帶來巨大機會,各類自媒體的風生水起,年輕人不再需要拼家庭背景、人脈或財力,而是通過自身實力和才華獲得成功。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投資是「自我投資」,只要你擁有紮實的知識功底、才華或技能,就可以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成為「斜槓青年」中的一員,過上一種自主、多元和有趣,同時又能經濟獨立的生活。

  斜槓青年的價值取向

  隨著現代社會一部分結構化組織和穩定性規範被打破,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和結構性失業出現,消解了青年就業人群的工作安全感。青年人也面臨自我實現的困境,包括職業中產生的無力感、迷失的價值感和缺失的自我認同,這迫使他們重新尋找工作的意義。

  「斜槓」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人所追求的自我實現。研究指出,斜槓青年通過嵌入、表達、認同三種途徑完成了自我實現:嵌入新的工作情境,從而消解風險社會和主職帶來的無力感,獲取正向能量;將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相融合,從而獲得真實的自我價值表達;在斜槓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重新尋找到對自我和社會的意義,從而獲得自我認同。

  斜槓青年的成功要點

  職業是指擁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參與社會分工,為社會創造價值,並獲取合理報酬,滿足物質、精神生活需要的過程,簡單說就是付出的努力要獲得價值回饋。所以,斜槓青年,並不是將自己的職業側面簡單羅列,而是真正擁有多種行業間平行切換並獲得價值的能力。

  先要做好一個領域

  正所謂商而優則仕,唱而優則演,下一領域的開闢的前提,是第一領域做得足夠出色。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去拓寬視野、學習知識、練習技能。

  用現有資源突破行業壁壘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每個領域都從基礎做起,有點不現實。一方面,我們可以用同一個本領叩開不同領域的大門,比如,如果你文字功底好,那麼可以做作家/編輯/編劇/自媒體等各種選擇;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把不同的價值提供給不同的人,如果你在電影評論圈小有名氣,那麼可以順帶評論音樂或電視劇。

  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

  每一個領域的切入都應是興趣導向,而非金錢導向。尤其是新領域新技能不熟練不純熟時。技能需要歷練,經驗需要累積。在開拓新領域初期,將不賺錢甚至賠錢,只有自己對這一領域的足夠興趣,才能堅持到收穫的那一天。

  「斜槓青年」容易淪為「兼職接活兒」?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斜槓青年」身上令人羨慕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卻忽視了他們背後在個人品牌和技能上的鑽研。有的人「斜槓」,是在了解自我之後,多維度精進成長的結果,而有的人的「斜槓」,是顧不好本職工作之外的身兼數職。

  不少人持相似的觀點,認為「斜槓青年」容易淪為「兼職接活兒」,分散本該專注精進本職的時間,在工作8小時外也忙得半死、卻事倍功半。

  爭議的焦點主要在於「斜槓青年」和「兼職青年」的邊界問題。事實上,「斜槓」作為對多重身份和職業者的代稱,其本義是中性的。零工、兼職,都是「斜槓」的不同表現形式。「斜槓」與兼職無區別,而專注與兼顧有矛盾。

  社交媒體上的「斜槓」潮流,常常呈現為自由充實的多面手、追求理想的先行者,於是「斜槓青年」往往被賦予精英化、理想化的形象。但不該忽略的是,人的時間是有限的,選擇經營多元身份,註定承擔多種壓力,並伴隨「樣樣都會、樣樣不精」的風險。

  「斜槓」是一類青年的價值觀,但不是青年成功、成才的方法論。斜槓青年的內核是積極探索多元的人生,讓人生有更多選擇。不論是不是斜槓,都要慎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居安思危,這是不衝突的。

  「事實上,不論你想成為一名『斜槓青年』,還是一名超級專業人士,你都應該首先成為一名『內核青年』——以內在驅動、自我比較以及內在評價為核心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忠於內心的抉擇,過上更加富足與幸福的人生。」媒體人艾菲這樣說。

  斜槓青年的社會評價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斜槓青年』是社會開放、進步、變革的必然產物。現在我們良好的、開放的社會環境,使得青年人思想越來越開放,興趣越來越廣泛,選擇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一種說法是,「斜槓青年」是新興業態急速發展的產物。隨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美妝達人、付費諮詢師、數位化管理師等新興職業強勢崛起,為多重職業者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時,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大大改變了生產組織形態,也解放了對工作場景的束縛。當一個人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商時,「斜槓青年」便有了「生長的土壤」 。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通常來說,會成為斜槓青年分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因為興趣而成為斜槓青年的,一種是為了擴展和正職相輔的技術成為斜槓青年的。下面,就和360常識網具體看下,斜槓青年的相關知識吧。本文目錄: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斜槓青年的職業理想斜槓青年的流行原因「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 Slash是什麼意思?斜槓青年是一種成功的象徵
    對於自己的雙重職業,劇中的程皓用了一個英文單詞Slash來自稱。那麼這個Slash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Slash是什麼意思?  想必很多查了英文詞典的朋友們都得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斜槓青年是指一群不滿足於終身從事「專一職業」生活方式的人群。這群人往往都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在他們的名片或者簡歷上關於他們的職業信息總是會使用到slash斜槓分隔開。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18 20:04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斜杠人生,指的是一種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種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的生活方式。
  • 大宋斜槓男神蘇東坡PK當代網紅青年,斜槓青年英語怎麼說?
    無論是怎樣的生活都能過得美滋滋,這就是獨一無二的蘇東坡。斜槓青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斜槓青年斜槓青年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的收入。
  • 徐靜蕾撲朔迷離的多重身份曝光|斜槓,開啟副業賺錢之旅
    徐靜蕾的多重身份和不同領域的資深造詣,讓我們都羨慕不已。她怎麼那麼優秀,我能不能像她一樣,也做一個優秀的「斜槓青年」?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成為斜槓青年。什麼是斜槓青年?「斜槓」(「/」),是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斜槓」概念進入中國便與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風靡社交網絡。
  • 做什麼「斜槓青年」,你本不該那麼費力。
    而且在互動百科裡關於「斜槓青年」的詞條,引用這樣的調查數據,「在對國內18 ~25歲人群的調查中,有82.6%的年輕人想成為斜槓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斜槓青年,這正是一個激勵人心的數字啊!那麼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斜槓青年」。
  • 我所理解的「斜槓青年」
    //01後臺收到一條消息,有個朋友問——「我和你一樣是程式設計師,剛畢業沒多久,感覺工作沒什麼意思,你能教教我怎麼寫公眾號嗎?我也想成為斜槓青年。」看到這條消息,我忽然感慨,很多人誤解了我,也誤解了斜槓青年的真正含義。「斜槓青年」這個概念,源自英文 「Slash」,其出自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
  • 進擊的「斜槓青年」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更加龐大。「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
  • 斜槓青年,新流行的擇偶標準
    關於這個,叔給你的意見就是:找一個能一起打發時間的斜槓青年。 這年頭,不找個 斜槓青年做對象,其實都不太好意思在飯局上炫耀的。什麼是斜槓青年?正經舉個例子。高曉松,他就是標準的斜槓青年:清華高材生 / 民謠歌手 / 導演 / 脫口秀主持人……。他們不滿足於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
  • 新興職業機會:「斜杆」是一種自主、多元又有趣的多重職業代名詞
    身在職場的你,最近應該都聽說過「斜杆青年」這個詞吧。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斜杆青年為我們現代職場營造出了許多新興的職業機會,他們的出現也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然現象。
  • 新經濟下「斜槓青年」正當紅:一手生活一手熱愛
    明明成了時下熱門的「斜槓青年」。斜槓青年這個名詞的來源,是英語介紹職業時候用的「/」,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通俗來講,就是擁有副業的年輕人。三年前,從國內最好的模特專業畢業後,明明便開始了在全國各地到處跑的職業模特生涯。
  • 「國民女友」子望完美演繹斜槓青年的生活態度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今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我們往往稱呼這類人為「斜槓青年」。有一位網絡紅人更是「斜槓青年」中的佼佼者,沒錯,她就是被網友們稱為「國民女友」的子望。除了被人們常知的自媒體博主這一身份以外,子望同時也是一名演員和作家,並且在不同領域都小有建樹。
  • 文藝青年、斜槓青年、佛系青年……你最適合哪個稱呼?
    恰逢青年節,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些和青年有關的英文表達。 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 這個概念最近受到追捧,與之對應的英文表達是「Slash」,這個詞本意是「斜槓」,
  • 金庸筆下,誰是最典型的斜槓青年?
    韋小寶導 語可他們,還不算最典型的斜槓青年。畢竟呢,最多就是有第三職業。以下這位,他的身份多得差點數不過來。誰?《鹿鼎記》的韋小寶!正 文最近「斜槓青年」成為熱門話題,名詞解釋: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而「斜槓」,則成為他們的代名詞。斜槓後面,就是第二職業、第三職業等等。譬如,《天龍八部》中的三位男主角:段譽既是逍遙派的傳人,他從玉像處習得了凌波微步與北冥神功。
  • 斜槓青年越來越火,多重身份,會是未來5年職場最流行的趨勢嗎?
    你要盤點好你自己有哪些資產,同時你要和什麼進行交換。不是人人都要做斜槓青年,你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多重職業。這就是我想講的第一個道理。  不同職業的切換本身也有時間成本。所以你在準備做斜槓青年的時候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是,你要不要做斜槓青年,這是第一。 第二個問題還是定位,在多品牌戰略或者是多元化的發展,或者品牌延伸中,我們要關注什麼? 我認為是聚焦。
  • 靈活就業或成年輕群體新剛需 職場興起「斜槓青年」–今日湖北網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校園裡就開始積極做兼職來補貼生活,提前融入社會。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所謂「斜槓青年」,指的是不滿足於「專一職業」,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有相關兼職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意向或者已經兼職多份工作。
  • 斜槓青年的新招數,Excel核對數據,只需3秒
    #硬核新知派#現在社會中有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稱之為斜槓青年,如今深受很多年經人的追捧。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名斜槓青年,先從掌握Excel技巧學起。今天阿鍾老師講的就是一個與斜槓有關的小技巧。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要對兩列數據進行核對,比如每月庫存檔點核對、開會人數核對等等,你是怎麼做呢?不會還是用眼睛一個個找吧?教你一招,3秒輕鬆搞定,別再去一個個找了。
  • 原來他是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槓」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晚上十點,總算是可以收工了。
  • 混婚禮界的斜槓女青年
    原標題:混婚禮界的斜槓女青年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王智汛專題圖片 受訪者提供在這個共享經濟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單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 這些斜槓青年的人生也太精彩了吧!
    人生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什麼一定和必須,我無須違背意願,逼自己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