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宮崎駿老爺子又被推上了熱搜,而關於劇場版《鬼滅之刃》的票房越來越逼近日本票房第一《千與千尋》,在網絡上掀起了激烈的討論,甚至有記者專門蹲點對宮崎駿老爺子進行真實的鬼滅騷擾
今日關鍵詞:《千與千尋》與《鬼滅之刃》,記者與撿垃圾的老爺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宮崎駿老爺子有每天早晨在自己家門口撿垃圾的習慣,於是周刊雜誌的記者就蹲點,等到了出門的宮崎駿,於是兩人便有了以下對話:
——如何看待《鬼滅之刃》的票房正逼近、將超《千與千尋》
「嗯、我覺得這和我沒關係。相比票房成績如何、大家工作時能開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更重要。」
——您看到《鬼滅之刃》了嗎
「沒看過。電視、電影這類幾乎都不怎麼看了,我現在只是正在撿垃圾的退休爺爺」
——對《千與千尋》不再是歷代票房第一會感到遺憾嗎
「那種事怎樣都無所謂。世界一直在通貨膨脹。(比起這種事)我再不撿垃圾的話……」
就這樣還不算完,記者事後號詢問了宮崎駿關於新作的問題,老爺子依然是無所謂的態度。雖然這邊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記者那邊還是添油加醋地腦補故事,甚至最後還硬配上了一句「宮崎駿在說完這句話之後,目光中流露出「鬼」氣逼人的鬥志」(很無語……)
追蹤熱點,跟進時事,這是新聞工作者的本職工作,本來無可非議。但是以打擾別人生活為前提的素材獲取,這種方式真的令人不敢恭維。並且在提問方式上,也實在是沒眼看,這種方式不僅不會讓《鬼滅之刃》更火,但是小編確信會讓更多的人對其喪失興趣,只不過片子本身沒有錯。記者也不過是為了蹭熱度罷了,鬼滅之刃怎麼樣或許根本就不用關心。不過,目的達到了:成功將自己推上了熱搜,但是更多的是反面教材罷了。
《千與千尋》講述的是一個十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到鄉下的路上,闖入一個魔法世界,在父母都被變成豬之後,千尋靠著他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不僅救回了自己的夥伴白龍,最後還把爸爸媽媽帶回了現實的故事。
故事中充斥著大量的隱喻警醒世人,在誘惑與利益面前如何正確選擇,在自我與奉獻之間如何進行取捨,在情感與夢想間如何進行掌控和拼搏。
《千與千尋》的世界雖然是一個架空的世界,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在映射現實生活。場景的設計,每個人物的設計都是可以照進現實世界的,湯婆婆如是,無臉男如是,千尋的父母也是如此
影片在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2019年在國內正式上映,而大家最關心的票房,《千與千尋》居於票房頂點,為308億日元。
抱歉,《千與千尋》還真不怕!
首先聲明,以下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
票房被超,地位難撼。票房本身就不能代表一部電影的全部,決定一部電影好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一個票房就能說明一切。看現在劇場版《鬼滅之刃》的勢頭,票房冠軍勢在必得,但是要撼動《千與千尋》在電影史上的地位,《鬼滅之刃》作為一部年輕的動漫,可能還差點意思。再者說了,記錄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隨著被超越的命運,如果有一天我們曾經的記錄無法被超越,人類的命運或許也就到此為止了。
《鬼滅之刃》與《千與千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電影。從影片本身來說,鬼滅之刃是熱血番,而千與千尋更加注重劇情。簡單來說,鬼滅之刃更加注重觀感上的刺激,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爽到了
而《千與千尋》則是更多地引導觀眾去思考,通過電影映射現實。從這點上看,二者都是十分優秀的電影,因為這兩部影片都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最後,兩部電影都是日本影史上現象級的高人氣電影,即是沒人去煽動,必然存在著對比,這本身沒什麼,不過因為這樣騷擾別人日常生活,這好麼?這不好!所以耗子尾汁吧,對老爺子這樣的提問實在是愚蠢又失禮,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這件事
OK,本期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