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引進中國,解讀背後高票房的功與過?

2021-01-17 望海閱讀

千尋:我們還會在那裡相逢嗎?琥珀川:一定會的。千尋:一定噢。琥珀川:一定。

千尋與琥珀川的約定,2019年夏天註定相逢~

近日據新浪電影發文稱,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文海報同步更出。這部多少人的童年、青春回憶,值得美好等待。網友聲稱「有生之年」在中國大熒幕還能看到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幸福到流淚。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認識宮崎駿,一種是不認識宮崎駿的。

即使不認識宮崎駿這位有趣的爺爺,想必《龍貓》《風之谷》《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魔女宅急便》《懸崖上的金魚姬》總有一部動畫電影你看過~

在你的青春裡都曾留下了美好印記。

《千與千尋神秘失蹤》

作者: [日] 宮崎駿

豆瓣9.3分

這部吉卜力工作室在2001年推出的動畫電影被奉為影史經典,也是全球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時至今日《千與千尋》依然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

今天小社不聊劇情,我們聊聊《千與千尋》背後的故事。

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風之谷》《魔女宅急便》還是《千與千尋》在日本動畫電影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好電影在上世紀如何讓更多認知曉,背後都少不了《吉卜力的夥伴們》與時代格鬥的宣傳、營銷,就如同如今網絡時代產生的網紅爆款少不了文案、媒體宣傳造勢。

《吉卜力的夥伴們》

但對於當時只是一個報社編輯臨時擔任吉卜力製作臨時工的日本鈴木敏夫,開始著手轉向宣傳《風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龍貓》1988年、《螢火蟲之墓》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過程中卻吃了不少苦頭。

「80年代電影產業已經開始沒落,什麼都不做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的時代已經終結。」而鈴木敏夫是從1980年開始著手這項工作,正好趕上電影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此時電影行業或者其他行業都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向大眾推廣自己公司的作品,不斷精進自己的推廣技巧,鈴木敏夫也開始走上了這麼一條道路。

作為宣傳的門外漢鈴木敏夫,好在第一部電影《風之谷》宣傳合作中遇到「德先生」從宣傳計劃立案、海報等宣傳材料的製作以及(德先生是宣傳和銷售電影預售票的MAJOR公司的宣傳策劃人)高畑先生都教會了鈴木敏夫許多宣傳(文案)手法。

《風之谷》

鈴木敏夫在吉卜力30周年自述中自我總結了電影要賣座,三大要素必不可少:

首先是「製作」,作品內容無趣話,後期無論做什麼都是枉然。

做什麼樣的產品、如何宣傳才能賣座?恐怕沒有人會給出明確的答案。比起傳達作品的世界觀,用煽情的文字和文案更能吸引人注目。

在廣告宣傳面前守住電影的底線;但想要電影賣座,牽強附會有時也是必要手段。

比起之前鈴木敏夫之前宣傳的幾部電影包括《魔女宅急便》,顯然鈴木敏夫遇見改變電影宣傳的商業合作時代到來。

當2000年鈴木敏夫遇到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時,鈴木敏夫作為吉卜力的一份子,此時已經不滿足之前的電影成績,希望在《千與千尋》上映時成為電影動畫時代的跨越,有著時代格鬥的意味。

從開始著手構思千尋不小心入了油屋與湯婆婆鬥爭的老套劇情裡,後來與宮崎駿一起加入無臉男這個無意識心理的角色。帶著對觀眾會銳減的心理準備,添加與時代格鬥的貪婪心理、政治意圖意味宣傳電影,此時宣傳力度與劇場投入都是之前的兩倍。

首次嘗試新媒體的鈴木敏夫在電視臺和便利店成為媒介上嘗到了宣傳快速、以及強大的影響力,電影的主題,開始從「貧窮」向「內心」轉移。

不斷變化的時代,鈴木敏夫和其團隊也不斷變換著宣傳手法。。高票房的功與過,不斷被時代追趕的宣傳、電影製作人、吉卜力夥伴們的不斷創新《千與千尋》創下了日本動畫電影的一個奇蹟。

《千與千尋》雖然在日本大賣,後來我們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時有幸看到電子屏幕上的千尋,但《千與千尋》搬上中國電影的大熒幕,似乎是我們一直期待的事情。

《吉卜力的夥伴們》文中也曾寫到一段宮崎駿的獨白:「用低成本低質量來應付,動畫電影是沒有未來的。更何況觀眾也迫切想看到更多優秀的作品,有一點我可以保證,只要用心製作出來的電影,即便不賣坐,假以時日也一定能收回成本!」

時隔20年,還欠《千與千尋》宮崎駿一張晚到的電影票,不如說還欠吉卜力的夥伴們一張電影票。

除了《龍貓》、《千與千尋》你還希望哪些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上映我們的電影熒幕呢?在還沒上映之前,重溫動漫原版一樣精彩哦~

《哈爾移動城堡》

《螢火蟲之墓》

這裡的每一本漫畫,都值得三五好友一起觀看,這些動漫書不僅適合兒童,成人的你依舊可以在純粹的動畫裡看見自己,亦或者可看見人類的貪婪、畏縮……以及每一個觸動人性、感化人的畫面。

這麼多部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作品,你們最喜歡哪一部呢?

PS:《螢火蟲之墓》作者並不是宮崎駿喲~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確定引進,日本電影史票房第一來了…
    由於《千與千尋》知名實在是太高,以至於介紹劇情這件事都顯得有些過於多餘,那麼我們今天就從平時大家不太會關注的角度出發吧——來看看那些年《千與千尋》拿過的獎。其中,《千與千尋》是全球首部同時獲得奧斯卡和柏林電影金熊獎的動畫電影,並且從2001年至今仍然以308億日元的票房穩居日本電影票房史第一位。當然,不要看《千與千尋》有一排金光閃閃的獎盃牆,當年它在日本的國民度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一言概之的。
  • 繼《龍貓》後又一經典電影《千與千尋》引進中國!
    繼《龍貓》後又一宮崎駿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定引進中國5月9日,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官方中字海報同步釋出。沒想到竟然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真可謂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時至今日《千與千尋》依然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故事圍繞著一個叫千尋的女孩展開: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進入了神秘的隧道——他們去到了另外一個詭異世界—一個中世紀的小鎮。遠處飄來食物的香味,爸爸媽媽大快朵頤,孰料之後變成了豬!這時小鎮上漸漸來了許多樣子古怪、半透明的人。
  •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電影無限列車引進卻仍有很大的阻礙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電影無限列車篇引進內地卻仍有很大的阻礙《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在日本累計票房突破317.2億日元,打破了《千與千尋》保持了18年的票房紀錄。網上一片求《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引進國內的懇求:還有人持悲觀態度,認為鬼滅一是血腥,二可能涉及到鬼怪了,國內動漫把鬼王都改成詭王了,總不可能把鬼滅之刃改成詭滅之刃吧。引進國外動畫都是看題材的,想柯南、數碼寶貝、海賊王這類傳統的長篇漫畫可是上過電視臺的,所以多多少少會沒那麼嚴。
  • 《千與千尋》將引進中國內地!你去看嗎?
    【5月9日】日本導演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字海報同步釋出,目前內地檔期待定!!!)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這次《千與千尋》其實能夠引進內地應該和去年《龍貓》的順利引進有關2018年12月14日《龍貓》在問世30年後登陸國內影院並收穫1.73億元票房
  • 晨讀 | 《玩具總動員4》刷新全球票房,為什麼在中國敗給了《千與千尋》?
    (建議你聽音頻) 來看看《綜藝》雜誌(Variety)的網站標題怎麼說: 中國票房:《玩具總動員4》被首次中國上映的宮崎駿《千與千尋》擊敗 這句話裡難的不是語言點,而是這個中文熟悉英文陌生的人和電影: 宮崎駿,英文叫Miyazaki。
  • 《千與千尋》破2億!票房口碑領跑6月熱映電影!
    動畫大師宮崎駿盛名之作《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上映三日,截止目前累計票房已突破2億。
  •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百億身家的作者從未露過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百億身家的作者從未露過臉 今天,《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快車篇》創造了新的歷史,在上映72天後,累計票房達到了317.2億日元,打破了此前《千與千尋》保持了19年的票房紀錄,創造了日本影史新的票房紀錄。
  • 《千與千尋》為何票房碾軋《玩具總動員4》?
    同時,《千與千尋》的排片佔比達30.8%,而《玩具總動員4》只有16.3%,前者4.1%的上座率也高於後者的3.1%,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市場對於《千與千尋》的偏愛。而在北美市場,口碑一直居高不下的《玩具總動員4》票房已經突破1.1億美元,但在內地影市首周末票房僅是北美同期的1/9。如今,兩部動畫大片同時上映,為何成績相差如此懸殊?新京報專訪專家院線,共同探索市場背後秘密。
  • 《千與千尋》中國風海報引起共鳴,周冬雨、井柏然、彭昱暢擔任配音主演
    ,海報一出,引起許多中國觀眾的共鳴,對於一些之前曾經看過舊版《千與千尋》電影的網友,甚至感覺自己看海報都要有種看哭的感覺。就在去年,宮崎駿的動漫電影《龍貓》在中國大陸市場創造了1.7億元的票房成績,這對於一部動漫電影而言,已經算是非常難得的高票房了,也正是因為有了《龍貓》打頭陣,才讓《千與千尋》的引進有了更多的信心,而從目前公布出來的兩款中國風海報來看
  • 《千與千尋》重登銀幕,首映票房超《玩具總動員4》,成定局
    6月21日,由宮崎駿執導並擔任編劇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時隔18年之後於中國大陸重登銀幕,首日票房5410萬元,位居第一,而同日上映的皮克斯新作《玩具總動員4》僅1796萬位居第二,似乎一切已成定局!
  • 《玩具總動員4》刷爆北美票房,來中國為何被《千與千尋》吊打?
    在國外票房這麼飄紅的片子,來了中國票房竟不如一部日本動畫?《千與千尋》不僅僅獲得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非英語類動畫長片,還曾在日本影史上創下過最高票房紀錄。這樣專業領域的獎項,再加上不錯的口碑,是騙不了人的。而在群眾基礎這一點上,《玩4》可以說輸的是徹徹底底。
  • 《鬼滅之刃》票房超300億,《千與千尋》危,日漫沒有未來?
    上映59天,劇場版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的票房已經超過300億元,目前票房累計為302億8930萬7700日元。 #千與千尋#的累計票房為308億,也就意味著《無限列車》距離日本電影票房榜首近一步之遙,入帳7億就能打敗宮崎駿長久以來的冠軍之位。
  • 今天上映的《千與千尋》,怕是要暴死在中國,暴死原因我找到了
    許多粉絲都很愛說那句話:「我欠宮老一張電影票」,正好,今天《千與千尋》重新上映電影院,這是兌現你們承諾的時候了。可惜的是,票房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貓眼雖然評分有著9.7的高分,但在預票方面,也就只有兩千萬,估計今天上映也就再增加個兩千萬。當年在03年創造出將近20億rmb票房的傳奇真的和中國人民水土不服嗎?
  • 日本電影《情書》將引進公映,此前《千與千尋》等老片重映嘗甜頭
    所謂批片,又名進口買斷片,是國內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類型,指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當時,沒有一家民營企業看好批片市場,在中影公司已經獲得引進批覆的影片中,郝社永最早看到了這批影片的價值並加強了和中影的合作。
  • 就在剛剛,《千與千尋》中國上映正式定檔6月21日!
    就在剛剛,日本導演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國上映正式定檔2019年6月21日啦!
  • 日本動漫電影引進中國38年,市場冷與熱之間沉浮解析
    而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風俗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日本動畫在中國的接受度也相當高,製作精良、題材多樣的日本動畫是許多中國人童年美好回憶的一部分,甚至也是許多年輕人痴迷的一份熱愛。本文將介紹日本動漫電影引進中國的簡要歷史,分析日漫電影近年在國內電影市場的表現和特性。
  • 《千與千尋》預測4億或將救市?解析宮崎駿的「市場魔力」
    這麼大張旗鼓的為了一部引進的動畫——還是18年前的老動畫做宣傳,在中國電影市場是史無前例的。那《千與千尋》,或者說它背後的宮崎駿與吉卜力,到底是有怎樣的「魔力」,才能引起中國市場如此大的重視?,最次都聽說過他的名字。
  • 揭秘《千與千尋》水上列車背後的故事
    繼2018年12月14日《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重映之後,《千與千尋(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終於也在今年6月21日來到中國的大熒幕和中國影迷們見面了。在日本,《千與千尋》上映於2001年,是全球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電影,以308億日元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寶座,可見《千與千尋》的人氣之高。除了日文原版之外,《千與千尋》也公開了中文版,由周冬雨、井柏然、彭昱暢、王琳、田壯壯等演員獻聲,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也對這一實力派陣容表示認可。
  • 《鬼滅之刃》票房終超《千與千尋》,但它留下的不僅是票房紀錄
    至此,在上映73天累計動員觀眾2.4千萬人次後,該片終於以324.79億日元票房收入,超過2001年上映最終票房316.8億日元的《千與千尋》,成為日本影史新的票房冠軍,也是日本歷代電影票房榜繼2001年11月《千與千尋》超越《泰坦尼克》後時隔19年再次出現冠軍更替。這個票房有多強呢?
  • 我終於可以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了
    直到今天,《千與千尋》仍然以308億日元的票房成績維持著日本影史的冠軍寶座。時隔18年之久,《千與千尋》終於要進中國電影院了,但是,是在一百多萬人看過這部電影之後——豆瓣上有1043976人對該片進行了評分,評分高達9.3。當然,觀看人數肯定是要大於這一百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