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16周沒感覺到胎動,不一定是胎兒發育不好,還可能是6個原因

2021-12-11 孕媽媽知識講堂

孕育生命是件神奇的事情,查出懷孕、第一次看到胎寶寶的樣子、第一次感覺到胎動,都是孕媽感覺最幸福的瞬間。

懷孕16周能感覺到胎動嗎?‍

一般,在懷孕16周後可以逐漸感覺到胎動。

但由於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孕媽是在懷孕16周左右就能感覺到,但也有的孕媽是在懷孕20周左右感覺到的。

我懷孕時,由於早孕反應比較嚴重,從6周一直吐到17周,因此這段時期基本都是在床上躺著。

在16周後的一天下午,我正躺著看動畫片,突然感覺小腹部在動,感覺像是胎動,但又不是很確切。

就集中注意力的等著下一次,就像肚子著涼後,裡面咕嚕嚕的響一樣,能感覺到肚子裡面在動,特別神奇的感覺。

隨後的幾天,半躺著時就經常有這種感覺,很多人形容懷孕早期的胎動感覺是:像小魚吐泡泡,咕嚕嚕~ 又像蝴蝶在撲閃翅膀,還像腸子在蠕動。

感覺到一次胎動,並且確定那就是胎動後,就會經常感覺到胎動了,很有趣。

為什麼有的孕媽在懷孕16周感覺不到胎動?‍

前面也說了,有個體差異,每個孕媽感覺到胎動的時間可能都不一樣。

我屬於感覺到胎動比較早的孕婦,和我同時懷孕的同事,就是在懷孕20周時才感覺到。

影響孕媽胎動感受的因素很多,比如:

① 孕婦本身的敏感度,有的孕媽比較敏感,當有輕微胎動時就能感覺出來,但有的孕媽沒那麼敏感,就需要胎動幅度較大時才能感覺出來。

② 胎盤和胎兒的位置,這個階段的胎兒還很小,如果胎兒是身子貼著孕媽的腹部,那當胎兒活動時,踢打的就是子宮後部,孕媽就不容易感覺出來。

③ 孕媽的體型,如果孕媽偏胖,肚子上的肉肉比較多,也會影響孕媽的感覺,不容易感覺到胎兒的胎動。

④ 孕媽的姿勢,剛開始階段,只有孕媽半躺著時才更容易感覺到胎動,但如果孕媽經常站著或坐著,甚至經常走動,也不容易感覺到胎動。

⑤ 胎兒的性格,有的胎寶寶偏安靜,本身活動較少、活動幅度較小,這樣孕媽感覺到胎動的時間也會比較晚。

⑥ 錯誤的判斷,也就是其實孕媽可能已經感覺到胎動了,但自己不懂那是胎動,可能誤認為是腸鳴音。

PS:腸鳴音、腹主動脈跳動和胎動如何區分?

孕媽在區分時,可以從活動時間、頻率、是否規律幾個方面來判斷。

腸鳴音:大多沒有規律性,動幾下就不會響了;

腹主動脈跳動:類似脈搏跳動,有規律性和節奏性,而且在肚子的正下方,孕媽可以同時摸著腕部的脈搏跳動,若是節奏一致,那就是腹主動脈的跳動。

胎動:幾次的胎動,基本在同一個部位,而且剛開始感覺到時,有點像觸電的感覺。

總之,可能有多個影響因素,但一般最晚到懷孕20周左右就能感覺到胎動了,如果遲遲沒有胎動感覺的孕媽,最好去醫院檢查檢查,若檢查胎兒發育都正常,就不用擔心,靜靜等待、多注意感受就好。

不同懷孕月份的胎動,都是什麼感覺?‍

不同孕周的胎動感覺不一樣,如下圖,有人把不同孕周的胎動感覺總結為:

懷孕4個月:像被小魚啄了一下,有點點疼,有點點奇怪;

懷孕5個月:像一條小魚遊來遊去,能明顯感覺到胎兒的胎動了;

懷孕6個月:像八爪魚在撓,一會兒踢一下,一會兒打一下;

懷孕7個月:像有頭豬在拱來拱去,孕媽可能經常看到,一邊的肚子鼓的很大;

懷孕8個月:像豬撞牆,這個階段的胎動很強烈,胎兒已經很有勁了,經常把睡著的孕媽踢打、撞醒;

懷孕9個月:像肥豬在拆豬圈,這個形容真的太貼切了,將近發育成熟的寶寶,在孕媽的肚子裡各種「狂轟亂炸」,讓孕媽感覺很不舒服。

✦ 京媽提醒:孕晚期要注意數胎動

到了懷孕晚期,由於胎兒越來越大,胎兒在肚子裡很容易發生缺氧,而孕媽又不能每天去做B超,只能是每天注意數胎動,通過胎動次數來判斷胎兒的安危。

數胎動的方法有兩種:

• 1小時胎動法:1個小時內的胎動次數>3次算正常;

• 12小時胎動法:一天數3次,每次1小時,將3次的胎動次數相加,再乘以4,總數>30次為正常。

不會數胎動的孕媽,也可以根據平時的感覺來判斷,若是感覺突然某天胎動少了,或是胎動異常劇烈,都要警惕,要及時去醫院。

以上就是幾個胎動的知識,包括胎動出現的時間為何早晚不同、不同孕月的胎動感受,懷孕晚期如何通過胎動判斷胎兒好不好等。

俗話說「胎動是胎兒健康的晴雨表」,孕媽們別過於在意胎動,也別太大意,孕期多了解些胎動的知識,更好的呵護胎寶寶發育

相關焦點

  • 懷孕30周,沒看到胎動鼓包,難道是胎兒發育不好?沒準是這些原因
    導讀:有媽媽說,懷孕30周了,胎寶寶從來沒有鼓過包,是不是沒有發育好?有何解釋?懷孕30周,胎兒從來沒鼓過包,並不代表寶寶的發育有問題,我家大寶到生的那一天也沒有鼓過包,發育得一樣很好,現在10幾歲了,沒有任何異常表現。所以,孕媽媽們千萬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 胎動預示胎兒安危,懷孕22周胎動突然減少,孕媽要警惕胎兒缺氧
    胎動減少是胎兒缺氧的重要表現,胎兒缺氧的初期一般是胎動頻繁,繼而減少直至消失;12小時胎動數應在30次以上,或平均胎動計數≥6次/2小時為正常,<6次/2小時或減少50%提示胎兒缺氧可能。
  • 懷孕16周能感覺到胎動嗎?為什麼有的媽媽感覺不到呢?
    早在孕8周的時候胎寶寶就已經開始遊動了,只不過那時候胎寶寶還非常小,只能通過b超觀察到寶寶的運動,媽媽是感覺不到的,那麼到了懷孕16周的時候能感覺到寶寶的胎動嗎?
  • 懷孕16周時候的你感受到胎動了嗎?影響孕媽感受胎動的五個因素
    今天在孕媽群裡有個孕媽一直在埋怨:「我現在都16周了,為什麼還沒有胎動呢?有時候動一下,為什麼還這麼微弱呀?聽說胎動好好玩,好想好好感受一下,你們說這是為什麼呀?」然後群裡那些有經驗的孕媽媽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給這個初為人母的孕媽媽上了一節生動的知識分享課。
  • 懷孕20周了還沒出現胎動,寶寶這是怎麼了?
    而剛開始的感受很像是魚遊過或者羽毛飄過的感覺,它是反應胎兒狀態的重要指標哦!在一晝夜中胎動次數、強弱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類似於生物鐘的習慣)。通常,一天之中,胎動在上午8~12點比較均勻,下午2~3點時最少,6點以後就開始逐漸增多,到了晚上8~11時最活躍。
  • 懷孕12周做b超為什麼胎兒不動?孕媽別急,可能是這兩種情況
    產檢回來發信息問我「去做12周的產檢,做B超時,為什麼胎兒不動呢?」我問她醫生怎麼說,她說醫生說都挺好的,胎兒發育的很好,我逗她說可能寶寶睡著了。 NT檢查的最佳時間是懷孕11-14周,而懷孕12周是第一次正規產檢時間,因而醫生一般會幫孕媽把NT檢查約到12周一起做。 如果在懷孕12周做B超,看到胎兒不動,可能有下面兩種情況: 1.
  • 懷孕第1周到40周胎兒發育全程圖解,母親真的好偉大!
    在第二個月的時候,胎兒還是不太穩定的,一定要避免性生活,更不能做激烈的運動,這個月胎兒的腦部和內臟開始生長,一定要注意危害到孩子的東西。此時胎兒長得葡萄大小,手腳看上去就像兩個可愛的小短槳。第四個月了,就可以感覺到「胎動」了,相對的孕吐,也會慢慢的減弱。此時胎兒已經能夠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這個時候就能夠分辨出性別了。胎兒的重量和一根香蕉差不多。
  • 胎兒在子宮裡長什麼樣?胎兒1-40周胎兒發育全過程
    導語 胎兒1-40周的發育,歷經10個月的歷程,胎兒從小小的受精卵慢慢發育成人形,身體各器官隨著孕周的增加,慢慢發育完善,直到新生兒呱呱落地。這個過程真的是讓人震撼,也不得不感嘆,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 懷孕16周+還沒有胎動,早孕反應也消失了,原來是這麼回事
    文|墨媽育兒經懷孕16周還沒有胎動,早孕反應也消失了,這種症狀是非常正常的。(孕16周胎寶寶的三維彩超發育情況)胎動:胎動也就是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活動情況,一般來說孕媽媽們都是在懷孕4個月到5個多月的這個階段可以感覺到寶寶的胎動,也就是16-20周這個階段,大部分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們感受胎動都會比較晚,懷二胎三胎的一般感受胎動比較早
  • 胎兒發育得好不好,孕媽身體能感應到,有個信號暗示娃發育掉隊了
    胎兒發育異常的信號之一:胎動異常雖然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生長狀況無法用眼睛直觀看到,但可以通過胎動情況來判斷。一般在孕16~20周時出現,孕28~36周時最活躍,隨後因即將娩出而慢慢減弱,專家通常會建議孕媽記錄胎動來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 懷孕28周,胎兒發育關鍵期,一些事項不注意,會增大健康風險
    檢查結果正常,孩子基本就是健康的,放寬心,對自己好一點,胎兒會發育更好。 很多孕媽媽不知道,懷孕28周可是分娩前的一道坎兒,這段時間開始變得比較特殊,孕媽媽們一定注意各種事項,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
  • 這三種類型的胎動,是胎兒缺氧窒息的信號,若出現趕緊去醫院
    懷孕38周,突然感覺不到胎動,是胎兒宮內缺氧窒息,還是停止發育了?胎動是指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孕8-9周左右,胎兒就開始在宮內活動了,只是此時的活動屬於蠕動,孕婦根本感覺不到,不過隨著孕期增加,胎兒越來越大,活動的力度增強,孕婦會慢慢的感覺到清晰的胎動,這個時間是孕16-20周左右。感覺到胎動以後,孕婦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肚子裡的小生命,有了一種「為人母」的感覺,同時胎動還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 「懷孕16周肚子一跳一跳,是不是胎動」胎動有哪些信號?
    趙女士是一位準媽媽,在懷孕之後沒有一點妊娠經驗,趙女士進入到了懷孕16周出現了肚子一條一條的,這是不是胎動呢?當然,腹部一跳一跳也是胎兒活躍所呈現的一種胎動,孕媽媽們應該要了解。可能每個孕婦的胎動出現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因為胎動是需要通過胎兒的力度震懾到我們的腹壁、腹部脂肪後呈現的一種胎動,孕媽媽們應該要了解。
  • 1-40周胎兒發育組圖,看看胎寶寶是如何長大的!
    懷孕第6周:胎寶有了胎芽和胎心,但是因為太小的可能B超也不一定看得出來。此時的寶寶已經有胎芽和胎心了,不過只是初成長,所以一般的B超都不一定看得出來,讓我們靜靜再等待下去吧。懷孕第15周:雖然寶寶對光源已經有明顯感覺了,但暫時還不能睜開眼睛,需要再成長一段時間。懷孕第16周:胎兒的動作更激烈了,有些媽媽甚至可以感覺到胎動,但是這種胎動是非常輕微的,敏感的媽媽才感受得到。寶寶四肢的運動幅度增大,有些媽媽已經可以感受到胎動了,初為人母,一定是很高興的。
  • 懷孕7個月臍帶繞頸2周,晚上胎動頻繁有問題嗎?早了解原因早安心
    孕媽一旦了解到胎兒臍帶繞頸,就會分外緊張,因為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胎兒窒息。有位粉絲朋友現在懷孕7個月,忽然發現胎動比以前頻繁,感覺不對勁,不知道是不是胎兒有問題。胎兒是否有問題,要綜合判斷,胎動頻繁到底是多頻繁,要有量化的概念。每個人的直觀感覺不同,接受程度不同,不能憑感官去判斷。
  • 懷孕29周後突然沒了胎動,都是「西瓜」惹的禍,後悔太晚知道
    很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很多東西都不敢吃,生怕影響到肚子裡面的胎兒,所以懷孕期間的飲食可以說非常健康,但是也有些嘴饞的孕婦依舊胡吃海喝,但似乎嬰兒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但是懷孕期間,準媽媽還是應該控制一下自己的飲食,尤其是那些對胎兒和孕婦都不好的食物,因為這可能直接威脅到胎兒的生命。
  • 懷孕8個月準媽媽煩躁、心慌,很可能是宮內缺氧,胎兒在求助
    朋友小青懷孕了,這可把她老公高興壞了。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她,老公還特意把自己的媽媽從老家接了過來。誰知這反而害得小青和婆婆不和甚至吵架。原因很簡單,小青原本就是個文靜的姑娘,懷孕後愈發覺得身子發懶,往往在家裡一坐就是一下午。
  • 懷孕35周胎動突然消失,嚇哭孕媽,孕晚期胎動的感覺寶媽要了解
    嚇壞媽媽朋友小麗懷孕三十五周了,因為家人照顧得力,也沒什麼壓力,她無論是態度還是情緒都比較穩定,而且產檢也顯示一切正常,就等產期到來了。但是這兩天,小麗卻發現,好像不對啊!寶寶的胎動怎麼沒了?而且自己還感覺肚子疼。小麗嚇得快哭了,家人也嚇壞了,趕緊帶小麗去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一切正常,不用擔心。
  • 組圖告訴你,懷孕1周到40周胎兒是怎麼長大的,感嘆生命的神奇
    導語:懷孕在外人看來可能就是肚子慢慢變大,再慢慢的變小,而對於懷孕的媽媽來說可能是吃不好,睡不好,腰酸背疼加上擔驚受怕。而對於胎兒來說變化是最大的,而且是一直在變。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胎兒是怎麼變化的。懷孕四十周,一個小小的精子和卵子,甚至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在媽媽的子宮通過神經的孵化之後變成一個7斤重的娃娃,而且一生下來就可以自己喝乳,會哭,會尿。
  • 孕17周:激動人心的胎動
    寶寶偶爾會對外界聲音做出反應在第17周,胎兒的心臟發育幾乎完成,搏動有力。不過從總體上來說,胎兒的發育速度有所減慢,發育的重點開始轉移到細節上,開始對內部、外部進行精雕細琢。第一次感受到胎動胎動早已存在,但是因為動作輕微,所以你感覺不到,但是到了這周,多數準媽媽都能感覺到了,有少數準媽媽因為沒經驗,本身也不敏感,還要晚些時候才能感覺到,不過最晚也不會超過孕2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