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麗懷孕三十五周了,因為家人照顧得力,也沒什麼壓力,她無論是態度還是情緒都比較穩定,而且產檢也顯示一切正常,就等產期到來了。
但是這兩天,小麗卻發現,好像不對啊!寶寶的胎動怎麼沒了?而且自己還感覺肚子疼。
小麗嚇得快哭了,家人也嚇壞了,趕緊帶小麗去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一切正常,不用擔心。
醫生解釋: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入盆,寶寶的頭已經逐漸移動到宮頸口,這樣一來只剩下四肢還能動,胎動自然就少了,再加上胎兒成型,體型變大,偶爾踢一腳媽媽還是會感到痛的。
緊張是好事,說明小麗這個媽媽做得很稱職,時刻關注寶寶胎動,但是孕晚期大家還是要注意情緒穩定。
懷孕1-16周
孕初期,很多媽媽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懷孕了。胎兒還在成型階段,基本不會有胎動出現。
懷孕16-20周
這是媽媽們首次能感受到胎動的時間段,胎動幅度很小,猶如遊魚掠過水麵,只有微小的漣漪。
懷孕20-35周
這是寶寶最活躍的一段時間,因為無論是子宮大小還是羊水量,都會讓寶寶感到舒適,因此這階段的胎動最頻繁,會讓媽媽不太舒服。
懷孕35-40周
孕晚期這段時間,寶寶發育基本已經成型,在媽媽肚子裡也沒什麼活動空間了,因此胎動幅度和頻率都會減弱。
所以這段時間就像朋友一樣,大家會感覺胎動會明顯減少,甚至可能完全消失。如果體檢沒出問題的話就沒必要擔心,這是正常現象。
專家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每天累計胎動次數。
在進入到孕中期之後,寶媽可以讓家人幫忙準備一張數據表,記錄每天的胎動時間和次數,以此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
如果一天累計的胎動達到了十次,就說明寶寶的發育還是健康的。
固定時間檢測
不是所有的寶媽都有時間一天觀察胎動,那麼我們可以抽一天早中晚三個時段的固定一個小時檢測胎動,在相加×4,也就能得出來寶寶十二小時的胎動次數了。
睡前檢測
對還在上班的寶媽來說,可以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檢測寶寶的胎動——因為睡前這段時間寶寶的活動比較劇烈,很容易感知,每小時超過三次,就說明寶寶發育正常。
通過對寶寶胎動檢測,有助於我們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胎動正常就是寶寶發育正常。
結語:如果寶寶胎動突然出現異動,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意味著寶寶的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了,在向媽媽求助的信號,這個時候大家要仔細觀察, 如果異動很明顯,還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今日話題 :孕期你會仔細觀察寶寶的胎動嗎?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