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小麥粑粑

2021-02-08 印象黃陂
文 | 圖:東方欲曉(黃陂蔡店)

端午至。每當說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麥粑。

會不會有人要說,首先沒有想到屈原那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也沒想到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等習俗。這人真是沒情趣、太猥瑣、堪至有些墮落。

不,而我要說:其實,我非常崇拜屈原以及他的愛國情懷;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我也逐步了解了端午節的那些習俗,並且在行動上對這些中華文化還有所傳承。然而,兒時的記憶像雕刻在腦海裡一樣,確實太深刻、太頑固,以至使我無法把小麥粑的排位從第一的位置撼動。

我們陂北人所說的小麥粑,其實就是小麥饃饃,通常也叫饅頭。現在市面上、早點攤上到去可見,而且花樣繁多,有的做法簡直就是藝術品。特別是那些配上一些玉米粉、蕎麥粉或某種果汁菜汁做出的饅頭,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看見它們馬上會刺激你的味蕾,撩發你的食慾。

這些饃饃好看又好吃,物美價廉,是人們過早的常用食品。然而,在我看來,與過去農家所做的小麥粑相比,總感覺它少了那些新麥的香味,少了嚼在嘴裡時那種綿甜、鬆軟、勁道的感覺。

陂北的小麥粑,製作時所用的酵母是農家人自己製作的。用自製的小曲與小麥的麵皮發酵釀製而成。酵母製作工藝並不複雜,沒有教科書,沒有比例配方,靠的是人們的經驗積累與相互口傳心授。

一次好的酵母製作成功後,人們會在做粑時,將發酵好的麵團留下一些,備作下次做粑時再用。這個麵團,就是人們常說的「老面」。現在的饃饃與舊時的小麥粑在口感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異,我沒有探究。可能就在於,現在的人們用的是酵母粉,而過去用的是老面的區別吧?

前不久,集鎮上新開了一家老面饅頭鋪,吸引著人們排著長隊爭相購買。出於對小麥粑的美好回味和嗜好,我也搶著買了兩個。白生生的麵皮,黃亮亮粑殼,撩得我胃腸蠕動。然而,品嘗過後,卻未能嚼出當年老面饃那種清爽、香甜、勁道的味兒來,不免讓人有些遺憾。

幾十年過去了,小麥粑的味道就這樣長留心底,揮之不去,而且與端午節從未分離過。那是因為,在當年文化生活十分單調,物質生活極度潰乏的條件下,春節、端午、中秋這幾個為數不多的節日,就成了我們對好玩、好吃的一種深切期盼。

可以說,對端午節的期盼是從春節剛過就開始的。

春節過後,萬物復甦,越冬的小麥就要開始拔節,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施足拔節肥關乎到小麥的收成。於是,給小麥施肥就成了農家人開春後第一大農事。

上年秋冬季節挖出的塘泥,經風雪浸蝕,陽光照射後已經鬆軟,是麥苗最好的肥料;用水稀釋後的化肥澆灌麥苗,既能增強麥苗的肥力,又能給山山嶺嶺上的麥苗補充水分。一年之季在於春,農人的春耕、春種、春管,首先就從春管鬧開了。

當年,糧食問題還沒過關。在「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大政方針引領下,水田種的是雙季水稻,小麥等旱地作物就只能種在山崗地上。挑著擔子翻山越嶺送肥澆地,真的是場苦活累活,也是生產隊裡新年的第一場生產大會戰。

連續數日的挑肩磨擔,人們磨破了肩,跑腫了腿那是常有的事。往往這時,會做思想工作的生產隊長就會時不時喊上兩嗓子:「朗嘎們,鉚起勁挑哇,到時候,咧大的小麥粑,叫嗯莫吃?」

邊喊著,還用雙手比劃著,在空中做出好大一個粑的動作來。還別說,這一嗓子就像戰地總動員,一下子就把人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為了端午時節的好大一個小麥粑,苦與累頓時消失得一乾二淨,渾身又充滿力量。

數著端午節倒計時,成了兒時我們給自己出的一道命題。那是因為在這個季節裡,上年的存糧所剩無幾,新的作物尚未成熟,正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時段,若是算計不好,會出現斷糧的風險。人們把這個時段叫做「跑青黃」。何況,小麥成熟了,不僅可以免遭饑荒,還能吃上那香噴噴的小麥粑哩。

誰都不願看到「跑青黃」的場景,小孩子更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個肚兒圓,當然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數起了端午倒計時。記憶中,這種等待總是那麼漫長。麥子拔節了,麥子抽穗了,麥穗灌漿了,麥子黃了,自然會給人們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盼望著端午節快點來。但麥子的成熟期在農曆年中因閏月的原因,有時會早些,有時會遲些。大概是人們覺得沒有小麥粑的端午節會是索然無味的原故,於是,等待著新麥做粑的人們非常智慧,把農曆五月初五稱為「小端陽」,把五月十五稱為「大端陽」。

這一約定俗成,把端午節與小麥粑緊緊地連在一起,它已深深融入了北鄉人的血液裡。

端午節,就是想吃上那口熱騰騰、香噴噴的小麥粑。但更重要的還是人們對豐收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想到這些,彷彿耳邊又響起那首再熟悉不過的兒歌:

一個伢的媽,會做粑三更起把面發伢呀伢呀快起來褲子一捅,臉一抺快點起來吃熱粑……

老面做的小麥粑,還會有嗎?

相關焦點

  • 今日端午,為啥農村俗語說:「最怕端午節的水」,有啥好怕的?
    導讀:今日端午,為啥農村俗語說:「最怕端午節的水」,有啥好怕的?今日迎來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開始包粽子、掛艾草,南方地區還會舉辦龍舟賽,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在民間還把端午節稱之為「閨女節」,端午節也是出嫁閨女回娘家省親的節日,端午節前夕,哪些出嫁閨女,會去置辦一些娘家父母喜愛的物品,攜夫帶子一起回娘家走親戚,所以端午節也叫成為了「閨女節」。
  • 端午節的起源和故事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根據《荊楚紀事》,由於盛夏盛行,順陽在上,五月為盛夏。它的第一個正午是順風天氣上升到順陽的日子,因此5月的第五天也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也被稱為「正午節,五月節,端午節,浴蘭節」等。
  • 雲南人最愛的20種粑粑,版納是潑水粑粑,楚雄是蕎粑粑,昆明是...
    烤出來的喜洲粑粑不僅色美味香,而且廉價實惠。 3.麗江粑粑 因為它是伴著酥油茶一起吃的,掰上一小塊水汽粑粑,沿著碗邊蘸著酥油茶花,讓粑粑浸滿香濃的茶再放進嘴裡,慢慢嚼上一嚼,暖暖的滋味和濃濃的奶香合著粑粑的麥香湧入胃中,高原反應都是小事,這種吃法相當的補充能量 5.楚雄蕎粑粑
  • 【故事保山】舂粑粑
    說起「舂粑粑」,相信每一個土生土長的騰衝人都不陌生。除夕將至,行走的騰衝鄉間的小道,隨處可以聽到碓房裡舂粑粑的聲音,聞到稻米和著蜂蠟散出的陣陣清香。走進騰衝人家裡,主人熱情奉上的也是各式各樣的「粑粑」。
  • 「粑粑藝術家」,全球唯一一種拉出來「立方體粑粑」的小萌物!
    說到「粑粑藝術家」,大家可能想到今天的主角可能是屎殼郎,學名叫「蜣螂」,是一種把粑粑推成圓體的昆蟲。但是今天我們要聊的可不是屎殼郎,而是一種拉出來的粑粑就自帶藝術感的澳大利亞特有動物:袋熊。這些已經讓這個物種顯得很特殊,但是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是讓你想像就很驚訝的事,袋熊拉出來的粑粑居然是立方體的。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拉出來這個藝術形狀粑粑的動物。圓形粑粑很常見,但是這個方形的粑粑就太少見了。難不成袋熊的「小菊花」是方形的?不敢想像!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簡介 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2020年6月25日便是端午節了,很多老師也會布置端午節相關的手抄報作業,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手抄報內容,希望能幫到小朋友們。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 (簡易版的糖油粑粑)紅糖湯圓粑粑
    上次在長沙火宮殿吃的糖油粑粑浮現眼前, 意猶未盡! 那就做個簡易版的糖油粑粑吧材料:紅糖 一大勺(喝湯的鐵湯匙) 湯圓 半包(20多個) 水 1、冰箱裡拿出半包速凍的湯圓,放著備用。鍋裡放冷水,然後再放入湯圓,水量蓋過湯圓。然後用勺子攪一下,以免湯圓沾在鍋底。最後,起火,開始煮湯圓。
  • 端午節是韓國的!
    毋庸置疑,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而韓國因為申遺了一個江陵端午祭,就想將端午節作為他們的專屬節日?實在是個心機boy! 事實上,中國的端午節跟韓國申遺成功的端午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 關於粑粑的重口味笑話
    這是寫給兒子東東的第7封家書小東寶: 多年以後,當你再也記不起自己曾經講過的關於粑粑的笑話時 不知為何,幼兒園中、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編講各種關於粑粑的笑話。每次在幼兒園放學回家的路上,東寶就會跟我分享一個新近聽到的粑粑笑話。其中,有一個是東寶的最愛——他最喜歡在大家聚餐吃飯的時候,一本正經地講: 有一個人,帶著一個橘子去坐公交車。他把橘子放在褲子後面的口袋裡。他看見一個空座位,就坐了上去。結果,橘子被他的屁股壓爛了。
  • 『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
    關於『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詩詞,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相關的信息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傳統節日端午節幾月幾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月亮粑粑》中秋節快樂!
    二十二年了,幾乎每年中秋都會聽這首《月亮粑粑》。中秋之夜,音樂響起,遠眺窗外,把所以的思念都寄託給音樂,讓音符稀釋濃濃的鄉愁,讓笛聲帶走沉默的問候。二十多年前聽這首歌是品味鄉愁,現在聽更是回憶過往的歲月。回憶自己曾經迷戀過的每一串音符,回味自己青春有憾無悔的夢想。
  • 【書香潛川】尋味盛橋大粑粑
    一位合肥友人來盛橋,陪其吃早點,在街邊不起眼的一巷口,我用大粑粑招待。友人一口氣吃了5個,一邊吃一邊說:「去過很多地方,但從沒吃過像盛橋大粑粑這樣的早點,口感軟,味道好,越吃越想吃。」大粑粑是這裡一種傳統美食,價格雖便宜,但製作卻精細講究。首先將大米淘洗乾淨後晾乾,在機器上磨成麵粉,再把麵粉下鍋炒熟到散發出香味的程度,然後用適量的開水攪拌麵粉,把麵粉揉至成細膩均勻的麵團;接著像北方包餃子一樣,將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餡兒放入包好,外形似包子,上圓下平。最後將包好的粑粑放進鐵鍋中,用菜籽油煎炸,再加少許水,蓋上鍋蓋蒸烤。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時間:2020-06-22 14: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 由於今年閏了一個農曆四月份,本該五月份到來的端午節,在今年延遲到了六月底左右,那麼2020年端午節一般會放幾天假呢?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表是怎麼樣的? 端午節時間 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端午節      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有划龍舟、食粽及掛艾草菖蒲等節日活動。
  • 【中肥通訊社】爆品不「爆」 秋季小麥肥新價吸引力在哪裡?
    7月初,行情進入了下半年,複合肥的秋季市場也正式開場,隨著多數複合肥企業的小麥肥價格和政策陸續出臺,秋季肥營銷會議的召開,小麥肥價格陸續浮出水面,而近期原料價格行情依舊起伏不定端午節過後尿素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山東、兩河、山西以及陝西等地尿素報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目前山東河北地區的小顆粒尿素主流出廠報價在1580-1600元/噸,尿素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區企業限制生產,日產量未見明顯增加;二是中原地區玉米追肥需求還能少量走貨,加之部分地區尿素價格即將觸及成本線;三是山西陝西等地區前期低價收款較多
  • 【講述】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的故事(供稿:孫輝)每當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就會不由的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景。那時的我們沒有手機,沒有現在孩子們這麼多的玩具。那時,路邊壓在石塊下的小草的都會讓我們好奇的駐足觀察很久。那時的端午節更是值得我們期盼快點到來的日子。
  • 貓咪拉粑粑幹硬怎麼辦
    貓咪是每天都要拉粑粑的,如果主人發現貓咪的粑粑突然變得幹硬,甚至貓咪在拉的時候非常困難,主人就要觀察一下貓咪是不是便秘了,平日裡貓咪吃的食物比較乾燥不易消化,加上貓咪又不愛喝水,就會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主人這時候就要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貓咪的粑粑恢復正常才行:
  • 《端午節》的由來與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與意義🔥   文(錄製):袁亞囡/白陽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