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斷斷續續下了一周的雨,雖然氣溫上仍是夏天的體感,但是節氣上已經立秋了。
說到夏天要過去了,人們總會心情突然低落。的確,人們似乎對於夏天有各種各樣的濾鏡。淚海衝浪手曾經在微博上發過這樣一段話:
一種至高的美學,就是 summer time,summer time 這個詞組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你能在其中體會到甜蜜,痛苦,哀愁,年輕,刻骨,清涼,暗戀,孤獨,燥熱,陽光,河流,皮膚,腰窩,流動的樹影,最短暫的幸福感和最漫長的餘韻,在到達最頂峰的時候迫近死亡,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 summer time。
電影《夏日之王》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開頭,馬小軍說「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難掩飾欲望。」
夏天有最熾熱的陽光和最磅礴的雨,人的情緒在夏天也就像這天氣一樣,所以在夏天經歷的事情總是刻骨的。從網易雲音樂搜索關鍵詞:夏天,你會發現人們從夏天的風唱到夏天的酒(summer wine)又唱到夏天的憂愁(summertime sadness),唱著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的那些小秘密,還有一句很有夏天感覺的「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跳出情緒性東西的怪圈,夏天為什麼能夠給人這麼大的影響呢?
萬物的生長
夏季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6 個節氣,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和天氣變化最劇烈、最複雜的時期。這其中既有內陸地區的乾燥酷熱,又有沿海地區潮溼悶熱。
從時序上講,「立夏」之時太陽正好到達黃經 45 度,北半球氣溫整體開始升高,是年度周期中夏季的起點。從漢字入手,深究其義,在「春」、「夏」、「秋」、「冬」4 字中,「夏」和「冬」的字形與本義似乎都不太好解釋,尤以「夏」字最為難懂。而且,在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系統文字甲骨文中,至今沒有找到被公認的「夏」字。
古人選「夏」作為高溫季節的名稱有著別出心裁的考慮。西漢揚雄《方言》釋「夏」:「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鄭之間謂之暇。」東漢劉熙《釋名·釋天》也有類似的意思:「夏,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禮記·鄉飲酒》說得更具體:「南方者夏,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大概意思是,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謂「夏」就是「大」之義;南方養育萬物,使它長大,這就是「仁」。用「夏」字來定義熱天,原因即在「大」上。因為在夏季,植物、莊稼生長最快。
人與自然萬物是相聯繫的,在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也在加快,情緒上也會有野蠻肆意的蔓延。
夏天與愛情
《Call Me By Your Name》講述了一場夏日愛戀。原著小說的簡體中文版的書名更是強調了夏日的感覺——叫做《夏日終曲》。
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義大利,十七歲的義大利少年埃利奧原本在他的世界裡優渥自在地遊蕩,似乎無憂無慮,直至遇見喜歡的人,自此推開了自己的青春大門。那時,初來乍到的奧利弗問埃利奧:「大家都在這裡做什麼?」埃利奧說:「不做什麼。等夏天結束。」但那是在遇見奧利弗之前。
如今,他再也無法無所事事地消夏,而是被這個夏日的訪客攪擾得患得患失,害怕夏盡時的離別。
在那個蟬鳴的長夏,懷揣心事的少年暗暗關注喜歡的人的一舉一動,「午後一兩點的嘈雜蟬鳴...把全世界隔絕在外的陽臺。微風追隨花園裡的水汽,沿著樓梯往上吹進我的房間。那年夏天我愛上釣魚,因為他愛。愛上慢跑,因為他愛。愛上章魚、赫拉克利特和《特裡斯坦》。那年夏天我聽鳥唱歌,聞植物的氣味,感覺霧氣在陽光普照的溫暖日子裡從腳下升起,而我敏銳的感官總是不由自主地全湧向他。」
《情人》裡的法國少女在燠熱的西貢遇見年長的東方男子,自此在夏日的灼熱日光裡下墜沉迷,歷經相愛與別離。
電影《情人》
「要是某年夏天我沒有愛過某個女孩的話,可能根本就不會有洛麗塔。」《洛麗塔》的男主角亨伯特說。洛麗塔讓他想起暑假時遇到的初戀,他們在滿是蟲鳴的花園中相遇,也在那個夏天分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夏天影響的不只是身體感受。研究表明,人體內的血清素(5-HT)在腦內的釋放會使人產生放鬆感和快感。而明朗的陽光會提高血清素的水平,帶來更多愉快的感受。
而愛情在夏季有它專屬的氣質,狂熱,暴烈,急躁。氣溫炎熱,人們穿的更少,季節帶來的生理變化,可以拉近人們的距離。此外,夏天為人們製造了更多浪漫的機會:學生時代的暑假、旅行、音樂節、甚至每個飄著燒烤味道的夜晚,夏令時讓白晝變長,人們外出活動的時間也在變長,關於愛情的機會也在無形中增長。
電影《夏日的麼麼茶》
校園與青春
在日本,有一個詞叫做「五月病」。因為日本高校的畢業和新學年的開始都在春天,四五月份一般是學生開始新的一段學習經歷,或者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開始一段新的工作經歷的時間。不少日本人在此期間意志消沉、慵懶倦怠、對履行社會職責有牴觸感,反應遲鈍或敏感等。
「五月病」的成因並不是月份,而是不適應環境的突然改變。其實我們也有相同的體會,畢業季和開學季分布在夏初和夏末,尤其是畢業季的憂愁與期待讓大多數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夏天成為了儀式感很強的季節,人們總是會想在夏天做些什麼,比如徹夜的狂歡還有和朋友一起喝醉。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的夏日花火大會
村上春樹也愛夏天,他說:「夏天最讓人歡喜。太陽火辣辣照射下來的夏日午後, 穿一條短褲邊聽搖滾邊喝啤酒, 簡直美到天上去了」。還說「真想求它至少持續半年」。
我們在畢業季的時候也想把夏天定格,把青春變成一件永恆的事情,因為在那之後,我們只能用餘下的所有季節去緬懷人生中那幾個黃金的夏日。
電影《九降風》
日語裡「夏天結束了」其實和夏目漱石的「今晚月色真美」(月が綺麗ですね)一樣,都是有話不好好說系列有隱藏含義的。有著還沒好好準備就潦草收場,或者說內心已經好好準備了,卻沒能取得好的結果,最後匆匆而過那種感覺。就像不了了之的暗戀,沒牽到的手,沒說出的話。就像漫長的午覺醒來準備去學校,慌忙中找了半天卻找不到課本和書包。就像畢業後感覺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就被推搡著進入社會來不及跟夏天揮手告別的倉促。
電影《九降風》
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晨風的撫摸使我一陣陣起了雞皮疙瘩,周身發麻。我還記得有股燒荒草的味道特別好聞,可是大夏天哪來的荒草呢,但無論怎樣,記憶中那年夏天發生的事總是伴隨著那麼一股燒荒草的味道。
——《陽光燦爛的日子》
監製:新褲衩
視覺:Pomelo
編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