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打著賣口罩的幌子騙了5.1萬元,還了名下5張信用卡的欠款

2020-12-27 新聞晨報

來源:新聞晨報 記者:倪冬 米楊軍

疫情防控期間,由於市場口罩供應緊俏,一些不法之徒通過網絡借銷售口罩之名實施詐騙。被害人往往在支付完款項後,就被立即拉黑。

2020年2月,浦東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民警接市民朱某報警求助,稱其曾通過微信向一男子購買1萬個口罩,並支付了3萬元。

然而,對方收款後遲遲不發貨。後來,又有一位自稱是該男子老婆的人,加其微信後稱丈夫因賣口罩被警方抓了,故而無法發貨。

男子使用微信小號,要求被害人刪除聊天記錄,企圖銷毀犯罪證據

根據當事人的敘述,值班民警懷疑,這是一起借銷售口罩之名實施詐騙的案件。

接報後,周浦派出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2月8日上午,周浦派出所會同三林分區指揮部一舉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季某抓獲。

據犯罪嫌疑人季某交代,之前他從朋友那裡購買過一批口罩,後銷售獲利,他覺得這是條財路,於是就在朋友圈發布相關信息,沒多久就有人向其購買口罩。但自己沒有採購口罩的正規渠道,朋友那裡也沒貨了,但此時被害人朱某已經打了貨款過來,並開始催促發貨。他只能使用另一微信小號謊稱為季某的妻子與朱某聯絡,告知對方因故無法發貨。之後,季某還要求被害人朱某刪除與自己的聊天記錄,企圖銷毀自己的犯罪證據。

信用卡還款記錄

後經民警梳理嫌疑人季某的資金帳戶,發現又有另一被害人向季某轉帳2.1萬元。季某在收到5.1萬元後,就將部分贓款歸還了自己名下的五張信用卡,剩餘錢款也沒有一分錢用於購買口罩。

目前,季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近期,部分違法犯罪分子利用市民急於購買口罩等抗疫防護用品的急迫心理,推出新的涉「疫」詐騙手段,請廣大市民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以免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沒錢還信用卡 男子謊稱賣口罩騙錢被拘
    現貨秒發,價格便宜……」疫情期間,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量大,個別不法分子盯上了這一「商機」,在網絡上實施電信詐騙。3月25日,一名打著賣口罩的幌子在網上進行電信詐騙的男子被張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3月18日,孫女士向張店警方報案,稱其通過微信購買口罩時遭遇詐騙,被騙了4500元。
  • 沒錢還信用卡 男子假賣口罩詐騙
    淄博新聞網訊 (記者劉琳 通訊員許紅 趙穎慧)疫情期間,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量大,個別不法分子盯上了這一「商機」,在網絡上實施電信詐騙。記者昨日獲悉,張店一男子因沒錢償還信用卡,便打著賣口罩的幌子在網上進行電信詐騙,目前已被張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貴陽女子花5萬買口罩,對方收錢後還了信用卡……
    2020年02月20日02時10分許,家住花溪區的張女士(化名)到花溪公安分局貴築派出所報案,稱其在網上購買口罩被人騙了5萬元,騙她的人她已經帶到派出所來了。經民警了解,張女士此前通過微信群認識了一名叫譚某的女子。
  • 信用卡代還APP,信用卡欠款5萬的自救方法!
    信用卡代還APP,信用卡欠款5萬的自救方首先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網友的問題:銀行打催繳電話的時候,一定要按時接催繳電話信用卡代還APP,信用卡欠款5萬的自救方在你逾期還款,銀行不斷催款的過程中,即便你實在沒有能力償還,每個月都是捉襟見肘,但是也要拿出一部分錢來還款,只要你哪怕每個月給銀行的錢是100
  • 男子騙女友220萬元,還讓她錄「自願給錢」的視頻
    交往過程中,翟某以投資理財和放高利貸掙錢為幌子,先後騙取李某220多萬元。李某催要這筆欠款時,翟某又哄騙李某錄下「自願給翟某錢」的視頻。法庭上,當翟某拿出這段視頻自證清白時,法院卻認為,這段視頻不僅無法證明李某自願給他錢,還進一步印證了翟某詐騙的事實。最終,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翟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3年。
  • 信用卡欠款,還不上的後果……
    信用卡欠款,會產生利息和不良記錄。如數額比較小,會影響徵信記錄;如數額較大形成惡意欠款,銀行會向公安機關報案。並且個人由於不良記錄,辦理房貸、車貸等金融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 多張信用卡總欠款超5萬,會被聯合起訴導致坐牢嗎?
    而信用卡逾期,就是一件對個人信用影響很大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信用卡逾期問題,也有很多人因為信用卡使用不當,導致徵信受到影響,留下不良記錄,影響以後的貸款,甚至問題嚴重的,被列為失信人,對自己子女家人未來的生活都有深遠的影響。
  • 信用卡欠款起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準備什麼材料?
    網友諮詢:信用卡欠款起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準備什麼材料?內蒙古信真律師事務所康生律師團隊律師解答:信用卡欠款起訴流程:1、首先銀行多次催款後,仍舊不還款,銀行會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2、在接到銀行的訴訟請求後,法院會主動調查事實真相,一旦確認借款人的確長期欠款未還,法院會向銀行索要借款人個人信息;3、銀行整理訴訟材料,提交給法院審批;4、法院接到訴訟材料後,一般會在7日內審批
  • 「8.5折優惠」人工代還信用卡 ?騙局!
    華聲在線8月1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夏婷)「8.5折優惠」人工代還信用卡!真有這樣的好事?不少人因為輕信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僅信用卡帳單沒還清,還賠進去不少錢。為籌賭資,湖南省某一本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大四學生實名認證行騙,涉案流水超千萬元。 今日,長沙高新警方披露了相關案情。
  • 保安炒股辦15張信用卡半年虧20多萬
    自知還不了信用卡,已經向派出所「自首」。  作為一名保安,劉軍沒有看到自己成為勵志故事的主角,相反卻徘徊在犯罪邊緣。因為在證券公司當保安,小學文化的他「積累」了不少炒股心得,就在他為資金犯愁時,有人指點他套現信用卡獲得資金。不想股市一番拼殺,半年裡先後虧掉20餘萬元。每天銀行的催款簡訊曾逼得他一度欲自殺。
  • 幫朋友辦信用卡 背上百萬債務 銀行:信用卡只限本人使用,若出借要...
    原來,兩年前,他用自己的身份證幫同事辦了8張信用卡,而同事肆無忌憚地刷卡,刷出高額債務卻無力償還,100萬元的債務掛在了他的名下。面對如此巨額的債務,張先生不知所措。對此,律師認為,這跟出借信用卡是一樣的道理,張先生必須承擔欠款的後果。投訴 幫別人辦信用卡 自己債臺高築據張先生講,他與這名同事關係很好。
  • 男子倒賣銀行卡被刑事拘留,耒陽警方破獲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這裡的「他人」往往認為自己辦的銀行卡,怎麼用誰也管不著,我願意給誰就給誰,願意賣誰就賣誰。現在賣給別人還能換錢,他們就覺得何樂而不為。 一套銀行卡(包括銀行卡,手機卡、U盾等)可賣500元至1000元,乍一看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輕鬆賺到錢,但真的是這樣嗎?警方鄭重提醒,賣自己的銀行卡也涉嫌違法犯罪。
  • 醫療器械廠「內部員工」賣口罩?鄭州男子被騙42.6萬元
    2月25日,鄭州警方通報了疫情期間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情況,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佔刑事案件立案總數的20.81%,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發生多起以網絡售賣口罩等新手法實施詐騙的案件。自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鄭州警方破獲涉疫詐騙案件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追回涉案金額108.3萬元。
  • 假冒公安APP騙走6.5萬 警方揭秘三大「升級套路」
    昨日,遼寧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預警,傳統的「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升級,並且已經有市民上當被騙走6.5萬元,提醒廣大市民注意。  假冒公安APP騙走6.5萬元  近日,林女士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北京刑偵隊的民警,查到林女士涉嫌參與多起詐騙案件,需要配合警方進行調查。
  • 入住一年被要求搬離 賣家一房多賣:5套房賣59人騙800萬
    一審刑事判決書原來,這都是「一房多賣」引起的。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公開的裁判文書,他們所購的安置房並未辦理過戶登記,法院強制執行的背後是賣家魯某以自己有5套拆遷補償安置房可出售為由,偽造相關資料「一房多賣」,騙了59名購房者800餘萬元,用於個人賭博和揮霍。
  • 如何區分逾期不還、惡意透支和信用卡詐騙?
    信用卡逾期不還是否會承擔刑事責任的認定,是需要根據信用卡逾期金額、逾期時間、是否存在惡意透支和信用卡詐騙等行為來綜合評判的。實際上很多信用卡逾期未還的朋友並不是真心要欠款不還甘心做老賴,他們大多數人只是暫時無錢可還無力還款而已。好多無力還款的朋友由於擔心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弄得自己整天心神不寧惶惶不可終日。
  • 因為信用卡我坐牢了。注意!這樣用信用卡要坐牢10年!
    【案例】 南昌男子熊某,在南昌某銀行,申領了一張額度為8萬元的信用卡,一年不到的時間裡,熊某通過購物等消費,共透支本金71451.10元,而且始終沒有還款動靜,發現信用卡有被惡意透支跡象後,該銀行先後3次向熊某催繳都沒能成功。
  • 信用卡「上門」提額,5萬不在話下,這些「計中計」你還沒識破?
    但是最多的還是信用卡推銷。雖然說信用卡辦理有門檻的,但是上門推銷的工作人員,也不在少數。至於他們是否真的「可信」,答案不言而喻。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的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發卡數量上已經累計了7.49億張。這也意味著,中國人的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量已經達到了0.53張。
  • 臺媒:臺灣男子以代購口罩為名行騙,大陸女子被騙400餘萬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5月1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口罩缺貨,臺中馮姓男子2月宣稱熟識臺灣優質口罩廠商,可出貨3600萬個口罩給大陸某醫療公司張姓女業務員,在收取人民幣405萬元訂金後斷絕聯繫,隨後,張姓女業務員寄信到臺灣檢舉,臺「刑事局」日前拘提馮姓男子並依詐欺罪嫌移送
  • 男子銷售假口罩被罰5萬元 曾向當地醫院捐贈600枚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一個多月前,常德石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胡某程涉嫌銷售假冒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飄安」牌一次性使用口罩。經初步核查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屬實,石門縣市場監管局於當日立案調查。該男子還曾將600枚口罩捐贈給石門縣紅十字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