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日前宣布副手搭檔賴清德。(大華網絡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日前宣布副手搭檔賴清德參選2020,蔡說要體現兩個重要價值:1. 「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人民有權利選出自己的臺灣地區領導人,2.這是一個多元自由的社會,政黨可以自由競爭。賴則稱「要在最黑暗的時刻,團結守護臺灣」。
事實上,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由臺灣人民直選,自1996年開始已經舉行過6次,並經政黨輪替再輪替,2020年1月11日的第15任選舉,當然不會是最後一次。蔡英文深藏內心的意圖非常明確,即是將這次「大選」定位為所謂的「中華民國臺灣」的「大選」,為一旦順利連任之後的「臺獨」政策鋪路,這是蔡英文的司馬昭之心。
而所謂「多元自由、政黨自由競爭」,根本與現狀不符。過去3年多以來,蔡當局通過民進黨在臺灣立法機構多數,強行通過多項「法案」,包括「黨產條例」、「促轉條例」、「國安五法」,最近又提出爭議極大的「反滲透法」,欲圖「東廠」復闢,戕害臺灣人民自由,不僅全面扼殺「在野黨」的生存發展空間,對人民從事兩岸交流則用「惡法」箝制,依此看來,臺灣還容許社會多元自由嗎?還存在政黨自由競爭的環境嗎?因此,蔡英文所謂這次「大選」要體現的這兩個價值,不但是背離事實的空話,也是毫無意義的唱高調的選舉語言罷了。
至於賴清德指稱「要在最黑暗的時刻,團結守護臺灣」,已成為網絡社群廣傳的笑談,莫非臺灣目前真的處於「最黑暗的時刻」?如果是,又是誰造成?難道不是民進黨「執政」3年半來的錯誤政策所導致。不過,若從民怨沸騰與主流民意對現狀不滿的現像觀之,賴的上述說法或許也沒錯。就舉以下三個例子:
——一例一休:臺當局、企業與勞工三輸,被譏為是勞權倒退30年的大修「法」,其影響包括勞工加班費縮水、加班更密集、衝擊需要輪班的產業人力、可能讓勞工領不到加班費等,對於被蔡英文稱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的勞工,真是情何以堪,難怪勞界會調侃小英「不是最柔軟,而是最容易榨癟榨乾、壓好壓滿的那一塊」,對辛苦謀生的他們,這三年的確是「最黑暗的時刻」;
——年金改革:即使被質疑有違「憲」違「法」之虞,而且還破壞了臺當局信賴保護原則,並違反「行政法」的不溯既往,民進黨當局依然硬幹到底,絲毫不顧及退休軍公教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與穩定性可能受到的嚴重衝擊,對這些一生固守崗位的軍公教人員而言,難道不會有「最黑暗的時刻」的感嘆;
——兩岸關係:蔡當局拒絕「九二共識」,又提不出大陸能夠接受的新方案,加以「去中國化」等「暗獨」路線日益明顯,臺海陷入冰凍僵局,今年8月1日起,大陸取消陸客自由行籤證,團客亦逐步緊縮,重挫臺灣觀光旅遊業,預估年底前會減少100萬人次,觀光產值損失350億(新臺幣),而臺當局推行新南向政策又無法彌補缺口,觀光相關產業莫不叫苦連天,面對遙遙無期的旅遊寒冬,受到影響的200萬個家庭,難道不也正處於「最黑暗的時刻」?
所以,賴清德「最黑暗的時刻」說,對照過去3年半來民進黨「執政」下的臺灣現況,還是有相當道理的。眾多期待走出黑暗時刻的臺灣人民,唯有在明年1月11日用選票點燃未來的亮光,或許才能有機會走出「最黑暗的時刻」。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