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笑很傾城》播出之後,迅速擠佔熱搜榜,引發全民觀劇的熱潮。《微微一笑很傾城》用最細膩的方式帶領觀眾回到了純真的校園時代,堪稱影視劇市場的一股「清流」。除了兩位主演被人們津津樂道以外,在劇情中,很多網友還關心裏面的遊戲。
據了解,全球網路遊戲市場高速增長,未來增長潛力巨大,隨著網際網路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網路遊戲市場較快增長,前景一片廣闊。很多學生也對遊戲類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一些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學習遊戲專業。那麼,日本相關專業牛校有哪些呢?
日本遊戲類專業簡介
主要內容:遊戲本質分析、遊戲產業概論、遊戲開發流程及職業劃分、玩家需求分析、構思創意及文檔編寫要求、遊戲故事設計、遊戲元素、規則、任務、系統、關卡設計、遊戲平衡設定、界面與操作功能。
課程目標:了解電子遊戲的發展歷程、掌握電子遊戲設計的基礎規律。熟悉開發流程和遊戲開發的人員構成。全面細緻的了解遊戲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完全熟練掌握遊戲設計文檔的編寫方法。
日本遊戲類專業牛校
(東京工業大學 情報工學科)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大學分為國立、私立、公立、專門學校和短期大學。由於遊戲製作專業大多開設在私立或者專門學校,因此國立大學當中跟遊戲製作沾邊的學校並不多。但是這所東京工業大學(以下簡稱「東工大」)正是培養了巖田聰,這位帶動了任天堂發展乃至給整個遊戲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人的母校。
該校是以工程技術與自然科學研究為主的日本頂尖、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學。據2015年的數據統計,該校的偏差值(偏差值在日本被看做學習水平的正確反映,是日本人對於學生智能、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值)在東京僅低於東京大學和東京外國語大學,位居第三。
(東京工芸大學 アニメーション學科、ゲーム學科)
這所於1923年成立的私立大學,在成立當初是專門教授學生攝影攝像技術的專門學校。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該校把化學的照片處理法、幾何光學的應用物理等先端科技融入到了照片的攝影技術當中,逐漸地實現了工學與藝術的融合。而這所乍看之下和遊戲製作並沒有多大關係的學校,正是遊戲《吃豆人》(Pac-Man)系列的創始人巖谷徹的母校。該校僅有工學院和藝術學院,共計12門專業。其中藝術學院的動畫專業和遊戲專業可以說是培養遊戲製作人的搖籃。
東京工藝大學(以下簡稱「工藝大」)的動畫專業是2003年才剛剛設立的,雖成立時間尚短,但該校也是日本第一家成立了四年學制該專業的大學。這門以培養未來動畫製作人才為目標的專業,每年大約有100名學生入學,跟眾多學校一樣,幾乎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商討並製作出一款作品來共同精進學藝。由於學時有四年之久,最開始的兩年,可以穩紮穩打的進行基礎知識的積累,後兩年則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到實踐與理論研究並行。
遊戲專業要比動畫專業歷史悠久,也正是培養了巖谷徹的地方。在日本的大學教育領域中,也是屈指可數的結合了藝術和理數理論的精髓,在進行著「遊戲本質」研究的專業,以培養業界一流的遊戲製作人為宗旨。在該專業,學生入學後可以選擇遊戲策劃、遊戲設計、遊戲編程這三個方向,再根據各方向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能。從大二開始,則以小組的形式創作一款可以拿到市場販賣水平的遊戲。而相對於動畫專業,遊戲專業十分重視3DCG教育的質量。學校也為學生們準備了如動作捕捉工作室、遊戲實驗室等高科技設備,並且會定期舉辦遊戲大會彼此切磋實力來加深友誼,可謂是學玩兼備。
(東京工科大學 メディア技術コース)
這所於1986年成立的私立大學,依靠其「實際應用學主義」的教育思想,在這短短30年間,現已發展成具備專項研究環境的綜合性理科大學。由於成立時間較晚,雖沒有較為有名的畢業生,但近年該校的媒體技術專業開始著手於遊戲製作人才的培養,那些夢想成為一線遊戲製作大師的學生從各地來此地求學。該校共設有6個學院,開設有21門專業。
東京工科大學的傳媒學院在業界被稱為「傳媒學的先驅者」。在該學院有內容製作、互動傳媒、社會傳媒服務這三個專業。在互動傳媒專業,重點學習運用媒體基礎技術開發的應用程式、音聲、語音對話、遊戲輸入輸出設備等多種知識與技術。
在該專業較為有代表性的科目是遊戲製作技術理論課程。該課程在學習遊戲開發工程的基礎上,學習業界遊戲設計和遊戲製作所使用的技術要素,以及邀請企業的工作人員來進行手遊製作的講解。第一年,除了學習基礎理論,也可以參加各種遊戲製作的小組和研討班。研討班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遊戲策劃,每周都會有不同的課題,學生們需要以課題為中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款遊戲的策劃書。另一種是遊戲製作,和隊友一起分擔遊戲設計、遊戲編程、遊戲插圖的任務,共同製作一款遊戲。該校的在校生製作的遊戲曾多次在遊戲製作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