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庫資本:與你並肩穿越疫情,走出電動出行產業的春天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武漢「新冠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每個人的免疫力,也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免疫能力。這次疫情既是徵兆也是預演,我們必須思考的是在「停擺」環境下如何應對?疫情終將過去,中小企業很難,初創企業更難,但我們不該絕望不要放棄。正如SARS過後中國經濟的新一輪高速增長,淘汰只是讓留下來的強者更強大。

就是在這個愁雲慘霧裡,我們仍然希望以更加正面的態度面對未來,2020年2月金庫資本宣布投資2億1千萬人民幣入股東南亞最大出行企業Grab,將以中國大陸和臺灣實力雄厚的電動車零組件製造能力作為後盾,協助生態鏈上電動出行產業供應鏈隱形冠軍,與Grab協同切入東南亞市場。此外,金庫資本還發布了《2020年電動出行產業白皮書》,強調指出臺灣產業所擅長的硬體製造整合優勢,有效結合中國大陸大數據與車聯網資源,足以改變全球電動車市場格局。

金庫資本宣布投資Grab 2億1千萬人民幣暨2020年全球白皮書發布

根據此次Grab融資結構,除了金庫資本外,共同入股者還包括微軟(Microsoft)、豐田(Toyota)、軟銀(Softbank)等國際重量級業者。金庫資本所投資的2億1千萬人民幣中,母公司Grab Holdings Inc. (GHI)佔4200萬人民幣,GHI與金庫資本合資成立的GrabWheels則佔1億6800萬人民幣。GrabWheels將扮演後勤中心角色,結合金庫資本投資的出行項目,提供Grab整車組裝、電池、能源站等硬體製造統包解決方案,初期計劃以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先行,再逐步擴展至東南亞11國,甚至印度地區。

此次的武漢疫情,讓大家為了健康需要隔離;但也因為隔離,才讓我們知道出行不易的辛苦。金庫資本十年來始終專注於出行領域的專業投資,我們相信陰雨過後就是陽光,電動出行行業的快速升級就在眼前,白皮書也以搭配了電動出行產業下十年趨勢以及武漢疫情給出了四個看法:

1、九零後、零零後二輪出行需求即將爆發,對產品品質的需求將讓高端電摩崛起:

年輕用戶對產品設計感、性能、智能功能將有更高的需求。隨著國標的推進,高速電摩具有其它交通工具不可比擬的優勢。高速電摩既是綠色交通工具,也具有高速行駛、停放便利的特性,將為越來越多的騎行者所期待。另一方面,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已培育出的一大批上遊企業,都將順勢成為電摩產業的有力支持體系。

2、疫情過後,新國標的執行將加速推進,「限制特定路段」的電動車騎行開放指日可待:

本次「新冠疫情」讓電動車個人出行的優勢發揮了出來,有許多院士專家積極倡導電動車的出行。這有利於新國標的靈活實施。新老標準的過渡時間也將面臨變數。國家將從源頭下手,管理好電動車生產、性能及上路規範的全面整治。

3、5G、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加速兩輪電動車用戶體驗的升級:

車與人互動的各種功能,如「一鍵啟動」、「一鍵調色「、「一鍵開箱」等,就像把一輛兩輪電動車裝進了手機;接著是車與車企的互動,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車聯網的全面覆蓋,車企將能夠更好的掌握行駛的相關數據,進而優化出行的服務;最後是車主、車與車企的連接,「實時定位」、「一鍵救援」有效保障了每個車主的行駛和車輛安全、電池監控、線上診斷以及檢修,讓車輛故障不再變成困擾。

4、優勢補給、合縱連橫結合海外市場,將改變全球二輪市場格局:

中國品牌電摩出口已小有規模,但在技術研發、整車設計、動力性能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仍與國際品牌有一定差距,金庫資本作為第一家橫跨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專業基金投資機構,將利用兩岸平臺,將硬體製造與中國大陸的大數據、車聯網結合進行全球出行布局。

金庫資本創始合伙人丁學文表示,金庫資本的營運模式結合了代工製造與統包解決的B2B商業模式,再輔以金庫的資本運作能力,將成為中國電動出行產業未來發展的最佳出路之一。以這次入股Grab為例,除了延續了以製造為基礎的代工服務,還可以同時享受Grab快速發展的股權增值,更可以協助金庫資本中國地區投資項目的出海發展,出行服務、電動化、智能化即將引領未來全球產業大變革,而金庫資本志在帶領電動出行產業生態鏈上的合作夥伴,以有容乃大、放眼世界的角色參與其中。

Grab Venture負責人Chris Yeo指出,中國地區擁有相當優異的電動車供應鏈製造能力,這是Grab所處的東南亞市場所欠缺的部份。透過金庫資本所搭建的跨國整合平臺,能將兩岸電動車供應鏈研發能力在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裡盡情發揮,讓電動出行產業的發展可以更快到位,達到全球區域優勢與資源互補的目的。

GrabBike印度尼西亞區負責人TJ Tham則表示,如果說智能型手機是過去十年來改變全世界人類生活的殺手級應用,那麼電動出行產業將是未來十年接棒演出的主角,而電動車就是提供出行產業應用的基礎載具。 Grab這幾年在東南亞各國的發展成功,給了以電動車帶動出行產業應用發展非常肥沃的土壤,未來Grab結合金庫資本平臺上的資源將有機會在東南亞,甚至全球版圖上大放異彩。

根據金庫資本的評估,東南亞確實非常適合發展電動出行產業,Grab營運已具模規且非常專業,只缺硬體製造整合的最後一塊拼圖。金庫資本發展已有十年歷史,擁有13檔在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布局電動車供應鏈的基金,即使在資金緊縮的2019年,仍然在臺灣、大陸、印度、東南亞投資了10個項目,合計金額超過3.7億人民幣。金庫資本是兩岸具有國際化發展能力的產業基金,擁有豐富資源協助電動車供應鏈及新創公司打入東南亞以及全球市場。

金庫資本創始合伙人丁學文指出,兩岸電動車供應鏈不缺好的團隊,不缺積累。面對此次突發的「疫情」,我們的初創項目不要悲觀,都說悲觀的人,在2003年SARS的時候看不到希望,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看不到希望,在2015年股災三連擊的時候看不到希望,在2016年樓市癲漲的時候看不到希望,同樣,在2020年的武漢疫情時,一定也看不到希望。但事實上,每個時間的節點,給你的同樣也都是機會,但它只屬於正面樂觀的人,世界這麼大,我們就該一起出海去看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銀盛泰資本:新冠疫情不會改變醫療產業的核心投資邏輯
    此次疫情對醫療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呢?在疫情中除了風險是否還有機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醫療行業帶來了醫療資源和傳染病應急防禦等方面的挑戰,但同時也為行業的後續發展帶來契機。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說,疫情對整體醫療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中國人口眾多,醫療需求潛力巨大,此次肺炎疫情的出現,更加突顯出醫療產業的重要性。醫療仍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投資主題。
  • 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狂飆突進
    這還是僅統計電動自行車整車頭部企業2021年的銷售預期量,如果加上其他的廠商銷售數據,以及因整車商帶動的電池、電機、晶片及相關配套供應鏈,以及近3年來衍生的周邊產業——如充換電行業等等,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產業規模,可能僅次於汽車產業或家電產業。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行業篇:智能電動汽車大勢已成,百舸爭流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演變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與宏觀經濟影響,全球汽車銷量大幅下滑,而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特斯拉等頭部公司實現逆勢增長,這一增一減對比,深刻體現汽車產業從傳統燃油車向智能電動汽車升級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署預計,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300萬輛,相比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近221萬輛,未來10年有超過10倍增長空間。
  • 韓國加速「未來車」產業布局:提高普及比率 力促產品走出國門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提高普及比率,力促產品走出國門——韓國加速「未來車」產業布局韓國街頭展示的氫能源動力汽車。 本報記者 白雲飛攝韓國提出「未來車新政詳細戰略」,加快新能源車產業布局。按照計劃,電動汽車和氫能源動力汽車成為主角。韓國今後要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增加相關政府補貼,進一步增加充電樁數量,同時力促相關技術和產品走出國門。為擴充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韓國環境部、韓國環境工團以及國內6家燃油、燃氣供應商近日籤署了合作協議。不久前,韓國提出了「未來車新政詳細戰略」。
  • 精進電動從「走出去」到「走回來」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注意到,隨著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加碼,2020年以來,來自日本電產、博世、採埃孚、博格華納等國際零部件企業的市場份額開始不斷提升。對此,精進電動董事長餘平認為,應對國際Tier-1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國際Tier-1。
  • 共建汽車產業新生態!全球智慧出行大會暨展覽會南京開幕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汽車專業委員會等單位支持的「全球智慧出行大會暨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簡稱GIMC 2020)於2020年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 「西寧製造」走出青海 綠色低碳產業蓄勢待發
    說起 「西寧製造」,很多人會想到從前我市工業粗放型的生產方式,然而你知道嗎?如今華晨寶馬旗下的電動車中,跳動著一顆西寧「心臟」, 「西寧製造」的新材料鈦及鈦合金是製造太空梭的重要材料,今天的「西寧製造」早已擺脫了「黑、粗、大」的形象,貼上「高、新、精」的標籤,在一些領域內甚至走在了全國前列。
  • 「特長生」的話語權,汽車產業競合怪相下的真相
    在此之前,曾毓群很少出現在汽車圈的各大產業論壇,2020年是個例外,從8月開始,他不僅高頻出現還常常放狠話警告行業。 疫情剛剛好轉,曾毓群預測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量將超過中國,同時在公開場合呼籲汽車行業相關從業者和政策制訂者,「不要起了大早卻趕個晚集,我們把基礎設施全部做完了,人家開始熱賣。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特斯拉APP崩了!大批中國車主差點...
    3項強標既提出要提高電動車安全標準要求,也規定了電動車輛技術細節,還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合肥個人新購電動汽車獎勵2000元電費來自合肥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下滑了67.05%。而好消息是合肥市政府已最新出臺了若干政策,助推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汽車電動化——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轉型過程中第一個產業爆發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需求增長,而固態電池則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路線趨勢之一。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讓廣汽集團在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競爭中掌握主導權,體現出未來汽車生態布局的前瞻性。
  • 免費發放電動輪椅車 助力殘疾人出行 蘭州市西固區殘聯開展扶殘...
    免費發放電動輪椅車 助力殘疾人出行西固區殘聯開展扶殘助殘活動每日甘肅網12月29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西固區殘聯在西固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開展扶殘助殘為困難重度肢體殘疾人發放電動輪椅車活動,進一步做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滿足殘疾人的個性化輔具需求,現場共為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最後的春天?新能源補貼或在2-3年...
    日本擬將電動汽車購置補貼提高1倍 最高80萬日元日本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計劃將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提高至目前2倍,最高達到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0470元),條件是將家庭或事務所的電力合約改為所有用電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等,爭取2020財年內啟動這一舉措,以促進純電動汽車普及。
  • 賈乃亮孟佳同遊傳出新戀情,並肩出行顯親密,網友:不如李小璐
    標題:賈乃亮孟佳同遊傳出新戀情,並肩出行顯親密,網友:不如李小璐說起賈乃亮,網友們首先會想到他和李小璐離婚的事,因為當時這件事實在是太火了。其實乃亮在娛樂圈中也是一個口碑非常好的人,出道以來,出演了許多經典優秀作品。
  • 中國車企逆風「走出去」
    編者按  全球疫情和逆全球化陰霾之下,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顯現逆勢發展勢頭。出口數據的向好、海外布局的加快,不僅彰顯出中國汽車產業的強大能力和頑強韌性,還表明海外市場對中國汽車產品的認可,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加快復甦。
  • 「特長生」的話語權,汽車產業競合怪相下的真相|「汽車新引力」之...
    在此之前,曾毓群很少出現在汽車圈的各大產業論壇,2020年是個例外,從8月開始,他不僅高頻出現還常常放狠話警告行業。 疫情剛剛好轉,曾毓群預測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量將超過中國,同時在公開場合呼籲汽車行業相關從業者和政策制訂者,「不要起了大早卻趕個晚集,我們把基礎設施全部做完了,人家開始熱賣。
  • Airwheel電動滑板車:隨身攜帶的出行工具
    Airwheel電動滑板車:隨身攜帶的出行工具 2016年02月10日 09:06作者:Angle編輯:薛麗潔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摘要:
  • 音樂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
    汪京京表示,近年來音樂產業扶持政策多重利好。相關機構對音樂產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項目庫更是將具有創新性的音樂產業融合項目納入其中。音樂產業與網際網路、科技等全方位多融合發展模式逐漸清晰。多個具有創新性的音樂項目和音樂企業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接踵而至的好消息似乎預示著音樂的春天到了。2015年是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的關鍵年。香港上市公司旗下多米音樂,目前正計劃紅籌回歸。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鴻海(2317.TW),「代工之王」布局智能電動汽車產業,打造MIH開放平臺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大幕開啟,讓我們共同見證百年汽車產業變革,洞悉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把握其中投資機會。
  • 終究還是沒有等來2020第一場電影,資本「逃離」萬億影視產業?
    《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數據,截至4月26日,今年全國註銷的影視企業已達8809家。在影視業原本燦若繁星的版圖上,亮光正逐次熄滅;在充斥恐慌與哀鴻的飄搖裡,憂心忡忡的創業者們還能否穿越等待中的煎熬。
  • 祝凌雲:電動兩輪汽車才是出行的未來
    4月20日,在凌雲兩輪電動汽車技術發布會上,凌雲智能創始人祝凌雲如此表示。凌雲智能創始人祝凌雲而如今兩輪電動汽車不再是歷史,而是一種近在眼前的新型出行方式,在發布會現場,祝凌雲在講解了兩輪電動汽車技術之後,發起了首次公開試乘試駕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