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宅經濟之「在線直播」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宅經濟之「在線直播」,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本就火熱的在線直播,增添了「疫情催化劑」之後,直播帶貨徹底的火了,這不僅讓直播帶貨徹底成為了一項工種,也讓直播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筆者不禁想問未來是否真正的有直播專項的工作?如果有那豈不是讓高校學子畢業直接擔當直播工作者?「李佳琦」能否被批量培養?電商直播究竟需要怎樣的人才?
【熱點事件背景】
疫情期間催生各行各業「直播熱」,「看直播」已經成為許多人每天晚上的固定休閒節目。通過直播,不少商家打開了新銷路,也讓大眾足不出戶就可「雲生活」。在「全民直播」的浪潮之下,直播平臺通過創新「玩法」,不斷拓寬行業邊界。
近幾年,直播「帶貨」蔚為風潮。2018年雙十一,薇婭兩小時引導銷售額2.67億元,一天內銷售額達3.3億元;「口紅一哥」李佳琦在15分鐘裡賣出15000支口紅,每次直播超過200萬人觀看,2019年雙十一銷售額破10億元。
疫情期間,「宅經濟」火爆,直播行業井噴式增長。許多名人、藝人也紛紛「下場」。4月1日,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3小時賣出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人次。朱丹、李湘、葉一茜等都加入直播主播的行列。
【模擬試題】
眾多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業,為疫情防控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宅經濟」也是在此項工作分支中被大眾所熟知和認可。那麼這項火熱的直播帶貨環節,我們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冷思考呢?
【聚焦觀點】
@廣州日報:直播帶貨,人才需求的冷思考
很多人以為,主播帶貨只需要在鏡頭前對產品誇誇其談就可以了,殊不知一名好主播也有諸多硬性標準。比如,對產品賣點敏感,銷售技巧熟練,有較強互動能力,善於用數據分析總結,有營銷和活動策劃能力等。
所以,對於目前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熱,我們不妨冷靜觀之。一方面這一行業尚是新鮮事物,只有做得專業才會有出路。一擁而上未必能脫穎而出,也有可能在行業大洗牌中敗下陣來。另一方面,對電商平臺來說,直播「帶貨」是為了縮短用戶的購買路徑,省去前期拉新、留存用戶的步驟直接跳轉到售賣環節,因此可以更高效地拉動銷量,節省獲客成本。
事實上,不論什麼領域、什麼風口,狂歡之後必定經歷洗牌期。洗牌期後,最終被洗出局的常佔大多數。就直播本身而言,主播需要能夠創造足夠獨特、優質的內容。長期來看,能以個人品牌形式留存下來的一定是極少數足以向平臺證明實力的頭部主播。至於直播電商能否對品牌和銷量起到長期且巨大的作用,我們還是應該保持審慎的態度。
@經濟參考報 :數據造假,產品安全監管的冷思考
儘管直播帶貨風風火火,但誇大宣傳、數據注水、售後欠缺等問題仍然存在。一些消費者反映,有些主播在帶貨時涉嫌傳播虛假廣告,出現貨不對板等問題。業內人士分析,很多人看到直播這門生意賺錢快,一擁而上。但是,由於團隊不成熟等原因,問題頻頻出現。建議監管部門也對直播業態進行規範。
@華圖筆者:直播火熱,築穩風口的冷思考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的「宅經濟」增長可謂一擁而上,但經濟加快的背後我們也需增加另一個思考即如何抓穩這樣風向標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當下直播是風口,但風口怎麼抓、誰來抓很關鍵。平臺給了我們很多流量資源,需要企業自己去操作運營,契合平臺和用戶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但是直播帶貨,其本質是口碑經濟,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始終是其生命。線上銷售僅靠一時的新鮮手段來吸引顧客是不夠的,產品質量過硬、售後服務無憂才是經營長久之道。
此外,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正參與「直播帶貨」,輿論關注度日益高漲,稍不注意易就會引發負面輿情,損害領導幹部形象。有網民提醒,「縣長直播帶貨」不是政績比賽,別盲目追求銷量,而應以此為契機,增強消費者對本地農產品的信心,在助農的同時為顧客提供良好的體驗,從而讓「直播帶貨」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以上是202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宅經濟之「在線直播」的全部內容,更多關於202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宅經濟之「在線直播」,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