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唯中:水墨本身就是跨國界的

2021-01-07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劉國松《澄者自澄》,1965年。

    策展人馬唯中,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與科學系及紐約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並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藝術史、理論與評論博士學位。

    參與策劃「M+」2015年的「藝活」和規劃2014年的「M+思考:戰後日本、韓國及臺灣的抽象藝術」等,擔任藝術家蔡國強紐約工作室項目總監及洛杉磯當代藝術館策展統籌,獲第五屆「Yishu當代中國藝術評論獎」。

    南都訊記者朱蓉婷發自香港 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首度展出其水墨藏品———「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近日在M+展亭開幕,並延續至2018年1月14日。展覽以跨國界及跨媒介為特色,展出1960年代至今,42位藝術家約60件繪畫、書法、裝置、攝影及流動影像作品。他們來自中國內地及港臺、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和西班牙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水墨」這一泛指亞洲傳統書法及山水畫的概念,在過去六十多年間已發展出新的表現方式和技巧。「水墨不單為媒介,也是當代視覺文化中重要的美學。」策展人馬唯中反覆強調藝術家對筆墨這一語言的重新審視,以及由此帶來的美學的詮釋與應用。展品不限水墨媒介,視水墨為兼容並包的美學,其架構依照傳統水墨書畫的形式和哲學底蘊,展名「似重若輕」道出水墨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張力。

    馬唯中將「似重若輕」劃分為三大主題:第一部分「字跡、符號、筆劃」探究藝術家如何透過叛離、重新詮釋與創造,從事書寫或塗繪點和線,直接或間接地與書法及繪畫對話;第二部分「山水的念頭」則表現山水和它所啟發的形形色色當代藝術表達;第三部分探討藝術家研究墨、水和紙的物質性,命名為「物·外」。

    參展藝術家中,既有呂壽琨、劉國松、王無邪這樣的上一代水墨運動的開拓者、變革家,也有比田井南谷 、白 南 準 、李 禹 煥 、K rishnaR eddy這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藝術實踐者。從馬唯中的策展思路中可以看到,多元性和國際化是一條重要線索,它們引領觀眾以全新、開放的角度去欣賞和思考水墨這一世界視覺文化中的重要領域。

    展覽以韓裔美籍藝術家、影像藝術先驅白南準的《平方根》(1961年)拉開序幕。馬唯中認為,「白南準用箱頭筆在立軸上草草畫下平方根符號,猶如禪宗公案的手法,表現藝術的無限可能,充分體現了『似重若輕』的展覽理念。水墨雖負傳統之重,但本身輕盈灑脫。」

    對話策展人馬唯中

    南都:在展覽中,東西方藝術家理念相通之處是什麼?

    馬唯中:有些西方藝術家是特意從中國傳統山水畫裡汲取部分,也有藝術家是我們用策展人思考囊括進來的,他可能自己本身沒有想過和東方筆墨有任何關係,但從策展人的角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南都:你的視角是跨國界的,你覺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如何共同表達了「山水的念頭」?

    馬唯中:第二章節裡,劉國松、王無邪與邱世華的創作背景各不相同,他們都有意選擇了山水畫來表達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但山水畫不是一直在畫山之高、水之深,而是人對於它的投射,他們探索材料、技巧和構圖手法,融會西方抽象藝術,不囿於固有技法,展現出傳統山水畫令人敬畏的驚嘆之貌。

    我自己本身是學美術史的,我覺得有必要把順序交待清楚,從劉國松到這些當代作品,我們看到藝術家更多地透過對山水(畫)的描繪、記錄和挪用,深思在歷史、傳統和大自然力量下人類生活的意義。

    南都:在世界藝術評價體系中,中國當代水墨的地位如何?

    馬唯中:西方的收藏,一直認為古典的才是東方的,不會對東方的當代藝術有特別大的興趣,但這個展覽很難得的是,可以看到水墨和西方藝術的互相影響其實一直都沒有停過。

    水墨本身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和變化,這個展覽有一個主軸就是抽象,藝術家從書法到山水,對道家佛家思想都有著墨,但事實上,抽象的意念和表達方式是非常強烈的,這在全球藝術史裡比較少討論到,抽象作為20世紀最大的藝術運動不只是在西方,東方的抽象運動也非常蓬勃。

    有些西方藝術家對東方哲學有興趣,東方藝術家也在不停地看西方的東西,水墨本來就是跨國界的東西,只是媒介讓大家誤以為它是有國籍的。

相關焦點

  • 馬唯中在港做兼職 擔任博物館業務開發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臺灣網10月9日消息 馬英九長女馬唯中婚後與夫婿蔡沛然定居香港,港媒報導她昨(8)日得到一份新工作,職位是在西九龍M+視覺文化博物館擔任水墨藝術策展人。  據臺灣媒體報導,1980年在美國出生的馬唯中,高中時在臺北第一女中以班級第一的成績畢業,並放棄直升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機會,到美國哈佛大學就讀生命科學系,之後就讀紐約大學博物館系,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爆破藝術專家蔡國強的紐約工作室任職,任職4年後升至項目總監。
  • 馬唯中--臺灣馬英九之女
    2012年期間有一則訊息受到大陸網友們的瘋狂轉載:「她沒有全額獎學金,更沒有法拉利,她是哈佛碩士,出門坐公車,出境坐經濟艙,不靠馬英九關係謀職,碩士畢業後跟蔡國強學煙火,現準備攻讀博士,並跟朋友合辦女性雜誌,她的穿著連像樣的品牌都沒有,工作太寒酸」當中談到的主角就是馬英九的長女馬唯中
  • 臺灣「國安局長」:馬唯中定居香港目前安全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馬英九千金馬唯中在婚後定居香港,讓綠營「立委」批評有「國安」疑慮。不過「國安局長」蔡得勝20日表示,馬唯中「目前是安全的,但是也會做必要規劃」。馬唯中定居香港,並且猶如一般人一樣自行搭電車。蔡得勝說,臺「國安局」都有做必要的規劃,「目前馬唯中的安全沒問題」。
  • 名嘴指馬唯中在美置產 馬英九方面嚴正駁斥
    中國臺灣網2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近日,有名嘴在臺灣政論節目中指控馬英九女兒馬唯中在美國置產。馬英九辦公室人士21日指出,馬英九早已對此傳言一再澄清,名嘴在未經查證下惡意指控,有違新聞專業,動機可疑、居心叵測,令人十分痛心。
  • 馬英九辦公室證實 馬唯中去年在美結婚定居香港
    馬英九辦公室證實 馬唯中去年在美結婚定居香港 2013年03月11日 20:2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女兒馬唯中明年初將生產
    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大女兒馬唯中結婚多年,馬英九多次透露出想當外公的心情,現在終於如願了!據了解,馬唯中已經懷孕7、8個月,預產期在明年初,馬英九期盼外孫已久,心情十分高興。據報導,定居在香港的馬唯中,近日和夫婿蔡沛然特別回到臺灣,陪伴父母度假。
  • 臺媒曝馬唯中4日在臺產下男嬰
    【環球網報導】據多家臺媒7日消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大女兒馬唯中4日下午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剖腹產下1名健康的男嬰,曾多次透露想當外公的馬英九終於圓夢。報導稱,馬英九當天正在輔選,獲知消息,立刻趕往醫院探視外孫。
  • 馬唯中夫婦十指緊扣低調亮相香港展覽(圖)
    馬唯中夫婦十指緊扣低調亮相香港展覽(圖) 2013年05月24日 07: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馬唯中煞費苦心救夫 蔡沛然靠大師搞定周美青
    馬家友人透露,她對蔡沛然在外的一堆麻煩事頗有微辭,這場家聚,可是馬唯中煞費苦心才牽線成功。    元旦當天上午10點多,有《周刊王》讀者在北美館看見第一夫人周美青、女兒馬唯中及女婿蔡沛然。他們先看「莊喆回顧展」,瀏覽完150多幅畫作後,周看來興致相當好,繼續領著女兒、女婿到樓下「續攤」看另個展覽《艾麗斯的兔子洞》,近1點才帶著滿足微笑離去。
  • 馬英九母親遺體將火化 馬唯中與馬元中返臺奔喪
    原標題:馬英九母親遺體將火化 馬唯中與馬元中返臺奔喪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馬英九母親秦厚修病逝,停靈在臺北二殯,馬英九女兒馬唯中及馬元中今天搭機返臺,送祖母最後一程。據了解,遺體將在明日上午火化,骨灰安放在富德靈骨樓,與馬爸爸馬鶴凌做伴。
  • 得知消息立馬停止輔選,馬英九當外公了,女兒馬唯中剖腹產男寶寶
    得知消息立馬停止輔選,馬英九當外公了,女兒馬唯中剖腹產男寶寶最近這段時間正值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但是作為前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卻因為另外一件事情格外高興。那就是如今的他已經當上了外公,他的女兒馬唯中在四號下午生下了一個小男孩,這件事讓他十分的高興。
  • 馬唯中今現身香港街頭 素顏便服一身輕(圖)
    馬唯中今現身香港街頭 素顏便服一身輕(圖) 2013年03月15日 21: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馬唯中婚後香港定居 臺:國安單位負責維安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ETtoday報導,馬英九女兒馬唯中在嫁給蔡沛然後,兩人未來將在香港定居,維安問題也成為焦點;臺「陸委會主委」王鬱琦13日稱,馬唯中維安問題應由臺「國安局」負責,不過,若有需要,臺「陸委會」將協助與香港政府進行聯繫。王鬱琦13日接受媒體訪問,記者詢問,馬唯中夫婦在香港的維安問題是否透過「陸委會」安排?
  • 送祖母最後一程 馬英九女兒馬唯中馬元中返臺奔喪
    華夏經緯網5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母親秦厚修病逝,停靈在臺北二殯,馬英九女兒馬唯中及馬元中4日搭機返臺,送祖母最後一程。據了解,遺體將在明天上午火化,骨灰安放在富德靈骨樓,與馬爸爸馬鶴凌做伴。    據報導,馬英九辦公室取消近日公開行程,低調辦理秦厚修後事,昨天整日待在中興寓所,不少網友上網幫馬英九打氣。
  • 【藝術無國界】
    於友善,《羅漢之一》(Arhat I),69 × 69 cm於友善(b.1957)的作品用筆雄健、水墨飽蘸,在章法經營的嚴謹和對個性化語言的追求間尋到平衡於老師用其雄健之筆,飽蘸水墨,在隨意揮灑中,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畫作。Yu's focus on lines is unneglectable.
  • 被埋沒的經典國產水墨動畫《山水情》 意外
    朋友圈被大白刷屏的厲害,試看這幾年,中國的小朋友還在看《喜羊羊》《熊出沒》時《小黃人》《瘋狂原始人》卻早就不分年齡國界虜獲了全世界的觀眾背景介紹:1960年中國誕生了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摺紙片和水墨動畫片。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斷」的短片,作為實驗。
  • 為什麼科學無國界,而文化有國界?
    我們常說科學無國界,科學真的沒有國界嗎?從概念上看,科學是建立在客觀事物上的一套系統理論,用於解釋客觀事物的發展,以及事物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並且具有可檢驗性。科學科學沒有國界,指的是科學研究的內容、成果、研究手段等等沒有差異性,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成立,不能說某個科學理論在A國成立,但是到了B國就不成立,這樣的理論肯定是錯誤的,或者說不是真正的科學理論。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
    可以說,近現代以來,中國畫數百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創造、不斷維新的歷史。成立當代水墨研究中心,其目的就是要推動當代水墨的創新性發展,塑造中國本土的、原創性的當代藝術,這是我們的宗旨和目標。」張曉凌認為,水墨在當下面臨著三重壓力:一是來自於傳統;二是來自於新媒體藝術;三是來自於社會。
  • 水+墨 | 張羽:離開水墨
    >張羽:離開水墨採訪人_ 於海元庫藝術= 庫:您的藝術無疑是從水墨開始的,經歷了水墨藝術三十多年的衍變,您的關注點也已經不在水墨本身。因此,我對水墨的認知它不是當代藝術中思考的問題。也就是說水墨不是問題,而何為藝術才是問題。當代藝術面對藝術終結之後如何發展才是問題。
  • 立象是當代水墨的突破口
    因為我們要藉助筆墨重新塑造一個與古典和傳統不一樣的水墨語言和符號。我把這個要重新塑造和建立的語言符號稱之為「立象」。當代水墨最大的貢獻和突破也許在於要求當代藝術家破解並顛覆舊有的水墨語言和符號,創造出可能激活未來水墨語言體系的新的面貌來。這個面貌的生成,即為「立象」。而立象的意義在於使當下藝術家創造出來的新的水墨「語言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