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主 本文為星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與分享。
近日,有學生留言說,他的成績很一般,想要在6月份高考中考上本科,感覺比較難。事實上,這個學生他早就決定,如果考不上,到時他就讀專科,甚至他現在都物色好了幾所比較好的專科院校。在他的認知裡,專科只要學得好,找工作不難。而且屆時還可以通過自考或者插本的方式去升本科。而當他把這個想法和決定告訴了自己的同學後,他的同學卻笑他「天真」,並說「寧讀民辦三本,不讀公辦大專」。他很困惑,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為什麼有的學生寧讀那麼貴的「民辦三本」,也不讀便宜的「公辦大專」?
其實,這個問題星主在去年已經談過兩三次了,不過鑑於今年仍有不少要參加高考的學生有困惑,星主再來談談。
首先,這裡我們先肯定學生的開放認知,不被世俗觀念綁架。
我在看到學生留言中談到對專科的認知,我其實很開心的。當下社會很多人對專科有偏見,認為這群學生智商低,不會讀書,本事小。可事實上,專科學生中有很多高考成績上了本科,因為各種各樣原因讀了專科。專科中也有好學的人,他們中有不少在畢業後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小的成就。也有一些人通過升學歷和深造,後來從事科研工作。當然,這是後話。
我見過一些學生因為考不上本科,於是復讀,可是復讀後考上三本,家裡供不起,又再一次復讀。這些學生期間花費的心力和金錢是一回事,對自己產生懷疑、心情抑鬱,甚至困在一條道走到黑才可悲。殊不知,當今社會,除了高考這條路可以獲取本科學歷外,專科這條路也可以。除了自考外,還可以在專科畢業來臨之際參加省本科統招,從而來獲得本科學歷,且是第一學歷。因此,這是我看到留言的學生能認知到這一層很開心,至少他屆時高考成績無論好壞,他的接受度會更高,心理承受力也會更強。
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那麼學生優先選擇三本無可厚非,這裡星主也是鼓勵和支持。
其次,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會有寧讀「民辦三本」,不讀「公辦大專」的說法。
其實這種說法雖然絕對,但並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大眾普遍有這種說法和認知,這和社會的認可度有關。比如以下這些方面:
一、很多單位招聘有本科學歷要求,特別是大企業。大家在招聘網站找工作,通常都會看到一些企業明文要求最低學曆本科,而這就導致很多只有專科的人哪怕一身本事,面對理想的工作連門檻都邁不進。
二、考研會看第一學歷背景,有本科學歷考研也會更方便。稍稍對考研了解的人都知道,本科畢業生一畢業就可以參加考研,可是專科生卻需要畢業後工作2-3年才有資格以同等學力去報考,與此同時,可能還需要附加條件。比如提供優秀的工作能力證明,或者發表相關的專業論文等。
三、本科和專科學校平臺差異帶來的教育資源、機會不同。學校能申請成為「民辦三本」,意味著具備了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比如教育資源、教學質量等。一般來說,本科院校一般還會與國外一些學校有合作,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有機會出國留學交流,而這對於專科學生來說,則幾乎沒有。
四、考公務員選擇性會更多一些。要知道,雖然現在公務員考試有些崗位只要求專科學歷,但是在崗位選擇上會很有限。比如專科所能考取的崗位可能是鄉鎮地區,而本科相對來說選擇就會更多一些。
綜上這些因素都是社會普遍認為寧讀「民辦三本」,不讀「公辦大專」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讀了本科,不僅可以省時間、精力,還可以獲得更多機會,受到社會認可度也更高一些。因此,如果學生在高考中成績不是非常理想,在三本和專科間徘徊,這裡建議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下要優先選擇三本院校。除非在沒得選擇情況下再考慮專科。
當然,選了專科的學生也沒必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畢竟在社會上立足,終歸看的還是個人本事。再者,正如前文所說,專科後續還有升本的機會。比如自考、專插本以及以同等學力去考研等。總之,無論做什麼選擇,只要是綜合自身擁有的客觀和主觀的條件後的能承受的選擇,就是最優最合適的選擇。每個選擇過後,認真對待,努力爭取,人生同樣可以交出最美的答卷。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路上,上到大學下至小學,有困惑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