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最近動靜很大。
除了與美團外賣的「頭盔之戰」外,餓了麼還籤約王一博做代言、出國潮服裝、更換slogan、新增直播短視頻等。
最開始,餓了麼與「潮流」的關係還比較微弱。具體表現在某些獨特的騎手對自己頭盔的改裝:
也許是騎士們對自己頭盔堅持不懈的「改造」感染了餓了麼,近日,餓了麼在淘寶造物節上辦了場時尚發布會。聯手潮牌發布了一系列國潮新品,讓「外賣小哥」穿上潮服走秀。
據官方介紹,藍騎士潮服靈感來自餓了麼騎手的工裝風格,結合城市、國潮等元素,重新打造外賣小哥形象。衣服可反光、可防水的特點,也適應了外賣小哥的工作環境。
當然,若是非外賣騎手想要穿這件衣服,也可以通過餓了麼天貓旗艦店購買。(如果你不怕被誤認為是外賣小哥而不準進寫字樓的話)
外賣是一門年輕的生意,業界常說「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的餓了麼外賣,自然要多在年輕市場下功夫。
為強化品牌與代言人的聯繫,餓了麼甚至在8月份高調為王一博慶生——從製作燈牌、條幅,到霸佔公交車、計程車、購物中心的廣告牌,再到包下整艘遊艇和熱氣球。在收割粉絲經濟的同時,也為餓了麼打了一個廣告。
很明顯,餓了么正在靠這些年輕化營銷,「俘虜」年輕消費者的歡心。
相比餓了麼如此大的動靜,其老對手美團卻異常低調。
最先布局「本地生活」市場的美團,現在已坐擁4.5億用戶、620萬活躍商家。早期收購大眾點評,讓它擁有了足以抗衡支付寶口碑的能力。可以這麼說,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已經形成了難以撼動的競爭壁壘。
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團外賣平臺交易額以67.3%的佔比穩居行業第一名,而餓了麼的佔比僅為26.9%。
除美團外,短視頻平臺巨大流量的抖音和快手也加入戰局;就連已經出售了外賣業務的百度,也想重操舊業。
面對逐漸擁擠的外賣賽道,餓了麼要想穩定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的確需要做出改變。
品牌君身邊有一位餓了麼死忠粉,說什麼他都不願意用回美團。倒不是因為餓了麼由王一博代言,而是因為連續兩次使用美團,騎士都遲到了一小時,讓他非常生氣,從此只用餓了麼。
當然,品牌君在這裡並不是拉踩兩個品牌,畢竟餓了麼騎士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只是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外賣品牌現在最應該重視的問題,不是營銷,而是用戶體驗。
在王一博為餓了麼拍攝的微電影中,用戶提出了要顏值高的小哥哥來送、有感情地念祝壽賀詞、在外賣單上畫笑臉等要求。這些普通的要求,在平時很難辦到,但如果辦到,便能為平臺吸引來走100場時尚秀都達不到的話題熱度和流量。
然而最近餓了麼有關升級用戶體驗的新聞,還是因為「獎勵金改版」被罵慘。由此可見,餓了麼在用戶體驗的布局上略顯不足。目前品牌所謂的年輕化營銷,只是蜻蜓點水,對於吸引年輕人來說,還欠些火候。
面對逐漸擁擠的外賣賽道,餓了麼和美團都有他們各自的「野心」與「宏圖」,至於到底應該怎麼規劃,品牌們還需多加思考,切勿只做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