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2020服貿會,有什麼需要幫您嗎?」
「大家好,我是Walker,很高興在服貿會跟大家見面。」
「你看,有了它,分類垃圾好簡單!」
……
9月4~9日,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據統計,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參展,超過10萬人註冊參會,190場論壇及洽談活動密集舉辦,381項展會預籌成果集中推出,異彩紛呈,世界矚目。
今年服貿會的一大亮點,便是形形色色的機器人上演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9月5日起面向公眾開放,展區面積達1.08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40家,參展展品超過200件,設置了「智慧家庭」、「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商業」以及「智慧環境」五大板塊,展示了未來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場景。
「好助手」的醫療機器人
「好可愛啊!」現場很多觀眾駐足新松展區並發出這樣的感慨,只見一隻玩具熊正在進行「康復治療」。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主要是幫助有殘疾或者需要康復的人群進行下肢或者上肢的康復。在治療過程中,還配有一個沉浸式的動畫,可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幫助恢復治療的展開。同時,床邊配有一個調節器,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訓練時長、速度等各種參數,這款機器人可幫助解決醫院護工短缺等問題。
傳統的口腔種植手術,患者在手術前進行完CBCT掃描後,治療過程階段,全憑醫生經驗對患者進行手術規劃和操作。而展會現場,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睿米手術機器人則提高了在種植牙手術中醫生操作的精準性。這是一款專門針對口腔種植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的機器人。「這款產品分為『腦眼手』三部分。」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袁旭君介紹,醫生術前導入病人的CBCT影像數據,制定種植方案,進行手術規劃。之後,機械臂進行註冊,使得物理空間和影像空間匹配;隨後,機器人進行自主定位,醫生通過力控的方式操作種植牙手術。如果手術過程中,患者不小心有位移,機器人還可實時追蹤,在手術過程中進行實時校準。
過去醫院照CT影像時,常常需要醫生在患者與設備操作間之間來回奔跑調整,效率比較低。而展會現場,聯影方艙CT通過AI賦能,讓這一過程實現全程格式化自動操作。據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宋洪超介紹,在使用過程中,醫生只需要按照電腦提示一步步操作,便可對患者進行CT掃描,不需要醫生跟患者進行直接接觸,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時,它解決了醫生在操作間設備間來回奔跑,提高了掃描效率。
「智慧」服務機器人超乎想像
你還在因為記不住垃圾分類而困擾嗎?這臺機器人可能會幫到你。在2020年服貿會綜合展區,ABB與華為合作的AI垃圾分類工作站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礦泉水瓶、易拉罐、紙杯、麵包……只見一臺負責分揀的雙臂協作機器人,靈巧地抓取傳送帶上的垃圾,熟練分類,丟進不同的垃圾桶。據工作人員介紹,整套系統默契配合的背後是邊緣計算、雲計算、機器人自動化等前沿技術的綜合應用。機器人經過訓練後,可以對垃圾進行準確的分類,從而實現整個垃圾識別和分揀過程的自動化和自主化,準確率可以達到98%以上。
作為機器人界的「明星」,優必選科技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一經亮相便立刻成為焦點。Walker一出場就主動向觀眾招手問好,並展示了澆花、遞水、瑜伽和踢球等功能。據介紹,在澆花過程中,Walker先運用視覺伺服技術智能識別噴壺的位置、大小及形狀,然後規划行動路線,走到噴壺前,用手臂精準抓住噴壺,最後識別花的位置進行澆花。同樣,Walker和觀眾踢球需要先用眼睛智能識別球和隊友的位置,抬起一隻腳保持身體平衡,然後計算合適的力度完成踢球動作。
機器人作為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建設者」,它的參與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據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費曉曦介紹,行深智能「布衣」系列微型服務機器人是專為生活服務打造的一款機器人,它可實現樓宇內外無界通行,自動搭乘電梯。據悉,「布衣」系列微型服務機器人載重量大概在50~100公斤,可滿足日常生活運輸要求;同時,其後箱可隨時更換成安防、環境洗消、垃圾箱轉運等多種型號貨箱,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智慧社區體系。
正如「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展示,近年來,中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2億美元,約佔全球25%的市場份額,中國電子學會預測未來這一比例有望達到30%。
對於服務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表示,服務機器人是跟人類在一個場景裡共融的,其在未來會是人類的夥伴。「不管是在家庭、醫院還是其他公共場所,我們會越來越多看到它們的身影。」
編輯:左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