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開發的機器人在畫像。南方日報記者 王詩堃 攝
埋頭作畫的機器人、可愛的免洗手消毒機器人,還有世界範圍內最高解析度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正在舉行。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參會企業總數達1.8萬家,其中不乏廣東企業身影。
本次服貿會上,來自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汕頭等地的園區和企業組成了陣容強大的廣東軍團,涉及軟體研發、人工智慧服務、數字貿易、文化創意等領域。廣汽集團、格力集團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參與其中,一些中小企業帶來的創新產品也令人眼前一亮。
廣東機器人「圈粉」
如果你在它的面前擺好姿勢,機器人「賽大千」會開始為你畫像,並不時抬頭觀察,然後又埋頭作畫。
這是一款畫像機器人。在服貿會的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由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開發的這款機器人,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圍觀。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智能畫像機器人肘部、腕部、肩部各有活動關節,它只需一秒鐘就可以提取觀眾面部特徵,轉化成數字矩陣,然後控制機械臂完成一幅抽象畫,兩分鐘即可畫好。
記者現場看到,「賽大千」的作品類似簡筆畫,通過線條勾勒面部特徵,作品與本人很有幾分神似。
在這個展區,來自深圳的肯綮科技則帶來了可穿戴外骨骼產品——與印象中較為笨重的外骨骼產品不同,該公司的產品以輕便靈活為特色:其行走助力外骨骼產品僅重3公斤,可提供最大10—15公斤的抬腿/支撐力,甚至能支持小跑。
所謂外骨骼機器人,能夠貼身穿戴於人體腰部和下肢,通過分布在外骨骼上的傳感器實時監測速度、角度、方向等信息,以保證主控系統在恰當的時間向膝關節、髖關節輸出適合的力矩,以幫助人體下肢伸展或彎曲,減少穿戴者行走、上下坡、蹲下或跪下所需的力氣。
記者看到,參展觀眾可親自試穿外骨骼產品。無論穿戴者力量大小,外骨骼都能自動適應並提供相應助力。此外,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習慣做出微調。「如果僅憑人力能夠爬50級臺階的話,那麼在外骨骼的助力下,同樣的力氣可爬100級。」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這一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產品從控制系統到機械結構設計,均為自主研發,將於近日上市。
在深圳洛客研發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展臺,泡沫免洗手消毒機器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小朋友,勤洗手。」這個機器人外形可愛,將手放在感應區時,會吐出免水洗泡沫。
「這是我們為客戶研發、設計、生產的泡沫免洗手消毒機器人。」洛客供應鏈市場經理鄭曉鳳介紹,全國已有超過2萬家幼兒園都在用這款泡沫免洗手機器人。
「芯」技術搶佔業內製高點
4800萬像素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是世界範圍內最高解析度的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
服貿會上展示的這個數字光場晶片,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客商駐足圍觀。這是我國首款工業數字光場晶片,掌握了100%的智慧財產權。該晶片量產後將廣泛應用於工業數字曝光領域,如光固化3D列印、PCB數字曝光、數字光刻等領域。
這個數字光場晶片由多個單位合作研發,其中就有來自廣東江門的五邑大學。他們承擔了半導體材料開發,晶片測試,晶片驅動硬體和軟體開發工作。「希望通過服貿會,尋找半導體材料開發、晶片驅動軟硬體開發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五邑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在工業領域,我國數字光場晶片100%進口自美國,具體包括所有的DLP 3D印表機、PCB數字曝光機,下遊相關產業年產值超百億人民幣。在業內人士看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將成為我國智能製造行業核心技術攻關的核心戰場之一。
數字經濟也是本次服貿會的一大亮點。來自廣州的匯量科技第一次參加服貿會,其主要服務於中國網際網路出海市場,是眾多中國移動網際網路App獲取海外流量的主要平臺。該公司品牌公關經理方圓說,這次主要是以品牌展示和服務講解為主,希望向更多移動網際網路企業介紹匯量科技在移動營銷領域尤其是出海業務的服務亮點和優勢能力,助力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實現全球化增長。
雲端展示廣東特色服務產品
考慮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服貿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不少廣東企業也在「雲」端帶來自己的特色服務產品。
「對於租租車而言,本次服貿會是後疫情時期旅遊出行服務領域的重要傳播窗口。」租租車聯合創始人李斌說,目前已通過數位化管理實現境內外租車自駕流程優化,通過數位技術手段銜接供應商、車行與用戶,給國人及全球範圍的自駕旅遊帶來了便捷、舒適的體驗。
李斌告訴記者,結合5G及數字經濟發展,租租車也將嘗試開發「雲旅遊」以及搭載雲平臺的旅遊場景體驗,進行試水,為用戶打造「線上+線下」的綜合旅遊場景體驗。
作為我國三大服務貿易核心區之一,廣東近年來服務貿易發展迅猛。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告訴記者,廣東的「中國製造」「中國創新」走在全國前列,今後可繼續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引領作用,讓「中國服務」也走在前列。「步子可以更大一點,邁得更快一點」。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王詩堃 趙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