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了。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自貿區的誕生,將給各成員國帶來什麼好處?成員間將會以怎樣的方式相處?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由東協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計15個成員國籤署,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覆蓋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兩個大市場,一個是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另一個是6億多人口的東協市場。
除了規模大,RCEP也擁有更大的包容性,不僅涵蓋貨物貿易、爭端解決、服務貿易、投資等議題,也涉及到智慧財產權、數字貿易、金融、電信等新議題。比如貨物貿易方面,協定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且主要是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服務貿易方面,15方均作出了高於各自「10+1」自貿協定水平的開放承諾。中方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投資方面,15方均採用負面清單方式對製造業、農業等5個非服務業領域投資作出較高水平開放承諾。我國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
這也是一個互惠的協定。RCEP成員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更有一些最不發達國家,經濟體制、發展水平、規模體量等差異巨大。協定最大限度兼顧了各方訴求,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差別待遇,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章節,促進區域內均衡發展、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