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頭娃娃」新聞,我有些話想說.....

2021-02-09 靠譜爸爸

首先表明一下態度,我可沒想給哪個商家洗白,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母嬰店虛假宣傳的批判,不知道說了多少年了。

但這個新聞報導真讓人覺得有點問題,我寧願相信不是記者故意搞噱頭,而是他們科學素養本來就差。

首先回顧一下案情。

某十八線小城市,某十八線母嬰店。

孩子奶粉過敏,母嬰店店主推薦——倍氨敏

倍氨敏啥玩意,我居然在網上再也找不到他的配料表圖片了。

總而言之,他是一款蛋白質固體飲料,固體飲料啥意思呢?就是類似速溶咖啡,香多多奶茶一樣,是食品,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藥品。

那麼這玩意有營養嗎?當然有,如果按照說明書寫的,有乳清蛋白,有DHA等等亂七八糟的,其實都是營養,甚至還是高蛋白。

假設你是1歲以下兒童,本該吃母乳,如果母乳不足,可以吃配方奶粉。如果你用一款固體飲料取代奶粉,或者母乳,結果肯定是營養不良。但營養不良到什麼程度,很難判斷。

假設奶粉的蛋白質足夠,那麼可能吸收會差點,或者微量元素添加,或者乳糖添加不符合母乳的比例,或者少添加維生素d,造成維生素d缺乏等等。

可是有沒有可能變成「大頭娃娃」?

這點應該是胡扯,我個人覺得,做新聞就認真做新聞,不懂就找專家問問。十多年前的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我們回顧一下:

> 安徽阜陽發現的劣質奶粉最大的問題就是蛋白質的含量特別低,吃了這種奶粉的嬰兒看起來是「大頭娃娃」,這種表現是水腫型營養不良,也就是這些嬰兒攝入的蛋白質過少,導致了低蛋白血症,這時嬰兒細胞、組織液和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而我們的肌體維持正常彈性需要有一個滲透壓,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時候,人體的滲透壓低,水分容易在細胞組織中積聚,以至於出現水腫。

發現了沒有,他們是因為缺乏蛋白質,造成頭部水腫,才變成大頭娃娃。

而這一次的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這次被診斷為佝僂病,這佝僂病和大頭娃娃有什麼關係,這高蛋白飲料怎麼可能造成造成大頭娃娃。

可是新聞說,很多孩子喝了這個奶粉以後顱骨突出。

但我看新聞截圖是這樣的...

顱骨突出,這突出嗎,這很正常啊....你這樣的新聞放出去,媽媽們會很恐慌的,就這種程度的突出,就診斷佝僂病,也是太草率了。

皮膚突發不明原因紅腫,這個是奶粉造成的嗎?不好說,需要進一步判斷確診,我懷疑很大可能只是溼疹。

還有莫名敲打自己的頭,這個小朋友也很正常啊。

除非孩子表達不清,一邊敲打,一邊表情很痛苦,可能需要兒科醫生進一步檢查。

但是大部分孩子就是覺得好玩,或者頭癢,都會敲自己頭,以此診斷缺鈣,是各地沒水平的地方最慣用的套路。

然後這個維生素d3缺乏,倒是沒問題的。

按照國際的標準,維生素d3肯定是缺乏。但是維生素d3,我們都依賴奶粉來補嗎?

也沒有道理,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3含量也是不高的,因此我們都會額外的用維生素d3補充劑來補充,一個固體飲料沒有添加維生素d3,我覺得很正常。

但有沒有嚴重的佝僂病,目前還看不出,至少新聞裡說的那些症狀都不算,真正方顱的樣子,比視頻裡的厲害很多倍,真正的佝僂病,還會肋骨串珍珠,踝骨腫大,桌球頭,視頻裡都沒有。

這個新聞讓我很不爽的地方是,他只是在搞噱頭,用大頭娃娃吸引眼球,博取關注,然後對病因的求證也很草率,很容易把大頭,敲腦袋,歸因到佝僂病,給很多媽媽誤導和恐慌。

批判完了新聞,我們再來說說這件事本身。

你們覺得這件事,誰的責任最大?

母嬰店嗎?

中國就這家母嬰店虛假宣傳?母嬰店店員,本來就沒有任何醫療資質背景,也就是說他們說的,肯定是不專業的。你指望他們給你什麼權威指導,根本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你去問小學數學老師,怎麼算火箭發射軌道,他怎麼可能知道。就算知道也是胡扯。

他們虛假宣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在騙你嗎?不一定,他們自己也不懂,自己不懂就聽別人說唄,別人都這麼說,我也就這麼說了。

除了母嬰店,你身邊那些七姑八婆,每個還不是都這樣,自以為是,都覺得告訴你的都是金玉良言,其實也不懂哪裡聽來的。

問題在於,人家說,你就信.出事了還怪別人?

視頻裡的家長,到底跳了多少坑?

1.孩子長期營養不良,生長發育不合格,有去看過醫生嗎?如果有體檢,醫生沒諮詢他飲食習慣嗎?如果諮詢了,那當地兒保醫生也是不合格的。

2.買回來的奶粉上面寫著是固體飲料,你眼睛不會看?

3.視頻中大部分孩子,明顯1歲以上了。

1歲以上,可以斷奶,可以吃輔食,日常飲食正常,有曬太陽,維生素d3也不會缺的太厲害。

4.1歲以上,就算用固體飲料取代奶粉,也不至於營養不良,除非平時他們只吃這個...問題是1歲以上,就算你只吃正規奶粉,也會營養不良啊,難道正常食物都沒有吃?

5.我看著這些家長,孩子營養不良,全都一副「都怪母嬰店」的樣子,我就覺得可氣,在我看來,這些家長自己的責任,估計超過80%。

母嬰店的忽悠,根本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你自己傻,不能全怪別人忽悠,忽悠無處不在。

為什麼家長們基本常識不懂?只能說國內的科學教育太差了,一畢業啥都忘光了。

第一點:

出生以後,不管母乳還是奶粉,都要補維生素d3,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一直補到老,維生素d3,一天1顆到2顆,是不會過量的。

第二點:

自己傻,別總是怪別人。母嬰店說你就信,那你也是活該,每個人自己要會思考,就算自己多搜索搜索,多去諮詢專家,也好過信母嬰店。

當然,十八線城市的專家,真的大多不靠譜,至少也看看正規三甲醫院的專家科普吧....

第三點:

國內記者科學素養不高,新聞看看事實就好,新聞裡的分析,解讀,很多都有問題,不要輕信新聞的解讀,自己給自己找恐慌。

比如說新聞裡顱骨突出,真未必是佝僂病造成的,除非是桌球頭(顱骨軟化,像桌球一樣可以壓進去)。

這年頭,人傻才會被忽悠,多看點科普,多讀點書,沒有別人能幫你!

.END.


精彩回顧 

太長不看?關於輔食最簡單的答疑在這裡!

兒科醫生發聲:這12種情況通通不是缺鈣!

煩人的溼疹折騰寶寶更折騰媽,靠譜爸爸教你怎麼辦!(2017 修訂)

輪狀or諾如?你真的需要知道腹瀉的原因嗎?

面對普通感冒,最重要的是別想太多!

孩子發燒,為什麼我可以那麼淡定?

靠譜爸爸育兒交流群已經建立啦!

每天靠譜爸爸都會為大家解決各種關於寶寶的疑難雜症,寶爸寶媽請加【掃描二維碼】,備註一下進群,我們一起科學育兒吧!

相關焦點

  • 導致「大頭娃娃」的假奶粉再現!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竟困擾了90%的中國寶寶!
    前幾天,一條新聞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導致「大頭娃娃」的假奶粉再現江湖!在湖南郴州,有多名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在母嬰店購買特殊配方奶粉的時候,被母嬰店員欺騙,買了一款叫做「倍氨敏」的奶粉。然而,事實上,這個倍氨敏,根本就不是奶粉,它就是個固體飲料!
  • 自從在閒魚上發現了「二手矽膠娃娃」後,我決定戒色了
    為了不和波老師失聯,我想請大家:「星標」拯救嗶嗶雞微信公眾號,平時看完文章後順手點一下「點讚」、「在看」,在評論區就比如當你在上面搜索「二手」之後,有可能就會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瘋傳著一些關於閒魚「老婆不讓買」、 「老公不讓穿」的商品,簡直是一部如今已婚男女的卑微網購史。老婆嫌棄老公遊戲機太多,老公嫌棄老婆小裙子太短,所以紛紛掛上閒魚出售。
  • 「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進展!央視追問:為何又見「大頭娃娃」?
    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最新!涉事醫生被停職市監局:虛假宣傳退一賠三5月13日,湖南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衛健委回應記者關於郴州市兒童醫院醫生開處方推薦購買「倍氨敏」事件的處理進展,事件定性為虛假宣傳,已對涉事企業下達處罰決定書;企業將聯合醫院按退一賠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屬賠償,已安排患兒進行體檢,涉事醫生停職一年。
  • 嬰兒使用寶寶霜後變「大頭娃娃」?你家的寶寶面霜安全嗎?
    今天,多條關於#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內容,登上微博熱搜。  事情源於自媒體博主發布在網上的一條視頻。  視頻內容稱,江蘇地區一名女嬰,變成了「大臉娃娃」,全身腫脹,面部僵硬、汗毛瘋長。    但市面上不少打著純植物的產品會偷偷添加激素,一些小品牌的「美白」、「除皺」產品和抑菌霜、溼疹膏、寶寶霜更是「激素」的重災區。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背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  今天,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刷屏網際網路。  看到新聞的時候,我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  為了解它,我專門在網上搜索了大量資料。  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臺上,我終於發現了這個激素:  「丙酸氯倍他索」。
  • 騰訊新聞想讓大家「開眼界」
    坦白來說,我個人認為騰訊新聞想讓大家開眼界是一件無論構想還是實操都很困難的事情。往大了說,如果要「開啟民智」,我認為在當下如此浮躁和碎片化的年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曾經為了普及經濟學,做了幾十年電視節目,到晚年無不惋惜的說,民眾的經濟學並沒有得到提升。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深扒「有毒」兒童霜,激素超標,卻有無數孩子...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事情起源於測評博主魏老爸(@老爸測評 DADDYLAB)一個視頻,建議大家都點開看看▼△視頻及視頻截圖來源 @老爸評測-魏老爸一個女寶寶,兩個月沒長身高,但是體重每個月都在胖,一個月大概胖3斤。不僅長胖,孩子額頭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又長。臉上、身上也開始長汗毛。
  • 「大頭娃娃」現象出現
    導語:1月7日,魏老爸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據悉曝光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全國暴怒的「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揭秘:特醫奶粉+母嬰店套路,跟毒奶粉鬥爭12年,資本依然沒放過孩子!
    大頭娃娃誰之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昨天的新聞,真的是曉夢氣到胃疼!還把家裡所有的奶粉重新翻出來檢查了一遍! 最近,湖南郴州不少家長稱,在孩子長期服用一款名叫「倍氨敏」的特殊配方奶粉後,出現了拍頭、溼疹的症狀。
  • 馬上要「分手」了,有些話我一定要和你說……
    馬上要「分手」了,有些話我一定要和你說…… 2020-12-22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1001夜講故事】大頭娃娃和布丁鼠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篇兒童睡前童話故事,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再也不用愁沒素材啦!(1001夜童話童裝、微巨星plus、酸石榴)聯合出品網絡訂閱:喜馬拉雅FM、荔枝FM《1001夜睡前故事》△在幼兒園的玩具堆中,大頭娃娃最瞧不起的就是布丁鼠,那麼小,還被幼兒園的阿姨加了一塊補丁。
  • 關於「莉莉安」,不論宋冬野30歲還是徐佳瑩18歲,我都想讓那個4歲女孩的父母去死.
    今天我一聽這個歌兒,腦子裡突然就想著黑龍江被繼母虐打的4歲女童。新聞爆出來轉送哈爾濱治療,醫院說有生命危險,也只有20%甦醒的概率。我把「莉莉安」的思緒嵌進這個新聞裡,她只有4歲,她甚至都來不及去問、去理解、去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就已經深陷地獄。
  • 說是純天然無激素,卻造了一批「大頭娃娃」!
    「大頭娃娃」事件經過。1月7日,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視頻顯示,五個月大的「柚子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一段時間後,出現了「大頭娃娃」症狀,如發育遲緩、臉部腫大等現實。後將「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開心森林」送給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兩款產品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抓娃娃換商品,「我要抓娃娃」想用積分兌換打破營收天花板
    中國的夾娃娃機則相對單一,可夾物主要還是絨毛玩具,這主要由機器製造工藝和商業模式決定。近期36氪發現,國內一支團隊,「我要抓娃娃」採用了折中的方式——可夾物兌換商品,來解決這一問題。「我要抓娃娃」創始人&CEO周世哲有零售行業從業經驗,分別在零售和礦山開採行業有過連續創業經歷,於 2018 年 2 月創辦娛樂零售品牌我要抓娃娃,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開有 8 家線下門店(上海 4 家),門店面積在 200-500 平米,位於城市中心一線商場內,其中自營、加盟佔比約為 1:5。
  • 大頭娃娃
    『大頭娃娃』文/蔓青2021/03/03神婆慢慢悠悠地說,「若是你們心意相通,它自會幫你轉運催財。但也有可能遭它反噬,得不償失。」田歡心想我還有什麼可失去的呢,沒有父母,沒有愛人,唯一的奶茶店也快要倒閉了。神婆引田歡走向陰冷的地下室。那裡光線昏暗,有股陳年的悶味,靠牆的架子上,整齊地排列著褐色小罈子。神婆取來一個小木偶,把一張黃裱紙點燃放碗裡燒了,嘴裡念叨著。
  • 「大頭娃娃」很可愛?其危害很多人直呼無法接受!
    近段時間關於湖南郴州「大頭娃娃」的新聞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隨著新聞的發酵,很多寶媽也越來越關注寶寶的頭圍。雖然說密切觀察寶寶的頭圍,但有些人並不是真正了解大頭症,所以很多人有大頭症就是腦袋大的錯誤認知。
  • 「大頭娃娃」處理結果令人憤怒,背後真相令人不寒而慄
    近日曝出了一起令廣大父母痛心的事件,在江蘇再次出現了「大頭娃娃」事件,但這次有所不同的是,全因一款兒童面霜所起。江蘇一個女寶寶柚子在出生後兩個多月時,腿、脖子、胳膊的褶皺處經常起一些疹子,家長就去母嬰店打算買一款面霜給寶寶塗,緩解身上起疹子的症狀。在母嬰店員的推薦下,柚子爸媽買了一款叫做「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嬰兒霜。
  • 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下架!調查!
    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下架!調查!1月7日,有博主曝光,一家長因給孩子使用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有毒的居然是...
    關於此,營長姐姐也詳細去了解這個事情的經過,看完讓人背後一涼!2021年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使用「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導致孩子成了「大頭娃娃」事件。左邊這個,是5個月大的漂亮女寶寶;右邊這個,還是這個寶寶,不過只用了兩個月,她就變成了這樣的「大頭娃娃」!據封面新聞報導,家長帶著嬰兒到權威醫院檢查得知,寶寶極可能是因為使用了激素藥膏所致。
  • 黃河視評:別再出現「大頭娃娃」了,有些傷害不可逆
    1月7日,有視頻博主曝光了一起因使用嬰兒霜導致孩子發育遲緩、多汗毛、臉腫大等情況的「大頭娃娃」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月9日,福建漳州衛健委針對該事件發布通報稱,目前,衛健部門已派出調查組前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召回涉事產品並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