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新聞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導致「大頭娃娃」的假奶粉再現江湖!
在湖南郴州,有多名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在母嬰店購買特殊配方奶粉的時候,被母嬰店員欺騙,買了一款叫做「倍氨敏」的奶粉。
然而,事實上,這個倍氨敏,根本就不是奶粉,它就是個固體飲料!
而長期飲用這樣的飲料,會導致寶寶嚴重的鈣、蛋白質攝入不足,從而出現這樣的「大頭娃娃」的現象。
關於這場欺騙行為,很多新聞媒體都已經分析得很詳細了,咱們作為一個醫學公眾號,我更想來看看這件事情的起源——牛奶蛋白過敏。
牛奶蛋白過敏,似乎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沒有對乳糖不耐這麼的熟悉。但是,近幾年的統計發現,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病率並不低。幾乎每 8~10 個孩子就會有一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牛奶蛋白過敏的情況。
它的名字叫做牛奶蛋白過敏,那麼,就一定會出現過敏的症狀。大多數時候,我們將其理解為是一種由免疫球蛋白 E (IgE)介導和細胞介導的(non-IgE)對於牛奶的不良過敏反應。
如果是由 IgE 接到的牛奶蛋白過敏,一般會出現像過敏性皮炎、蕁麻疹這樣的皮膚症狀,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呼吸道症狀(乳糖不耐則不會出現這些症狀)。
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大約佔到了牛奶蛋白過敏的 60% 以上。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牛奶蛋白過敏呢?
首先,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能是緩解牛奶蛋白過敏最經濟實惠的方式了,但是呢,在母乳餵養期間,哺乳的媽媽可能就要受點苦頭了。
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必須嚴格限制自身對於乳製品的攝入;甚至,在有些時候,像雞蛋、豆製品這樣的東西也得減少攝入。
而在改用母乳餵養並且媽媽自身也在嚴格限制飲食的情況下,寶寶的症狀仍然得不到緩解,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也必須考慮是否存在乳糖不耐的情況(這也是一個乳糖不耐和牛奶蛋白過敏的鑑別點,下面會說)。
其次,如果無法正常完成哺乳或者媽媽無法做到限制飲食的話,那麼,特殊配方奶粉同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呢,我們有以下3種奶粉可以選擇。
顧名思義,部分水解配方奶就是利用蛋白水解技術將大蛋白切碎成小蛋白(注意,牛奶蛋白仍然存在),做成部分水解配方奶,讓寶寶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但是,由於只是切碎成小蛋白,在這種奶粉中牛奶蛋白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在作為替代奶粉時,仍然有部分寶寶還會存在腹瀉等情況。但是呢,這種奶粉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味道還不錯……
部分水解配方奶,屬於特殊配方的奶粉,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和部分水解配方奶相比,這種水解方式更加徹底,將牛奶蛋白都水解為小分子。也因此,對於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來說,這是一種更為安全的替代食物。
所以,你可能會問我,既然深度水解配方奶這麼好,幹嘛還要部分水解配方奶這個東西呢?
很簡單,深度水解配方奶真的不怎麼好吃……
記住,深度水解配方奶也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最後,還有一樣東西也不得不說一下,那就是胺基酸奶粉。很好理解,它幾乎是完全不會導致過敏的奶粉。
也因此,如果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連深度水解配方奶都無法耐受的話,胺基酸奶粉將會是最後的殺手鐧。
毫無疑問,胺基酸奶粉也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說完了牛奶蛋白過敏,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個和牛奶蛋白過敏傻傻分不清楚的疾病——乳糖不耐。
乳糖不耐,這也是嬰幼兒時期一個很常見的引起腹瀉的原因。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現象呢?為什麼就沒有聽說過「葡萄糖不耐」呢?
很簡單,這是因為,乳糖其實是種雙糖,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通過乳糖酶的分解轉化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如果因為乳糖酶缺乏等原因,導致乳糖無法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就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在亞洲,包括中國,攜帶有乳糖不耐基因的人群至少佔到了 80% 以上(甚至可能達到 95%)。
這是因為,影響乳糖分解和消化的基因,主要取決於 MCM6 基因上的rs4988235 位點,而它又有三種基因型,分別是 TT 、 CT 和 CC。這其中,TT 和 CT 代表乳糖耐受,而 CC 則代表乳糖不耐。
而咱們中國人,攜帶的基因大多是 CC……
乳糖不耐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成人型乳糖不耐受。
說實話,在中國,成人型乳糖不耐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在嬰幼兒期以後,產生乳糖酶的基因的正常表達被關閉),只不過,嬰幼兒的乳糖不耐受更受到關注。
而應對嬰幼兒乳糖不耐,咱們可以有下面兩種辦法:
通過補充外源性乳糖酶,一方面可以緩解因為乳糖酶不足出現的症狀;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內源性乳糖酶分泌騰出更多的分泌時間。
大多數奶粉中的糖類以乳糖為主,如果將配方奶粉中的乳糖換成了麥芽糖等,而這些糖類是可以被分解的。對於乳糖不耐的寶寶來說,無乳糖配方奶簡直就是救星一般的存在。
當然,這個東西也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我在文中多次提到了,有些奶粉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但是,我有時候也害怕,這些本應該站在父母和孩子這一邊的人,卻站在了對立面。
只希望,在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吧!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幫我點個在看吧!
我是萌醫生,讓我們在這裡,一起成長吧!
歡迎大家點擊在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哦
設計: 遊魚 | 責任編輯: 遊魚 | 撰文: 萌醫生